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商女俏军师 (吃西米的蓝灰)
- 穿越重生
- 作者:吃西米的蓝灰
- 更新入库:04.10
“我,我没有,哥哥说,我不能随便收别人的银子,说是无功不受禄……”
所以,那笔银子他当时就归还给了那个人。
余秋雨听到他这样回答,这才稍微的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余亦然这个臭小子没有收下银子,要是他收下了那笔银子,还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麻烦来。
她可不希望再让余亦凡冒险。
她既然穿越投生到了原主身上,可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原主守护好一家人的平安。
所以,她不得不紧张,不得不敏感。
“你没有收银子就好,记住,陌生人给你银子,千万不能要,这可关系着哥哥的前程。”
幸好余亦然没有接受那笔银子,她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去帮助余亦凡想解决的办法。
君子无功不受禄这个道理余亦然懂,但是余秋雨表现出这副事关重大,甚至会影响自家哥哥的大好前程的说法,余亦然就有点不太明白了。
为什么啊?
怎么就会影响自己哥哥的前程?
余亦然是个半大的孩子,虽然已经知晓些世故,但是依然单纯。
看余亦然这不懂不懂懵懂无知的模样,余秋雨突然觉得,有些道理,还真的就得让余亦然明白,让余亦然知道。
余秋雨歪着脑袋思考了半天,考虑着从哪一个角度破题跟余秋雨讲解?
想了半天,决定从人际关系来破题。
“小然,我问你,你看,就是你们学堂里的人知道哥哥成为了岭南的知府,他们都表现得很高兴吗?”
余亦然在余秋雨的引导下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
“不,不是,也有些人不开心,他们都是平日里看我不顺眼的同窗,他们本就看我不顺眼,现在哥哥成为知府,我们家比较得意,所以他们当然会看我们不顺眼啊。”
为什么余亦然会说出这样单纯的话语?
这说明她余秋雨所提出来的问题,余亦然并没有考虑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去。
“那么,为什么看你不顺眼呢?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你总需要考虑一下原因,这个人为什么要伤害你?这个人为什么要欺负你?你是不是威胁到了人家的利益?还是人家仅仅是心情不好所以想要欺负你?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关系,你需要考虑的全面全面再全面一些。”
余秋雨说得多,但是她自我认为,自己所说的,理解起来并不会很累赘。
而是她个人认为,余亦然的年纪已经不算很小了,有些道理,有些要紧关系,需要给余亦然梳理明白。
说完这些,余秋雨把剩下的时间应用于余亦然的自我思考,她得抓紧时间看看自己锅内的菜是否已经熟了。
还好,还没熟,大火翻炒,再浇上调料汁,香气顿时四溢。
在四溢的香气中,余亦然豁然开朗,他想明白了。
“姐姐,我明白了。”
余秋雨摸了摸他的脑袋。
“想明白了就好,赶紧赶紧,把盘子端过来,菜好了。”
说着余秋雨就赶紧再次的用锅铲将锅内的饭菜搅-弄了几下,避免烧糊。
余亦然见状,急忙小跑到碗橱那里去,端出来几个碟子,余秋雨将锅内的饭菜稳稳地盛到了碟子里边,让余亦然赶紧把菜端上了桌子。
她又赶紧将锅给刷了刷,然后再开始准备第二道菜。
大锅炒热油,淋上新鲜的青菜,余家小院内香气四溢。
原主的厨艺其实很不错的,在余秋雨的记忆里,原主很小就开始尝试着跟娘亲学习做菜,就算原主已经过世,但是做菜的手艺依然残存在记忆里,并且还会随着习惯出现,余秋雨这次做的几道小菜都是用原主的手法做的。
原主做菜的味道,原主的炒菜技艺说不定还能打消掉余亦凡对自己的怀疑。
余秋雨今日买了自己不太擅长做的菜,可是有原因的。
想到庆功那日,余亦凡半醉半醒,质问自己到底是谁的那一幕,余秋雨就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幸好当时余亦凡是在喝醉的状态,否则自己可就露馅了。
所以,余秋雨决定得想个办法打消余亦凡的怀疑。
她决定,还是从原主的生活习惯出发。
连续做了几道菜之后,余秋雨又做了几道点心,依然是再普通不过的枣泥糕和山楂核桃糕,她尽量把外表做得那么的其貌不扬,以此减少怀疑。
再加上刚买好的桑落酒,还有这一年的新茶,刚刚好,菜,点心,水果,茶,酒,样样齐全。
这些菜将将做好,余亦凡就已经带着圣旨从外边回来了。
余秋雨眼尖的瞅见余亦凡怀中的那个用黄绸缎裹起来的东西,就知道那是册封余亦凡为知府的圣旨。
因为余亦凡不过是区区岭南知府衙门的幕僚,再加上为官不过数月,按照道理,余亦凡晋封的速度是不应该那么快的,但是皇帝觉得余亦凡劳苦功高,有意要给余亦凡些封赏,在不违背祖制的条件下,只能破格晋封余亦凡为知府。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余秋雨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相当明白的。
走进屋来,余亦凡一下子就看到了摆放在桌子上的色香味俱全的小菜,有荤有素,酒肉搭配,而且酒还是上好的桑落酒,不仅如此,还有上好的春茶,晚饭如此的丰盛,余亦凡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余秋雨的意思。
“你们知道了?”
