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不由认真起来,因为董槐是枢密使兼右相,那可是大宋王朝的总管家,通常来说,他会提前一天知道早朝的内容,毕竟有时候需要组织一些人手,来支持官家的决议。
在大宋官场的历史上,皇帝陛下其实不一定都是一言堂,许多事情上,皇帝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文官们有着反驳和争辩的权力,甚至有权驳回皇帝陛下的决定,这种事情也并不罕见。
杨璟还以为董槐有心提醒自己,便凑过脑袋去,等着董槐开口,可董槐却有些茫然,朝杨璟道:“老夫问你知不知道早朝的议题,你凑这么近作甚!”
杨璟也是哭笑不得:“董相不知道?”
“老夫知道还问你作甚!”董槐也乐了,朝杨璟解释道:“这是官家病愈之后的第一次早朝,官家昨日下山太乏了,天色也晚,我没能入宫,自是清楚的,还以为你会知道呢...”
董槐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但他却没想到,其实杨璟还真的就知道今日的议题,最起码杨璟知道一个,那便是让他北上!
当然了,赵昀只怕也会为了谨慎起见,隐瞒红旗坛的杀手已经当了汉奸和带路党,想要刺杀李庭芝,从安丰军打开淮南的破口这件事。
而杨璟应该会以巡检的名义,前往安丰军,或者巡边监军的勾当,都是不错的借口。
无论是哪一种借口,其实都离不开董槐这个辅的支持,只要官家话,董槐响应和附和,相信杨璟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因为董槐除了是宰相之外,还是主管全**事的枢密院枢密使,杨璟想要巡边,自然需要枢密院和兵部的同意。
“不瞒董相公,下官确实知道一些...”
“你知道?”若换了以往,或者说换别个来说这句话,董槐或许不相信,可说话的是杨璟,董槐微微一愕,也就释然了。
“官家...其实想让我北上...”
“北上?”
“对,也就三五天的事情了,董相公可曾听说过权知安丰军的李庭芝?”
董槐听得杨璟提起安丰军的李庭芝,顿时严肃了起来,毕竟他是掌管全**政的辅,安丰军的重要性,他又岂能一无所知!
“这个事儿只怕要董相公在朝堂上表个态才行了,事情是这样的...”杨璟没有太多的犹豫,便将苏月羞的情报都告之了董槐,当然了,也向他说明了官家的态度。
若董槐没有事先知情,或许他还不得不站在官员这边,但如今杨璟既然提了出来,又是官家的意思,他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放心,老夫会声援你的,那些反对者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只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却不懂居安思危,迟早是要坏事的...”
董槐如此说着,也算是给杨璟吃了定心丸,杨璟对此次北上,也就更有信心了。
第五百五十章 朝会加官云麾将军
事实证明,杨璟和赵昀的担忧是非常有理由的,关于杨璟作为两淮巡检观察使,出巡两淮路的决议,果然受到了官员们的反对。
不过反对的力度却又有些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不是力度太大,而是力度太小。
没有了丁大全这个殿中侍御史,素来敢讲敢说的那拨人,也就收敛了不少,毕竟眼下杨璟炙手可热,谁也不想步丁大全的后尘。
而在五月初四夜里,谢方叔等一众官员,与贾似道在龙山观之上,若非杨璟救援及时,他们早就遭了殃,此时哪里还敢说三道四。
再者,赵昀病愈之后,也展现出了极大的魄力,在这件事上可谓“乾纲独断”,让一干老臣不由想起端平更化那段盛世日子里的皇帝陛下,也有些热泪盈眶的意思。
再加上枢密使兼右相董槐,以及提举皇城司徐佛的鼎力支持,甚至于素来低调的左相吴潜,也都明确表态,愿意支持杨璟。
如此一来,年仅二十四岁的杨璟,便成为了宋朝史上最年轻的两路巡检观察使,当然了,这也是相对于他庶民的出身,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堪称前无古人了。
杨璟没有接受这个差事之前,已经是正四品的忠勇伯爵位,从四品的轻车都尉勋,提举洞宵宫这些也就不说了,以前西南诸路巡检观察使,听着霸气,但其实也不过正五品的官职。
可要知道,在大宋朝,寻常官员的晋升途径,只能是熬资历,三五年换一个地方,如果干得好,就往上爬一级,七老八十退休前或许还能混个参知政事的虚衔,也算是一个安慰奖。
大宋朝对于闲散官员同样很是优待,但想要补缺却很难,如今疆域不但往南收缩,地方小了,官帽子也就少了,可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科举考试大量取士,供需关系也就开始失衡,并不是考中了就能当官的。
杨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甚至只不过是推吏出身,可竟然匪夷所思地拜官封爵,而且年纪还只有二十几岁,真真要气死官场上那些熬资历的老人了。
这也就难怪很多官员都反对再让杨璟晋升,因为这种晋升速度实在太快,甚至于丁大全等一众奸佞,都不如杨璟升得快!
