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雨和闽楠、朱三姑娘、朱四姑娘笑眯眯地来了后院。
秦红雨抬头看看上面的小木格和假叶假花,笑道,“若是夏天,我们就在院子里喝茶下棋,更有意思。”
闽楠嘟嘴说道,“许姐姐,干嘛规定参加跳棋比赛的人在十岁以下呀,我也想参加。”
许兰因笑道,“跳棋本身就是孩子玩的,你要参加就参加西洋棋和军棋那两组。”
秦红雨咯咯笑道,“下跳棋楠妹妹还有希望进前三甲,下军棋想都别想,好些公子都喜欢下呢。我哥哥还说,等到军里的将士看到这种棋,肯定会更喜欢。至于西洋棋,呵呵,比象棋还无趣,楠妹妹肯定更不喜欢。”
闽楠皱着鼻子点点头,非常认可秦红雨的话。
许兰因笑道,“那我就请你们两个当跳棋裁判,岂不是更威风。”
秦红雨和闽楠没想到有这种好事,喜道,“我们行吗?其它茶楼请的裁判,不是官吏就是先生,至少有个秀才功名,可我们……嘿嘿……”
许兰因笑道,“当然行了,跳棋简单,你们下得又好。不过,比赛的时候,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
两个小姑娘连连点头保证,欣喜得不行。闽楠笑道,“有熟人就是好办事,咱们也能像京城的黎三夫人一样,当裁判了。”
黎三夫人是大名朝著名的才女,经常在大家族举办的各种宴上当才艺评委或是裁判。
二位朱姑娘在厅屋里下跳棋玩,闽楠就拉着许兰因和秦红雨去内室说悄悄话。
闽楠道,“秦姐姐,刚我看见唐二公子一直偷偷看你。他爹虽然官大,可都说他不成材。”
秦红雨红了脸,说道,“我爹跟他爹说了我已经定亲,可他家的人还是总往我家跑……”虽然没说烦死了,但眉毛都皱紧了,一看就烦得不行。
许兰因也道,“秦妹妹要多提防他们家,在你家这里碰了壁,别是去别的地方说你的不好,坏你名声,让人误会。”
秦红雨听明白了许兰因的意思,红着脸点点头。
已经时至晌午,绝大多数客人都舍不得走,要了甜品、面食之类的食物。之前许兰因还想让许氏糕点屋提供茶点,但他们太忙,只得等到许大石他们来了以后再说。
饭后,二位朱家姑娘去百货商场玩,许兰因、秦红雨、闽楠继续喝茶聊天,听着闽楠说京城八卦。
她在闽尚书府住了十二天,在平郡王府住了三天,去周老太师府参加了赏梅宴,跟着老平王妃去南阳长公主府吃了驸马爷的寿宴,还看到了曾经在南平县住了一年多的苏晴,等等。
秦红雨问道,“那你看见北阳长公主了吗?都说她非常……端庄和威严,是不是?”
闽楠道,“我离老远看了一眼,没看清楚。”
秦红雨的眼珠转着,不知心里在想什么。挨着她的许兰因听见了,她是在想,北阳长公主肯定是个恶老太婆,否则也不会把儿子王冀教成那样,吓得姑母宁可跳河自杀也不愿意嫁过去……
下晌未时末,刘妈妈等人领着闽嘉、许兰亭来了茶舍后院,他们也要来看茶舍开业的盛景。看到赵星辰没来,许兰因放了心。之前她已经让人回家给秦氏送信,下晌不能让赵星辰过来。
许兰因虽然非常憧憬柴俊和赵星辰见面的激动时刻,但闽户已经说了,在这紧要关头,最好不要节外生枝。
许兰亭和闽嘉像做了小坏事的人,见到许兰因一脸坏笑。
许兰亭悄声道,“娘亲说小星星太小,怕被拍花子拐了,不让他来,就说我和嘉嘉去街口给他买糖油果子……”
闽嘉笑眯了眼,故作神秘地说,“小星星,好傻,还信了。哈哈哈……”
虽然声音依旧不好听,但说话比之前连惯多了。
闽楠和秦红雨极是不可思议,睁大眼睛看着她说道,“嘉姐儿能说这么多话了!”
