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帝规格的用具,被立马全部换新。
宫里没有喜悦,那些太监奴才,只有对新帝的害怕和忐忑。
不知道这位小皇帝是什么性子。
礼部是刑大人的门生,但被停留在宫中的军队镇压住,只好老老实实的准备登基大典。
苏琉玉自游街后,连夜把自家娘接近了宫里。
三日后登基,她终于为自家娘换到了殊荣。
虽然不想进皇宫,但有娘的地方就是家,她不在乎。
她躺在承明殿内,看着龙床顶上金雕的五爪盘龙,微微松了一口气。
终于落定了。
但今后,等着她的责任,也慢慢多了。
她闭上眼,让自己不要多想,还是先准备登基再说。
三日,闭宫,不见外臣。
这几日,宫里的绣娘连夜把登基的龙袍制定下来。
制衣局的宫女是第一次见到新帝,忐忑的心都在发抖,她颤颤巍巍的把托盘举上头顶,跪了下去。
“皇上,请您试衣。”
“辛苦了。”苏琉玉看着跪在地上的小宫女,柔声开口。
那宫女脸都红了。
皇上,真的好温柔啊。
听说还是女子。
她微微抬头,不想正对上苏琉玉打量的双眼,一下子脸都烧红了。
苏琉玉一身金色盘龙锦袍,黑发金冠,面容如玉,俊秀出尘。
皇上,也太好看了。
哪里像是女子。
苏琉玉这龙袍,是正统规格,庄严而华贵,承袭开国元祖的规制制作,非寻常可比。
而她本身气质就好,沉稳非常,被这龙袍加身,虽带着笑意,但由内而外的威压却不减。
外头,元戈也在等着了。
看到苏琉玉出来,一下子跪了下去。
“臣,元戈,参加皇上。”
“元戈叔起来吧。”
“臣,护送皇上祭天。”
苏琉玉微微颔首,迈出寝宫大门,踏了出去。
祭天大典,百官跪拜。
元戈看着一步一步走上登天台的少年帝王,眼神肃穆,而恭敬。
文臣中,沈埕安跪在地上,一双眼,热的发红。
宋丞相应邀入内,他看着苏琉玉,苍老而浑浊的双目,自豪而满意。
等到了。
终于等到了。
先皇后的遗命,他办到了。
正统归位,他无愧于先帝!
他看着苏琉玉祭完天,顺着百位朝臣,高呼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魏十三年冬,新帝登基,改年号:顺。
......
祭天之后,朝政事宜陆续交接。
大齐使臣已经进京,而三百余名恩科考生还未加封。
一大堆等待批阅的奏折全部堆积到案台上,各州府恭贺新帝的折子还要审阅。
苏琉玉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但还是强行打起精神,宣恩科考生,进宫朝见。
一帮子考生收到消息,激动而忐忑。
终于要进宫加封了。
但是听说新帝行事风格雷厉风行,后面还有北荒三十万大军,要是脾气不好,他们犯了错,岂不是要杀头?
众人随着掌事太监来到金銮殿。
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们顶着自己的脚尖,随着太监一声唱报,赶紧跪了下去。
“辛丑年恩科考生,参见皇上。”
苏琉玉看着同窗,强装镇定的样子,有点想笑。
但是旁边文臣位列两侧,她只能肃正脸色。
“起来吧。”
这声音不大,但金銮殿内因为无人敢喧哗,所以这一声清晰无比。
林斐略带疑惑的从地上起来。
这新帝的声音,怎么听得那么熟悉?
隐隐在哪里听到过。
但是他不能抬头啊,直面圣颜实为不妥。
“此次恩科,众位策论,朕都看了,确实有进步。”
有进步?
众人又懵了。
难道这位新帝以前看到他们的策论?
不应该啊,这新帝那么闲,看他们策论干嘛?
“封官事宜,朕还需与礼部商议,今日特赐御花园一宴,赏我大魏未来能臣。”
众百官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斐趁着这个场面,赶紧偷偷抬头。
但只瞥见了龙袍一角。
再想看时,却发现新帝已经摆驾。
他忍不住捅了捅身侧的黄鹏飞。
“你说这小皇帝声音我怎么听得有点熟悉啊。”
黄鹏飞点点头。
“我感觉好像琉玉兄的声音。”
“我也觉得我也觉得!”另外一边的钱伯仁也开口。
不过这个认知一下子被他们否决了。
毕竟那新帝是女帝。
而苏琉玉可是他们兄弟。
能一样吗?
