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番想着,二人一前一后竟入了内院,原来太子昨晚睡得迟,今天又忙了一上午,正在午休。
安康郡主就先带青泠去求见太子妃卢氏,安康公主带了他进内堂。
安康郡主简单地伏了伏身,跑到太子妃跟前,道:“母妃,我帮爹爹将林公子找来了!”
太子妃见安康郡主喜中带羞的模样心下了然,又见“林瑜”下拜:“参见太子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太子妃温和的摆了摆手,道:“林公子不必多礼。”
“谢娘娘。”
“林瑜”站了起来,身姿挺秀,双目如星辰,墨发黛眉,鼻挺唇红,浑身透着融入神魂骨髓的风流倜傥,俊美得似天人一般。身上有不但有一股浊世佳公子之气度,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堂堂“男子汉”的霸道自信。
太子妃本就出身世家,又当了十几年太子妃,见识不凡,她当真就是在如今各世家勋贵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才来。
杜家公子、杨家记名嫡子算是少年才俊,可是与这人相比,总觉有些莫名不及之处。
况且这人智多近妖,文武全才,太子殿下如今几乎是事事都离不开他。太子妃不禁拿出看女婿的眼光打量和思考,半晌才道:“林公子近日常常外出,是有何难事吗?”
青泠道:“倒也不是,草民武艺近日到达瓶颈,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时机,所以,草民约了友人在外切磋论武。”
“原来如此。”看来不是外头有相好姑娘,太子妃暗道,又看了安康郡主一眼。
太子妃又道:“安康,你带林公子去书房等候,我去看看你爹爹醒了没有,他睡前还念着呢。”
安康郡主又是羞涩又是欣喜:“是,母妃。”安康心想,母亲这样的表现应该是也满意林公子的,爹爹又这么倚重他,只要将来他有个功名,爹爹自然同意她嫁给他的。他这样的文武全才,得个功名又是什么难事了?
青泠虽不知安康郡主现在具体想什么,但此情此景她总觉得一多汗。
从此,太子府内的丫头们巴望不上林瑜公子,因为敏感的丫头们发现竞争对手已经从府中最俏丽的丫鬟上升到郡主娘娘。
却说太子找青泠却是为了数件大事犹而不决,他手底下的人都说不到点子上。
来时安康缠着太子说要给他们当个端茶送水的丫鬟,太子也就把她带进了书房。太子颇宠女儿,太平清闲时候,带着女儿微服出游也是常有的事,皇长孙要读书习武反而机会更少。
青泠自然不觉得太子让女儿进书房会有失什么体统,她身为女子最讨厌的就是把女子困在内院之事中。
太子却是在这一年的灾难平复告一段落后,又为数件大事发愁:
一为终是发现京城有名的幽兰居竟然是秦王的地方,秦王在士子、江湖中都多有人脉朋友,人才济济,经营已深,根基稳固,这两相对比,常令人不安。
二为秦王原本是因为上次的事丢了脸面,但如今圣上赐了两桩婚事,太子点到为止,青泠自然懂。
三为东北茉河王不安份,圣上又有动兵之念,一来国力消耗,二来一动兵到时恐怕是在程千山、李英、段元昌等将军中选人,程千山就不用说了,段元昌出身平民,他的姐姐曾是秦王乳母,两人还共征过西凉,而李英之妻也是出身崔氏,贤贵妃的庶妹。太子手中竟无人可用。
青泠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果然作者是太子后妈,门客差不多是草包且不说;当初赈灾征粮那个天然大坑还不够;如今能打仗的朝中大将多半和秦王有关系;文人士子江湖豪客秦王又都多有结交。反观太子,手中可争取的:要不就她老爹杨继业,可是原著中不管是一周目还是二周目,最后也是倒向秦王;要不杜家,可是太子是想掌握内阁及“行政体系”,去和“最高法院”的人套关系用处也不大;要不就妻族卢氏,这个倒是有点用,老丈人居户部尚书,可是年事已高,热门继任者孙元靖却又是秦王的准同盟,人家的小女儿都被赐婚当秦王侧妃了。
太子简单地说了这三个形势,又道:“还有突厥……”
“突厥又怎么了?”
