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蓉眯了眯眼,突然想起刚才陈封的话中似乎有钱满两个字?
咦,要是没记错的话,那个几次三番想要调戏她的那个纨绔子弟就是叫钱满的。
“陈叔,你说的那个钱满,能具体描述一下吗?”楚蓉心里想着,嘴上也问了出来。
陈封讶异挑眉,不明白楚蓉为那混子干嘛,但仍如实道,“钱满是钱国富的小儿子,二十上下很受宠,管理着钱家名下的一处煤窑,没什么能力,又喜好女色,在文水县算是一霸。”
楚蓉摸了摸下巴,既然钱满在县城这般有名,和她遇到的那个合该是一个人。
冤家路窄,当儿子的想调戏她,这回因为供货的事儿,当老子的又来调查她,真当这是上战场呐,还父子一起来。
第242章 算大腿吗
陈封看着楚蓉脸色沉着,多了两分凝重却是没有任何惧怕之意,忍不住在心里又赞叹了一声。
“你也不用太担忧,我用了些障眼法,短时间内不会调查到你身上,而且我也通知了京都的主子,将这边的情况说了一下,我想他会过来的,到时候求主子帮忙,想必没有大问题。”
到了此时,陈封也不再隐瞒,将福满楼的背景跟楚蓉细说了一遍。
原来这福满楼的东家是京都福家三公子的产业,要说这福家,楚蓉还真不知道,但听陈封的介绍就知道厉害的不行。
福家老太爷一介商户却眼光独到,不仅把家族产业经营的红红火火,还在朝代更替之际,举全部家当投靠了开国的皇帝老子,提供军饷粮草,生生用‘倾家荡产’换来个从龙之功。
这下可了不得了,不仅得了个世袭三代的福乐侯的称号,还是大夏朝唯一的皇商,原本贩卖的田地祖宅还有各处产业被皇帝老子一句话,全部又回到了福家老太爷的手里,从那之后,几十年的时间,新帝继位,这福家越发得新皇的心,家业也越来越大。
整个大夏朝几十家福满楼,只不过是人家福三公子的一处产业。
楚蓉听后啧舌不已,暗道这福家就是皇帝老子的自动取款机啊,能不受重视嘛,乖乖,她算不算也抱了个大粗腿,而且比钱家的那条粗壮多了,就好比擀面杖和绣花针,压根没有可比性啊。
想到这儿,楚蓉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心里吐槽自己想太多,人家那粗腿起码已经抱了好几年了,她这边,连腿毛都没见着。
不过有了陈封的话,她心里的担忧倒是真少了不少,只要那位福三公子在意福满楼,那楚蓉就有信心他会过来解决这事儿,毕竟自家农场出品的各种食材,别处可找不到。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连皇帝老子吃的东西都不一定有她农场系统里种出来的好。
楚蓉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没再说,也不再问。陈封能跟她透底,是情分所在,她不能没眼色的蹬鼻子上脸,打听人家主家的事儿,更何况她对福家也没啥好奇的。
随意吃了点饭,拿上两次货品的银子,楚蓉谢过陈封后,告辞离开福满楼。黄书海没来接,楚蓉一路走往铺子走,刚走到门口就瞧见隔壁铺子的小伙计跑出来在门口贴上张白纸,写着店铺转让四个字。
楚蓉挑了挑眉,站在那铺子门口往里看去,这铺子是个杂货铺,什么都卖,生意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为何要转让铺子?
想了想,楚蓉心里有了底,随即转身走进自家的铺子里。
“二哥,我瞧隔壁铺子在转让,你知道原因吗?”
柜台里,黄贵宗正低头算账呢,听到声音,忙抬起头,“回来啦。隔壁正在转铺子?”
