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体现自己尊贵的同时,还能节约一点银子,就更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特别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店铺是皇后娘娘的,对于夫人、小姐、太太们来说,能成为皇后娘娘店里的尊贵客户,没有谁会不愿意,只会求之不得。”
皇后被顾元元说服了,点点头道:“你这么说倒也是。”
“那你觉得,这个客户等级划分,应该按照什么消费标准划分?得消费多少银子才行?”
顾元元抿了嘴笑:“这个标准自然由皇后娘娘决定了。”
“不过,玻璃镜是这个世界上的全新产品,价钱肯定不低,所以这个消费标准,当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
“既不能让顾客觉得遥不可及,从而消极对待,也不能太容易就让人达到条件,从而失去等级客户的意义。”
皇后若有所思,索性道:“本宫觉得你这些主意特别好,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和本宫说说。”
顾元元道:“多谢皇后娘娘夸奖。”
“臣妇觉得,除了限量款之外,还可以推出特别定制款。”
“特别定制款的镜子,可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在尺寸,图案等方面,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然,特别定制款的镜子,价钱肯定比成品更高。”
“同尺寸下,价钱至少贵上三到五倍,具体根据制度难度而定。”
皇后听得频频点头,似乎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呼啸而来。
她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不知这玻璃镜的定价如何?”
“就你刚才拿出来那种小镜子,若是放在店铺里出售,作价几何?”
顾元元笑道:“这个还要看皇后娘娘。”
“不论三百两,五百两还是一千两,都成。”
“当然,皇后娘娘愿意十两、八两银子卖出去,也行。”
皇后:“!!!”
“等,等一下!”
“本宫没听错吧?”
“这镜子,十两八两就能卖出来,不会亏本吗?”
顾元元笑着摇头:“玻璃镜的成本十分低廉,如今工艺还不成熟,损耗有些大,巴掌大的一面小镜子,把所有成本全都划算下来,也不过三两银子。”
“等以后技艺成熟了,这个成本还会降。”
“大镜子的成本就高些,每面镜子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三十两银子。”
“全身镜的成本,不会超过五十两银子。”
“臣妇回去之后,列一个产品价目表给皇后娘娘,方便皇后娘娘最终制定售价。”
皇后点头,心里十分震惊。
忽然就觉得,这个玻璃镜的铺面,哪里是会下蛋的金鸡,这简直就是源源不断的金矿啊。
看今天在场妃嫔们看见玻璃镜时艳羡的眼神,一面小镜子,别说卖个三、五百两银子,就算卖个五十两,也赚发达了。
这么大的生意,顾元元说送出来就送出来了,眼睛都不眨一下,这种心胸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皇后自忖,换了她自己,把这么高利润的生意送出去也不会舍得。
但偏偏,顾元元就是这么做了。
顾元元又道:“因为玻璃易碎,所以镜子的尺寸越大,越难生产,所以成本也就越高。”
“全身镜的尺寸,是在目前技术下,做得最成功的大镜子,如果尺寸再加大,损耗率会直线上升,成倍增长都不止。”
“所以,如果有人订制大尺寸玻璃镜,一镜一价,视情况而定。”
皇后此时沉浸在玻璃巨大的利润当中,心情特别特别好,自然也就不吝啬对顾元元多说些好话:“辛苦你了。”
“你们将军府的忠心,皇上和本宫都是知道的,不会亏待你们。”
顾元元笑着应下,告退出宫。
皇后心里高兴,又赏赐了顾元元不少东西。
“多谢皇后娘娘赏赐。”顾元元愉快收下。
皇后看着太监宫女抱着一堆东西,有顾元元打麻将赢的,也有她这会儿赏赐的,不由道:“本宫派人送你回将军府。”
顾元元笑着推辞道:“多谢皇后娘娘美意,不过夫君一直等在宫外接我,娘娘只需让人帮臣妇把东西送到宫门口就行,就不用多跑将军府这一趟了。”
皇后打趣她:“啧,果然是年轻的夫妻,就是感情好,一刻都离不得。”
顾元元笑了笑,没说什么。
皇后只当她脸皮薄,害羞,便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让人送她出宫。
于是顾元元两手空空的进宫,出宫的时候浩浩荡荡。
沈正凌就看到她身后却跟着一串抱着东西的宫女太监,快步迎上前,问顾元元道:“这是?”
