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主她好爱学习[快穿] (出西边雨)


系统:获得一定好感度,你将获得弱不禁风小蛮腰、我见犹怜三寸足等奖励。
江大鱼拔起一株垂杨柳:你给老子再说一遍?
这是一个天生神力、坐山打劫的女土匪,
捡到了一个好感度收集系统,
从此穿梭在大千世界,
攻略一个又一个优秀男人的深情与痴心,
从而成为绝色妖姬的故事~
才怪!


第94章 有梦想的女土匪49
祁朝勤政爱民的皇帝陛下驾崩了, 即位的是刚从民间迎回来的贵妃之子祁怀瑾。
已故的先帝陛下不仅勤政爱民,还是个慈爱的老父亲。
他在遗诏里说,因为祁朝的人口实在稀少, 举国上下不必为他守孝三年。尤其是新皇祁怀瑾, 守个几日孝意思意思就得了, 月内抓紧迎娶皇后生个大胖小子才是正经。
拳拳爱子之心, 溢于言表。
不仅如此,已故的先帝陛下还霸道的指定了新科状元江瑜当他的儿媳。在遗诏里, 他夸新科状元姿容出众、才华横溢,一看就是母仪天下的料。
祁朝百姓们这才知道,状元郎竟然是戏文里唱的那女驸马,女扮男装的考了功名当了驸马,可巧就被许配给了皇四女。金銮殿上, 女驸马对先帝坦白身世,先帝感动不已, 夸她是当世木兰、女子楷模。当时先帝便戏称,状元郎娶不成皇四女,还可以嫁皇四女的孪生兄长祁怀瑾,总而言之, 状元郎合该是他皇家的人。
这不, 先帝生怕亲儿子会不满意他包办婚姻选定的儿媳,竟然暗搓搓的在遗诏里命令新帝陛下必须立刻成亲,越快越好。
真的是一个很想抱孙子的老父亲呐。
祁朝百姓们很为先帝的慈父之心感动,也都响应先帝的遗诏, 该吃肉的吃肉, 该娶亲的娶亲,该造娃的造娃。先帝在遗诏里说了, 他们做子民的,多生娃便是对他老人家最大的孝敬。
不仅如此,有传言说,先帝的遗诏里还放了他的所有宫妃出宫嫁人。甚至,他还为他最宠爱的贵妃,也就是新任太后李睿珺,给找了个再嫁夫君,就是那个翰林大学士、太子太师、参知政事徐衢。先帝遗诏里说,李太后和徐学士,一个丧夫一个丧妻,寡妇配鳏夫,天作之合。
先帝的胸襟,真的是很宽广呢。祁朝的百姓们感慨万千,先帝他老人家,真的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呢。
可惜,这道据说是被新帝祁怀瑾陛下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先帝遗诏,被李太后给冷着脸驳回了。
女人嘛,都害羞。祁朝的百姓们都懂得。
何况先帝他老人家的这道遗诏,确实太惊世骇俗了些。百姓们知道他老人家为了祁朝的生育率操碎了心,但没想到他连自己的妃子们都不放过,居然还鼓励自己的婆娘们去老蚌生珠。
哎哟,羞死个人了,别说李太后不好意思,就他们这些乡野村民们也觉得怪害臊的。
但是没关系,俗话说得好,烈女怕缠郎。听说徐大学士已经奉旨追妻了,京城的盘口日日都在下注,赌徐大学士究竟何时才能完成先帝遗诏,成功追到太后。
因为当今皇后江瑜,乃是先帝御口钦定的“女子楷模”,故天下的女子纷纷踊跃对其进行效仿。女扮男装跑去考科举的姑娘是越来越多,禁都禁不过来,偏偏又不好惩处,惩处了,就是打当今皇后娘娘和先帝的脸。后来,祁怀瑾陛下干脆下旨,准许女子参加科举,省得时不时有女子敲登闻鼓,状告她的父兄冒名顶替了她的科举成绩。
不是没有人提出反对。
但皇帝陛下说了,他只是允许这些女子考试而已,目的也只是防止这些女子成天的敲登闻鼓闹幺蛾子,实际他并未允许她们当朝做官。
那些反对的人便也妥协了。
可没多久,各地建起了私塾学堂,讲师们正是那些考中科举的女子。
反对之声再起。
皇帝陛下又说,这些女子寒窗苦读,辛辛苦苦的考了个功名,不给人家当官也就罢了,连清贫的讲师也不给人家当么?不过是每个月几钱银子的工钱罢了,你们这些老学究就这么抠门吗?
况且,我大祁的识字率如此之低,本就该多建私塾学堂,要是不让这些女子去当老师。那是换考中科举的男子去,还是换落榜的男子去?
反对之声又消了。
又不多久,皇后娘娘离宫出走了。
身为天下女子楷模的皇后娘娘,居然大喇喇的留书一封就离宫出走了!
起因是文武百官不满皇后娘娘给天下女子做了差劲表率,蛊动得家里的嫡女庶女各个想着跑去整幺蛾子考科举,便合起伙来联名劝谏皇帝陛下响应先帝多生娃的遗诏,力劝皇帝陛下进行采选、广纳后宫。
可谁知,皇后娘娘她竟然就离宫出走了?还说什么宫里闷得慌,而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
噫,果真是德不配位!
