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赢的一方势必是天命所归。
由此,聂太傅的刚出生的女儿,便同时被如今的陛下和曾经的太子盯上了。
所有人都要她死。
但又不能明着让她死。
毕竟,那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
聂太傅是个识相之人。
他知晓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成了众矢之的。
为了大局,他决定亲手断了自己闺女儿的性命。
只是,要断她性命,时机很重要。
聂远山觉得自己或许能利用这个所谓的时机让自己的女儿在那必死的局中囫囵下一条命来。
他找到了金老太爷。
聂远山和金老太爷同是如今陛下麾下。
金老太爷是他的先生,也是他在朝野之中唯一信得过的人。
他求金老太爷想想办法。
金老太爷哪有什么办法,他只能告诉聂远山,尽人事听天命。
若是有机会,他会想办法保住他女儿的性命的。
聂远山对他感激涕零。
之后,原太子和如今陛下争斗得愈发厉害。
终于犯了先皇大忌的原太子惹怒先皇,被逼得躲进深山。
聂远山觉得时机到了,当即命人一把火烧了那山。
当今陛下对聂远山说,那孽障不如也一并烧了吧。
聂远山答应了。
金老太爷趁着火势渐弱之时将聂远山的女儿放在了山火之中。
他和聂远山商量过了。
他们伺机回来山中,接回女孩儿。
可,让金老太爷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他回来的时候,山都被被烧秃了,哪里还有女孩儿的影子。
金老太爷将山足足寻了几遍,也没能找到女孩儿。
他不甘心。
后来,还是聂远山让他放弃的。
聂远山哭着说:
“看来一切都是天意,或许她本就没有活下去的命。
到底是我太天真了,怎么能与天斗呢。”
第712章 临安有意,仓夕无情
越是沉浸在往事中。
金老太爷的情绪便越是低沉。
末了,金老太爷说几个字都要喘很长一口气,再缓很长一会子时间。
而随着他的缓歇,他的脸色越发灰白。
看着父亲那般虚弱的模样,金芦之只觉得心一扯一扯的疼。
他终于忍不住握住金老太爷的手:
“父亲,别想了,都过去了。”
“过去了啊。”
金老太爷如梦初醒一般喃喃重复着金芦之。
他掀了掀眼皮,似确认般又重复了一变:
“是啊,都过去了啊。”
嗓音嘶哑,带着无尽遗憾。
金芦之听言,只觉得喉头被哽住。
他知道那个女孩儿是父亲的心结。
一日找不到那女孩儿,或者是那女孩儿的尸首,这个坎,父亲便过不去。
除了一句干瘪的‘事情都过去了’。
他根本不知还能说些什么可以宽慰父亲的话。
倒是金老太爷自己先收敛了情绪。
金老太爷颤着手将脸上的泪擦干,对着金芦之道:
“外边风真大,把我这把老骨头的眼泪都给吹出来了。
二郎,你扶我回屋歇着去吧。”
金芦之自是急急点头。
他仓皇扶起金老太爷的胳膊。
父子俩沉默着回屋。
路上,金老太爷有意说些话转移先前的话头:
“对了,二郎,怡儿的身子怎么样了。”
“精神倒是可以,就是还是不怎么吃东西。”金芦之听言,注意力果然被吸引。
只是,他的脸上仍旧写满了惆怅。
“我们金家到底是做了什么孽啊。”金老太爷低声喃喃一句。
“父亲,怡儿的事情和金家无关。”
金芦之皱起眉头,反驳:
“怡儿年纪尚小,等她大了会明白我的苦心的。”
“这都多少年了。”金老太爷摆摆手:“怡儿如今这样,还能平平安安的长大么?”
