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英自己下了车,去检查了下卡车司机:“酒驾,没有大伤,就是受到些冲击昏过去了。”
王彤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赶紧哆哆嗦嗦地打电话找交警。
幸好没有伤亡。
卡车司机浑身酒气冲天,都不用检查酒精浓度,也知道这位肯定是酒驾。
王彤气得破口大骂:“大晚上的,什么玩意!不知道酒驾害人害己吗?他不想活了,我们家明哲还要活,她可是明星,如果伤了脸,他赔得起吗?”
杨玉英捂住脸去拉了拉王彤,低声道:“别喊了,这么多人。”
王彤气一过,脸上也一红,默默躲到角落里,小声道:“刚才,我是不是特别像泼妇。”
杨玉英莞尔:“看网络小说吗?就你那几句话,换几个词就是炮灰反派的标准用语。”
王彤登时噎住。
不多时,上娱公司就接到消息,派出一群人过来处理,王彤心口还在怦怦跳,先不管别的,直接推搡了几下,把杨玉英往车里一塞,让她先行撤离。
对方是酒驾,虽然杨玉英扔了个手机,但司机没什么事,她自然是更没什么责任。
“呼,赶紧回去休息,别忘了好好卸妆,保养不能马虎。”
王彤追着车叮嘱了两句,眨了眨眼,忽然有些惊讶——公司派来接他们家明哲的车,竟然是一辆宾利。
她虽然不是太懂车,但车牌还是认得出来。
以杨明哲目前的地位,似乎还用不着配这样的豪车当保姆车……吧?
杨玉英到没认出自己坐的是什么车,但很舒服就是了,一上车,就见到一熟人。
张温酒坐在她身边,取出一瓶没有标签的热奶茶,轻轻把盖拧开递过去:“有没有吓到?”
杨玉英摇了摇头,喝了一口,极为香醇,并不是市面上不知添加了多少添加剂的奶茶能比。
张温酒的声音很低,有些沙哑,但非常迷人,如果他去唱歌,录制唱片,肯定声名远扬。杨玉英觉得,至少自己很愿意高价去收藏一张他的经典唱片。
“杨同学,张某此次冒昧拜访,实在是有事相问,请勿见怪。”
杨玉英转过头,看了看身边的年轻公子。
他相貌冷峻,嘴唇很薄,似乎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言谈举止,所作所为,却极具君子之风,仔细看到有点不像传闻中杀伐决断的精明商人,反而像书香门第熏陶出来的翩翩公子。
“请问,我不觉得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无论你问什么,只要我知道,必然坦然相告。”
杨玉英笑道。
张温酒点点头,从旁边取出一个文件袋,抽出里面一张照片,递给杨玉英。
车内的灯光柔和又不刺眼。
借着灯光,杨玉英仔细看了一眼照片。
一片石榴树下,十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正在跳皮筋,摄像师的技术应该很不错,整张照片透露出一股勃勃生机,让人心中振奋。
下面有日期——2014年9月11日。
背面是一排字——摄于涞河清微山。
杨玉英一怔,轻轻又把照片返回去,仔细盯着看,上下打量,原主记忆深处的画面渐渐浮现在她眼前。
“这是……我读的小学,清微山小学。”
她的目光在十几个学生的脸上滑过,落在其中一张侧影上,“这是我。”
张温酒的目光也落在照片上,声音忽然放轻了许多:“你还记得,这张照片吗?”
第740章 她失去了肾,可我丢的是你的心!(23)
杨玉英蹙眉,总觉得张温酒的声音里好像有很多很复杂的意味,似乎有些疲惫。
她沉吟片刻,闭目沉思,尽力去搜刮原主的记忆。
如果现在是原主在这里,或许很难清清楚楚地将她十岁时拍过的一张照片,而且还不是多么重要的照片记起来,但是杨玉英可以。
就连原主已经不记得的东西,其实也藏在她的识海中,杨玉英只要想就能翻阅。
半晌,杨玉英睁开眼:“我想起来了,应该是来山里援建学校的一位小先生,为我们照的这一张照片。”
张温酒坐直了身体,吐出口气:“你能不能回忆一下,你和摄影师熟悉不熟悉?他有和你说过什么吗?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过?”
