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样说,郝灵做出大松一口气的模样:“我真怕你烧村。”
卫弋:“我不是那等不知分寸的人,不可伤及性命,总要他们体会到剜心之痛。”
郝灵竖拇指,没看出来,威武不凡的大将军还有一颗斤斤计较的心。
卫弋:“我是教他们做人。”
郝灵道:“我以为,世态炎凉看惯,将军大人会不屑计较。”
卫弋:“若是年老看破世事人心自然不屑计较,但跟你在一起后,我热血沸腾如少年初心。”
郝灵:……你意思是我很幼稚传染了你?
呵,皮一下很开心?
总之,卫弋在钱家彻底站稳了脚,起初汪秀华觉得有些妨碍,村里流言也多,但随着卫弋文能辅导功课武能教授功夫,汪秀华觉得好像是自家沾了大便宜。
尤其这姑娘冷冰冰的一个眼神就能把底下仨孩子收拾得服服帖帖,且三人肉眼可见的在她眼皮子底下脱胎换骨,钱小兵那样小混蛋都收拾得端端正正整整齐齐走出去不比男知青差,汪秀华更是喜欢上这姑娘了。
最重要的是,这姑娘跟自家老头确实没那关系,不止她家看清楚了,便是村里人也看清楚了。这两人走出去,哪怕是肩并肩齐步走,落在谁眼里都像是上级来视察,而且那姑娘一双眼睛一扫,吓人。
大约也是因为这样,卫弋肚子遮不住的时候,竟也没引来村里人多大的议论,背后多说的是,肚里孩子的爹得是啥来头才敢拿下这样的姑娘。这样的姑娘搂着睡不冷吗?大夏天也觉得冷哇。
莫名其妙,盐阿郎被安了一个来历不明却背景不简单的爹。
而在时间如水流逝里,年关也要到了。
钱蕙兰钱慧心在炕上躺了一个月就能自己起来下地撑着拐走两步了。
这拐还是郝灵做的,很符合人体工程学,两人用得很顺手不费力,再看郝灵的背影便很纠结。
自从断了腿她爹就没往她们屋里迈进一步,后头又出董成林的事,姐妹俩心里不免嘀咕,这是被放弃了,反正又不是儿子,早晚嫁出去,不免自怨自艾,也有怨恨。等拐杖到手,用上了,似乎又能体会到往日里爹的疼爱起来。
心里酸,眼里也酸,咋就这样了呢。
两人迫不及待的出来,还有一层原因,郝灵说到做到,不给吃荤腥就是不给吃,说扣口粮就一定要扣,躺着期间她们吃到的最好待遇,就是窝窝头蘸菜汤,那么小的窝窝头,一人只能一个。多少次两人半夜饿醒哇。
汪秀华:“出去给你们爹认个错,好好认错,你们爹不是铁石心肠。”
“你们俩出事你爹能不心疼?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们好?真跟董成林去了能过啥好日子?那董成林不是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是动之以情。
“再不出去就要饿成骷髅头,脸都凹了不好看了,小兵做饭越来越像样,你们不想吃肉?”——这是晓之以利。
两人终于架着拐磨磨蹭蹭扭扭捏捏,或许是郝灵的饿肚子策略果然奏效,清汤寡水才能养心,两人看着没一开始那么骄纵火爆,总算有个做女儿的该有的模样。
老大的闺女知道羞,当着一家人的面,含含糊糊没脸大声说,两人认了错,掉下泪。
郝灵没抓着不放,谁年轻的时候不犯错误,认识到了改正就行。
坐下吃饭。
在卫弋的督促下,钱小兵的厨艺日新月异,能将缺油少酱的农家菜做得津津有味,也算他有几分天赋。
只是与小蔡熹远远不能比。
姐妹俩坐下,勾人的饭菜香往鼻里钻,虽然没有大肉片子,但有一道蒸鸡蛋,上头撒着肉沫沫,别提有多香。
下意识拿了筷子就要挑,筷子伸到半截忽然觉得不对,抬头一看,一桌的人都盯着她俩瞧呢,顿时红透了脸。
郝灵:“汪秀华,看你教的好女儿。”
汪秀华:我就知道。
两人忙把筷子放下,羞得不敢抬头。
第五百二十三章 落空
原本汪秀华不会觉得有什么,毕竟孩子什么样都是做家长的言传身教,可身边有个古礼上好的大将军芯子的女知青,人家那一举一动默默无声的礼仪之处,一点儿不让人觉得突兀反而自惭形秽下意识的跟着学。
这么一比,纵然是亲闺女也不想要了。
丢是不能丢的,毕竟是亲生的,汪秀华只能板着脸一句:“跟着你们丽丽姐学。”
两人原本不服气呢,可郝灵动筷子之后,她们看着卫弋拿筷举筷送入嘴巴,自己个儿也觉得好看,比以前在知青点看到的那个说自己是什么小公主的女知青都好看。
一点不小气,特别的自然养眼。
瞬间两人想到同一个词:涵养。
那点子不服气退下去,都想学。
能看上董成林就说明两人心里是有点野心的,人有野心为什么?为的自己比别人好,为得别人眼馋自己。谁不想出去被人高看一眼,从餐桌礼仪开始。
莫名的,来自卫弋的压力比失恋还打击人,两人消消停停用了美味的一餐,好歹终于吃饱了。
至于那盆蒸鸡蛋,被汪秀华一勺一勺公平公正的分给所有人。
不用谦让,也没有争抢,多么的和平。
董成林一点不和平,他想发动战争,对老钱家。
那天被撵走,董成林好几天都没回过神,这不应该呀,以他董成林的能耐,他早把钱家给哄住了,除了钱小军那个养不熟的,谁都该把他当座上宾才对,咋就被轰出来了?咋就被拒绝了?