金芦之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金老太爷看他:
“二郎,有时间还是朝着怡儿把当年的事情说清楚吧,这么一直瞒着她终不是个事儿啊。”
“可那终是她的母亲啊。”金芦之颤声道:
“父亲,我总觉得若是怡儿知晓真相,会受不了的。”
“那像眼下这样,二郎你还能承受多久?”金老太爷目光灼灼的看着金芦之,问道。
金芦之一怔。
他默了良久,才哽道:“我不重要。”
“呵,不重要。”金老太爷饶有兴味的看着金芦之,眼底一抹愁绪一闪而过。
“我宁愿怡儿怨我,也不愿她恨自己的娘亲。”金芦之定定道。
“随你吧。”
金老太爷摆摆手,他闷闷开口:“我也没法子去干涉你们父女两个的事情。”
“父亲。”金芦之蹙眉,他想要解释。
“你何时回京?”金老太爷忽然道。
金芦之微楞,他看着父亲苍老的身形,只觉得酸楚涌上心头。
末了,金芦之叹息一声道:“再等等吧。”
“还是早日回去吧。”金老太爷笑道:“陛下能容忍你,但不可能一直如此容忍你。”
“这么些日子,想来该是陛下的极限了。”
金芦之脸色微变。
“你已经守了我这把老骨头半年了,够了。”金老太爷继续道:
“我留在这小镇上,挺好的。”
“父亲!”金芦之皱起眉头。
“罢了罢了,不讲了。”
金老太爷笑笑:
“再讲又要闹得你我都不高兴,我还是回屋歇着吧。”
金芦之嘴唇翕动。
他想要对父亲讲自己并不想要惹他不快,却终是开不了这个口。
只能沉默着将父亲搀进屋内。
……
九福堂的忙碌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里,徐芳园几乎将龙潭镇上的老老小小诊了个遍。
周度和仓夕都是聪明且手脚利落的。
有他们帮忙,九福堂里的种种进展到底还算是有条不紊。
而孙临安见着仓夕和周度那般模样,也有意让他们两个的其中一个继承九福堂的衣钵。
九福堂没落时,孙临安不敢想这些事情。
可是如今,九福堂重新起来了,而他也上了年纪。
谁来接手九福堂便是摆在了孙临安眼前最紧要的问题。
原本,他是想要让徐芳园接手的。
毕竟如今这九福堂早已属于她。
更何况,徐芳园的医术在他之上。
可孙临安没有料到的是,他才稍稍朝着徐芳园吐露了这个想法,便被徐芳园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以徐芳园的说法是。
她以后该是要离开这里,她可以将自己所学写成册子教给孙临安。
但没法如孙临安一般,一辈子都守着九福堂。
孙临安听言,虽然落寞,却也理解。
他一直都很清楚。
以徐芳园的本事,的确不该困于九福堂这么一方小小的天地。
徐芳园告诉孙临安说:
“不如想想其他人吧,像小文小武,仓夕或者是周度都挺合适的。”
孙临安听言,果真就考虑了起来。
小文小武,是他第一个放弃的。
虽说他们二人是他看着长大的。
对与小文小武,孙临安觉得他们能一生无忧,就很好了。
别的,他不指望。
仓夕和周度这两人,倒是让孙临安很是看好。
这其中,孙临安又尤其看好仓夕。
他曾不止一次告诉徐芳园,他很中意仓夕。
他发现仓夕其人不止功夫极佳,记性也是极好。
那些个周自己上手了十遍百遍才能记住的事情,仓夕只听一遍或是看一眼,便能记得清清楚楚。
只是……
奈何孙临安有意,仓夕无情。
孙临安还没开口对仓夕讲呢,仓夕便说他不学。
几次下来,孙临安挫败得紧,只能转向对学医很是热忱的中周度了。
亏得周度不负孙临安的期待。
在识药开方上,周度还算是天赋。
很多东西,孙临安只需教他两三遍,他便能记住了。
每每见着周度伏案苦学父亲留下的医书时,孙临安便不由自主地会无比哀怨的仓夕。
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若是仓夕也能学,那该多好。
后头,还是徐芳园浅笑着对他讲,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孙临安想想仓夕当初那般落魄的出现在食肆门口,想着他或许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便也就作罢了。
他自我安慰般的絮叨。
哎,有周度也不错了,这还送一个小剩呢。
小剩那虎头虎脑的样子很是机灵。
指不定长大了比仓夕还要能干呢!
……
第713章 来帮忙
苏家三兄妹,都去了骈拇先生的黄亭书院。
徐芳园隐约听骈拇先生抱怨过。
他只答应收下苏见琛和苏奕?,可不想收什么苏奕绮。
骈拇先生是个讲究‘眼缘’的人,苏奕绮显然不合他的眼。
这话本是偷偷抱怨,却不知怎地被苏奕绮听见了。
苏奕绮干脆借机朝着苏平昌说。
既先生不愿收她,她也犯不着去碍先生的眼。
后头是苏平昌将苏奕绮又哄了去。
自然的,收下苏奕绮,骈拇先生收了苏奕绮足足五百两银子。
骈拇先生喜滋滋的对苏平昌讲——
这样看起来,苏奕绮这丫头也挺有眼缘的。
苏奕绮为此敢怒不敢言。
虽然让苏奕绮去黄亭书院念书是苏平昌的主意。
但或许是见着苏奕绮过于不快乐。
他朝着苏奕绮承诺,等云霓宴一过,便随便她去哪儿念书。
得了这般许诺过后,苏奕绮的脸上才终于有了点点笑意。
……
如今,九福堂已然步入正轨。
徐芳园也渐渐的开始着手准备食肆开张事宜。
原本在半月之前,徐芳园便有意将食肆开张。
毕竟距离她当初决定要开食肆已过了许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