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样那样,看来这家伙看过不少女孩子的脚啊,王琼姿脸上的笑消失了,慢吞吞问道:“那样是哪样啊?”
李逸还没察觉到不对劲,“就是又小又尖,穿着镶珠子的缎子绣鞋。”
“哦,原来皇上喜欢这样脚?”
李逸:“也不是,模样奇奇怪怪,可以供人在手上把玩。”
王琼姿:“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看来皇上与苏学士应该是同道中人啊。”
她语调阴阳怪气的,李逸终于听出来,忙道:“不是,我跟孙学士完全不同。我最讨厌金莲小脚了,她们裹着长长的裹脚布,臭的很,脚是畸形的,穿上鞋子勉强还能见人,要是脱了鞋袜可以吓死一堆人!”
王琼姿挑眉:“你见过?”
李逸老实道:“见过。”
那时候他还是一枚清纯天真的好少年,好奇心重嘛,在孙忠罗翔等人的带领下,乔装去京城最好的妓馆,让头牌姑娘解开裹脚布看过,结果他差点恶心地把隔夜的饭都吐出来。
李逸道:“我当时年少不懂事,都是孙忠与罗翔这几个狗奴才带的,后来就再没去过了!你要是心里不舒服,等嫁到宫里,我让罗翔来给你赔罪,任打任骂随便你。”
小昏君轻轻松松把锅甩给了罗翔。
王琼姿冷哼了一声,淡淡道:“罗翔,那也得听你的,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
李逸不敢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等进了宫,你就是后宫的主人,入了后宫,连我都要听你的!”
“当真?”王琼姿追问。
李逸:“金口玉言。”完了,他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王琼姿笑道:“这可是你说的,以后内廷的事情都听我的。这一条也要写进我们的婚前协议里。”
她一笑,连冰雪都融化了,李逸哪里还能计较那么多,柔声说:“都听你的。”
王琼姿又问:“你偷偷跟着出来,魏国公与谢大人他们知道吗?”
李逸道:“魏国公是个老人精,就是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至于谢康,他肯定是不知道的,他要是知道了,又该写折子骂我了!在这帮老臣子眼里,好像我就是一无是处,天天嚷嚷着大周要在我的手里玩完,也没见着玩完啊。”
王琼姿笑的肚子疼,“谁让你总是跟他们对着干,他们能说你好话才怪,你得看看你爹是怎么做的,跟着学着点。”
李逸道:“我做不到也不想去做,那帮子人让我上完早朝,上午朝,晚上也得干活,这不许做,那不许做,连京城发生个地震,都能说是因为我怠于朝政以至于天降惩罚。”
先帝就是个“是是是”、“好好好”的老好人,臣子们说啥,他都说好,把这帮老臣惯坏了,以至于对李逸就处处看不顺眼了。
王琼姿道:“他们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就要致仕,你要是不喜欢就把他们闲置,提拔自己的人。”
白头宫女没事的时候都说玄宗,更何况这些受过先帝恩惠的老臣子,用的不顺手,在合适的时候换掉就行。
这会儿正是用午膳的时候,葫芦在门外问要不要传饭。李逸忙道:“我也没吃,琼姿,留我用个饭吧。”
王琼姿能拒绝吗?外面李逸送来的聘礼买十个王府都绰绰有余,真是拿人手软啊。
葫芦与小英端了菜上来,一碟子清炒茼蒿,一碟豆芽菜炒豆腐皮,一碗茭菜鲜笋汤,一碗莼菜羹,一碗蒸香芋,以及一盒子新鲜的乌菱荸荠。
一桌子俱是素菜,连一丝荤腥都看不见,李逸看着满桌绿的菜肴,再看看王小姐,疑心自己的未婚妻有遁入空门的想法,直接问了出来:“你不是最好美食吗,怎么做起斋公来?”
王琼姿看着这一桌子菜其实也没多大胃口,“还不都是因为你!”
李逸无辜躺枪,“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王琼姿恨恨道:“我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大吃过肉了。宫里的嬷嬷说天气热,吃了荤食,对皮肤不好。”
当然王琼姿不是这么听话的人,偷偷吃啊,居然脸上真的起了一个痘痘,这下没法子了,亲迎那日,皇后行大礼,还要去拜太庙,脸上有痘痘肯定不好看,王琼姿只好老实地做起斋公来。
这个李逸也无能为力,只好劝道:“没事,今天是初九,亲迎是二十八,再忍十几二十天就好了。”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豆芽放进嘴巴里,嚼了几下吞进去,夸道:“清爽,好吃!”
王琼姿把一碟子豆芽都拨到他碗里,“好吃你就多吃点!”
