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 (大团团)
胤礽将诸位大人群起攻击的点儿变着花样来夸赞:“大人们有危机感,儿臣能理解,儿臣觉得得做一些让大人们放心的事,不如明儿就开会让宣传部将我传统儒学大力发扬起来,儿臣相信,在外洋人深入了解大清的现在,儒学不仅仅能够影响到大清国内,更能将这种美好的品德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康熙给他吹得脑子嗡嗡响,满脑子都是“明儿就开会”,“让宣传部宣传”……
“这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帝王深思起来:反其道而行之,文臣们担心太子弃儒学于不顾,反而兴盛外学科学,如今加强宣传,表露态度,既可安人心,又可稳局势。
“儿臣最喜爱儒学了,儿臣从小就在它们的影响下长大呀,怎么会忘记了刻入灵魂血液之中的国之精神呢?”
胤礽露出了心虚的神情,对了对手指,委屈道:“唯独有一点儿臣做不到,那就是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儿臣还是有人欲的,也许是儿臣修炼不到家,若是哪一天真的成圣人,恐怕就知道么么样的感情能灭了欲望了。”
康熙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口。
“早先是平国库,成立大清银行,借着朕肃清吏治好歹将本金给要回来了,这回又将玉器之利送给国库,朕看你已经是个没人欲的大圣人了!”
帝王可不是在称赞他,那没好气的语调,显然是在责怪呢!
胤礽笑了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写好的“未来五年花钱计划”上递给了康熙,狗腿道:“汗阿玛您看看这个。”
康熙:“……”
好家伙!
他不仅将已经送去的九百万两怎么花写好了,甚至连之后的几个月,几年赚到的利润怎么花也一并都列了出来。
每一项花销背后皆有其用意注释。
此前还有些怒意的帝王皱起眉头,一目三行地将胤礽所写的计划看完。
这些计划,有的可行,有的则需更改,康熙想了想,反而勾起了唇:“陈廷敬知道你的计划吗?”
胤礽惊讶道:“儿臣有事当然是先与汗阿玛商议了,这种大事,需汗阿玛点头首肯,儿臣才会继续上奏去内阁。”
康熙道:“嗯,既然不知道,朕明日朝会就将它送给陈廷敬看看去。”
胤礽小声道:“就不能私底下送?”
当朝就送,他几乎能预料到陈大人会用怎样不可置信的目光来瞪自己了。
“不是你说要朝会上召人来商议宣传儒学之事?”
帝王眯起了眼,心情已然转好,倒像是打算将太子送钱给国库一事轻拿轻放了。
“朕看你鬼点子有不少,之后不如想想该如何让内务府有更多收入。”康熙淡淡道,瞥了一眼像小鹌鹑一样依偎在一起的三阿哥与四阿哥,朝着胤礽努努嘴:“未来你的弟弟们皆会长大,出宫建府,内务府可少不了钱。”
胤礽僵了僵,不可置信:那是您的儿子,您不想着怎么养,还要儿子帮您养儿子?!
胤禛与胤祉眼瞧着汗阿玛真的就息怒了。仿佛从一头发怒的狮子变成被顺了毛发的大猫,还眯起眼睛摇了摇尾巴……
胤禛已经无话可说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太子真乃神人也!”
第234章
康熙对另外两位阿哥们说道:“朕之太子,可真是厉害,派遣伴读曹珍前去买卖玉佩,通过与外洋人的买卖,三月便盈利九百万两银,朝臣虽不知具体数额,却以明眼看到太子赚取高额银两。”
胤祉目瞪口呆,喃喃道:“九百万两银,那是多少?”
帝王淡淡道:“也不多,不过是将后宫各宫殿翻修一遍的银两,堆起来也不过一仓库尔。”
一仓库的银,还说不算多,那是明晃晃在嘲讽呢!
“朝臣弹劾还未奏效,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全送予国库,半点没与朕商议,你们说,朕该不该罚他?”
胤秅:“……”
倒是太子会有的操作,以他看来,国库能有更多收入来源是好事,可想一想未来汗阿玛需要花出去的钱袋,胤禛又沉默了。
汗阿玛的儿子,可是有二十多个啊!
排行前几的出宫安家建府,汗阿玛还能拿出几万两银来,后来几位阿哥,那是一再延后建府的日子。
胤祉感觉汗阿玛又有生气的迹象,忙小声维护道:“太子二哥也是为了汗阿玛。”
康熙轻哼一声:“为了朕?”
