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灵倒是小小惊了一下,赶紧放下筷子,摇头微笑道:“怎么会呢!董鄂氏是个懂事孩子,过来给我请安呢。”
她本来并不打算把董鄂氏求她解释的事情说出来。
反正依胤禛的性子,听到董鄂氏过来,不必多说,也能想到她为什么而来,所为何人。
但是胤禛接着又问了。
吉灵只好简单说了几句。
胤禛听着听着,面上的神色便是微微波动,随即便恢复了平常,伸手亲自夹了一块鱼肉放在吉灵面前的碟子里,又缓缓道:“灵灵,你照顾着息儿和弘昕,本来便是够辛苦的了,这些递牌子的,往后你也酌情看着,不必事事应承。”
吉灵夹起那块鱼肉吃了,点头道:“好。”
她在这儿埋着头吃,胤禛就伸手抚了抚吉灵的后背,待得她用好了晚膳,膳桌都撤下去了,叫了热水,进去内屋准备洗浴,胤禛才把七喜叫到一旁,问她下午三福晋过来的具体情形。
七喜一字不敢漏地,从进门到出门,全告诉胤禛了。
胤禛点了点头,回去暖阁里,见到吉灵已经缩在床帐子里了,只露个脑袋在外面,等他洗漱好了,两个人都躺在一处。
胤禛伸手便把她揽进了臂弯里,捏了捏她的肩头,低声道:“你也是个没心眼的。以后遇到这种事儿,直接不见了便是。”
吉灵伸手抱住了胤禛的胳膊,将脑袋在他肩窝里蹭了蹭。
胤禛低头在她发上轻轻吻了吻,缓声道:“弘时已经认在皇后膝下,可他的福晋,遇事不先找皇后,反而来找你——都因知道朕如今只独宠着你的缘故。”
他顿了顿,道:“这是自家小辈,倒也罢了,可以后保不准遇上个魑魅魍魉,如今这后宫里,明里暗里的人,都知道你在朕心中的分量,灵灵,正因如此,你更要留个心眼。”
他说了一会儿,低头见吉灵已经微微眯着眼睛,在他怀里快要睡着了。
……
天还没亮的时候,胤禛便走了。
第二日是祭祖的大日子。
盛京是清朝从一个地方性政权转变为大一统王朝的关键之地,被称为“龙兴之地”。
清朝有两个皇帝的陵墓埋葬于关外,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和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
同时,清朝还将努尔哈赤的列祖列宗追封为王,将他们的陵墓迁于永陵。这就是著名的“盛京三陵”。
祭祖之时,祭拜的顺序是永陵第一,福陵第二,昭陵第三
当“盛京三陵”都祭拜完毕后,才能算完成了“祭祖”这件事。
吉灵起床洗漱之后,先是换上了妃位的朝服,试戴了一下朝冠——朝冠实在太沉,就戴了一会儿,她就拿下来了。
和往常一样,她先去看了六阿哥一眼,再去接了三公主,母女两个人一起坐到膳桌旁边用膳。
三公主坐在旁边特制的小凳子上,眼睛一直盯着额娘的朝服和胸前的朝珠。
按照妃位的朝服穿戴规矩,吉灵胸前正中佩戴着一盘蜜蜡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挂两盘红珊瑚朝珠,那红珊瑚朝珠颜色饱满光润,三公主看得目不转睛。
吉灵低头正在喝粥呢,就感觉脖子上紧了紧,她低头一瞧,就见三公主的一只小胖手正拉着朝珠,格格地冲她笑:“额娘,这个好玩!”
吉灵怕她把朝珠给拉扯断了,赶紧道:“这个可不是玩的,听话,快松手。”
三公主扁了扁嘴,果然松开了手,眼睛却还盯着看。
用完了,吉灵就到暖阁里开始化妆,三公主迈着两只小短腿跟着跑到了里面,陈嬷嬷在后面一路扶着跟着。
三公主一进来,正好看见七喜再给吉灵带上了朝冠,上面那颗珍珠闪得三公主几乎晃了眼,立即抱住额娘的腿就道:“好看!”,然后就伸手去拿化妆台上的口红。
吉灵被女儿缠的没办法,抬头对陈嬷嬷道:“把公主先抱出去。”
陈嬷嬷应了,抱起三公主哄道:“咱们先出去玩小狗。”
三公主磨磨蹭蹭,一步一回头地出去了。七喜抿嘴笑道:“主子,咱们可得抓紧些了,一会儿到了时辰。”
第374章 永陵启运山
待得一切收拾妥当,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宸妃娘娘的暖轿也已经在麟趾宫外候着了。
嬷嬷和乳母们抱着六阿哥和三公主,跟在吉灵后面走出了麟趾宫。
祭祖的顺序以永陵为第一,而永陵在新宾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鱼鹰河北岸,距离永陵县城还有二十多里,离着盛京行宫颇有一段路程,所以又要换上马车前行。
吉灵的暖轿到了宫门口,便见后妃们的马车都已经等候在此,盛京内务府的人浩浩荡荡站在道路两旁,正在为各宫妃嫔们引路,指示各人上车。远远地见到宸妃娘娘的依仗过来,盛京内务府的人连忙上前,示意将宸妃的马车赶了过来,等候在轿子旁边。
七喜搀扶着吉灵从轿子上下来,脚刚刚落地,才走了两三步,就直接无缝对接,换上了马车。
那马车是除了帝后行舆之外,最华丽阔大的一驾,内中空间绰绰有余。
嬷嬷抱着三公主和六阿哥上了来。
三公主手中提着篮子,还不忘带着麒麟生的小狗崽,一路都在嚷嚷道:“额娘,看小狗!”
