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爬着不少的小螃蟹,应该都是陈白羽抓回来的。她看到就抓,根本就不管大小,所以阿婆也不管,任由鸡鸭啄了。
这些小螃蟹真的太小了,有些还没有手指头大小,就算小胖子不捣乱也是要用来喂鸡的。至于留种什么的,根本不用操心。
每年,鱼塘放的都是小鱼苗,但收获的时候螃蟹从来不会少,因为鱼塘里多的是螃蟹种子。
村里开了鱼塘,村长给各家送来三条大鱼,比小胖子的手臂还要长的大鱼。一条放油煎得香喷喷的,剩下的两条养着等哥哥姐姐回来吃。
暑假要结束了,他们快要开学了,哥哥姐姐也要从东莞回来了,阿婆已经开始准备吃的了。
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大哥四哥还有两个姐姐都从东莞回来了,和陈白羽说,爸妈如何如何想她。
“我也想爸妈了。”陈白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爸妈了。过年的时候见过了,然后一直到现在,怎么能不想?
“爸妈的身体还好吧?家里的早餐是不是很忙?”陈白羽最担心的就是阿妈会因为太辛苦而伤了身体。
早餐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一个早上能买八十斤粉皮,还有两锅粥。阿妈居然还说想要进一些包子来买,但被三姐给阻止了。
阿妈就是那种能赚钱就不顾身体的人,她总觉得自己壮,所以身体就会比一般人的要好。
“明年一定要请一个人。”阿妈一个人真的太辛苦了。
暑假的时候,有二姐三姐帮忙,平时的时候就只有阿妈一个人了。又要卖粉皮卷,又要卖粥,最辛苦的就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炒馅和熬酱。
虽然,阿爸没有工程的时候也能帮一下,但现在正是东莞飞速发展的时候,只要有人手就不愁接不到工程。特别是阿爸的手艺好,报价也低。
“四哥,你就没有建议爸妈请个人?”陈白羽看四哥,凭着四哥的聪明脑子,只要他想,肯定能说服爸妈请人的。
四哥一脸的挫败,“我词穷。”
他说要请人,爸妈说自己能忙得过来,不愿意花掉那一份工资。总说,省下一分就是一分,却不知道,请一个人回来,赚的可不止是一分工资。
但不管他如何分析说明,爸妈就是不愿意请人。
不愿意出工资是一个原因,不信任也是一个原因。四哥嘴皮子都说破了,但爸妈就是不同意请人。
“我看看能不能请个熟人,一个老实的熟人。”面对固执的爸妈,四哥也是满头包,打算先斩后奏。
“明年吧。”陈白羽觉得请小舅母去帮阿妈最好,上辈子两人能相处几十年还保持愉快的关系,这辈子应该也不会差。
年底的时候,大舅和小舅应该就要闹掰了。到时候,让小舅跟在阿爸身边做建筑,小舅母跟着阿妈卖早餐。
小舅和小舅母虽然不的那样,他的所有东西都会有小舅的一半?地皮也一样?”不说大舅,就是大舅母就不会同意。
“不是说买了两块吗?”具体情况四哥知道得不多,但也听说大舅要在县城买两块地皮,一块是给小舅的。
毕竟,小舅和小舅母一直都跟在大舅身边做事,还从来没有拿过工钱。十几二十年,积累下来的工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陈白羽摇摇头。
上辈子,大舅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但最后呢。
呵呵。
其实,一开始大舅是买了两块地皮的,连在一起的两块地皮,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出手了一块,只剩下一块了。
那时候,大舅也依然在信誓旦旦,说即使只有一块,也有小舅的一半。建起来的房子一起住,一人住一层,小舅住在二楼,他住三楼。
说得很好听。
所有人都夸赞大舅有兄弟情,是个好大哥。
直到进宅的哪一天,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包括小舅家的亲戚。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县城的房子根本就没有小舅的份。
等小舅的岳父岳母都作为娘家人置办了进宅的东西过来后,大舅和大舅母才撕破脸皮,直言县城的房子没有小舅的份,希望小舅能在家照顾父母。
没有小舅的份,也没有父母的份。
当时,这件事成了整个灯火村的大笑话。小舅的岳父岳母直接闹了起来,没有份,你不早说?等小舅通知了亲戚朋友过来,还送了礼,你才说没有份?
