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便开始耐心地给已经没什么印象、看着也不甚热衷的女儿讲解起了元宵节的盛况,权当补充她以前的记忆:
“这元宵节啊,其实连头到尾会热闹三天,通宵达旦,从正月十三开始,一直到元宵当晚。所以陆陆续续的,这几天在街上就能看到各种好看的灯了,什么走马灯啊花卉灯啊,飞禽走兽灯啊历史人物灯啊,还有什么神话故事灯啊,总而言之,街上到处都是灯,好看极了”
“当然,彩灯多,赏灯的人更多,还可以猜灯谜,猜中了还有彩头,虽然不是宫里那种彩头,但图个过年的乐趣嘛。哦对了,还有焰火,这是清儿你最喜欢看的,小的时候都要父王把你抱得高高的,说那样才看得清楚,一边看还一边拍手”
“东市街那边你也喜欢去,那边有各种好看的活动,什么耍狮子啊踩高跷啊,还有什么跑旱船、扭秧歌之类,反正就是些民间杂耍,不过是挺好玩的。”
“哦对了,当日宫中还会赏下汤圆,反正元宵节嘛,大家自然都要吃一份元宵,团团圆圆嘛。为了不耽误大家当晚出门赏灯,宫里一般也都是下午就早早地赏下来了,咱们父女俩一起吃完,你小的时候还一边吃一边催父王,嬷嬷在旁边看得心惊肉跳的,生怕你人小给噎着,呵呵。然后吃完了咱们就先出门逛一圈附近,毕竟家家户户门前都扎起了灯栅,就一家家慢慢地点评那些花灯过去。”
“然后等到大街小巷都点上了灯,就赶紧往那西市街去,那边不都是茶楼酒肆么,家家门前扎起了鳌山,都比着赛高、赛巧思哎呀,父王还记得,有一次那碧云楼下了血本,好像刚好就是你皇伯父的整生日,上面盘了一条大金龙,四面衬着千百盏花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观者如潮”
康王说得唾沫横飞,季雨菲也听得兴致勃勃,看来这古代的元宵节很好玩啊。
那鳌山虽然不知道是哪两个字,想必就是跟现代的元宵节大型灯饰是一个道理,倒是可以期待一下,还有,听康王刚才一描述,画面感挺强,父女俩的元宵时光还挺温馨的,季雨菲便一拍桌子:
“父王,那咱们今年也如此,这两天你先抓紧养护一下腿脚,元宵节咱们务必要横扫东西南北街”
“你这孩子,什么养护腿脚,你父王有这么老迈么早就好啦”康王瞪女儿一眼,心里却美滋滋的,说实话,也就是今年了,明年女儿就是谢家刚过门的小孙媳,哪里还能如此自由自在地陪自己观灯过节
之后两天,父女俩便一个在好奇地欣赏府中在扎的花灯和搭建的花棚,一个认真地养护起了腿脚,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呢,那元宵晚上可有的走,确实需要提前养一养。
就这么在期盼中到了正月十三,眼看到了下午,季雨菲就有点蠢蠢欲动了,午觉都睡得有点不踏实,惹得白流苏都难得地笑话她:
“郡主,且早呢,这才头一天,有些人家都不一定准备好。再说了,这才午时中,郡主您一般也就午休到未时中,可天要到申时末才黑,等您醒来,也还得干等个把时辰呢”
我不是一个没体验过的现代人嘛,又不像你们年年看,季雨菲瞪一眼白流苏:“行,那本郡主今儿就睡到申时再起来”
耳边听着白流苏带着小丫鬟嘻嘻笑着退了出去,季雨菲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谁想刚睡熟不久,竟然被白流苏给推醒了。
看一眼窗外,没黑啊,季雨菲便依旧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打着哈欠开始数落自家丫鬟:
“流苏,你够了啊,这天还亮着呢,别仗着本姑娘宠你,小心等下我带着你妹上街你信不信”
耳边依旧传来了白流苏的笑声,奇怪,这姑娘今儿是心情好还是怎么的便依旧闭着眼睛嘟哝了声:
“再让我睡会儿吧,好流苏,求你了”
这次流苏的声音倒是没笑,虽然听着还是挺欢快:“郡主,别睡了,刚才是王爷使人来报,说是谢大人今儿回来了”
啥谢宜江回来了
季雨菲顿时一下坐了起来,一把抓住正给她挂帐子的白流苏的手:
“是谢大人本人回来了么”
第432章 元宵节(二)
这话,后来不知怎的就传到了谢宜江的耳朵里,以至于在两人之后的闺房独处时还被他拿出来调笑了几回,譬如“是夫人本人么”之类,某次季雨菲想起了21世纪的一句流行语,便也反过来调笑了他一句:
“是呀,正是奴家。那你呢,你是戏精本精么”
