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三公主也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吃食,撇撇嘴不说话了,相处这么些时日,她跟太皇太后还是挺有感情的,更别说陈婉清了,旁边的几个男的,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劝,一时间,只听到烧烤架上“滋滋”的冒油声。
谢宜江见状不忍,便说了句:“还请公主借一步说话,在下有事相商。”
三公主便拿起那炸翅跟着他走到了旁边,谢宜江低声给她说了信中的发现,还没说完,就见三公主点点头:“那印章我带着,放心,回头你写一封信,盖上章,陈婉清就不用再伤心了!”
说完了,咧一咧嘴:“没想到那印章还能派上这么个用场!”一边说,一边就又开始啃手中的炸翅了,谢宜江看着,应该是鸟的翅膀,看着比鸡翅略大,反正这白鸥湖畔有的是现成的鸥鸟。
啃了两口,三公主却又放下了,还一脸的遗憾:“唉,可惜不能告诉张天成我没死,这家伙干嘛出家当和尚啊,可惜了!”
一边说一边往回走,走到萧梦醒跟前,来了句:“哎,你说,张天成为什么喜欢我啊?我有那么好吗?”
这话问得,谢宜江眼看那萧梦醒手一抖,糟糕,调料撒多了…
之后远在京城的季雨菲便收到了康王转交过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如愿看到了底部那个一模一样的图案,顿时无声地欢呼一声,又在屋里快活地转了好几个圈,三公主果然还活着!
就说嘛,好不容易穿越过来了,这家伙在末世都能顽强生存,哪能这么容易死掉。
而且按谢宜江信中所述,这家伙不仅没死,如今在西南道过得还挺逍遥,当然,这种美好生活是谢宜江描述“自己”的,不过么,以季雨菲对他的了解,不至于会专门跑到一处湖畔烤鸟吃,好歹是世家子弟,谢宜江还是更喜欢湖上泛舟之类风雅的事情,所以,烤鸟这么煞风景的事只能是三公主在做!
激动难抑之下,季雨菲先是悄悄告诉给了康王,又悄悄告诉给了跟自己情同姐妹的白流苏,之后又悄悄过府告诉了景姑姑,要知道,景姑姑自从知道三公主的死讯就卧床不起了,一度还发了高烧情况危急,皇帝为此还专门派了位太医在府里全天候照看,这两天才刚好转一些。
康王的反应还好,只是喜滋滋地开了瓶窖藏好酒,白流苏和景姑姑都是当场高兴地落下泪来,景姑姑更是抱着季雨菲泣不成声:“婉清,婉清,我的阿宁还活着!”
惹得季雨菲也是又哭又笑的,好在如今那太医已经走了,房间里也没人,两人擦干了泪,季雨菲便再次叮嘱她:“姑姑,此事非同小可,你也还是多躺两天吧!”
景姑姑心领神会,破涕为笑:“那是自然,不过啊,婉清,姑姑忽然觉得肚子饿了!”
第682章 用心
所以之后的信件里,除了描述景姑姑的好转,季雨菲在最后很是含蓄地写道:“放心,宜江,人活着总要有希望,景姑姑是如此,我也是如此,人总得往前看。”
这话再明白不过,看来是接收到三公主还活着的事实了,谢宜江看得不禁一乐,心中也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那么眼下就没什么要紧的事了,也就但愿之后几月平安无事,能顺顺当当地过年吧!
十月将过,西南道这边倒是跟往年一样,依旧穿着夹衣,但今年的京城却也迟迟没有降温,连带很多本该春天开放的花儿,这会儿也陆陆续续开了不少,让人大呼稀奇。
于是等季雨菲某天进宫时,便见到太皇太后痴痴地看着花瓶里一束新摘的海棠花,如今老太太身子已有所好转,加上跟前还有个日渐活泼可爱的泓儿,精神还算过得去,于是不及细想,季雨菲便好奇地问了句:“咦,皇祖母,这是海棠花吧?海棠不是应该春日里开么?怎么这都深秋了,竟然也开了?真是稀奇!”
这话一说,就见老太太以帕拭泪,哽咽着说了句:“阿宁那府里,满园的海棠花,如今她人没了,花却开了,定是她惦记着我这老祖母,这才…”
行吧,季雨菲不好说明真相,也不知这海棠花到底是不是三公主府里摘来的,便只能沉默应对,这在老太太眼里,更是添了几分伤心,一把捉住季雨菲的手,眼泪也终于滚落了下来:
“好孩子,是祖母不好,可是祖母白天想,夜里想,当初阿宁刚到慈宁宫时,就那么一点点大,都是哀家,还有阿月…唉,阿月如今哭得眼睛都不济了!”