外公外婆更是差点被气晕了过去。但是没有办法,进宅的吉时到了,只能先进宅。
从那以后,小舅和大舅就闹掰,闹翻了。
小舅的十几年就白干了,但有什么办法?不讲理,不讲情面的是自己大哥,家里有还有父母在,小舅不愿意,也不能闹得太过。
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有个狼心狗肺的大哥。
最后,还是外公外婆说以后他们就跟着小舅一起住,赚的所有钱也给小舅一家,帮小舅带孩子,养孩子。
不管大舅如何邀请,小舅和小舅母都没有进过大舅在县城的家一步。如果不是还有父母在,相信他们都要老死不相往来了。
陈白羽就在坐等小舅大舅闹掰,然后给爸妈找个帮手。像小舅这种跟大舅做了十几年工却不懂拿工资的人,最好。
当然,阿爸绝对不是大舅,肯定不会贪小舅一分的。
第163章 忙碌的小羽毛(二更)
“你看好小舅母?”陈辉年有些意外。
小舅母偏瘦小,相对于大舅母没有多少存在感。不过,平时外婆家的家务多数是小舅母在做,有些任劳任怨。
只是,陈小五怎么就肯定大舅和小舅会闹掰?
大舅和小舅的关系很好,陈辉年自认做不到像小舅那样,一心一意的跟着大哥走。大哥说什么都低对的。
大哥让往东绝对不往西。
看着有些绝对服从的意思在里面。
“大舅对小舅挺好的啊。给零用钱挺大方的。”陈辉年也是听说的,小舅没有钱了,就直接问大舅。
大舅一般都是问都不问就直接把钱给小舅。
陈辉年也是当哥哥的,自认做不到这样。
“塑料兄弟情,不堪一击。”在利益面前,什么情都是假的。
陈白羽看了四哥一眼,“那你知道,小舅从来没有拿过一份工钱吗?”
“怎么可能?”陈辉年大叫。
他还真不知道。
如果这样......绝对能闹。
原来,大舅表现出来的爱护小舅,对小舅大方的行为都是蒙了一层假象的。
“小五,外公外婆......”陈辉年真的很难想象外公外婆知道这些事后会怎么想。
“能怎么办?这也是外公外婆的错啊。小舅出去打工,他们不是一再的叮嘱,让他听大舅的话吗?”
外公外婆就是太相信大舅了。
就好像大舅生意失败后,瞒着家里,借走了外公外婆的血汗钱,积蓄。在大舅小小舅闹掰的时候,明明就说他们赚的所有钱都市小舅和小舅母一家的。
但在大舅说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却能毫无疑问的给借了,这多让小舅伤心?这还不算了。拿走了外公外婆的积蓄,然后还让外公外婆去找村里人给他借钱。
因为外公外婆人缘好,几乎把村里的人都给借了一遍。
再后来,更是夸张,竟然哄着外婆以阿妈的名义去借钱。等阿妈过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才发现,差点就哭了出来。
不管是小舅还是阿妈都被外婆给坑了。
但是,看着已经日渐年老的外婆,能说什么?只能还了。
所以说,大舅这样利益至上也有外公外婆的一分责任在。闹掰了也好,免得小舅一直在做免费义工。
陈辉年认真的回想了一下大舅小舅的相处,小舅看起来的确没有任何的主见,好像什么都听大舅的。
陈白羽嗤笑,能不听吗?
十几年的工钱在里面,要是不听话,大舅立刻就不给他零用钱,连买个汽水的钱都没有。
“真是......”陈辉年都知道怎么去评价大舅小舅。
陈小五不想多说,按照大舅和大舅母的脾气,应该很快就会闹起来了。
陈辉年轻皱着眉头,“小五,会不会是你想多了?大舅没有给小舅发工钱,然后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买地皮,建房子都有小舅的一份。”
如果大舅和小舅两人闹掰,外公外婆会很难过的。陈辉年担心外公外婆接受不了。
大舅和小舅的兄弟关系一直被人称赞,不少人都说外公外婆会教育孩子。几乎是整个灯火村的榜样。
要是闹翻了......
绝对是大笑话。
陈白羽耸耸肩,“想太多。”
现在大舅赚钱了,和大舅母就想要踢开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的小舅和小舅母。觉得现在所赚钱的钱全部都是他们的,不愿意分一份给小舅和小舅母。
但小舅也不是傻子不是?
陈辉年叹口气,“希望别闹太大。”
那是不可能的。
记得上辈子可是惊动了附近所有的村,主要是大舅和大舅母做事太不地道。在进宅前,一直说房子有小舅的一份,一起进宅。
但是,在进宅的哪一天,却拒绝小舅和小舅母搬进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