结果搞得谢宜江不知何意一脸懵,让季雨菲看得笑翻在床上。
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如今只是年方十六的康王府郡主,在听到她家谢大人从中南道回来时,一时间没有心理准备,便脱口而出了这么一句傻乎乎的话,倒是笑翻了屋里的几个丫鬟。
笑就笑吧,反正本郡主现在心情爆靓季雨菲一边从床上迅速起来,一边心急火燎地吩咐丫鬟赶紧给自己梳洗换衣,之后迫不及待地往康王的正房去了。
看到神速赶来的女儿,康王恨铁不成钢地看她一眼:“别着急,大过年的,宜江总要先到家见过家中长辈,最早、最早也要晚上才能过来”
“那你不早说”季雨菲满腔热情落了空,有点生气,嘟哝了一句转身就走。
“哎”康王只好赶紧又叫住她:“宜江可真不错,父王估摸着,他是直接让那小厮进了城就往咱们府上来了。”
然后用嘴一努桌上示意女儿看下:“这是他让小厮带过来的东西。”
季雨菲一看,好吧,康王旁边的桌上搁了个小箱子,刚才自己因为进门急没注意到,便又转怒为喜,蹦跳着走过去想要打开:“是什么呀”人来了就行,还带什么礼啊,嘿嘿
康王便在旁边慢悠悠地说了声:“这不是给你的,那小厮说是中南道托谢宜江带给三皇子妃的”
啥中南道托谢宜江带给三皇子妃的东西这拐来拐去的而且为什么会出现在康王府上
季雨菲都没空关注她家父王一脸调侃的表情,很是无语地问他:“那小厮送错地方了”
“怎么可能”康王依旧一副慢悠悠的表情:“自然是想托你送呗。”
让我送本郡主看着是很闲么还是说跟那何梦瑶看着交情很好、都一路传到中南道去了
再说了,“中南道干嘛不自己直接送到三皇子府他家缺马车还是缺人”
一边说,一边恨恨地打开那箱子看了看,既然是托自己送,那看看总可以,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箱子小,里面其实也没多少东西,上面一层的绒布上放了支看着很漂亮的白玉珠钗、一串看着有点泛黄的莲花珠子手串,下面一层则是一包切片,一个小布袋子,还有很多看着不知是什么的长方形片。
季雨菲先拿起那包切片闻了下,抬头有点不确定地问康王:“父王,这是人参吧”
见康王点点头,又看了下另外那些长方形片,闻了闻,感觉应该也是吃的,但看着不像是好吃的东西。
“那是上好的阿胶糕”康王无语地提醒她。
好吧,上好的阿胶原来长这样,看来当年老妈在网上买是给坑了,跟芝麻糖一样,味道甜甜的,基本没有药味,自己也吃了几次,当零食吃。
不过,就算是上好的阿胶糕和百年人参切片,不就是美容养颜补身体之物么,就这么些东西,也不至于要到托谢宜江单独带回来、让自己转交的地步啊:
“父王,这些东西有什么问题么宫里不允许吃”
对了,宫斗剧里那些指望怀上孩子的宫妃不都是整天吃补药的么
对此,康王表示,东西肯定没什么问题,宫里也用,至于为什么要绕这么一大圈、让谢宜江刻意借着康王府来遮掩,那只能等晚上谢宜江过来了再说。
“对了,父王,这里还有个小布袋子,我可以打开看看么”里面难道是银票这是季雨菲唯一能想到的东西。
对此,康王有点尴尬地咳嗽了下,说自己已经打开看过了,里面应该是个寺庙里求来的符,至于是什么符,那就不得而知了。
“应该是求子符吧”季雨菲痛快地应了声,答案很明显啊。
结合人参和阿胶糕,肯定是希望三皇子妃好好调理身子、早日怀上孩子呗,反正这个时代对新婚妇人就这么点要求。
何梦瑶又是皇子妃,皇子妃的主要功能就是生下皇室子嗣尤其是男性子嗣。
季雨菲在心里撇撇嘴,且不说古代对女性的这种要求,就说三皇子这个人,以他那种德性,何梦瑶生孩子也是个艰巨任务。
对于女儿这种论断,康王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叔王,八卦起送给小辈的什么求子符不是很好,就又把话题扯回了送箱子这件事本身:
“按说宜江也不用先打发人送过来啊”好像有点不想家里人知道那箱子里有何物的意思那不应该啊,防谁也不至于防他家老父亲啊再说了,小厮后头才回府,不还是一样让谢大哥他们知道亏得自家跟谢大哥交情好,那要别的没那么熟悉的亲家,心里头还不舒服呢。
“也是哈,本来都不用让人特意跑这一趟的,先回家再带过来也可以啊。”季雨菲也觉得有点好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