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您请!”
姜霁:“......”好想辞职啊!
----------
十月初,海市飘起了小雪。气温一下降到了零度左右。
地面温度还可以,所以雪花根本存不住,刚落到地上就消失无踪了。
面对明显变冷的天气,温盟官都变了脸色。他原以为,至少还有一个月才入冬,可没想到......
温朝会立马召开会议,商议海市的过冬方案。虽然大家伙儿都有囤木柴,可那么点玩意儿,真烧不过一个冬天。
护卫队是囤的有煤炭,可资源不可再生,他们舍不得拿出来霍霍。
人要吃饭,要取暖,要活动,新的物资分配方案势在必行。
经过讨论,包括和帝京那边请示,最终确定以信用点换取物资的方案。
具体就是把基地里的工作划分工种,以信用点结算工资。信用点可用于日常花销。
护卫员的信用点是最高的,每个月有60点。劳务员次之,每个月40点。而负责基建、农耕、养殖的幸存者,根据工作强度不同,每个月拿到10到30个点。
护卫队的米、面等细粮,一斤2个信用点。粗粮一斤1.5个信用点。脱水蔬菜一斤5个信用点。煤炭一斤3个信用点。食堂的一餐,每吨0.5个信用点......
方案暂且这么实施,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沈彦明和毕乔安算了算,俩人一个月120个信用点,可以保证一家四口吃饱喝足。当然,他们有空间,不怕。
为了对得起这120个信用点,俩人拼了命的工作。药丸子以1.5倍的量交上去,农业区那边,俩人相当于出白工。
夫妻俩每天忙得要死,却觉得充实无比。就连安安暖暖,都成熟稳重了不少。
十月初的小雪飘了一天就停了。雪后缓了两天,气温又升到了十来度。
叶文规当机立断,把地里的菜都薅了,赶紧种小麦。再耽搁,他怕又要降温了。
沈彦明和毕乔安把工作重点都放到了农业区,等大家忙碌完,也到了十月下旬。
这下夫妻俩自由了,每天除了搓药丸子,就是出去捡树枝。短短半个月,就把客厅、客卧的空间堆满了。
夫妻俩这下可以心安理得的猫冬了。
十一月中旬,海市天降大雪。短短十几分钟,天空就把地面染上了一层雪白。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海市这边已经恢复了和帝京的通信。不仅有卫星电话可以打,就连食堂的电视荧幕,都可以播放来自帝京的新闻消息了。
沈彦明和毕乔安隔天就会到食堂吃饭,只为了解青华国的最新动态。
也就是这时,他们才知道,海啸的波及面有多广。
通过观看卫星图像,发现全球60%的陆地面积都遭受了海水侵袭,而幸存者,十不存一。
青华国中部地区最终也没能幸免于难,海水直逼昆蒙山脚下。只不过,海啸的力量锐减,大多数人都还活着,只是城市遭受了重大冲击。
现在大家可以说是属于同一起跑线,那些前往昆蒙山脉的幸存者,在路上,就后悔了。
而昆蒙山上逃过一难的沿海居民,也在护卫队的护送下,不是回了原户籍地,就是就近找了护卫队落户。
其实去哪里是有讲究的。因为青华国的储备物资存放在各地护卫队,如果幸存者扎堆,那么粮食的减少速度就会增快,整个基地,坚持不了多久。
海市的幸存者数量在全国来说算是低的。
第847章 拾荒者
因为它离昆蒙山脉远,离海边稍近,几乎没有外地的过来这边生活。
这对海市的幸存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当然,也保不齐这个消息公布后,会吸引来一大批其他城市的幸存者。毕竟,谁不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
夫妻俩了解完信息后,就回家了。路上踩在厚实的雪上,听到嘎吱嘎吱的响。
“老公,天越来越冷了,咱们明天还出来吗?”毕乔安压低声音问。
沈彦明感觉自家俩宝有点蔫,便摇摇头:“不了,还是在家窝着吧。要是有啥大事,护卫队应该会来通知。”
毕乔安点点头:“行吧。”
夫妻俩回到家,没有暖气的屋子很冷,不过跟外头比起来,已经好多了。
沈彦明洗过手后,去厨房拿了几根红薯,往炉子里一放,“一会儿给宝贝加餐。”
安安暖暖穿得跟个小企鹅一样,可还是挡不住外头的寒气。俩人十分不解,为什么不进“梦里”,那里暖暖和和,只要穿件小衣服就行。
夫妻俩不是没想过,可末世这环境,需要他们自行适应。不然体质无法提升,以后就只能生活在空间里了。
所以夫妻俩狠了狠心,只允许俩宝每周进空间玩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还包括洗澡的时间。
没办法,现在外头人哪还敢洗澡啊。就那柴,都不一定够烧。
毕乔安把俩宝的外套脱掉,给他们裹了一床厚被子放到沙发上,又让沈彦明给俩宝拿了两个暖水袋。
安安暖暖抱着暖水袋缓了十几分钟,才感觉身体没那么冷了。俩人恢复活力后,就在被子里玩闹起来。
“明天我去那个地下室里放点东西吧。”沈彦明说。
毕乔安没反对,只不过:“外头下这么大雪,不方便吧?而且地上都白了,你确定能找到那地方?”