第168章 随身空间重生复仇穿越女——隔壁(三十六)
太子叹道:“前些日子朝廷一心要平定灾后之事, 无暇他顾。但如今突厥战后之事也要提上议程, 如何处置突厥可汗?还有阿史那歌舒将军一直软禁在太子府,如此英雄杀之可惜,不杀又对不起因他而死的军民,孤真是为难之极。”
青泠倒早就知道太子性子优柔寡断, 有时仁心过头, 当真是缺少帝王霸气。这也不怪他,作者后妈为了突显秦王的贤良和霸气,把他的对手设置成没有帝王霸气。这没有帝王霸气、优柔寡断还是好的,原著中后期可是把他逼成做事常常如疯狗,朝臣世家百姓的心都失了, 又因为自己“无能”而嫉妒秦王, 所以常常使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不过,那也是被逼被坑得太惨太痛苦, 多少有些性情才变得阴晴不定。
现在的太子, 因为有青泠相助没被之前的天然大坑给坑疯掉, 所以根还是正的苗还是红的, 就是有些优柔寡断而已。
安康郡主听着自己爹爹说起这些烦心事, 心中也不禁心疼, 她想自己平日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可爹爹身为一国太子却如此劳心劳力,晚上都常常睡不好。自己要是能帮忙就好了, 可是她又哪懂得这些事。
她只能盼“林瑜”能帮忙, 她心中又有些羞涩地想, 若是“林瑜”能帮爹爹,她以后都对他好。
安康郡主一双稚嫩纯洁的凤目又朝林瑜看去,却见“俊美若神”的“儿郎”悠悠出神。
太子知“林瑜”正在思考并不打扰,半晌,“林瑜”转过头来,声音平和地说:“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这四件事也都不算什么难做决断之事,只不过需要些耐心。”
太子奇道:“林卿可有法子?”太子惊讶,他们觉得摆在桌前的形势简直能坑死他们,“林瑜”居然说也不是什么难做决断之事,只不过是需要耐心。
青泠道:“这第一、第二件事目前也可算是一件事,殿下不过是想有一些不是秦王派系的武将可用。与其学秦王暗中招揽江湖豪侠暗中所用,不如明着用。时下谋士常喜阴谋,在下却认为阳谋为上、阴谋为中、无为为下。”
“何解?”
“那无为就不用说了,就是等死;而阴谋不过是实力不够时不得不用;而阳谋是对手即便知道你的谋略却也暂时无计可施。就如太子征粮之策,你的对手知道这个计策不但能解决缺粮的问题,殿下还可借此连结天下世家富商于一体,可他暂时没有办法。因为这是顺道而为,情势所需。”
与“林瑜”谈话就是会让人轻松,好像“他”就是有这种能力让愁云惨淡的气氛变得轻松舒缓。
太子笑道:“还多仗了林卿为孤筹谋。”
青泠谦虚地说:“那也是殿下胸怀宽广、敢于用人,草民才能略尽棉薄之力。话说回来,太子殿下请想,朝廷缺‘文治之才’便有科举取士,考明经、明法、明算、明字、进士、俊士等等,为朝廷选取人才,不问世家寒门,有德有能者皆取之。这“武略之才”自然也可科举取士,可设马射、步射、平射、马枪、摔跤、拳脚、兵器、甚至兵策。”
太子拍手道:“妙哉!”太子又想起一事,道:“便是朝廷真设武恩科,那……”太子到底是太子自然知道,这民间以恩科取士,那选上来的新人至少背景都清白多了,没有利益的牵扯。“林瑜”的意思是朝中属于太子派系的武将人才不足,那些和秦王结成利益集团的不太可能拉过来,那只有开拓新的源头。
“殿下可是担忧为他人作嫁衣裳?”
太子点点头,如今朝中武将几乎都不是他的人,主持武恩科的人总不可能让不懂武略的人来负责。到时这么好的点子生生让人,他们白忙活一场。
青泠笑道:“既然是武恩科自然是兵部主持,兵部尚书薛大人年事已高,自然无法担任这种劳心劳力的大事,兵部左侍郎杨大人为人中正,乃杨老侯爷之子,虽非战场武将,却能借些余威,由他来主持再好不过。”
青泠也是脸皮够厚,之前还对自家老爹狠心了一把,这时又称赞自己老爹起来,转变之间,丝毫不见脸红。
太子道:“林卿,杨大人原是极好的,与孤也源渊甚深,只不过……上个月……咳,杨家长女入了□□。”
青泠笑道:“太子请想,若是杨大人有心偏向秦王,当初又为何不水道渠成地将女儿嫁于他,反而对自己亲生女儿做出如此心狠不留情面之事?”
如今京城都在传,杨紫潋和秦王通奸,未婚夫杜绍桓和父亲杨继业当场捉奸,可是却并没有人知道杨继业当时是被人抓去干这事的。杨继业自然也不会对人多做解释,这种丢脸的事,他是再也不想提起了。所以,杨继业在京城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是:十分倒霉又严厉的父亲,毫不给亲生女儿面子去抓奸,自己把这丑事给捅了出来;虽教女无方,但自身还是品行中正的,他很公道地向杜家退婚赔礼道歉。可敬的是也不攀附皇室,他要真愿意,一个贵妾之名份是最少的,可他反而把女儿这样就送进□□,不闻不问,当作没生过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