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软软的小小一团,看起来憨憨的,被戳了脸颊也不会哭还会对着人咧着嘴傻笑。
“陈小五,所有的龙眼都直接晒了吗?”陈飞红有些奇怪,“你不送去京都卖了?不是说京都的龙眼特别贵吗?”
陈飞红在婆家的时候就听说陈白羽带着大唐农的人卖荔枝赚钱了。她婆婆和大嫂听说后,左右看她不顺眼,因为她婆家也种了不少荔枝,今年也大丰收。但相对于大唐农场的一元五角一斤收购,她婆家的收购价就低的可怜。
因为荔枝丰收,所以今年的收购价特别低,才四角一斤,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更不要说全年的人工了。
大家都知道荔枝娇气,一年的时间几乎都耗费在果园了。
大嫂说话阴阳怪气的,怪她不提前说出和陈白羽的关系,没有让陈白羽帮忙一起卖到京都去。
婆婆觉得她不把婆家放在眼内,明明有个有本事又能干的老同学,竟然没有想到找老同学帮忙带携婆家。
娘家赚的盆满钵满,却看着婆家吃西北风。
如果能搭上陈白羽赚钱的顺风车,他们家肯定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大嫂和婆婆两人联手,天天挤兑、嘲讽、鄙视,反正就是不让她舒心。
陈飞红不吃那个窝囊气,直接和婆婆吵了一架,再和大嫂打一架后,就带着两个儿子回娘家来了。
不是她不愿意带携婆家,而是陈白羽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亏本买卖。
即使陈白羽想要带携,也是从附近的村子开始,绝对不会是离大唐农场有一天路程之远还交通不便的穷僻野。
以前,陈飞红觉得大唐农场又偏僻又穷困,一心想要走出去。但是见识过婆家的贫困之后,陈飞红明白,有些地方穷的不是经济,而是人心。
相对于农场的和谐,农场人的齐心合力,她婆家的村子简直就是一场宫斗剧,比《甄嬛传》还要甄嬛。
谁家赚点钱了,就好像斗鸡眼一样的冷嘲热讽,然后暗中猜测、八卦别人是怎么赚的?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德事?
如果有人来收购,村里的人家就互相下绊子。这家偷偷和收购商说别人家的荔枝又小又丑又酸;别人家偷偷和收购商说这家的荔枝应该疏于管理而有不少的蛀虫,还常打农药......
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得意。
你不让我卖出来,你也别想赚钱。
反正,就是名里暗里的各种言语刀子。
烦死人。
蠢死了,不知道这样做最后便宜的是收购商?为什么婆家村荔枝的收购价是附近最低的?就是因为村里人太蠢。
不和谐,不团结,不齐心合力,还想要赚钱?
做梦呢。
呵呵。
竟然还想搭上陈白羽的顺风车,陈白羽会是傻子?
想太多。
陈白羽从幼儿班起就聪明,怎么会做这样的蠢事?
虽然她嫁入了婆家,丈夫也老实本分,但她真看不起婆家的人,太蠢。
陈白羽给农场周边的村子修路,带着农场的人卖荔枝赚钱,她婆家的人听说了那些不知道被美花了几千遍的版本故事,就各种羡慕妒忌恨。
甚至有人烧香拜佛,希望能收养一个像陈白羽这样的女儿?
蠢不蠢?
自己又不是没有女儿?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女儿?
陈飞红懒得和那些蠢人打交道。
那些人知道她和陈白羽是同学后,就明里暗里的捧着她,想让她一高兴就找不着北,然后傻傻的求陈白羽带着婆家全村一起发展。
一群傻逼。
陈飞红懒得理会,她喜欢农场的氛围,所以带着儿子回娘家来。有时候,一住就是几个月。
虽然,她妈说要她帮忙带孩子,就必须给钱。但陈白羽也是宁愿给钱让她妈带的,因为她更愿意让儿子在农场生活。
再过几个月,她出去打工就把儿子留在农场。就好像她妈说的,农场的风水好。让儿子多来陈白羽家,可能以后也是个大学生。
“陈小五,你家今年应该有好几万斤龙眼吧?”难道全部用来晒干?
“不止。”
怎么可能只有几万斤?
