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跟宋宝琴的婚期就定在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这也是初夏按照俩人的生辰八字给算出来的。
另外周边开荒的地也根据土质的不同开始种植西红柿辣椒或者葡萄等,最开始的苗钱之类的都是赊给大家的,等收获的时候一并折算就行,这些事就交给了村长去安排,为这里的人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吧,初夏转了一圈之后,觉得挺高兴的,就算自己离开了,这些产业也都能有序的发展起来。
这就是用人的重要性啊,虽然她没学过企管,但是她会看风水面相批八卦啊,同样能用好人用对人。
关于于子英的事儿,初夏给南逸臣写了一封信,一点没隐瞒的将周尚的请求说了,当然也得表明立场,只是转述,要怎么做,你自己做决定。
南逸臣看了初夏的信,忍不住笑了,这丫头,这是跟自己表明立场呢,可是他难道没说过吗?他愿意听媳妇的话。
他这里可没什么后宫不干政的说法,反正后宫就只有媳妇一个人,媳妇说的对,那为什么不听?更何况,媳妇的那一双慧眼比自己可厉害多了,她要是不说,他还得问呢。
立马回了一封信,告诉初夏,于子英也是个人才,如果他愿意归顺,那他必定不会追究以前的事儿,但是如果他执意不从,那他也愿意放他归隐。
当然,在信的末尾着重的写了一句:三月,我亲自去接你进京。
初夏看着那明显加粗了的字,忍不住笑着摇摇头,用得着这样着重说嘛?其实就算他不来接她,她也要入京,她的俏佳人要在京城开业的,赚钱的事儿那才是大事儿。
周尚得了消息,高兴的眼泪汪汪的,竟然给初夏磕了个头,不过还没等初夏说什么呢,就转身走了,他一定要找到金矿,算是报答朝廷吧。
小刀恢复的很快,还没出正月就活蹦乱跳了,虽然个头长了,不再是小孩子的身高了,但是好动的性子却一点没变,在院子里蹦跶了一会之后,就窜到了初夏的跟前:“姐,我发现我的内力更强了。”
===第四百零四章 兴旺山庄===
初夏白了他一眼:“你的功力要是不长,那才是对不起我呢。”
小刀就嘿嘿的笑,他当然知道初夏给他弄了好东西,就是给他喝的水感觉都跟别的水不一样。
“行了,如果好了,就回去吧,京城那边的形势初定,估计有不少人的心不是那么安定,你这个侍卫统领总不能缺席。”初夏拍了一下小刀的脑袋,“他的安全可都交给你了。”
“放心吧。”小刀摆摆手,“我明儿就走。”虽然很不愿意走,但是他也知道,贤王没死,还弄了那么多恶心吧啦的东西,万一再放一个进皇宫怎么办?
“我给你准备好吃的。”初夏欣慰的点点头,“而且,三月份我应该会进京,到时候,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太好了。”小刀直接蹦上了屋顶。
初夏:……
转眼就出了正月,进入了二月,就到了宋宝琴成亲的日子。
如今两个村子都富裕了起来,大家有钱了自然要改善住房的,不过,初夏当时跟两个村的村长都说了,要盖新房一定要有规矩,还出了一个图纸,将来新房子都按照这个来,那慢慢的,整个村子就不会那么凌乱了。
她觉得村子这里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山庄的模式,那样整个村子的凝聚力也会增强,而且,管理起来也方便。
就算将来她去京城,这里也会是她的一个退路。
而村长执行的很好,现在整个村子已经有了雏形了,不过,大家不约而同的,几乎都是绕着宋家的大宅子来的,如果从上面看,就是以宋家的新房子为远点,然后一圈圈的往外扩展的,路也都修理了,有些不太好走的路也都修了台阶或者是铺了石板,而且为了保护大棚,周围也修筑了围墙,总之吧,现在的大王村小王村已经彻底融合,山庄的模型已经初步形成了。
初夏是作为女方的亲属出席的,毕竟她跟宋宝琴算是闺蜜。
婚礼很热闹,两个村的人都出动了,流水席从中午一直吃到晚上,现在都不缺油水,也没那么多埋汰的事儿,大家坐在一起就图个乐呵。
“初夏啊。”村长找到了初夏,“有个事儿心思跟你合计合计。”
“二爷爷,你说。”初夏急忙放下了筷子。
“前几天,林大找我了,说是现在两个村都已经合在了一起,他们小王村也是跟着咱们大王村才有了今天,所以,他们村里的人都愿意跟咱们合成一个村,林大也自愿不做村长了,你看……”
“这是好事儿,毕竟如果两个村的话,的确不太好管理。”
“那咱们村还是叫大王村吗?你不是说要搞个山庄吗?这个名字会不会……”
“就叫兴旺山庄吧,希望咱们这里一直兴旺下去。”
“这个好。”村长一拍大腿,“那整个庄主可得你来做。”
