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 完结+番外 (九州大人)
当然他朝的是七婶一伙人那边,因为对方平时在村里就不是个安生的,不是跟这家闹就是同那家吵,还惯爱欺软怕硬窝里横,是伙棘手的赖头子。
在村长面前,七婶等人不敢造次,只嘟囔着说没干啥,过来看一眼等等。
钱宝芳毫无顾忌地拆台,“叔,他们还想搬空我家嘞,连点活路都不给留。”
村长立时怒颜厉色地跟七婶他们确认,最后不管对方承不承认,他都把人训了一通撵走。
七婶和二叔二婶在走前狠狠瞪了钱宝芳一眼,被她举着菜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吓得三人当即情不自禁地缩回脖子,一个个地溜的比兔子还快。
这伙人过来一趟什么都没捞着还徒惹一身骚,何苦来哉。
钱宝芳表示看不懂极品们的脑回路,转头就将其抛到了脑后。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才不跟那些人纠缠着瞎浪费功夫,平白抬高对方,直接无视即好。
等赶走那伙人,王叔的神色和缓下来,向钱宝芳询问了下她爸妈的伤势情况,知道没啥大碍后不禁松了口气,然后又得知她的打算,对于她借用拖拉机的行为没反对,还让自家儿子到时去送送她。
另外,还有一件事。
“你们既然要在县城里养伤,估摸着许久回不来,待会儿我回家开张证明给你,也好待在那儿更名正言顺些……”以防被查到了遣送回来。
王叔提点到的这一方面,钱宝芳确实没想到过。
毕竟以她现有的后世思维,不会觉得只是从乡下村子到县城看个伤,还要办类似暂住证之类的东西。
但这年头不比后世,想在县城待着,如果户口不在那里的话,身份证明必不可少。
不然若是不被查出来还好,一旦查出来,不光当事人被遣回,相应的村队长也要吃瓜落。
王叔私底下被大家叫村长,其实他就是本村大队的生产队长,对于这些事情有些了解,所以在了解到钱宝芳一家的情况后赶紧给做了补漏。
钱宝芳连忙感谢一番,趁着众人忙活的空档,她随王叔回他家开了张证明。
证明上面写了他们一家留在县城的原因,以及大致的时间日期,标明农忙的时候会回来,不耽误生产任务云云,最后盖上一个队里的大红印。
由于城镇户口不好转,暂时只能先这么着。
钱宝芳想着,等过两年或许就有机会再做改变。
这件事办好后,小院那边的东西也整理的差不多了,能带走的基本都打包出来,剩下的大部分归置到各处用玉米秸秆盖好,小部分叫帮忙的人拿去分了。
物质匮乏了那么多年,乡下一针一线一砖一瓦都有人稀罕。
钱宝芳嫌弃不要,自有人想拿去用的。
等一切收拾妥当了,王中华去开来队里的手扶拖拉机,众人搭把手将打包的东西搬上车斗,再随同两个壮小伙,最终叫钱宝芳上去坐好,拖拉机突突地启动着离开村子。
县城那边钱妈已经在望眼欲穿地等着了,他们人一到,她就听着声音迎到家属院大门外。
家属院不让进拖拉机这种的车,于是大家下来开始搬东西。
期间,王中华瞧见钱宝芳他们家住在这样的地方,禁不住露出几分羡慕,虽说房子是租的,但环境好啊,周围人看起来都是有文化,精神面貌和穿着和乡下村子里不一样,令人向往不已。
但等到知晓钱宝芳租房子的费用后,他就立马打消了脑子里冒出来的那点不切实际的念头。
住城里好是好,就太费钱了,住不起。
钱宝芳没察觉到这位老乡的心理路程,她正忙着指挥小伙子们将粮食垛到她那屋去,里面已经收拾好了一片地方,特地用大块的油纸垫着防潮,油纸底下还搁了木板子,等粮食垛上去后再拿草席子遮盖点,不怕粮食受潮霉掉。
而且她之后有别的打算,若是成真的话,这些粮食估计不会存放太久。
另外还有被褥衣裳也都放在她这里,过后都得拆洗干净才能重新使用,不然脏兮兮的看都没眼看。
剩下的锅碗瓢盆等杂物则先堆在门口了,钱宝芳对其也有安排。
钱妈倒是想动手开始洗洗刷刷,但钱宝芳看着她还没好透的那只手臂,果断拦住没让,免得一个不小心伤上加伤。
待到以上忙完,王中华没有立即走,而是进屋看望了一下钱爸,传达了大队长对其的关怀与慰问。
钱爸十分动容,连连道谢。
闲话过片刻,王中华适时提出告辞。
由于这边乱糟糟的,钱爸没有多留他们,让自家闺女好好送送人家。