吉灵点头,拉着她的小手,提起她在马车座上坐下了,碧雪伺候着给三公主脚下塞了一只小凳子。
吉灵又伸手从乳母手中接过六阿哥。
六阿哥如今快满一岁了,长得飞快,抱在手里沉甸甸地颇有重量。
吉灵把六阿哥抱在膝盖上,这才出了一口气,捏了捏儿子脸上嘟嘟的肉,便听见外面唱礼太监的动静,她挑起马车帘子一角向前看去,就见前面旌旗华盖、一片明黄中,皇帝依仗已经向前缓缓出发了。
她猝不及防地身子向后微微一晃,马车走动了起来。
三公主把小狗崽从篮子里抱出来,很高兴地举在胸前晃来晃去,口中大叫道:“玩!出去玩!”
吉灵看那只小狗崽被举在空中,吓得要命,四条腿拼命挣扎,赶紧对三公主道:“息儿!轻些!这是麒麟的孩子。”
你个小丫头,别把小狗崽给折腾死了。
三公主老老实实地“哦”了一声,脸上颇有扫兴之意,但还是听话地把小狗放下来,又重新塞回了篮子里,还有模有样地给它盖好了小被子。又拍了拍那小狗崽的头。
然后她屁股往吉灵身边挪了挪,手似乎闲不住一般,开始捏六阿哥的脸了。
六阿哥自然不让她捏,“嗯嗯!”地叫着,小脑袋向后仰着,拼命反抗着,一只手扯着吉灵胸前的朝珠,另一只手拼命对着三公主挥打着,还有几下险些打到了吉灵的下巴。
三公主尖叫道:“额娘!弟弟打我!”
陈嬷嬷伸了手臂赶紧道:“主子,还是奴才来替您抱着吧!”
六阿哥“哇”的一声就哭了,还是嚎啕大哭,哭声震天的那种。
七喜也过来,半哄半抱着扶起了三公主,让她重新在马车座位上坐好,又给她把踏脚的小凳子拿了走。
三公主两条小胖腿顿时悬空了,便在座位下荡秋千一样地晃来晃去。
七喜哄好了三公主,就过来替她整理了一下朝服的衣领,又把朝珠的位置调整了一下。
吉灵抬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心道自己后面一定不能心软,等三公主长到了年纪——精奇嬷嬷们该上规矩礼仪的还是得上起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
马车辘辘地行在路上,秋风随时吹起马车帘子,就见着外面的景色,渐渐绿色多了起来。
已经出了盛京城了。
永陵镇的官员早早地便迎接等候在帝驾必经之路上,待得中午时分,终于到了新宾永陵镇西北。
马车队缓缓停了下来。
启运山到了。
这是永陵背靠的陵山。山下便是永陵所在。
吉灵掀起窗帘,向外望了去。
眼前的这座大山,山上林木苍郁、气势磅礴,山之东北峰峦起伏,如龙尾摇曳,另一边则如龙头,昂首欲飞,龙首龙尾,连成一气,便如一条巨龙盘桓在山上一般。
兼着半坡之中,山岚缭绕,云烟朦胧,深山廖静,见之忘俗。
吉灵侧耳倾听,甚至能听见山中飞瀑流泉,击打在山石上的声音,那声音泠然生寒,令人心思一下便澄静下来。
据说这座山原来真正的名字叫做乔山,至于“启运山”,则是顺治八年改的名字。
那一年,顺治皇帝敕封兴京肇祖原皇帝与兴祖直皇帝的陵山为“启运山”,并派多罗贝勒吞齐固山、贝子吴达海前来兴京陵宣诏,祭告先祖。
“启运山”的称呼从此便固定了下来,流传至今。
眼看着日头正午,吉灵摸着肚子,就觉得有点饿了。
她想到早上吃的饽饽、麻花、撒糕,还有奶油蜂蜜糕,顿时就恨不得能回到麟趾宫,重新再吃一顿。
偏偏早上被三公主一顿闹腾,也没来得及好好用早膳。
七喜不知道从哪儿,就捧出了一只小小的食盒来,笑眯眯地递到吉灵面前道:“主子,可饿了?要不先垫点糕点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