闽嘉不高兴了,用后脑勺对着她们。
许兰因笑道,“楠姑姑和秦姨是关心你,为你的进步高兴,要有礼貌。”又对秦红雨和闽楠说道,“嘉儿的进益非常大,不仅会说很多话,还会打络子了呢。”
“哦,真好,恭贺嘉姐儿。”秦红雨笑道。
闽楠也笑道,“我知道,嘉姐儿从小就比许多孩子聪明。”
闽嘉听了,才转过头来叫道,“楠姑姑,秦姨。”
第二百三十六章 都及不上你
许兰亭和闽嘉在后院转了一圈,又去前堂看了看,还煞有介事地表扬了伍掌柜和王二掌柜几句,就回屋下跳棋了。
闽楠看了几眼闽嘉,跟许兰因悄声说道,“闽大夫人不太高兴呢,说即使大堂兄忙于公务,也应该让嘉姐儿回去替父亲看望长辈,让老祖宗和她尝尝含饴弄孙的滋味……大夫人还问我嘉姐儿是不是病得起不来床了,我说我和我娘去看望大堂兄和嘉姐儿,大堂兄忙得家都回不了,郝管家又不让我们见嘉姐儿,到底病成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又不好意思地说,“我娘一直说我没心没肺,什么都不上心,呵呵。”
许兰因笑起来。这个姑娘看似单纯,却很伶俐,也没有坏心思。她经常跟上流社会的贵妇们打交道,越来越游刃有余了。
许兰因知道,宁州闽府除了郝管家、刘妈妈等几个老人是从京城闽府过来的,其他都是闽户在胶东和宁州府买的。后来他知道闽大夫人不善,又悄悄请老太君把郝管家几人的直系亲戚调去了闽大夫人管不到的地方。闽大夫人想知道这里的确且情况,不太容易。
闽灿只让闽楠回京,又不透露闽户家里的事,应该是在闽户和闽大夫人之间选择了投靠闽户。
虽然许兰因心里一直不怎么待见势利的闽灿夫妇,但对闽楠小姑娘还是真心喜欢的。
申时以后,茶舍的客人们才渐渐离开,许兰因也带着两个孩子回家。
之后,许兰因当起了甩手掌柜,茶舍的事情都交给伍掌柜管理,王三妮偶尔会来许家汇报,说生意非常好。
点棋生的人非常多,有时还要两至三家拚一个棋生才够用。时间久了,客人们才知道这些棋生里,水平最高的是年纪最小的丁晓染,点他的人还要早来才行。
茶舍共有十个棋生,其中三个是宁州书院的生员,只有休沐的时候能来。四个在私塾上学,他们的时间相对宽松,偶尔间错着请假来茶舍上工。除了休沐日,平时茶楼里的棋生在三至五个之间。
跳棋和军棋很快在宁州府流传开了,再越传越远。许多铺子都开始卖这两种棋,许多茶楼也引进了这两种棋类,还有些茶楼也招棋生了。因为这两种棋是在心韵茶舍流传开的,人们还是最喜欢去心韵茶舍玩。喜欢玩军棋的人很多,包括一些军中将士。
而西洋棋因为比较复杂,还没有流传开来,喜欢下这种棋的人只有去心韵茶舍,或是让棋生陪,或是两个爱好者自己下。比如说周书,书院开学前天天泡在茶楼里。柴俊也延后了几天回京,一直在茶舍下西洋棋。经过许兰因的特批,他还在茶舍买了西洋棋、军棋、跳棋各一副回京。
心韵棋舍不仅在宁州府名声大噪,也渐渐在河北省乃至更远的地方传开。许多来宁州府的外地人有两件事必做,一个是去百货商场买东西,一个就是去心韵茶舍喝茶兼下棋。当然,这是后话了。
正月二十书院开课,许兰舟去了宁州府书院,并住在了那里。周书不仅给他找了一位教略策的先生,另外还帮着找了一位指导他骑射和武功的师傅。
秦氏让人给老家送了信,说了许兰舟现在得宁州书院副院长的赏识,去了书字演习。他们只能在许兰舟考试前回南平县了。
许大石的来信说,许老头都快乐疯了,还专门去大相寺烧香添香油钱,感谢孙子遇到了提携他的贵人,还是省城著名的大儒。
天气渐暖,院子里的树上抽出了新绿,后院的几棵红梅竞相绽放。
闽嘉在许家快乐地生活着。听偶尔来看望闽嘉的郝管家说,闽户大多时间不在宁州府,哪怕回来也很少回家。
许兰因又买了两个下人,一个是十三岁的小丫头,起名为护棋。一个是三十几岁的钱婶子,除了帮杨婶子做饭,就是专门照顾许兰亭和赵星辰。
正月二十八下晌,天空碧蓝如洗,阳光亮得刺眼。虽然早春料峭,寒风呼呼刮着,但阳光晒在人身上还是很暖和的。
刚午歇起来的许兰亭、闽嘉、赵星辰精神头十足。他们刚喝完蜂蜜水,就听到胡同口有喊“糖葫芦”的叫卖声。
赵星辰跑去许兰因的面前说道,“姑姑,想吃。”
许兰因笑着拿出九文钱交给闽嘉,几个孩子在清音的带领下去了胡同口。
卖糖葫芦的大爷已经熟悉这家孩子了,专门站在这里叫卖。三个孩子各挑了一串心仪的糖葫芦,闽嘉把手中的大钱递给老大爷。
几个孩子吃着手中的糖葫芦,许兰亭说了句什么,逗得闽嘉咯咯笑出了声。
不远处的闽户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才从刑狱中审完犯人出来,回家洗了个澡就急急赶来。一看到如此模样的闺女,他似从簌簌寒风中的严冬一下走进鲜花遍地的春天,心里暖暖的,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