这种女子,也配做皇后?
随性的还有兰陵李家的当家主母,程巧巧。这两已为人妇的女子一道溜出了京城。
哼,果然是程家产的莽妇,嫁了人还不守妇道!
文武百官们每天上朝,都饱含同情和怜悯的看着他们的祁怀瑾陛下和李睿木尚书。
就是这两人,连自家的媳妇儿都管不住!真是丢他们男人的脸!
百官们都看戏般的揣测,皇后江瑜和李夫人程巧巧究竟何时才会灰溜溜的回来磕头认错。哼,不放她们出去,她们都不知道这世间险恶。听说这两女子走的时候,身边可是连个侍卫都没带,指不定会遭遇什么危险和狼狈呢。
然而几个月后,消息传来。
离家出走的皇后娘娘,在新一届的武林大会上连挑华山、崆峒、峨眉、武当等八大掌门,稳坐头把江湖头把交椅,抢得武林盟主宝座!
这当中,固然有诸位掌门顾及她金贵身份,不敢认真出手的缘故,但这并不妨碍百官们得出皇后娘娘居然还会武功的事实。
在皇后娘娘当上武林盟主不久,北面的胡人又趁着祁朝新旧交替、朝堂不稳的时候跑来犯边了。且这一次,他们来势汹汹,据说是草原上的各部落推举出了一位联合大可汗,要把中原这块丰腴肥肉再次拆卸入腹。
胡人,中原人千百年来的噩梦。
须发斑白的年迈老者们甚至开始瑟瑟发抖,他们下意识的想起了五胡乱华的那段黑暗岁月。在那几十年,汉家火种几乎消失殆尽。
文武百官慌作一团,求神拜菩萨的祈祷他们的忠勇侯大将军程棒棒可以抵得过那位大可汗。
然而,噩耗传来,那离家出走的程家莽妇和当今皇后竟然在这紧要关头,联手夺了大将军程棒棒的军权!
祁朝要完!我大祁要三世而亡了!
百官们心灰意冷,有些滑头的甚至开始暗自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然而他们的皇帝陛下却始终神在在的,半点不着急的样子。就跟那蜀国阿斗似的,都兵临城下危急存亡了,皇帝还是面无波澜、好吃好喝的,真是充满了亡国之君的潜质。
倒是李太后她人家,慌慌张张的从后宫跑了出来。挨个抚恤民心,劝百官不要慌、不要乱,相信事情总会变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自乱了阵脚。
然而,这话说得太后她自己都没有底气。
明眼人都看出来,貌美如花的李太后,眼底乌青、面色苍白,显然是思虑过重的结果。
不仅如此,小李大人也被太后给快马加鞭的派去边疆了。太后要求小李大人务必将兵权从他媳妇儿手里夺回来,好还给大将军程棒棒。
对此,皇帝陛下表示,他也愿意去边疆说服皇后归还兵权。
被太后和百官给集体否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哪能抛下朝堂和子民,以身涉险的前往边疆。
皇帝陛下老大的不乐意,他阴鸷的看着每一个阻拦他去边疆看媳妇儿的人,神情居然和先帝有几分相似。
然而,百官拼死了也不肯放行。
笑话,凡事都得做最坏打算。若是胡人真的攻了进来,他们可不得带着皇帝陛下跑路,好隔江而治的建立个小祁朝什么的。
数日后,军报传来。
按朝廷官职当为四品校尉典仪的新任武林盟主,即他们大祁朝的皇后娘娘,于千军万马中一刀斩杀了胡人英勇神武的大可汗。
夺了军权的李家夫人,即那个程家莽妇程巧巧,率领程家军趁着大可汗突死的关节,一举击溃胡人联军。
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江湖人士,在一个胡姓土匪军师的带领下,趁着两军作战,以一当十的抄了胡人部落的老巢。
困扰了中原数百年的胡人,就这么不堪一击如同儿戏般的,被彻底解决了。
军报上说,皇后娘娘和程家夫人没打过瘾,说草原的那端还有个叫拜占庭的国家,她们要一鼓作气的打过去,好为我大祁开疆辟土。
百官们惊呆了。
皇帝陛下不干了,在后宫里嚷嚷着说什么皇后娘娘骗他,说好的只是在江湖上逛逛就回来,怎么就打到草原那端去了。这打来打去的,何时是个头,要多久才能回来。
皇帝陛下连发了十二道军报给四品校尉典仪,也就是他的皇后娘娘,劝说娘娘以和为贵,杀气不要太重,早点回宫才是正经。
可百官们不干了。
百官们集体扛着烈日跪在金銮殿前请愿,劝说皇帝陛下莫要当个昏君,不要阻挠祁朝扩大版图。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怎能满足于小小的中原领土。
甚至那须发皆白的老官,还拿出了各种考据论点,信誓旦旦的对皇帝陛下说那之前听都没听过的拜占庭,自古就是他大祁的领土,劝陛下莫要因为短视而阻挠皇后娘娘建功立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