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权臣的掌珠 (看泉听风)


  王大郎的长子都快八岁了(虚岁),被大郎和姚氏教导的十分懂礼数,他很听话的带着一干弟妹们上前给祖父、祖母行礼。王大郎和二郎被父亲压着,都没有纳妾,跟妻子感情也好,这几年两人都生了不少孩子。
  王琼和二娘也把家里的孩子们都带来了,几十个孩子乌拉拉的跪了一片,奶声奶气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喊道:“拜见祖母/外祖母。”如果不是几十个孩子中,没有个孩子鹤立鸡群的站着,这件事说不定也笑笑过去了。
  众人目光落在神情冷漠、小手紧紧攥着王珞的虎儿时,都很识趣的移开了目光,郑大都督的独苗苗,谁敢为难?就是杜氏都只敢陪着笑脸说:“这孩子长得真好,简直跟她阿娘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虎儿跟王珞容貌酷似是大家公认的,而王珞的容貌上佳也是大家公认的,这也算是最安全的夸奖孩子的句式了。
  虎儿抿着小嘴、皱着小眉头看着房里一群人,他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人,要不是被王珞带在身边,他早发脾气了,他拉着王珞的手:“阿娘走!”
  王珞单独出门不算,只要她待在虎儿身边,她几乎都是全身心陪伴儿子的,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忽略过虎儿,这让虎儿内心十分生气,不过他到底只有二岁,语言能力不足以表达他的愤怒,他只要用眼神和表情表达,他很生气。
  王珞弯腰抱起儿子,目光跟他平视,他柔声说:“虎儿,我们一会就回去了,你再等等好不好?”她也没让虎儿叫杜氏外祖母,她只教虎儿叫阿娘外祖母,再叫杜氏,他会混乱的,再说她跟杜氏以后见面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杜氏哪里想到她第一次见王朗的儿女们,居然是这个情形,她知道王朗的女儿大部分嫁的好,也没准备进门就给他们下马威,但是哪里想到这些孩子居然会给自己下马威?饶杜氏涵养颇深,都一时有些笑不出来,只能冷着脸受了孩子们的礼。
  她还示意心腹将一早备好的礼物分给孩子们,她看到跟前乌压压一片人,就十分糟心,她跟前夫感情尚可,她孩子也已经成亲生子,孙辈也有好几个。她满腔的慈爱早给了自己亲孙子,对这些从天儿降的继孙子没有半点感情,可偏偏她亲孙子日后都跟自己没关系了……
  孩子们见礼后,王大郎、王二郎连忙找了几个借口出门了,出门后王大郎轻叹一声,对王琼说:“阿妹,杜娘子日后是我们母亲了。”
  王大郎也不是偏帮杜氏,而是想起崔氏成亲那日,大家都给赵翀见礼了,几个小的还叫了赵将军为“大人。”而今日就因王琼进门就冷着脸,大家便借此连杜氏一声“母亲”都不叫了。
  不管杜家、杜氏如何,她都已经跟父亲成亲了,阿妹身为父亲长女,难道连这点脸面都不给父亲吗?她若肯唤杜氏一声“母亲”,说不定三妹也会对杜氏稍稍客气些。
  王大郎是心疼王朗,可是王琼却当成他偏帮杜氏,巴结杜氏这样的高门贵女,她冷笑看着大兄:“我的阿娘只有一个。”她瞄了大兄一眼:“大兄忘了阿娘没关系,只要我活着,我就会记得。”
  王大郎被王琼气得脸色都白了,他是王朗最大的孩子,也是大崔氏一手养大的,大崔氏去世时他已经有八岁了,对母亲还是有印象的,他记得母亲一直很疼爱自己,他很想念大崔氏。
  可是想念大崔氏,跟给父亲脸面是两回事,琼娘都为人妻为人母了,怎么都还这么不懂事?难道她看着大家对父亲和继母冷淡,却对赵将军和崔夫人恭敬有加,她心里舒服?
  姚氏见丈夫气得脸色发白,她笑着上前打圆场:“你大兄向来不会说话,你别跟他生气。”
  姚氏跟孟家有亲戚关系,王琼还算给姚氏面子,她对姚氏说:“大嫂,时辰不早了,我先带孩子回去了。”她有了身孕,也不适合在外面久留。
  姚氏亲自送王琼回去,转身见丈夫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她轻叹一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妹对母亲感情深厚,你又何苦在这时候戳她肺管子?”
