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所以当十斤点了他们的弹药车之时,那边的火炮正好也点燃了。
本来叛军的计划是,四门炮直接一起轰门,可这会儿还谈什么战术,直接点了再说。
眼看那边发炮,十斤大喊一声:“老爷小心!!!”便扑在了王宗源的身上。
王宗源都来不及哼一声,就听轰隆隆几声巨响,城楼上的垛子被炸掉好几个。
隔了不到一息,就听远处发出连绵的巨响,地动城摇,黑烟滚滚,瞬时敌军军阵中哀鸿遍野。
叛军的排头兵,一下就死伤过半。
而沛丰县的城楼上也乱成了一团,裴千户和道玄赶忙扒拉开了压在十斤身上的城门砖,裴千户急问:“十斤!!怎么样啊?!”
十斤这才急急站起来,带着哭腔说:“我没事我没事,老爷你可千万不能死啊,你要死了,夫人咋办啊?!”
“十斤啊~~~咳咳咳咳~~~我没事~~下次你,哎,没事没事,你也是好样的,今日立了大功,等这仗打完了,我让夫人好好赏啊。”
以王宗源的身手,其实本来是可以逃开的,没看裴千户跟道玄师傅都跑开了吗?!
可......十斤也是一片好心,算了算了。啊,这姑娘,可真是.....个小铁墩啊。
王宗源起身,让十斤下去休息,十斤还表示,老爷你有需要随时叫我就行。
道玄在一边笑的简直忘乎所以。
叛军忽受重挫,一时乱了阵脚,等他们重新集合发动进攻,等着他们的却是徐家三兄弟外加方木匠父子和道玄,还有军中负责修补弓箭武器的工匠组成的临时作坊,花了两天两夜赶制出来的60架连弩。
虽说准头不太行,可是三十人一组,分前后两组,一组射击完毕退后,填充弩箭,另一组顶上,两三米一个靶位,可把整个南城门都覆盖在密密麻麻的箭矢中。
城内的百姓,因听到炮火声,又不知城墙上的战事究竟如何,自是人人自危,不安几乎达到了顶峰。
十斤下来城楼,等在营地里的关静忙喊了她来,询问一番,得知是叛军的火药炸了,叛军首领也死了,围着他们的人群发出了欢呼。
无论如何,生机是有了。
不过这生机,不仅仅靠运气,也要靠物资,人力,战术来博取。
这一场大战,直打了整整三天,王宗源所带的一万兵士,伤亡近千。
张氏和金大夫他们组的临时医疗队,更是日夜不歇息。张氏肉眼可见的眼睛都抠了下去。
而春丫和石头盖头,却每日和裴庭他们忙着盘点准备物资。
裴庭甚至把县衙里所有的粮食和储备全部拿了出去,包括床单被面甚至是卢县令的常服,统统给捐了出去。
张氏和徐达根本已经管不了这些了,春丫便把家中能送的,全送了出去,到最后,连床都只能两人睡一张。
百姓们虽然已经拿无可拿,可也是倾尽全力,哪怕今日挖了两颗青菜,也会放在营地门口。
三日后,扬州总兵周毅带着两万援军和火炮弹药来援,这才把叛军给彻底解决。
沛丰城,终于得救了。
此役,扬州守军死伤千人,南城门外,尸骨连绵,清扫战场的队伍,前后花了整整六七天,才把尸首给清理干净。
沛丰城内,物资耗尽,连首富董家都没了米下锅。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都还活着。
在这乱世,能活着,就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
扬州守军花了两天整备,留了一支小队来清理战场和流寇。
王宗源还要领兵去汝南,周总兵带来的皇命是,让他们直捣汝南,剿灭汝南王。
“你带十斤走吧。”关静趴在十斤背上,看着一旁的已经整装待发的王宗源说道。
王宗源摇头,“不行,十斤留在你身边,我更放心。”
“那你有什么特别为难的事儿,需要我们的,一定要告诉我们。记得写信。”关静突然红了眼眶。
王宗源点了点头,不敢说话。
看着妻子这般,他怕自己开口,就要掉泪。
春丫和张氏几人也挤在人群中,不过他们要送的,不是王宗源,而是徐家三兄弟。
“你们啊,都带点儿脑子啊。啊呀,不行,我觉得我也得去。”徐老汉想想就不放心几个儿子。
“爹,您放心吧!!我会看好弟弟们的!!且咱们也不是去打仗,咱们就在后边儿死命做弩机,搓弩箭就是了,放心吧,没啥危险的。
再说,这家里头,里里外外的,都还需要您主持大局,咱仨一走,家里就剩几个孩子和女人了,家里缺了您可不行啊。”
徐达说完,习惯性的摸了下自己的小板寸。
无法,大儿子说的是啊,这一仗打了近半个月,家里头那些牲口肯定都死了,还得回家收拾收拾。老宅是毁了,可不知道立山上的粮仓有没有毁,哎,他们这县城里如今啥都没了,一家老小,还得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活下去的。
王宗源拉着张氏,再三拜托她照看好关静和关慕青,张氏嗯嗯嗯好好好的应了,这人也真是,没点儿眼力劲儿,他自己跟关静道别完了,就来妨碍她和她家那位道别。
好不容易等王宗源跨上了马,徐达也准备上车走了,他们那车里装的都是连弩和弩箭,他如今专管这些玩意儿。
“徐达,你可不能再到处嘚瑟了啊,凡事低调点儿。这里是二百两银子,你拿着。”张氏塞了一个大包裹给徐达,“省着点儿花,如今粮食难买,你往西走他们那里更艰难,自己照顾好自己。包袱里还有药,我都写好了哪些是治啥的,自己吃之前看看啊,别瞎吃。活着回来啊!”
