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家里已经摆放好的欧式风格的全套乳白色新家具,李海棠满意一笑,周云阳这二愣子虽然愣了点,可眼光是不错的,介绍的这个厂家和师傅手艺确实很好。
将大袋小袋东西放在客厅茶几上,先进主卧
室里一看,又宽又舒适的床,简约风格的梳妆台和衣柜,还有清新风格的落地窗帘,一切她都很满意。又去另外三个小些的卧室看了看,里面的家具款式相差不大,就是花纹有些许的差异。
这套房子有一百六十多平,李海棠买的是大户型,四室两厅,还有宽敞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站在十二楼,视野特别好,房间里光线很明亮,远远望去还可看到这附近最高的那栋标志性建筑。
将买回来的东西都整理好,拿纸笔写下还缺的东西,正准备出门购买时,门口传来钥匙拧动的声音。
她眉心一紧,还有别人能进我家?正要去厨房拿菜刀护身时,只见穿着黑色羽绒服的江楚恒进来了。
“楚恒,你吓我一跳。”李海棠难得表情夸张的吼了一嗓子,她怎么就忘了江楚恒那有钥匙了呢。
江楚恒随手将门带上,好像走自己家一般熟
络,轻笑道:“我打你家里电话,没人接,过去敲门也没人应,还是你邻居说你出门了,我就猜想你可能来这边了。”
“原来如此。哎呀,看来我等会儿得先去趟电信局,先把家里的电话装好,不然太不方便了。”李海棠是无比怀念手机时代,可现在才刚开始流行BP机和大哥大,可那砖头似的玩意儿,她还真不太喜欢。
江楚恒也想到了这一点,家里装台电话是必须的,提议:“你那边租的房子里装了电话,直接移机过来就行。”
“那是夏琳装的,到时候会移到对面她的新家,我这边要开新的。”李海棠收起刚写下的本子,笑道:“看来你今天是没事做,那陪我去采购东西吧。”
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江楚恒微笑:“乐意至极,走吧。”
他们开了两辆车,每个屋里都购买了全套床
上用品,还有好些水桶水盆及暖水壶之类的,七七八八又装了两车。
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将家里整理好,李海棠请他去附近的川菜馆吃饭,她点了一份两个人都很喜欢吃的毛血旺,江楚恒点了一个夫妻肺片,他绝不会承认是奔着这个菜名点的。
第215章 家人到来
家人到来
腊月二十六,总算是有空了,她买了不少的年货去看望新认的干爷爷和干奶奶。
莫老教授和夫人老两口住在槐树胡同的四合院,这是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宅子,虽然莫家在那动荡的年代遭了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总归是挺了过来,原来的家业也都还回了他们手中。
两位老人家身子骨还不错,今年他们孙儿和孙儿媳妇带着曾孙回国陪他们过年,其实也是顺道回来看看他们新认的干孙女。
只一眼,李海棠就知道这个便宜哥哥和嫂子都是很有文化涵养的人,态度不卑不亢的与他们交谈,既不巴结,也不怯懦,表现得落落大方。
莫庭轩在李海棠身上确实看到了妹妹的影子,也明白爷爷奶奶认她做干孙女的原因。他们身处这个地位,要打听一个人的身家背景轻而易举,李海棠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情况都摆在他的书桌上。
见到本人后,他也有些不敢相信这个言谈举止优雅规矩的女孩子是从那种偏僻的农村出来的,觉得她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还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温奶奶虽然从小家境优渥,可身上却没有那种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小姐的娇气,她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尤其喜欢亲自下厨做菜,所以家里纵然有保姆照顾他们,也经常能在厨房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李海棠也是个勤快的人,她每次过来都不把自己当客人,总会去厨房帮着洗菜切菜,顺便和温奶奶聊天。所以老人家觉得她可心又勤快,加上她性子沉稳不跳脱,也不高调张扬,对这个干孙女是越看越满意。
莫老教授和孙子孙媳妇在客厅里喝茶,他抚了抚有些干枯的手指,笑问:“庭轩,晓婉,你们看这个妹妹怎么样?”