陈白羽家门口有三棵龙眼树,摘了一棵树的,有九百多斤。陈白羽还收购了不少,都准备制成圆肉。
农场圆肉有片式和灯笼式的,相对来说,灯笼式的售价更高一些。陈白羽考虑了一下,决定两样都做一些。
虽然灯笼式的售价要更高一些,视觉感官也更好一些,但它对新鲜龙眼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太小的龙眼不适合做成灯笼式的。
灯笼式还是片式,在人工去壳去核的时候就会区分开来。
晒了一部分龙眼干,其他的全部还要请人去壳去核。接下来等几天,陈白羽和阿婆就带着村里的几个婶婶们给龙眼去壳去核。
为了烘圆肉,阿公还让人搭建了一个土烘炉。农场制圆肉采取的是先烘后晒的方式。
先烘是为了更好的锁住水分。
陈白羽和大家一起去壳去核,阿公则负责烘,烘好后再倒在用竹篾编织好的簸箕里晒。
“好累。手残了。”陈白羽坐在一张小木凳上,左右两边各放着一个木盆,一个木盆装着的是灯笼式的新挖龙眼肉,一个木盆装着的是片式的。
陈白羽手里还拿着一片锋利的竹片,竹片上面尖锐无比。灯笼式的圆肉是要把核挑出来,让龙眼肉保持完整。
偏式则没有这样的需要,随便怎么去,反正剩下肉就好。
“小五,累了?”小堂婶看着陈白羽笑,“去休息一会吧。”
陈白羽摇头,她怎么能让阿婆和各个婶婶在忙而自己去休息呢。陈白羽拿起洗干净的龙眼,继续。
“小五,有多少斤?”
陈白羽想了想,“十五万斤。”其实,十五万斤只是家里的,陈白羽还收购了五万多斤,都是要制成遇圆肉的。
“今年水果大丰收,大家都赚了钱,听说要烧猪祭祖宗呢。”
“要的。是祖宗保佑了。”
“希望祖宗年年保佑我们赚大钱。”
陈白羽听着大家在讨论祭拜祖宗的时候准备什么菜,嘴角笑了笑。虽然回来农场要和李天朗分开,但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这样热闹而又八卦的农村生活。
在陈白羽看来,这祭拜祖宗不过就是村里人找借口一起集中吃饭而已。
“要我说,还要感谢陈小五这个小财神。如果不是陈小五修了路,这么多果子大部分都是要卖不出去烂掉的。往年又不是没有过大丰收的时候。”
往年即使丰收了,也不像今年这样赚钱。
“是啊。修路好。”
“今年我家门口的龙眼就全部拿去镇上卖了,宝鸡镇比宝阳镇的能贵两角一斤。可惜,到广西的路还没有修好。小五,什么时候修到广西的路?”
“暂时不会修了。”陈白羽带着孟三德走过这段路,山岭太多,而且路边的人家太少,而且路程远。
并不划算。
而且,从农场到广西并不止这一条路。
所以,陈白羽决定暂时不修。
“小五,是没钱了吗?”
陈白羽点头,“嗯。没钱了。”修路的费用太大了,她一个承担真的有些重。
“等以后有钱了再修。”不过,这个机会很小。不过,如果以后发展成为旅游路线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上辈子,就曾经有综艺节目到附近搞活动。可惜,节目很火,但并没有带火带活附近的瑶寨。
准备搞的旅游路线也不了了之。
“哎呀。小五就是好。”
“小五最本事了。”
“小五,听村长说要起小楼房了,是不是?那种两层三层的小楼房?”
大家虽然聊得兴起,但手里的动作却不慢。
陈白羽感觉手指头都麻木了,揉了揉,“嗯。不过,具体情况还要讨论。”
“嘻嘻。我听小五的。”
“小五是大学生,听她的准没错。小五,你说种柠檬是不是也赚钱?我想在我家的桑基田旁边种几颗柠檬,也在菜园边边上种一些......”
“可以。我收购。”
听说柠檬能赚钱,大家纷纷表示要种一些。然后大家就对着陈白羽孟夸,从她小时候一直夸到现在,从外表美一直赞到心里美。
即使自认见多识广的陈白羽也被大家直白的夸赞红了脸,简直就把她夸赞成了小仙女,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看到大家已经忙了好一会,陈白羽站起来去给大家煮一锅绿豆糖水,然后再煮一锅红薯和花生。
洗红薯的时候,陈白羽才发现她右手的大拇指居然起了一个小小的泡泡。
哎,手太嫩,真不是她的错。
陈白羽碰了碰,并不疼。
不过,破掉后应该会疼。
第365章 芒果
晒谷场晒满了龙眼干,陈白羽带着稻草帽,手里拿着竹筢在翻晒龙眼干。
太阳很好,火辣辣的,龙眼干也晒得很好。
翻晒完后,陈白羽弯腰拿起一颗龙眼,剥开,“还要继续晒。”
晒龙眼干比晒稻谷要更久。
陈白羽足足晒满了整个晒谷场。要知道这个晒谷场是农场所有人的晒谷场,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家户户的稻谷都晒在这里,可想这个晒谷场有多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