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太子妃娘娘, 您生下了一位小皇孙。”
在收拾妥当一切后, 产婆抱着包裹好的小皇孙,那是一下子跪在太子妃的跟前, 忙是道了喜讯。
听得这一个消息。
太子妃是心头的一口气松了下来。然后,便是晕睡过去。
殿外。
太子很快也是得了消息。
“好,好。”
明明候了许久。
哪怕这些身边侍候的人, 皆是请太子早早歇下。
这次日还要听政的。
如果不歇好,太子哪有什么精神。
可偏偏太子拒绝了。
太子就想等候一下结果。不知道这一胎, 究竟儿是女前,太子没睡意。
所幸的是结果出来了。
而且,是一个太子盼了许久的结果。
太子真的高兴。
高兴的恨不能昂天大笑。
当然,他事实上也这么干了。
太子哈哈大笑。
笑过后,才道:“赏, 东宫诸人,皆重赏。”
然后,她走到了产婆的跟前。那是小心的抱起了小皇孙。
确认了, 他真的当爹了。
他有了嫡长子。
“抱小皇子进屋中, 夜冷风凉。”
太子抱着小婴儿,倒底还是有点儿不习惯的。
于是,他递还了孩子。
还是又吩咐了太医,去给小皇孙请了平安脉。
当然, 是在殿内。
此时,四位同样候着的东宫女眷。
太子转身时,也是瞧见了四人。
“你等去歇息吧。”
太子摆摆手。
这四位自然应了一声。
这时候,大家都是识趣的。
等着太子进了殿内,去看望了太子妃时。
四位东宫的女眷,就是各回了各自的小院。
两位良娣的位置比较高。
还是各处了一处配殿。
至于两位奉仪,只能说,那是凑合着一起住了一个配殿。各自有一间寝屋。
安良娣、陈良娣都是面上笑容。
实则二人忍了许久。
当然二人的心中有事儿。
这太子妃生了嫡长子,于她们而言,也是影响颇深的。
倒是两位小奉仪,却是各自安份的回了寝屋,然后,熄灯睡觉。
次日。
坤宁宫。
玉荣在醒来后,得了秋兰的报讯。
“娘娘,昨个晚太子妃生下了东宫的嫡长子。”
秋兰肯定的说道。
这喜讯报得,一点儿没喜庆的味道。
秋兰的目光里,还有担忧的。
毕竟,太子有了嫡长子,这嫡长孙的地位可不同。
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
秋兰能不为她家娘娘着急嘛。
“哦。”
玉荣挑眉。
“太子妃倒也好福气,这头一胎生下嫡长孙。想是圣上知道后,一定高兴。”
玉荣笑着,她淡然的紧。
“秋兰,你不必为本宫担忧的。本宫心头有数。”
玉荣琢磨了一下。
她说道:“圣上现在满意了太子,咱们不必做太多的事情。等着吧。”
等到了皇帝对待太子不满意的时候。
那才能寻着机会。
若不然,提前做了手脚。
皇帝知道后,只会是后患。
当然,不可否认的,玉荣也做了一些布局。
可现在嘛,还不到时候。
乾清宫、寿康宫自然也得了报喜。
当然,都是小皇孙生下来的次日,方是给东宫赐了赏。玉荣也不例外的,在皇帝赐了赏外,也是赐了赏。
还是按着皇家的规距,那是添了三层。毕竟,这可是嫡长孙,一切又不同的。
太子妃生下嫡长子。
这等消息后宫震动。同样的,京都里得了消息的人家,也是各有欢喜与叹息。
高兴的,自然是跟东宫相关的人。
而不高兴的,自然是坤宁宫相关的。
耿府。
耿老爷知道这一个消息时。还是有点儿没甭住。
“娘娘,究竟是什么想法。”
耿老爷都是看不懂女儿了。
倒是耿武氏想了想,说道:“老爷,皇长孙洗三时,不若我进宫跟娘娘探一探,问一问娘娘的口风如何?”