“爷爷奶奶眼光不错,这个妹子我很喜欢。”何晓婉抚了抚金丝眼镜,笑着回答。
她现在在大使馆工作,顺便照顾丈夫和孩子,夫家和娘家亲戚在国内,他们迟早还是会回来的。家里边老人家年岁越大,他们做晚辈的也担心长辈们的身体状况,现在有个干妹妹时常过来走动陪伴下他们,他们心里也放心。
莫庭轩也满意:“确实不错。神韵很像已逝的小妹,言行举止也很好,未来成就恐怕不会低于我们。”
莫老笑着点点头:“没错,这个孩子是个勤奋好学又上进的,她的成长过程相信你们也了解过了,外表看似有些瘦弱,骨子里是很坚强,小小年纪就靠自己的脑子和双手打拼出了一番事业,等长大了在某个行业肯定是个佼佼者。”
莫庭轩对爷爷这番话是赞同的,既然爷爷奶奶认下了这个孙女,那他也会认下这个妹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会帮助下她的。
中午在莫家吃饭,莫庭轩的儿子莫明杰六岁,讲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倒是中文有些生疏,他很
喜欢李海棠,总是缠着她问这问那,李海棠也配合着他英文中文轮番来。他们上次回来还是他三岁的时候,那时候记忆不多,现在看到很多新奇的建筑和事物,都想要去看一看。
刚好李海棠也很久没有出去玩耍过了,吃完饭后,就开车带着他去玩耍了,一直到傍晚时分才送他回去,晚饭自然又是在莫家吃的。
腊月二十七上午十一点,京都机场。
李海棠穿着黑色略显臃肿的长羽绒服,头上也带着厚实的帽子,裹着白色的厚围巾,带着毛手套的双手不停的揉搓被寒风吹得快没知觉的耳朵。
听到空中传来飞机飞过的声音,莞尔一笑,来了。
李建平一家四口下了飞机后,齐齐打了个冷颤,李涛夸张的嚎了一嗓子:“妈呀,怎么这么冷!”
刘芬裹紧围巾,连忙将行李包里的深色围巾给拿出来,这是她给他们父子两织的,可他们平日里
不喜欢戴,不过她还是带了过来,“建平,涛儿,快围着,这里可比家里冷多了。金巧,你也裹紧点,把帽子戴好。”
父子两这会儿也不嫌弃了,立马裹上,也将羽绒服后的帽子戴上。李涛搓了把脸,一双眼睛亮如灯泡,“幸好穿了海棠姐寄回来的羽绒服,若是穿了家里的棉衣,估计不够保暖呢。”
“好了,别说了,我们先出去,海棠在外面等,肯定早冻僵了。”李建平拖着个最大的行李箱,肩膀上还背着一大袋子,跟着前面的人去出口了。
“爸,这里。”他们一现身,李海棠就立即朝他们招手。
李建平等人立即加快了脚步,扛着大包小包过来了。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啊?”李海棠立即接过李建平肩上的大包,还将段金巧拖着的小箱子也接了过来。
刘芬笑道:“海棠,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冬
天的衣服很厚,很占地方,这不就大箱小箱整了这么多。”
“哎哟,衣服之类的就不用带了嘛,来这边买就好了。”李海棠也知在这里不好说太多,招呼道:“来,跟我走,我们先上车,外面冷死了。”
把大件的箱包码到后备箱,小件的实在塞不下就只能抱在身上了,等大家都上车后,李海棠这才取下帽子,朝他们咧嘴笑:“这下知道京都有多冷了吧,都冻坏了吧。”
李涛将围巾往下拉了拉,露出一口白牙,笑道:“我们心想着再冷也不过零下几度嘛,哪知道这估计零下十几度了吧。”
“嗯,刚好零下十五度。北方可比南方冷多了,冬天外面可很少见到人的,大家都在屋里猫着呢。”李海棠将车上的两个保温杯递给他们,“给你们带了点热水,先喝几口暖和下。”
“好。”
从机场开车到家里得半个多小时,路上积雪
很厚,好在一大早就有环卫工人清扫出了主干道。不过今日天气灰蒙蒙的,对于头次来京都的他们来说可不是个好的体验,一眼望去都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建筑和宽敞的街道。
“海棠姐,那是天安门吗?”
她正和李建平在说话,突然听到李涛欢喜的叫了一声,朝外边看一眼,笑着回答:“是啊,走这边的路饶了点,可宽敞好走。你们若是想看升旗仪式,我明天早上带你们来看,不过得早些起床,五点钟左右就得到这里。”
“好啊,好啊。”李涛连连叫好,早点起床是一点没问题的。
刚往前面开两公里,遇到一个红绿灯停下,紧跟上来停在她右边的车子连连按喇叭,李海棠微微低头望过去,见是季东明,两人几乎是同一时刻将车窗按下。
“海棠,好巧啊。”
“东明,是很巧,你去哪里?”李海棠问他
。
季东明朝副驾驶上的李建平喊了一声“叔叔”,这才回答她:“我刚去机场接我爸爸回来,你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