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破碎空间 [金推] (打瞌睡的田园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 更新入库:04.10
沈原就这样在江南窝了几个月,把江南搅和的翻天覆地。
漕帮没了,世家大族还能忍一忍,毕竟不是每个大族都能沾到漕帮的利,那只是十几家罢了。
不过一直效忠他们的江湖扛把子消失,这就让这些人心里不平静起来。
前几年乱世,谁不曾做过几件亏心事,甚至伙同一些反贼对付杨林的都不少,便是什么都没干,你给过反贼粮草吧?
杨林登基后虽然不予追究前事,这是建立在你不给我添麻烦的份上,可你们江南想闹‘独立’这些事再翻腾起来,那杨林还会客气吗?
当然现在这些人也不敢肯定江湖扛把子都被杨林掳走了。
沈原在江南盯着漕帮头领不放的时候,杨林从那些人嘴里审出的东西简直让他眼花缭乱。
是有人骨头硬不肯吐口,但也有人禁不住刑罚和家人安危的威胁全部说出来,只要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汤雪亭从其中牵出一根丝来,那是江南大族崔家强占民田闹出人命的案子,丁家有祖传十几亩上好水田,一家子就靠这些田地度日,不巧的是这十几亩地偏偏挤在崔家那连绵的土地中间。
崔家几次想把这些田地买回来,丁家咬定口齿就是不愿意,你出什么价我们都不愿意,这是祖业,铁定不卖!
崔家就使了手段让丁家家破人亡了,然后这些地归了丁家族中,崔家轻而易举就拿下了这些地。
人们只知道丁家人死绝了,没想到丁家还活着一个人,那是丁家的小女儿,丁家出事那天,丁氏的老娘生日,丁氏带着女儿去贺寿,后来把女儿留在娘家过夜,自己回了家,然后一家子都葬身火海。
按理丁家有个女儿,产业也得女儿继承,便是得不到所有,一小半是有的。
丁氏的哥哥一打听就知道妹妹一家死得冤,外甥女回去也没好果子吃,丁家族人肯定会把她生吞活剥了,于是就把外甥女活着的消息掩了下来。
后来天下大乱,江南虽然波及不深,到底也有影响,死了不少人,这件冤案也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现在却被翻了出来,丁氏女告了御状!
起先崔家人并未放在心上,这种陈年旧案翻出来又怎么样,他们有的是人顶罪,一点波及不到自己。
没想到这就像是一团毛线里面的头,被越扯越长。
丁氏族里有人作证崔家过来利诱,还有人看到崔家人放火,当崔家人还在为这件事辩解的时候,有证据证明他们和蓝带军勾结,还杀人侵吞卫家产业!
丁家算是小门小户,被崔家灭了也翻不出风浪,那卫家也是世家啊,不过多年来家中无有人当官,已经没落不少,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卫家还是有两斤破铜烂铁,这就被崔家给盯上了。
天下哗然,世家狠毒到这份上的少见啊!
杨林丝毫没客气,让曹文冲带兵下江南,把崔家全家锁拿进京,家产尽数封锁,这时候沈原还在盯着漕帮头领呢。
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江南世家的阴私事纷纷被杨林掀出来,都还证据确凿,杨林拔了江南数十个大世家。
甚至还有大儒陷入不名誉事件中,和弟媳勾搭,居然还生了孩子!
朝中有大臣苦劝杨林不能如此作践江南大族大儒,他们再有不是,这些丑闻传出来也是陛下面上也不好看!天下会说大楚新立,却出了这些天理不容的人,岂不是陛下治理不力啊!”
新朝刚建立,这样不好看啊,皇帝你的名声不好听啊!
杨林当他们放屁,翻着白眼,我让他们杀人放火,我让他们不知廉耻和弟媳通奸生子?都是前朝哀帝不作为,纵的他们目无法纪,你们也想我跟着学?都是放屁!”
杨林武将出生,登基到现在一肚子窝囊气,穷的皇宫都还没完全整理好,他恨不得把江南世家全啃了呢。
现在看看从江南抄家抄来的财物,杨林一边高兴一边愤怒,高兴的是这下有钱了,不会被户部那老头追的饭都吃不好,愤怒于这些……混蛋!居然比他这个皇帝还滋润!
杨林曾经去看抄家抄来的成山的物品,好奇从一堆物件里拨拉出一个十分精致镂刻金丝银线的‘大茶壶’,问身边的内侍,这是喝茶的?怎么看着和茶壶有些不一样啊?”
内侍把脑袋低到胸口,低声道:“这是人家崔老太爷……不是,是崔家反贼小解用的。”
杨林的面色就像开了染料坊,他迫不及待的把那玩意一扔,这东西异常坚固,居然没碎。
旁边的小内侍眼明手快,递上来一块湿帕子,杨林怒气冲冲的擦了擦手,转身就走了,然后下令,严查!深挖!一个都不许放过!”