沈彦明笑笑:“之前出去,我有刻意记下方位,照着仪表盘上走,应该不会错。”
毕乔安不放心,却也没拦着,只嘱咐了两句:“你路上小心,一旦有危险,你懂的。”
沈彦明揉揉她的长发:“放心,我有数。”
现在是搬运物资最好的时候,天冷,外出的人少,不过还有。他们进出不容易引人注意。可要是再过两天,气温一降再降,就不一定了。到那时大家都窝在家里,他们就是想出来,都出不来。
俩人聊着聊着,就听见有人敲门。沈彦明喊了句:“来了!”就起身开门。
“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沈彦明把人迎进来。
李照兆、许亚静、李婉婉、张和平寻地方坐下,跟安安暖暖打了声招呼,就跟沈彦明聊了起来。
“家里柴够烧吗,还有饭,能不能吃饱?”沈彦明问。
“还好,咱几个都有工作,信用值也都够用。每天吃饱不成问题,我们也在护卫队换取了不少煤炭。”
“那就好。今天过来是......”
李照兆压低声音问:“老沈,我想去拿点物资。”基地的饭吃饱归吃饱,可它吃不好。
沈彦明抬头看向张和平,只见他一脸羞愧:“看你方便不方便,反正我有没有都可以。”他不想来的,如果不是李照兆叫,他都不愿意开这口。
沈彦明点点头:“可以,明天我带你们去。”
李照兆一脸懵:“真有仓库啊?”
“不然嘞?”沈彦明一脸纳闷儿,仿佛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一般。实则在心里拉响了警报。
“啊,没什么!”李照兆尴尬的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开口。他该怎么解释自己怀疑自家兄弟拥有空间?没法解释啊!人家侧面否认了,他只能装作自己从来没瞎想过。
沈彦明看着许亚静完全不意外的表情,就知道她已经知道了某些隐秘。只不过,究竟知道多少,就不清楚了。
“明天你们都去?”
“亚静和婉婉不去了,就咱仨。老纪要巡逻,没时间。”
“成吧,找到了顺便给他带回来一份就好。”
“老沈,你确定那东西还在?”如果不是空间,他真的很难想象,有什么仓库能够躲避海啸。
沈彦明点点头,吹嘘道:“我对那个仓库有信心。等你们看见了,就知道它的牛掰之处了。”
李照兆似信非信,却啥都没说。闻着空气中香甜的烤红薯味儿,馋得流了流口水。
沈彦明直接从炉子里扒拉出几个烤红薯,给他们一人分了一个。
“吃吧,尝尝。”这是他从护卫队换的。
几人知道老沈家不缺吃的,就没客气。吃着香甜软糯的烤红薯,脸上挂起了幸福的微笑。
第二天,沈彦明跟媳妇儿打了声招呼后,就离开了。他把自己裹成球,让人看不出身形和面貌。
去李斯凯和张和平的宿舍叫上人后,三人一起出了护卫队。
他们每人身上背着个包,手上拎了个竹篓,看起来跟外出的拾荒者没啥两样。
外头的雪已经积了一尺深,走起路来十分不便。他们越走越偏,慢慢的,远离了其他拾荒者。
沈彦明压低声音问李照兆:“你媳妇儿知道多少咱们的事?”
李照兆眼眸闪了闪,有些心虚的说:“就是知道咱们储存了一些物资。”
沈彦明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笑笑,没说什么。
几人走了四个小时左右,才走到发现地下室的那块儿区域。积雪已经很厚,单纯靠眼睛,根本找不到。
沈彦明在路上捡了几根木棍,给兄弟俩一人一根:“就在这一块儿了,你们找找。”
李照兆和张和平一脸呆愣,问道:“这,怎么找?”周围一片白色,哪哪都一样。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