“我……”
“不能推辞,你要是不做,没人做的了。”
“这样吧,我可以做庄主,但是具体的管理还是要你们来,当个副庄主什么的。”
“这个没问题,反正你让咱们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初夏张了张嘴,想反驳这个话,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这些人思想固化,一旦认准了一个事儿,是很难矫正的,他们愿意听自己的,那也是好事儿,不过接下来就要尽快的培养年轻人才是关键。
不过这都不着急,慢慢来吧。
京城的情况日趋稳定,南逸臣的手段一点也不温和,甚至可以说是雷厉风行铁血无情,做了几次杀鸡儆猴的事儿之后,那些趁机想刷存在感的人也就消停了,谁都怕死不是?
当然,也有聪明人,很快就站队为南逸臣摇旗呐喊。
但是,让众人奇怪的是,清缴过后空出来很多的职位,南逸臣都没有安排,也让很多原本底层的人看到了希望。
不过,肃清了朝堂之后,现在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登基的事儿,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只是,虽然有先帝遗诏,可是想要登基的话,还需要一个契机,起码皇室中要有人支持承认,可是南武登基之后,将兄弟们都杀光了,先帝的兄弟们也死光了,同辈的也就剩下了明王和逸王。
如今能出面的只有明王。
只是明王远在星悦城,他到底愿不愿意支持逸王,愿不愿意承认先帝的遗诏,这都两说呢。
说不定人家也想争争皇位呢,就算明王自己是个六指儿无法登基,人家还有儿子呢。
反正现在乱着,要是明王起兵,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就在大家纷纷猜测的时候,一直在京城做质子的明王世子南文宗却捧着明王印信上朝:“父王在臣成亲之时,已经将明王印信传了下来,现在,微臣就以明王的身份宣布,用于七王叔登基为帝。”
这下子,谁都没话说了,明王乃是先帝的第二个儿子,现在的南武帝和南逸臣都得喊人家一声二哥的,所以,他就算是南家皇室里辈分最高的人了,他出面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事儿就这样定了下来。
登基仪式就定在了一个月后,钦天监算的时间,三月十六这一天。
接下来就是为新皇登基做准备了,这个就是礼部的事儿了。
礼部算是这次事故中,受牵连最轻的一个部门,毕竟礼部尚书温如海向来只忠君不站队,而且为人耿直。
冯家乃是太后娘家,风华郡主冯依依一心喜欢温礼,武阳候甚至亲自登门提亲,就差让太后直接指婚了,然而温如海直接就给拒绝了,因为他看不上冯家。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出了政变,温如海的官职恐怕就要做到头了,冯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是温如海的运气好,冯家还没开始报复呢,就出了乱子,冯家也就顾不上温家了。
这次他负责登基大典,首先就是要赶制龙袍,想到南逸臣的岁数不小了,所有就上书询问南逸臣,是不是也该同时册立皇后呢?
===第四百零五章 关于皇后的讨论===
这个事儿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儿,虽然南逸臣还没登基,但是每天都会处理一些朝政,不过不是在金銮殿而是在御书房。
所以,温如海的奏折那是当着所有的人面呈上去的。
南逸臣还没批复呢,那些大臣们却激动了,纷纷开始进言了,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的,有推荐自家闺女,也有相互推荐的,总之吧,那就是只要有合适女儿的,都激动了。
不过到了最后,为了不厚此薄彼,几个大人竟然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让南逸臣开选秀,反正武帝的时候,也有将近十年没选秀了,现在选秀倒是也合适。
并且当场就给出了方案,因为时间紧,所以就在京城的名门贵女里选就好了,年龄都划定了,十三岁到二十岁之间,而且还要是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嫡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