他都快气死了。
第193章 罗刹将军三十三
江南剩下的世家都吓破了胆,他们虽然知道杨林当了皇帝,可这几年坐上那皇位的人也不少,蓝带军同样占领过皇宫,不还是屁股都没稳就被人赶了下来,他们以为杨林和这些人差不多,他们可以硬顶着,等你下台了就好了。
没想到杨林居然坐的稳稳的,漕运接了手,扛把子们纷纷失踪,便是范云奇剿匪也很顺利,捷报频传。
等江南的第一批赋税押解进京,杨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沈原也回来了,杨林当然不会吝啬嘉奖,她名下的土地又多了几千亩,杨林还赏赐了不少器物,整箱抬来,沈原还得自己派人清理归库。
怕是这些东西杨林都没打开看过,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沈原的一万人马除了女兵其他都交给了杨林,他们要么当了禁卫,要么进了五城兵马司,只要踏踏实实,这辈子小富日子是稳了。
那些队长副将还个个有了官职,住着沈原给他们占的房屋,心里照旧认沈原为主。
沈原把小泉城的盐井交给了朝廷,杨林现在当然不把一口小小的盐井放在眼里。
沈原却道:“盐铁本就应该朝廷经营,小泉城的盐井虽然不起眼,却也产盐,臣也不缺这一口盐井,交了出来也是表率作用。”
杨林高兴加感动,临走又让沈原带走了几大口箱子。
这时候杨林登基刚刚一年半,天下终于逐步稳定了起来。
等到边关节度使纷纷上奏本臣服,杨林的统治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汤雪亭提议杨林加恩科,天下动乱的时间太长,科考也早就没了,既然天下靖平,朝中也有很多官位空缺,地方上也是如此,举荐上来的都是世家子弟,杨林并不希望自己的朝堂被世家掌控,那就得开科取士。
等到天下学子纷纷进京,方显盛世之态。
沈原觉得自己成了一条咸鱼,碍于性别和功绩,杨林不会亏待她,可也不会轻易再让她带兵剿匪什么的,要不然那些文臣会说陛下手里无将可用了,非得用个女人?
何况她手里已然无兵,其他将领还没她这么放得开,总不能让她去领别人的兵吧。
所以她现在的日子悠闲的很,也就操练操练自己的女兵,然后去城外别庄泡温泉吃新鲜菜蔬野味。
朝堂上争论武将拥兵自重,花费巨大的事也和她无关,她手里就只五百个女兵,朝廷不发俸禄,她自己也养得起,而且女兵们都有功绩在身,朝廷也不缺这五百人的兵饷,何况她是爵位是侯,她的亲卫才五百人,一点都不多。
这么多年过去,沈家,程家还有佘家当初都离开了小泉城,程家是直奔京城而来,后来见势不对就住在青州,离京城比较近,又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这几年倒是保存完好,虽然消耗了一些家产,比起别人家已经好了不少,现在正在急着谋出路。
沈家是投奔沈大老爷去的,沈大老爷那时候当着宣州知府,宣州靠近陇南,未被波及太多战火,沈家也算保存完好。
不过现在沈家也在头疼,沈大老爷不可能继续当着宣州知府,以后的仕途也不明朗了。
沈老太太想回小泉城,一直说那里是祖业。
沈大老爷道:“小泉城外数万亩的土地都是罗刹将军的永业,便是小泉城,也都得她庇护,奉她为主,咱们便是回去也没往日风光,罗刹将军已经是泉侯,当初就阻我们回去过,难道我们以后一直当田舍翁吗?着人收拾一下老宅倒是可以,回去又有何用?倒不如前去京城,大郎几个本就有功名在身,去考一考恩科,搏一把呢,我也要去京里述职交差,看看能不能活动一下,不求升官,便是保住现有官职也好。”
为着家族计,沈家也决定进京,这几年虽然未曾遭遇战乱,沈家也艰难了不少,陇南节度使不可能免费庇护他们,那是年年要交钱交粮,沈家的仆妇也解散了不少,差不多的活都得主子亲自动手呢。
佘家应该是几家当中最倒霉的,挨了一轮又一轮批斗,哪怕当着墙头草,到底家人财物统统流散了,只剩下少少几个人还活着。
他们没了雄心壮志,天下一平就回到了小泉城,不过只拿回了主宅,其他土地田亩尽数没了。
县令道:“所有田亩,陛下重新造册登记,你们当初又不在,谁知道活着没有,不能荒着田地等你们。房屋既然能拿的出屋契,那自然发还。你们也想想,便是田亩在你们手里,你们怎么耕种?如今的佃户宁可替沈侯爷种地,也不会愿意替你们种地呢。不过你们也放心,按人头也能分些田地给你们,只要肯干,那就饿不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