余秋雨端着炒好的菜和点心进了屋子。
“恩,今日衙役过来知会了一声。”
她表面上回答的很平淡,但是心里边确实打心底的为余亦凡高兴。
虽然岭南位置比较偏僻,但是岭南知府的品阶还是蛮高的,有了岭南知府这么高的底板,要是余亦凡日后再立下什么功劳,或者是再有什么政绩,晋封的幅度也会比较大些。
余家的父母一直很遗憾,没有能看到余家的两个儿子出人头地,现在余家的长子要是能在官场上官运亨通平步青云,这余家的二老就算是在就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吧?
她暂时宿在原主余秋雨体内,如果能帮助余亦凡排除一些危险,或者能帮助余亦凡做些什么的话,也就算对得起余家了。
余秋雨觉得自己或许有可能想多了,但是性格使然,她不太喜欢亏欠别人的。
余亦凡笑了一下,笑容很平淡,没有过度的欣喜和张扬。
“这帮衙役,还真是有些沉不住气。”
说着,余亦凡就找了一处紫檀木的盒子,将圣旨小心翼翼的放了进去。
紫檀木盒子是她们余家最珍贵的盒子,可是现在盒子里承载的是圣旨,倒也是“物尽其用”。
余秋雨注视着那个紫檀木盒子,摇曳的烛火下,她透过盒子,看到的是余亦凡的前程。
“哥,你想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
第137章 一时失言
余秋雨的这句话出现的有些突然,甚至有些让人惊讶。
余亦凡错愕的回头看向余秋雨。
他印象中的余秋雨应该淡泊且沉静,怎么也会有这种加官进爵的心思?
“秋雨,你说什么?”
余秋雨把话说出口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加官进爵平步青云这种话压根不是一个妇道人家可以轻易妄言的。
而她刚才,就是犯了一个大忌。
余秋雨顿时尴尬了,低着脑袋,一时半会想不出什么由头来可以解释自己刚才的失态。
刚才她不过是自己的野心在作祟,觉得余亦凡既然已经做了知府,完全可以存一点野心,继续以知府为跳板,继续晋封,光耀门楣。
古代封建制度森严,女子不得妄议朝政,所以她刚才的行为确实是出格了。
还没等到余秋雨自己找到理由,余亦凡就已经替余秋雨想到了理由和借口。
“小秋雨,你对哥哥说说,你是不是对宋大人怀了什么心思?”
说到京城,余亦凡直接就想到了宋哲。
偌大的京城,和余秋雨有联系的无非就是三个人。
定北将军府的三公子宋哲。
当朝的五皇子赵至琛。
镇南王府的小郡主赵雪叠。
能让余秋雨有这种想要离开岭南前往京城的想法的人,想都不用想就是宋哲。
想到宋哲对待余秋雨的不同,余亦凡下意识地以为,余秋雨想去京城,应该就是想去见到宋哲。
提到宋哲的名字时,余秋雨有一瞬间的愣住,余亦凡能这样想,正好说明余亦凡误会了她和宋哲的关系,可是后来转念一想,余秋雨又懒得解释了。
其实有宋哲当借口也不错,至少在道理上是能够说得通的。
余秋雨想了想,默认了这个说法。
余亦凡误会了这没错,不过这还真是一个歪打正着的误会啊。
“我没有怀特别的心思,就是,我曾经答应过宋大人,一定会去京城找他,我不过是在遵守我对宋大人的承诺罢了。”
君子一诺重于千金。
这句话可是余亦凡教授给自己的。
“遵守承诺是好事,但是小秋雨,京城可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哥哥担心你。”
说着,余亦凡大约是也不知道该同余秋雨讲什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