  王大郎闷闷的说:“我只是替父亲不值。”家里孩子会如此泾渭分明的对待赵将军和父亲,还不是因为赵将军是左龙武卫大将军,而父亲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翰林学士。
  姚氏暗忖,人往高处走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她不像丈夫那样,对王朗感情深,她对家翁只是面上尊敬,“以后慢慢来,大家都会知道你的苦心的。”姚氏嘴上劝着丈夫,心理却盘算着让长子去多亲近虎儿,她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去郑家附学。
  而王大郎的长子,也正如母亲所想的,正带着弟弟妹妹们玩耍,他年纪还小,没大人那么现实,他只是当惯了长兄,习惯照顾下面的弟妹而已。
  王珞欣赏的看着大兄的长子,她偏头对二娘说:“这孩子被大兄和大嫂教的真好。”
  二娘颔首附和:“是很懂事,我家那个现在都只会憨吃憨玩。”二娘自己就生了两个儿子,但她今天把庶子女们都带来了,这些庶子女也被二娘教导的很好,几个年纪比小大郎还大的,都围着二娘的两个孩子,眼睛一眨不眨,就跟小跟班一样。
  这也是不少豪门庶子的生存现状,童年作为嫡子的玩伴、半仆,长大后替嫡子女管家理事。这还是遇到了心善的嫡母,要是一些手段狠的,就干脆直接让他们年幼夭折,或者养废他们。二娘自己是庶出,将心比心,对丈夫的庶子女称不上慈母,但也不会故意养废他们。


第163章 想要领养的郑玄
  王珞看着王琼、二娘带着一堆的庶子女, 只觉得眼花缭乱, 她都分不清这些孩子的长相, 更别提他们的名字了,她不由庆幸郑玄不像孟继宗和崔仅那般,生了一窝窝的庶子, 仅有的郑赢也被他过继出去了,要他跟自己两个姐夫一样,王珞肯定要疯。
  二娘看了看天色,对抱着虎儿的王珞说:“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二娘看到虎儿板着小脸就好笑,她以前去郑家跟王珞说话时,也不见虎儿这样,他是觉得人太多了?
  王珞也觉得儿子忍耐到了极限,跟沈夫人和杨氏道别后, 就抱着儿子去车上了。虎儿也就在婴儿期胖了几个月,等满了周岁,又瘦了下来, 也就脸上看着还有点婴儿肥。
  他不重、王珞又是长期锻炼的,也抱得动儿子,时常忍不住就主动抱儿子。虎儿也依恋母亲,即使郑玄发话不让王珞抱,他还是找到机会就让阿娘抱,不抱就要哭不哭的看着母亲,不让母亲心软决不罢休。
  他也是个小人精, 只在郑玄不在的时候如此,郑玄在的时候,他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听话的。这点曾让王珞很可惜,儿子的这种听话并不是乖巧的表现,而是对郑玄不信任。
  她挺想改善虎儿和郑玄的亲子关系,但郑玄对儿子始终提不起什么父爱,王珞想着他反社会人格,也就没强求了,比起对郑赢,他已经够重视虎儿了。
  母子两人上了车,王珞替虎儿脱下了外面的小礼服,散开他的发髻,梳了一条小辫子后,虎儿就坐在了阿娘的膝上,熟练的从一旁的小抽屉里翻出一本书玩了起来。
  这本书是用薄厚适中的木板制成,一共有五页,每页都有一个精巧的锁扣,周围雕刻了精美的图案,这是王珞让工匠给儿子制作的开锁机关书,也是虎儿目前最爱的玩具。王珞就抱着儿子,看着他一把把的开锁关锁,玩得专心致志,她也不打扰儿子,只安静的陪着他。
  郑玄掀起车帘的时,就见儿子又腻在了妻子怀里,母子两人头靠头在一起,他无奈的摇头,想要伸手把儿子抱下车,但是虎儿已经警觉的丢了目前最爱的玩具,搂住了阿娘的脖子,戒备的看着父亲:“要阿娘!”
  郑玄眯着眼睛看着儿子,虎儿毫不示弱的瞪着父亲,郑玄看着儿子不驯的小眼神,笑着对王珞说:“这小子眼神还挺狠的,有我小时候几分脾气,我还当他是个小软蛋。”
  以妻子娇惯儿子的样子,他有时会想妻子会不会把儿子养成王小四那样?但又想着这是自己独子,就算娇惯些也无妨,等大一点慢慢教调就是。郑玄觉得娇娇除了太娇惯孩子外,别的方面都无可挑剔,也不是郑玄看自己孩子好,而是虎儿从各方面来说,都比同龄孩子要优越许多。
  别的孩子两岁的时候,都不怎么会说话,虎儿有时都能说长句子了,连诗词都会背几首了。他这样子曾让临海和镇国公很自豪,时常抱着曾孙/孙子去外面炫耀。还夸王珞教子有方,这让王珞哭笑不得,她让人给儿子念诗的目的,不是让他背诗,而是给虎儿大量听力输入,想让他早点开口说话而已。
  王珞软语责备郑玄说:“你怎么这么说孩子?虎儿才多大?”她很反感别人给虎儿盖章,孩子才两岁,正是性格发育期,这时候怎么能对孩子的性格下定论?
  郑玄“啧”了一声,“我小时候可没这么黏糊母亲。”
  王珞暗忖,那是因为你没那个条件。古代妇女大部分都是连着生孩子的,不管是穷苦人家,还是高门大户,往往都不是母亲亲自带孩子的,都是乳母或是家中女性长辈带大的。她就不信郑玄小时候不是乳母抱大的,哪个贵族家庭的孩子不是被人娇惯长大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