而赵昀显然还不满足,今番两淮路巡检观察使的差事,只不过是临时委派,杨璟的洞宵宫提举只不过是闲职,除了皇城司公事官的职务之外,赵昀又给了杨璟一个云麾将军的官职!
这云麾将军虽然只是个空有其名的武散官,但却是个从三品的官职!
从三品啊!多少人熬了一辈子也熬不到从三品,得了从三品的官职,也别管实权还是虚职,可都算是光宗耀祖了!
以大宋朝的官员待遇,杨璟凭着云麾将军这个武散官头衔,每年领取的薪饷折算成人民币的话,最少也有个大几百万,再加上忠勇伯的封邑收入,皇城司公事官,巡检观察使,提举洞宵宫,诸多官职俸禄加起来,杨璟年薪该是多少,自己想一想便知道了!
除了皇亲国戚,或者那些世袭罔替的官二代,谁能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穿上从三品的官服?
赵昀的这个决定,连董槐等人也都惊诧不已,他们不反对杨璟巡边,但对于官家授予云麾将军这个武散官,连董槐都谏言,希望赵昀能够三思而行!
可今日赵昀也不知忘了吃药,还是药吃多了,竟然摆了摆手,只说朕意已决,没得商量了!
众人也是无可奈何,这种恩官全部来自于皇帝的任命,但皇帝任命也是有限制的,没有通过科举系统,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官员,吏部和有司是有权驳回的!
赵昀可不管这许多,早先他病重之时,就剩下一个独生女,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
若不是杨璟将他救活过来,这个朝廷和王朝该变成什么样子?
他可真真是不敢想象,漫说从三品的云麾将军,若是杨璟再年长一些,赵昀不介意给他一个国公爷当一当!
对于这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杨璟自己都感到非常的吃惊,以致于下朝之后,他都忘记了将老套筒展示给赵昀,而是先主动辞职!
君心难测,当你洋洋得意的时候,可就离死期不远了!
这古时的历史上,皇帝陛下试探臣子的例子不胜枚举,若是识相也就罢了,若真让皇帝知晓你只是个贪恋权贵的货色,往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杨璟在朝堂上不敢受领官职,在赵昀和诸多官员看来,都是惺惺作态,这也是接受高官的必要面子工程,许多人在接受宰相职位之时,也都假意推辞几番,这才真正接受皇帝的任命。
可赵昀根本就不买账,下朝之后杨璟赶忙就上奏求见,而赵昀也在福宁殿召见了杨璟。
“杨璟,我问你,这大宋是谁家的江山?”
杨璟虽然知道赵昀还有话,但仍旧还是回答道:“自然是陛下的江山...”
“既然是朕的江山,你救了朕的命,朕封你个官,又有何不妥?这些读书的也是吃饱了撑的,一天不跟我抬杠浑身不爽利!”赵昀冷哼一声,很有些霸道总裁的范儿。
不过杨璟却没有觉得好笑,他严肃地朝赵昀回禀道。
“陛下,恕臣斗胆直言,常言道,无功不受禄,臣不是什么清淡高人,对这官职,自然也是有些念想的,但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大碗的饭,这云麾将军的衔,臣确实受之有愧...”
“臣自打为陛下效命,无论是大小官职,那都是办了事才拿赏,若真的办了事,陛下不赏我,臣都少不得厚着脸皮向陛下讨要呢...”
“莫管是皇城司的,还是巡检观察,甚至于提举洞宵宫,臣起码还能管管龙山观,可这云麾将军纯粹是拿钱吃饭不干事儿,臣实在有些心虚...”
这世间哪有人会嫌官太小,但没那么大颗的脑袋,带不起这么高这么重的乌纱帽,杨璟的个人势力虽然渐渐成形,但必须防着赵昀,那可是见不得光的,若拿来参与朝堂争斗,若让人抓住把柄,第一个收拾杨璟的,必定就是赵昀!
所以不是杨璟假清高,实在是这个官职太过烫手,杨璟虽然也是肺腑之言,但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杨璟不似那些个文官那般文绉绉地,说话直截了当,很符合从市井民间走出来的平民皇帝的胃口,赵昀也有些忍俊不禁。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