徐达捧着包袱,哭唧唧的说:“媳妇,要不你跟我一块儿走吧。”
“那我也要去。”一旁的春丫插话。
石头,“别丢下我。”
铁头,“那我也去。”
大金,“汪汪汪。”
张氏:............
“行了,走吧,注意安全。照顾好你弟弟。”张氏摆了摆手,往后退了一步。
春丫递上鸟笼说:“我跟王大哥特批的,这鸟笼你得放王大哥那里,写了信也得给王大哥过目了才能送来哈。记得写信回来。”
“嗯,知道啦。回乡好好跟爷爷干活,咱们家壮劳力少,你可得悠着点儿啊,别尽让你石头盖头哥干活。知道吧?”
“嗯,知道了。爹,你早点回来啊,我们在家等你。”春丫哑着嗓子说道。
徐达无声的点了点头。
大军缓缓动了,引来妇人孩童的一片低低的啜泣声。
再见啊,英雄们,再归来,我们必奉上好酒好菜,以谢你们英勇无畏。
............
--
作者有话说:
仗终于打完了,艰难的重建就要开始了。加油吧,徐家人!!大家记得追更捞我哈!!咱们明天见。
第369章 缺粮
大部队离开两日后,东西北三扇城门重开,在城中避难的村民有序撤离,再不撤离也不行了,城中别说县衙粮仓了,连董家都拿不出粮来了。
南城外的战场基本都清干净了,可也没人敢再往南城门外走。
道辛带着安远寺的和尚们,正在城门外超度亡魂。
而道玄在一边唏哩呼噜的吹着烤红薯,道辛忍无可忍:“师兄!你能不能站远点儿!!咱们安远寺如今一天才能吃上一餐饭,你这是想馋死谁?!你要不去汝南得了,他们也正需要你。”
安远寺是个正经寺院,日常都靠布施度日。
前些日子的战乱,叛军虽未打杀他们,可寺里的存粮几乎也被洗劫一空。
而县城里连董家都没粮了,还有谁会来布施?
如今他们寺院这每日一餐饭,靠的可都是道辛和方丈的私粮。他原本半夜肚子饿了,就喜欢在自己屋子里,熬点儿粥,泡碗藕粉啥的,前阵子春丫为了骗他的鸽子,还给送来了自己做的什么切糕炒米的,得亏当初鸽子被骗了不少,不然这会儿都得饿死。
不过没想到方丈居然跟他同好?!
三十来号的人,每天就轮上两块切糕,或者一碗粥,一碗藕粉啥的,活活撑了十来天,听说战乱平定了,便匆匆忙忙赶来做法事,今日还滴水未进呢!
试问,这刚出炉的烤红薯的味儿,谁能受得了?!
“我去汝南干嘛?周毅都去了。再说你们也离不开我不是?这烤番薯啊,我就替你们尝尝,味儿怎么样。你们就认真点儿做法事,一会儿春丫说给你们送番薯汤来,挺甜,还带汤水。”道玄说完,啊呜一口咬了下去,烫的他又是好一阵呼嘘呼嘘。恨得道辛牙痒痒。
城门开了之后,裴庭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十月底收上来的八亩地番薯给拉来了一半。
这大衍庄也不知道算是走运还是倒霉,摘星阁和裴庭住的院子被洗劫一空,还好裴庭走哪儿把佛保佑带哪儿,佛保佑去哪儿,裴庭的钱财就在哪儿。所以虽然损失不小,但也好在没到损失惨重的地步。
但是八亩地的番薯有足足三四万斤,收上来之后到处找地儿堆,芸娘就让人腾出了几间最破的工人房,把番薯全给堆在了里头。
大衍庄就在南城门外,流民根本不敢靠近,第一波叛军来不及抢夺便败了,第二波大军后续派小分队去收集物资的时候,正遇战事吃紧时间紧迫,且前头正屋都抢完了,谁还去看那些破屋子,故而三四万斤的番薯居然一点儿没损失。
芸娘回到大衍庄打开库门的时候,都激动的哭了。
两万斤的番薯,春丫去薅了100斤回来,要的不多,因为等五头和张家旺回来之后,他们就要回村的,这100斤够他们吃几天就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