“也罢,问一问吧。”
耿老爷也给了一个准话。
耿武氏应了。
洗三,很快的来到。
东宫的嫡长孙洗三,这自然办的热闹。
皇帝是在意了这一位嫡长孙的。
当然,坤宁宫中。
玉荣也在这一日见了嫡母。
“娘娘,关于东宫添了嫡长孙的事情,您可有什么吩咐府上的。”耿武氏的态度很低。玉荣听后,笑了,说道:“府上的心思,本宫全懂。”
“若说有什么事儿要麻烦了父亲。还真有一桩。”
玉荣颔首。
一听能帮衬了宫里的娘娘,耿武氏赶紧就说道:“娘娘尽管吩咐便是。”
“说来也简单。让父亲想法子,在暗中给太子造一造势。最好在东宫的嫡长孙周岁时,在朝中吹了一股子风声。请立皇太孙。”
玉荣在“皇太孙”三个字上,那是咬了重音的。
耿武氏听懂了。
“这事情臣妇回府后,一定跟老爷讲明。”
耿武氏不傻,也懂得一句话,叫做捧杀。
皇太孙。
那可是正经的大义名份。
皇太孙,那跟皇长孙的名份不同。
一旦册立皇太孙。
哪怕太子殁了,那皇太孙就是天然的继承人。其它的皇子们,都要排在了皇太孙的后面。
而一旦册立皇太孙,就说明了皇太孙的位子稳如泰山。
可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玉荣已经得了最新的消息。
她做的一些事情,已经很到位了。
那些暗中支持的人手。
有野心的,在一些暗中的挑衬下,那是真想搏一搏的。
特别是嫡长孙的消息一传出来后。更是加添了皇太子的大义名份。
这里面玉荣当然有手脚。
可她的手脚,那是给太子送队友。
真心送队友。
就是这些队友里,有插手了京都兵权的。
其它的地位,可能斗不倒皇太子。
可一旦关乎了兵权。
那是皇帝的底线,谁动,谁就是一个死字。
皇太子?
哪怕是儿子呢。
越过了皇帝的底线,那就是仇家。
更别说,历朝历代,又不是没出过皇子掌了兵权,然后,兵变上位的。
玉荣陪皇帝谈史书时。
皇帝就是感慨过的。
哪怕识是淡然一句。
可风过留痕。
正统帝的嫡亲大哥,就是跟他的父皇太宗皇帝斗争过。
那里面关乎了兵权。
这也是太宗皇帝废太子的原由。
关乎帝王的生死。
皇帝能不在意?
不在意的,只能是傻子。玉荣在琢磨了,这些小动作啊。她只是让她的人手挑拔了别人的野心。
野心啊,谁不想做人上人呢。
可人上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有时候,野心太大,会死人的。
就不知道这等香甜的诱饵,太子是吃,还是不吃。
如果太子吃了。
这说明太子早有一些心思。
她这是顺了对方的心思。
如果太子不吃了诱饵,那只能说太子很稳。
稳的难找破绽。
“不急,不急,本宫不急。本宫的贤哥儿还没大婚。”
玉荣轻声的安慰了自己。
“娘娘。”
耿武氏小声的唤了一句。
“母亲,今个儿咱们不议旁的。且是观了嫡长孙的洗三宴。”
玉荣笑得淡然。
耿武氏听了。她笑道:“全听娘娘的。”
嫡长孙的洗三,当然非常的隆重。
太子妃的母亲,宁国公主很是风光无限的一回。多少的诰命,都是捧了这一位太宗的长公主。
哪怕是玉荣呢,在这一位皇姐的面前,也是说些吉祥话。
这等喜庆的日子里,肯定不会有人傻到说蠢话的。
洗三一结束。
宁国公主还是留了下来。
她与女儿太子妃讲了一些话。
“看着皇长孙,我这心中就踏实了。”
宁国公主很是高兴的样子。
“你往后,亦是有了依仗。”宁国公主望着太子妃榻旁的小摇篮中,那皇长孙还是睡得香甜。宁国公主是非常的高兴。
太子妃生了皇长孙。
这可是天子的嫡长孙。这身份不同。
宁国公主还去庙中还了愿,可是舍了大把的香油钱。
这点子钱,宁国公主给的高兴,给的一个开心。
“母亲,女儿也是欢喜的。特别是见到了殿下待孩儿的喜爱。”
太子妃感觉她现在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不,她觉得,她的未来会更好。
皇长孙的出生,是太子妃的人生更完美。
她如今就是让人羡慕的份儿。
“好。”
宁国公主望着小外孙,笑道:“你与殿下和睦,又膝下有了皇长孙。东宫就算是又添了一份喜。”
“便是天子那里,想是也会喜欢了皇长孙的。”
宁国公主真觉得这一位皇长孙,在皇帝的眼中,肯定不同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