李逸无奈,其实他真不喜欢吃豆芽呀,但是现在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给吞下去,而且还承诺在大婚之前跟着王琼姿一起吃素。
王琼姿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本书,笑道:“真惨,结个婚,连肉都没得吃,岂不闻无夫一身轻,有肉万事足,结个什么婚呀!”
李逸也看过这本书,疑惑道:“我怎么记得好像是无妻一身轻,有肉万事足?”
王琼姿道:“是吗?那就不要结婚好了。”
“那可不行,我还等着娶老婆呢!”
李逸吃完饭,硬是耍赖在王琼姿的榻上睡午觉,王琼姿随他去了,总算是小昏君满意,最后又悄悄跟着魏国公、谢康的仪仗队回宫去了。
俞氏知道皇帝偷偷过来探望女儿,既喜又忧,喜的是皇帝看重女儿,忧的是皇帝如此不拘礼数,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凡事全凭自己好恶,万一日后女儿失宠,该怎么办?
王琼姿宽慰母亲,“以后的事情您就别担心,先帝疼了一辈子太后,没准您女儿我就有太后的那个福气。”
事已至此,俞氏只能往好处想,她叮嘱女儿道:“年轻人血气方刚,在婚前还是要发乎情而止乎礼。”
王琼姿笑:“娘,我都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出自礼记。无妻一身轻,有肉万事足,出自吴敬梓。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出自苏轼。
明天开始恢复双更。晚安,明天见。
第73章
过了两日, 礼部派人送来了皇后大婚的冠服,一顶十二龙九凤冠、一件深青色翟衣。王琼姿试穿了一回, 戴上镶宝带翠的凤冠, 头上立刻沉了十来斤,逼的她不得不挺直脖子。翟衣的穿戴十分麻烦, 包括外衣、中单,葫芦与小英两人还不会穿,由四个女官服侍王琼姿穿上去。
这一身穿戴好之后,还不算完,接着是各种饰品, 包括玉佩、小绶、大绶、玉圭等等, 最后再系上玉革带,穿上金云龙纹袜及如意云头珍珠鞋才算全部穿戴完毕。
即使屋子里放着冰,很凉爽, 但是王琼姿穿戴好,就流了一身汗。穿上这身衣裳,她身上仿佛背了几十斤的重物, 直直地坐着, 已经快走不动路了。
葫芦捧着脸,满眼都是惊叹:“好漂亮的衣服, 小姐,奴婢眼睛都快被这些珠光宝气的衣物给闪花了!”
一名女官笑道:“小姐穿上这皇后的礼服,愈发显得端庄贵气。”
王琼姿把手一伸,道:“扶我去镜子前面看看。”
两个女官扶着她的胳膊, 剩下两人替她捧着裙裾,她才能行走得动。走到一人高的落地镜前,王琼姿仔细打量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有点认识不出来镜子里的被珠翠锦绣裹着的人是谁,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一捯饬起来,她竟然觉得自己显得明艳摄人。
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她左顾右转,细细打量自己。女官们此起彼伏地奉承她,其中有一位女官还说:“等您进了宫,自有画师给您作画,把您这国色天香的模样给画下来。”
王琼姿收敛笑容,正色道:“你过誉了,若论国色天香这四个字我可担不起。”
这可是杨贵妃的专属词,而且她心里有数,上次一同进宫的秀女中,美貌者比比皆是,王琼姿并不认为自己在外貌比她们强多少,她只在心里美一下就算了。
俞氏携着杜氏过来看望女儿,见女儿这副严装打扮,贵气逼人,一时竟不敢像平常一样对待女儿,倒是王琼姿满不在意,吩咐人更衣,又是一番折腾才换上家常薄衣。
母女、姑嫂叙过一番话后,俞氏笑道:“琼儿,家里已经收到了你舅父的信,说是大概这两日就到达京中,之后再来家里拜访。”
因为俞贺文的事情,王琼姿对俞家人膈应地很,那种情况下,确实有自己无奈,可是俞贺文做的实在太过分,她不咸不淡地“哦”了一声。
女儿即将是皇后,在俞家的地位超然起来,俞氏在这事上只得小心翼翼,“那是你大表哥糊涂,你舅舅已经说过他了,此次进京连佩兰蕙芷姐妹两也一起来了,你少不得见见她们。”
王琼姿道:“知道了,贺仪表哥没跟着一起来吗?”
俞氏:“贺仪还没回来呢,五月底让人捎回来的一封信,说是在什么欧罗巴,这孩子心野了,让你舅舅舅妈不知操多少心!”
王琼姿笑道:“那可以不一定,贺仪表哥赤子热忱,待人真诚,有义气,我看舅舅舅妈以后只能依靠他,那位大表哥才不是好人!”
俞氏蹙眉,道:“贺文少年时就入京城国子监读书,没有你舅舅的教导,所以性子左了,以后应该会改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