御花园赐宴,苏琉玉邀大齐使臣一同赴宴。
如果是别国登基大典。
众国使臣会上赶着去拉拢拉拢关系。
但大魏就不一样了。
能来的,也就大齐一国。
因为大魏以前是大齐的附属国,齐王听到消息,便面子上准备意思意思,过来看看。
来的人,是齐国最不受宠的一位王爷。
三十岁,连个封地都没有,这次过来,还是因为无人肯来,这才轮到他。
他坐在席面上,对素问蒙面的小儿皇帝,隐隐不屑,准备赶紧恭贺完就回国。
他还有大事要办,没时间和这小国帝王废话。
苏琉玉被宫女太监簇拥进席。
扫了眼众人,又落在了大齐使臣的身上。
那王爷当先起身,弯腰参拜。
“大齐使臣,拜见顺帝,恭贺顺帝,容登大宝。”
“王爷客气了,来,坐上来,于朕说说话。”
一旁的孟衡看着苏琉玉那笑意,心中忍不住一抖。
完蛋了!
殿下,哦不,皇上这笑容,也太熟悉了吧。
当初忽悠他们打仗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他忍不住看了眼大齐使臣。
这位,估计又要被皇上卖了。
而席间众考生,听到这带着笑意,万分熟悉的语气,终于忍不住抬头。
第二百一十四章 顺帝是个大忽悠
年少帝王端坐在金尊龙椅之上。
金冠墨发。
身着金绣五爪盘龙锦袍。
胸前挂着宝珠,腰佩暖玉宫绦。
她被一群太监宫女簇拥其中,尊贵而庄重。
“林斐兄,我怎么觉得,皇上有点像琉玉兄。”
郑从文握着酒盏的手抖了抖,酒滴撒了一手,却没敢去擦。
他们离得远,靠近的都是文臣。
是以,坐在后面的他们,只能偷瞄,还小心翼翼的怕被发现直视圣颜。
林斐向来是胆子大的。
但此时却有点心虚。
“我也看不清,太后面了。”
只能大概看个轮廓,貌似确实很像。
但这也太过于荒谬了。
琉玉兄又不是女人。
他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林斐等人的小心思,苏琉玉自然听不到。
她看着齐国使臣落座,隐隐打量起他。
一身大齐武官官袍,眼神锐利,周身气势如虎,很是煞人。
“早前听闻战王爷镇守大齐边关,战功赫赫,连素来勇猛的大金都被打退了回去,此时一见,果然不凡。”
战王爷摆摆手,显然把苏琉玉的恭维不当回事。
“顺帝谬赞了,金人不过是一群莽夫,行军打仗,靠的可是谋略。”
苏琉玉赞同的点点头,随后缓缓开口: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朕受教了。”
她向来守礼,即使尊上位,待人接物,礼遇外使,自由她独有的一套。
战王爷看着苏琉玉真挚而钦佩的眼神,心里对少年帝王的不屑,要淡化了些。
毕竟两人辈分差的比较大,而苏琉玉态度也好,他说话也软了下去。
“听说大魏冬日攻占我大齐,拿了三座城池,让我朝皇上,很是头疼几日,这事,顺帝可知。”
“我大魏北荒三十万军马,无粮草过冬,是以出此下策。”
这就奇怪了。
战王爷隐隐疑惑。
他镇守大金来犯,不在北荒,是以并不知道具体事宜,所以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怎么打赢的?我大齐军马镇守北荒百万余人,是因为唐老?”
他从别人口中,貌似是听闻唐老发明了机甲攻城之物。
苏琉玉摇摇头。
“大齐富庶,和我大魏打仗,不过练兵而已,但我大魏不同,我们是为了活命。”
战王爷了然的点点头。
大魏是真的穷。
也就皇宫能看一眼。
和他们大齐,那是比都没发比,构不成一点威胁。
“大齐和大魏,本是一国,按理来说,咱们两国可是至亲兄弟,不到万不得已,我等怎会伸手,平白伤了和气。”
苏琉玉眼里露出悔意:“实在是逼不得已,还望战王爷不要因为此事放在心上。”
苏琉玉长的本来就好,此时示弱也恰当好处,说了难处,说了逼不得已,让战王爷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