他没好气道:“给朕添了多少麻烦,看看这些奏折就知道了。”
胤禛轻叹一声:九百万两银白送,听着就心慌了。更令人烦心的是要安抚朝臣,等汗阿玛回京面对的是一大堆烂摊子,也难怪他会生气。
走得越远,送信往来不便,消息传递速度就慢,若是事事都要请示,恐怕什么事都做不了,还会错失良机。
他去瞧太子,想看看他怎么解释。
胤礽抓重点一直都很精准重点,他笑呵呵地说道:“汗阿玛是怪儿臣没与您事先商议,您走得太远啦,等信使一来一回,好好的良机就错过了,儿臣若是事事都要请示,汗阿玛恐怕会失望于儿臣难当大任。”
“最初想到收购玉器卖给外洋人,儿臣也未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收入,等到阿珍告诉儿臣一共赚了多少,儿臣惊觉这数字太大,拿在手中恐有风险。”
“于是儿臣想出来一个绝妙的主意,可以转移风险,还能将这些赚来的钱变成活的。”
康熙冷冷道:“于是你就全送去给了国库,然后还写出了这么一份未来发展规划?”
胤礽昂首挺胸,自豪道:“是的,陈大人收到意外之喜高兴地喜极而涕,郭御史见此夸奖儿臣大方慷慨,仁德正直。”
帝王冷笑一声:“真聪明啊!既然那么聪明,明日朝会,你自己应对朝臣发难。”
胤礽一愣:“哎?”
他回过神来,痛心疾首:“可是您临别前还说出了什么事儿有您担着,您还说儿臣可代行政令,一切有您。”
“有吗?朕几时说过这话了,”康熙翻脸不认人:“谁能作证?”
胤礽:“大哥能作证!”
“保清远在边境打仗,你还打算用这事儿去烦扰他?”
胤礽呆了呆,他算是明白了,汗阿玛这是打算赖皮。
“回去写一千字检讨来,自己好好想清楚错在哪里了,”帝王好似没看到太子深受打击的神情:“朕等你明日在朝中大发神威。”
胤礽伤心欲绝:爱会消失吗?
老父亲以冷酷无情地姿态告诉他:会!
胤秅:“……”
分明是在说惩罚的话,为何他竟感觉到了黏腻之感?
胤礽垂头丧气地低下头认命道:“儿臣知道了。”
帝王未再留三人,而是分别敲打一番就放他们回去了。
临别前,胤禛回头看了眼坐于御案前的汗阿玛,虽然他高大的身影在光下有些模糊,胤禛却看见了,汗阿玛在笑!
胤禛疑惑起来:看到太子垂头丧气地吃瘪,汗阿玛心情反而好了?这是亲生的吗?
胤祉忍不住安慰道:“太子二哥别伤心,汗阿玛已经不生气了,明日朝会就算没有汗阿玛帮您,还有索相帮您,臣弟也会帮您的。”
胤礽含糊道:“孤没伤心。”
“一千字检讨,又不是一千个板子。”
胤祉一头雾水:“不伤心?”
演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是孤与汗阿玛之间的小趣味。”
由于汗阿玛总喜欢看戏,并看自己吃瘪的恶趣味,胤礽也不是不会回敬几分。
一来二去,就成了“互相伤害”。
胤秅:不是很懂你们。
“四弟弟今天表现挺好的,再也没有前几回见到汗阿玛那样紧张怕出错了,”胤礽拍了拍胤禛的肩,意味深长地劝道:“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咱们的汗阿玛,心里亲近着,又何必害怕回避呢?”
是啊,汗阿玛在他们心里是特殊的,那个男人,是他们年少时濡慕敬仰的对象,是他们成年后畏惧、巴结的皇父。他是帝王,亦是他们的父亲,九子夺嫡闹到后来那般难看,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圈禁。
汗阿玛最后的底线在于,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即使再恶劣,他都不会杀自己儿子。
胤秅道:“臣弟知太子二哥意思。”
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他不能再沉湎于过去,一直都等着太子来将他拉扯出去。
六弟活了,额娘的身体还不能调理吗?总是给他添堵的十四都还没影呢!
胤禛不是胆小之人,此前惧怕面见汗阿玛,是因幼时险些在汗阿玛跟前露了馅。
而今有个太子在前头,他还怕什么?
胤禛打算做一点什么,比如多关心关心佟皇贵妃的身心健康,找机会去与六弟联络联络感情。
胤禛若有所思:不如回上书房与其他阿哥一起,给胤禩补课……
他时间还是有许多的,晚上住阿哥所,还能监督胤禩背书。
太子能从小与胤祉培养出这样深厚的感情,胤禛觉得,自己也可以将胤禩培养得听话又省心。
胤禛相信老八的天分,毕竟他长大以后智慧谋略皆有,且善于笼络人心,朝臣之中会有大半人支持他,称呼他为贤王,可见他的手段与能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