阿月?哦对,就是洪嬷嬷,唉,可惜,也不能跟她明说,季雨菲叹一口气,让人把泓儿抱过来,要不然老太太一时半会儿地止不住。
要知道,如今伤心的老太太不止她一个,连在行宫的那位周贵太妃,据说听了三公主的消息,也是伤心地病倒了,皇帝派了两个太医去那边精心照料着。
所以无论如何,这宫里可不能再多病人了,太医倒是够用,但季雨菲可不想再整天进宫侍疾了!
长公主也带着阿桃来看了太皇太后几次,偏偏阿桃如今已经懂事了,见了太皇太后就扑进她怀里哭:“老祖宗,您想想办法,让三姨母活过来吧,阿桃好想三姨母!”
那会儿季雨菲还不知道三公主平安无事,虽然心里也并不相信人就这么没了,但苦无实证,于是听了阿桃的话,便抱着她哭了个肝肠寸断。
一时间,太皇太后也是哭得止不住,慈宁宫里哭声一片,长公主只得哭着跪在她跟前替女儿赔罪,最后连皇帝都被惊动了,过来后也差点在太皇太后跟前下跪。
没办法,本来是来劝慰老太太的,结果眼看听了女儿的话哀痛更甚,那还是不要添乱了,于是母女俩在宫里住了一晚后就怏怏地回去了。
其余的人,诸如皇后何梦瑶和苏妃,当然没有那么悲痛,但眼看慈宁宫里整天愁云惨雾的,估计心里也是战战兢兢不想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后来便有意无意地掐着时间来请安—
反正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只要皇长子在场,太皇太后还是比较开怀的。
一来二去的,宫人们便发现,皇长子在太皇太后跟前的时候,皇上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加上向来体贴懂事的昭慧郡主在旁,慈宁宫里还算是比较祥和的。
所以何皇后和苏妃选在这种时候来请安,也在情在理。
至于那位张贵人,呵呵,幸亏这时候已经被皇上封了宫,要不然,就凭她那副性子,听闻她家兄长竟然因为死去的三公主而落发出家了,想必来请安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当然,那昭慧郡主等人见了她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好在过了些日子,眼看皇长子越长越可爱,宫里的哀痛气氛也渐渐淡了,刚好东北道那边的叛乱也听闻渐渐止了,宫人们便松了一口气,觉得又可以过上正常的日子了。
只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那本来眼看已经快要太平了的东北道,却又生了事端—
宁国公的大儿子,也就是原来的宁国公府世子梁诫,在得知三公主和宁国公同归于尽后,虽被朝廷大军打得步步后退,却带着叛军残部往北逃窜,之后更是趁着天气严寒越过了结冰的海兰江,想来也是早就暗中派人联络了江那边的海兰族。
朝廷大军本来可以乘胜追击,但一来当初高祖时跟海兰族立过誓约,只要对方不出祖居地,朝廷这边也就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如今那边虽然接纳了宁国公世子,但朝廷这边的统领汪浩有顾虑,而且就算越境追击,一来对海兰江那边的情况不熟悉,二来朝廷军队也对严寒气候不适应,便没有再进一步,只派人往京城请示皇帝等进一步示下。
消息传到京城,自然是一片哗然,之前东北道反叛也就罢了,那会儿搞不好还有少数人暗自表示同情的,毕竟宁国公本来是可以成为国丈的,对孝献太子之死耿耿于怀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今宁国公世子居然入了海兰族,那就不是内部之事了,这可是明晃晃的叛国啊,一时间,文臣大肆痛骂、武将摩拳擦掌,朝堂上热闹得不行。
这事,季雨菲本来不怎么关心,毕竟自家谢宜江已经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了西南道,三公主也已经在西南道安全地开心吃喝了,不过某天康王却满怀忧虑地回来,表示护国公下午找他了,说今儿朝堂上竟然有人提议要加派人马去东北道,以防那宁国公世子梁诫和海兰族勾结,进一步生祸端。
这提议本也没什么问题,坏就坏在等皇帝问起加派的统领人选时,竟然有人提议了谢宜江!
“简直是用心险恶,其心可诛!”康王骂骂咧咧的,也不知在说谁,东北道战事可一时半会儿地结束不了,他还等着翻过年就嫁女儿呢。
季雨菲则冷笑一声:“父王,该不会又是那闻太师提议的吧?”
好歹是太师加太傅,怎么就那么乐意当陈长安的马前卒呢?还能不能体现一点肱股之臣的风范了?
第683章 险恶
可惜,康王很遗憾地表示,确实是闻太师提议的,但这提议不但得到了一些武将的支持,连带也得到了皇帝的赞许,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陈长安还公开了谢宜江不远千里奔赴东北道营救三公主并刺杀宁国公的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