想着大队长那一番话,董成林还真去问了,问那些年纪差不多大的老人。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算计的心思不能暴露,是偷摸跑到不远的县里故意跟老人家搭话茬儿,把这事用别人的身份讲出来。
郝灵还真没骗他,不过这可不是什么不成文的规矩,而是有点生活智慧生活阅历的人就知道的道理。
有个戴眼镜的看着是文化人的就说:“肯定不能成啊,亲兄弟看上同一个女人,这就是祸乱的根源,不管哪个成了另一个都不能好。往后过着过着再闹出什么事呢?这种事,绝对不能容忍,就是搬家也不能跟那女的扯上关系。”
有那嘴毒的就说:“这女的指定跟这家有仇故意来祸害这家的,最毒妇人心啊,这种女的这种事,搁过去——”没敢说。
但所有人都如出一辙的鄙夷瞧不起。
董成林恍惚,难道自己真错了?抢到手的不是更香?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这些老顽固懂不懂?
他不懂,这些老人家是从做爹娘的角度出发,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因为一个外人反目成仇。一个肚子里钻出来的,没道理为一个陌生人闹到一辈子不来往。
若是他去找年轻人问这个问题,或者能遇到情爱冲昏头的站他这边。
可惜,钱力民不是年轻人,他在乎的是钱力民的想法。
钱力民的态度明明白白,钱家和他董成林没关系了,在他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日不如一日的对待里他已经深刻体会到这点。
不是没想挽回,可汪秀华动作太快。
那晚之后第二天,汪秀华通过各路婶子大娘嫂子小媳妇的嘴里散发:钱家和董成林不来往了,钱家闺女看不上董成林,要啥没啥只一张嘴的男人靠不住。
好事的打听里头的内情。
汪秀华暗恨,要不是俩死妮子太招摇,弄得人尽皆知的,这会儿她能把事全推到董成林头上去,可恨她们不作不死啊,自家名声是不能全顾了。
但名声差点就差点,总比吃亏一辈子强。
故作愤愤:“还是我家老头有主意,那男知青再机灵呢,我家老头设套问了一大圈,才听出来人家可是好算计,压根看不上咱村里女子,就想找个人家帮干活帮下地养活他。唉,这些城里人就是心眼子多,我们家闺女老实,可不敢嫁给这样人。这不话头一露,我闺女立即看透了,拿了大扫帚把人撵出去,让他滚得远远的。”
引得村里妇人一阵议论城里人是多奸诈心黑,男知青是多么靠不住。
也有人不乐意听,找农家丈人或者公婆的知青也不少,大林村就有几家落地生根的知青,孩子都有了,听了这些话就不高兴,城里人乡下人哪哪的人都不能一棍子打死,人在哪都有好有坏,你们这样说话,我家女婿/媳妇还咋过?
讥讽的问:“哟,你闺女打出去的?你哪个闺女?大闺女二闺女都围着人转,咱这些做长辈的都看不下去,咋,人董知青究竟看上哪个?还是,人家都看不上你才这说辞?”
汪秀华吵了不少架,心知人家心里多看不起她看不起钱蕙兰钱慧心,以前自欺欺人装看不见,现在遮羞布扯下才知道当初想法多荒唐,一边庆幸钱力民及时变想法庆幸好歹事没成,一方面也着实羞恼恨不得把两个不争气的揍一顿出气。那时候钱蕙兰钱慧心还失魂落魄没从打击中醒过来呢,倒阴差阳错逃过一劫。
后来汪秀华嘴角起泡,还是郝灵看不下去利用手里权利压了压人,才让她气顺畅了。
钱力民又学一手,就是嘛,手里有权利就得给自家人庇护,反正又没犯错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