他似也感觉到自己追问的略显急切,深吸了口气,平静下来。
杨玉英仔细想了想,轻轻摇了摇头:“抱歉,我们实在没有太多的交集,我当时应该是小学五年级,是我们班的班长,曾经到是被拉去给这位年轻的小哥哥献过花,不过小哥哥好像不喜欢这种面子工程,后来就没有后续了。”
“好像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小哥哥,我们两个到是同行了一段,当时山路难走,小哥哥背着我走了十几里地,把我送到村口才分开,当时只顾着赶路,谁也没有说话,别的,应该没有什么。”
张温酒怔了怔,似乎有些失望,又似乎没有。
他沉默地看着照片,叹了口气,随手从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随手打开,盯着里面的文件夹看了看,信手打开。
杨玉英扫了一眼。
文件夹有3G大小,里面都是照片。
各种各样的照片,有拍人的,拍山水的,拍房子的,哪怕是一棵有趣的树,一段有趣的马路,摄像师都拍了下来。
杨玉英感觉这个摄影师,简直比现在的照片狂魔还要疯。
如今好多人喜欢拍照,喜欢发朋友圈,见什么拍什么,但这是因为手机拍摄非常方便,随手一拍就行。
但是数码相机就专业得多,也麻烦得多。
奇怪的思绪在脑海中飞过,杨玉英忽然一惊。
她刚才看到的,她十岁时,在学校里和同学跳皮筋的照片,显然就是这些照片里的一张。
她忍不住有些奇怪,转头地看了看张温酒,上一次拍摄《国宝》时,杨玉英和这个人有过交集,本能地观察过他。
张温酒是个很聪明的生意人,但是他应该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更没有罹患超忆症。
文件夹里所有照片加起来足足有一千多张,各有不同,人物照最多,光是主题为学校和学生的,她只扫了一眼,就看到几十张。
杨明哲十岁时的容貌,同她长大以后一定有很大的变化。
杨玉英和杨明哲就更不像了。
张温酒却因为看到了自己,就从七年前的一千多张照片里,找到了有她的这一张。
杨玉英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画面,眼前这个年轻人日日夜夜地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这一千多张照片,每一张都牢牢地长在他的脑海深处,永不忘怀。
张温酒笑了一下:“好,谢谢你,我知道了。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很累吧,我现在送你回公司。”
杨玉英点了点头。
一路送她回到公司,张温酒才轻声道:“这是我的名片,关于那个照这张相片的人,如果你有想到什么,无论是什么,都请你随时告诉我,什么时候都行,好吗?”
杨玉英连忙答应下来。
她因为能体会出张温酒说话时口气的坚定。
她想,张温酒今天能千里迢迢从帝都赶到苹果台的演播厅,只为了问她一句话而已。那么改日,她想起来的哪怕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最好也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哪怕是深更半夜,哪怕他正在处理某些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件。
杨玉英打了个激灵,赶紧回宿舍休息,这一整天下来,即便是她也累得浑身骨头都是飘的。
只是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她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忍不住爬起来,拽过电脑,开始查张温酒的相关资料。
没办法,真正没有好奇心的人,是做不了‘杨玉英’的。
张温酒身为张氏集团总裁,却着实有些神秘,大部分资料都未公开,不过以杨玉英现在的技术,对付当下的网络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十二点半,被王彤在外狂敲门催她睡觉之前,杨玉英终于将张温酒的详细资料都查得清清楚楚。
这位赫赫有名的张大总裁,大学专业学的居然是声乐,读的还是超一流的音乐学院,大学期间就获得过炎黄最权威的音乐奖项,梦想是成为音乐家。
结果现在音乐家没有当成,到是成为炎黄国内最出色的青年商人之一。
至于原因,真正的原因不光网上没有,就是让张温酒亲自来说,恐怕也说不清楚,反正他和大部分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一样,长大以后就不玩艺术,改做正经事了。
杨玉英挪动鼠标,把一条条信息按照顺序拼凑在一起,沉吟半晌,裹着被子滚到了床上去,熄了灯,她在昏暗中琢磨这些信息——张温酒深更半夜,千里迢迢跑来问了她一个好似没什么价值的问题,似乎是因为,他想找到一个失踪了七年的人。
林谢,张温酒的竹马,也是他表弟。
林谢的父亲和张温酒的母亲是亲兄妹,两兄妹工作都忙,两个孩子基本上都是跟着林谢的爷爷,张温酒的外公,林老爷子长大的。而且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同一所学校,可见感情深厚。
七年前,张温酒将将二十岁,刚大学毕业,正准备加入第一歌剧院迈出自己理想的第一步,林谢在旅途途中,却忽然失踪。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