顾元元指挥太监宫女们把东西放进马车,对沈正凌笑道:“皇后娘娘赏的,还有我打麻将赢来的。”
沈正凌笑:“你居然在宫里打麻将?”
这不是欺负人吗?麻将本来就是她搞出来的,宫里的人估计连规则还没弄全,跟顾元元打麻将,不是摆明给她送银子?
顾元元知道他的潜台词,一边往马车上蹦,一边道:“不是我自己要打的,是丽妃娘娘非不可让我凑桌,我只好勉强上桌凑个人头数。”
“谁知运气好,赢了!”
第81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沈正凌:“……”
行吧,虽然是对方主动送人头,但也算运气。
回到将军府,两人去见沈长盛,顾元元把今天在宫里的情形说了一遍。
沈长盛边听边点头,道:“正凌媳妇做得很好,这个玻璃镜利润太大,如今大家不清楚成本,狂热追捧,到了最后,一旦制作方法泄露,制作成本暴露出来,肯定会引起无数人攻击。”
到时候大家心疼的未必是那点银子,虽然巨额银两也是一部分原因,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会觉得被戏耍了。
明明是不值钱的东西,却当成天价卖给他们,这不是把他们当成傻子吗?
将军府再强大,到时候也经不起其他人群起而攻。
现在把玻璃镜的生意交出去给皇后,那他以后被人知道玻璃镜有天价利润,也跟将军府没关系。
何况,顾元元开设玻璃作坊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专门做镜子,而是为了更加便利的生活。
顾元元把各种规格的玻璃镜成本写了一份送进宫,交给皇后,把玻璃镜的定价权一并交给皇后,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让玻璃工坊的工人生产出一批各种型号规格的镜子之后,整个工坊的着重点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
等镜子面世之后,玻璃窗就可以开始推广了。
玻璃密闭采光且挡风,在北方的冬天,作用简直不要太大。
如今气候尚暖,玻璃窗的作用还得不到体现,等到秋冬季来临,正好玻璃镜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一段时间,人们对于玻璃这种新产品并不陌生,这个时候再推出玻璃窗,效果定然好。
相比于镜子可有可无,玻璃窗更加方便百姓生活,同样的,所需要的数量,也定然比镜子更多。
所以,工坊可以趁现在囤一批玻璃。
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的动向,实际上,玻璃工坊有另一个分支,研制生产特殊的玻璃材料,主要就是为了生产光学镜片。
并不是顾元元前世用在那些太过精密的仪器上的光学镜片,目前肯定没有这样的技术。
顾元元让他们钻研生产的,主要就是能用来加工成放大镜片、镜片的玻璃材料。
这样就可以生产放大镜,眼镜,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除了放大镜、眼镜,顾元元还想做望远镜。
沈长盛是大将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重新上战场,望远镜这样的杀器,能提高不少胜算。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掩盖在玻璃镜,玻璃窗的生产下偷偷进行的。
否则,怕是要被皇帝猜忌了。
皇后娘娘办事效率高,没几天时间,一家专门卖玻璃镜子的店铺就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开张了。
得到消息的夫人小姐太太们,几乎把店铺挤爆了。
不但店铺里没有立足之地,马车的队伍都排到第二条街口都没排完。
京城交通一度拥堵,连五城后马司都惊动了,原地疏散交通。
顾元元自然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不过后来还是从其他途径听说了这间叫“国色”的玻璃镜铺子的火爆程度。
不过让顾元元没想到的是,皇后娘娘真是深诣奢侈品精髓,价格这一块拿捏得死死的。
一面巴掌大的化妆镜,二百八十两银子,正常大小的日常用镜,四百八十两银子,半身镜两千,全身镜九千九。
顾元元听到这个价格都忍不住咋舌。
看样子,银子大家都喜欢啊,就算是皇后娘娘也不例外。
不然,怎么可能定下这么高的价格?
这比一本万利还要一本万利。
皇后的这种做法,让顾元元心生警惕。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事,要是换作任何一个商人来干,都没问题,甚至把价钱再定高点,顾元元最多心里觉得对方贪婪,其他也没什么好指摘的,店铺明码标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做生意向来如此。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