钱宝芳应下,坐上拖拉机送他们到街头,请小伙子们挨个喝瓶汽水作为感谢,不让人白帮忙。
第206章 霸道村姑成壕路10
钱妈的手不方便,顾好钱爸就不错了,剩下的活计只能由钱宝芳来。
好在钱宝芳自己完全能应付,送走王中华一行回来后立马开始洗洗刷刷地收拾着,争取在一天之内全部搞定。
至于后者回去是如何同王叔纳罕他们一家靠什么在县城租房生活,她就管不了了。
如果后面有人来问的话,不是还有一个好心人卫同志在的么,想必对方不会介意暂时充当一下他们家的大恩人。
实际上,人家确实对钱宝芳家恩重如山,她那样回答的话也没错不是。
钱宝芳懒得多想那些了,因为这个时候洗刷的活计可不好搞。
小平房没有自来水,用水都得跑前头一个公用水管那提水,然后脏水也不能随便泼,得倒到另一边下水的坑池里,来来回回的忒是麻烦。
钱宝芳任劳任怨地干着活,对筒子楼上的住户抛去羡慕的一眼,顺便无比怀念现代用水特别方便的城市生活。
忙过一通,终于在天黑前,她将剥下的被罩床单以及旧衣裳旧毛巾之类的都清洗好晾上,另外吃饭用的锅碗瓢盆也都洗刷干净,等弄来生火的炉子和煤球就能开火做饭。
这又是一项支出。
钱宝芳咬着笔杆子叹气,最终还是不得不在小本本上再添一笔。
毕竟是必需的东西,省是省不掉的,只能想办法尽快开源了。
晚饭照常是钱妈到前面医院食堂买的稀饭和窝头,外加一份咸菜,三人对付着草草吃完后各自歇下不提。
翌日早起,钱宝芳自己去买的红薯粥和菜包子当早餐,额外还有一小份炒鸡蛋给钱爸补身子。
钱妈不舍得花钱买太好的,嫌医院食堂比自己做着吃贵些。
钱宝芳觉得还是早点开火比较好,于是早饭后就出去了一趟,打听哪里有二手的火炉子卖。
新的暂时消费不起,旧的倒是可以来一个先用一用。
这个不用多找,医院家属院就有人家里有不用的炉子,知道她买去做饭用就给她从杂物房里扒拉出来了,几块钱拎走随便使唤,反正放着也是放着。
钱宝芳发现这里真是个宝藏地,继火炉子之后又陆续从一群大爷大妈那里集齐了火钳子、烧水的旧铝锅等配套的东西。
虽然钱也花了些,但总比到街上买新的便宜吧。
这年头也不存在什么便宜没好货,物件都做的良心品质,抗用着呢,即使是旧的,再用个几年十几年的也不成问题。
弄好了炉子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跑去煤店拉回一小车蜂窝煤球,够他们家用上一段时间的。
有了炉子有了火,做饭烧水是有着落了。
另外,家属院里还有个菜站,平时买菜十分便利,
中午做饭前,钱宝芳跟着一群大爷大妈过去买些青菜萝卜和肉蛋,学老前辈们跟摊主讨价还价,不用票只要钱就行。
因为上头政策的关系,他们这边日常买卖已经很少再用票了。
一般都是很稀缺的精贵东西才会涉及到票证。
这就方便了钱宝芳,不然即使她手里有钱,搞不来票啊证啊的都白搭。
东西准备好了后,钱宝芳尝试着将炉子点着,然后将洗刷干净的铁锅放上去先烧了锅热水。
本来他们家是没有暖水壶的,但她准备生活物品的时候买的有,这时候将热水烧好装进去,等钱爸钱妈渴了就能喝上,不用跟之前那样只能跑去医院那边排队接。
锅热好,就该做午饭了。
买菜的时候钱宝芳就有了打算,这会儿手脚利索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将食材一一处理了。
钱妈只有一只手能活动,也帮不上大忙,索性就在一旁给闺女打打下手,顺便再看顾一下屋里卧床养伤的丈夫。
眼看闺女不光和了二合面醒着,还处理起了刚买的猪下水剁馅儿,她忍不住出声道,“吃个面条就好,肉用不了这么多吧?”瞧着半副下水都给剁进去,太奢侈了。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用光下水剁了馅儿后,钱宝芳还泡了锅红薯粉丝,那是他们家过年时才会吃的东西。
“我这是想做出点吃食让你们尝尝,好吃的话我就去卖着试试。”钱宝芳一边揉着醒好的面团,一边笑着解释说。
钱妈这才恍然明白闺女的用意,顿时也不心疼阻拦了,开始更用心地帮她看好火和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