楚蓉点头,走到柜台边给自己倒了杯茶,细饮一口道,“门口贴出来了,瞧着还挺着急,里面两个小伙计都打了包袱。”
正说着,刘氏和刘桂兰婆媳两个从后门走进来,听到楚蓉的话,刘氏唏嘘了一声接话道,“我还觉得能多挺几天呢,没成想这么快。”
楚蓉放下茶杯,好奇的看向刘氏,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刘氏也没让大家多等,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道,“据说是他家闺女出事了,被个纨绔缠上,没办法,只能离开这里,拖家带口的去泗阳府投奔亲戚。”
“不过有不少的街坊都说是他家闺女主主动勾搭那纨绔的,还被搞大了肚皮,他们是没脸在这儿待了,才要走。”
刘氏说完,还偷偷的往门口看了看,见没动静,摆了摆手道,“倒是为啥咱也不清楚,也跟咱无关。”
楚蓉嘴角抽了抽,好奇的看了刘氏一眼,也不知道她从哪听来的,那么忙还不忘了八卦,真是够拼命了啊。
不过楚蓉却对那铺子有点心思,想了想朝着刘氏说道,“大嫂,我瞧着那铺子和咱们这个一样大,要不然就直接买下来,顺便把这个也一起买下来,铺子打通,后院还是分开的,到时候大哥和二哥你们一家一个院子,也算是在县里落了户,大哥你们一家也不用再租房子住了。”
第243章 古代版超市
楚蓉的话不易于平地炸雷,把另外三人惊得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瞅着她。
还是刘桂兰年岁大,比较能经得住事儿,回神过来后,没好气的在楚蓉肩膀上拍了一巴掌,哭笑不得道,“你这丫头可真敢张嘴,铺子是说买就买的?也不想想咱这前铺后院,位置还在城南,至少百两起,你呦。”
因为没有分家的缘故,两房挣得银钱大头都在刘桂兰手里,即便如此,她手里也紧紧有百两银子,那可是全部家当,咋能拿出来呢。
刘桂兰考虑的多,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不能偏颇太多,即使两个小家手里有一些银子,也不够买下两座铺子的。
与之相反的,黄贵宗和刘氏两个听到楚蓉的话却是有些意动,两家人都在县城住了几年的时间,租赁的屋子只是一个很小的院子,两家人十口人很是拥挤,也是因此才会经常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要真的能买下两间铺子,也能把孩子放在身边了。
“干娘,我可没乱说,你想想,大哥在县里当账房,二哥这边又有了铺子,以后总不会回村子种田吧?”
楚蓉说到这儿停下来看向黄贵宗和刘氏,两人脸上有些尴尬,虽没说话,但其中意思很是明了。
刘桂兰自然也看了出来,无奈的叹了口气,脸上神情有些松动。
楚蓉忍不住扬起嘴角,笑了笑接着道,“既然决定了,依我的想法房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现在有了机会,按大嫂说的,隔壁铺子肯定急着卖,价钱不会太高,我刚也瞧了,里边的货品还不少呢,一起买下来,铺子就直接能开。”
“最重要的是,咱现在的铺子还是小了点,等年前还得卖蔬菜呢,到时候肯定摆不下,咱把俩铺子打通,把同一类的东西摆在一起,分出几个区域,让客人可以自己挑选货物,到时候在柜台处结账。”
楚蓉说的口干舌燥,看着面前呆愣的三人,也没在意,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后将现代超市的那种经营模式仔仔细细的描述了一遍。
生鲜区,蔬菜水果区,熟食区等等,还有木架子,带拎手的小竹筐,最后就是两个门口,一个进一个出,再招两个小伙计负责给客人介绍货品。
楚蓉越说越激动,等说完后她都想把另一边的铺子也给买过来,一起打通打造古代版超市。
另外三人听得也火热的不行,黄贵宗眼睛瞪得老大,眼冒绿光的盯着楚蓉的脑袋,仿佛下一刻就要冲过去把她脑袋打开,瞧瞧里边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想法呢。
楚蓉下意识的缩了下脖子,见三人都盯着她看,不自然的动了动。
“贵宗,你去隔壁问问,那铺子多少银两能买下来。”刘桂兰一脸严肃的发话,她看的明白,这是干女儿要帮衬自家两个儿子呢。
刘桂兰虽是个普通的村妇,但她看的明白,心里也通透,干女儿有心帮衬,她就知了这份儿情,况且那什么超市建成,也对干女儿有利,她就更不能反对了。
黄贵宗得了话,同手同脚的就往外跑,显然激动的心情还没回复过来。
时间不长,黄贵宗涨红着脸从外面走进来,“娘,铺子连着后院,还有里面的货品,一共一百五十两,而且后院不少的家具人家都不带走,几乎算是白送。”
一听这话,连楚蓉都忍不住惊讶,这么便宜?要知道她们所在的这间铺子连后院至少也得这个数,隔壁还有货品呢,原以为怎么也得超过二百两的。
“二哥,你现在就去跟铺子老板去县衙过户,对了,找一下福满楼的陈掌柜,他认识县衙的人,过户会容易些。”
“啊?不是,妹子,家里没那么多银子的。”黄贵宗红着脸,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道。
楚蓉一拍额头,随后从怀里拿出四张银票递给黄贵宗,“拿着这钱去,顺便把这间铺子的主家给叫上,一起去过户,还有贵成哥,你俩一人一间,都得在场。”
黄贵宗傻愣愣的接过银票,等看到足足四百两银子后,差点儿腿软的跪倒地上,手足无措的看向刘桂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