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小周氏的族长还没说话,他们族里的妇人们就不依了,说两族现在拜的都不是同一个祖宗了,凭啥让他们小周氏出钱?
五叔公听到这话,当时脸就直接拉下来了。直接诘问小周氏的族长,他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是他点个头,他立即就走!
小周氏的族长没敢点头,钱是捐了,但五叔公呕死了。
周蓁蓁点头,“晚点我去看看他,这次我从李家带回了一些好药材,正好给他送点过去。”
她的话让周海不住地点头,“你去看他,他一准儿高兴。祠堂在建的时候,他就曾说过,等你回来,让你看看咱们的新祠堂,他一直说,新祠堂能建起来,你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劳。”
周蓁蓁摇头,不居功,“这是哪儿的话啊。这新祠堂是你们的心血才对。”
周海笑了笑,没再争辩这个。
“好啦,你也回去吧,这一路回来你也累了,海大伯还拖着你唠叨了那么多。”
“那行,海大伯,我就先回去了。”
外头,袁溯溟一直在大门处等她。
周蓁蓁朝他走过去。
这时周海又叫住了她,他显然也注意到袁溯溟了,敢情他刚才急于向周蓁蓁展示成果,没注意到人家。
“蓁姐儿啊,新祠堂建成了,明年你就从祠堂里风风光光地出嫁!”
“您老别光操心我啊,宸七哥比我年长,还是先操心他吧。”
周海笑骂,“这兔崽子也逃不掉!”
第121章
周蓁蓁他们回到阔别已久的四房,她爹在大门迎他们。
她大伯母谢氏也被放出来了, 也是‘特地’来迎他们的。
周蓁蓁扬了扬眉毛, 他们两个月不在, 家里变化很大嘛。
她爹脸有些憔悴, 见了他们漾开一抹笑, “一路上都累了吧?”
大姐近乡情怯, 心里直打鼓,所以没说话。
周宪此刻见到周涎,又因为知道他侍妾怀孕的事, 一时间心情复杂,故而沉默。
两人都不接话, 周蓁蓁只好自己上了, “还行, 这一路我们走得不快,倒没怎么受累。”
周涎点了点头, 看向袁溯溟, “这一路辛苦你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
接下来一路他爹都在和袁溯溟说话, 而她大伯娘来迎他们纯粹是彰显自己从禁足的状态中出来了的事实而已, 刚才在分叉路口就自己带着人走了。
等回到内院, 周涎安排人领着袁溯溟去客院,然后让他们先去见一见他们祖母,而他则去为他们准备接风洗尘宴。
稍作梳洗,他们就前去他们祖母的院子请安。
“祖母,孙女回来了。”周澜澜有些怯怯地说道。
何老安人见周蓁蓁和周宪两人陪着周澜澜过来, 且两人在周澜澜说话时神情关切,替大孙女撑腰之意很是明显。
他们一个是二房的嫡子,一个即将嫁入高门,两人都护着周澜澜这个大姐。
何老安人心里琢磨,对待周澜澜这个和离的孙女的态度,她也需要慎重一些了。再加上老二那边侍妾有孕的问题……头疼,她本欲对周澜澜说教一二的,毕竟当初互活要嫁给姓陈的是她,现在要闹和离的也是她。但斟酌过后,还是轻轻放下了。
“既回来了,就安心住下吧。”何老安人叹着气说道。
接下来他们说了好一会话,期间不免提及将他们平安送回庐江的袁溯溟。得知他人此刻就在外头等着,何老安人直骂他们不懂事,然后连忙让人将他请进来。
一番见礼之后,何老安人的精力几乎都集中在袁溯溟身上去了。
周蓁蓁和周宪对视一眼,悄悄松了口气。
没多久,她爹就使人来报,说席面已经准备好了,让他们过去。
何老安人叫住了周蓁蓁。
周蓁蓁示意他们仨先走。
她祖母略作收拾,她就陪着,等最后一枝金扁方插进发髻后,她祖母拉着她的手,问她,“你未婚夫几时回京?”
“他今儿在客房暂歇一日,明日一早就走。”
何老安人面露踌躇,还不时看向她。
周蓁蓁垂眸等着,既不催促也不追问,她祖母将她留下,肯定是有事儿的。但能让她祖母这般张不了嘴的,再结合她不时觑向自己的举动,她要说的是必是令她这做孙女的很为难的事,甚至她自己也觉得不妥。
最终何老安人叹了口气,“明儿你好好儿送送人家。”
周蓁蓁扶着她祖母出去,心想,她祖母没说,这是放弃了?
接风宴过后,轮到她爹周涎将他们留下。
谢氏没掺和,吃饱喝足,临走前给了他们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
袁溯溟大概猜到未来岳父想说什么,识趣地告辞回后院去了。
何老安人也叹着气走了。
整个大厅只剩下父女四人,不,外加一个睡着过去的陈小妞。
“澜澜、蓁蓁、宪哥儿,那个,我有件事想和你们说。”
周蓁蓁和周宪对视一眼,大概猜到他们父亲想说什么。
只有周澜澜因不知情而一头雾水。
“爹,什么事啊?你说。”周蓁蓁说道。
“那个——”周涎尴尬,这事他娘想帮他和几个孩子说的,但他觉得这事吧,最好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亲口和他们说,他躲着不像话。
“荷花她有了身孕,我想将她抬为姨娘。”说完这句,周涎连忙道,“你们放心,我的东西都是你们几个的。如果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姑娘,以后就给她一副嫁妆。如果是个小子,就给他一份能安身立命的家资。多的都不用给。”
沉默,周蓁蓁三姐弟都没说话。
周澜澜是个和离的,她自觉没有立场说什么,所以沉默。
周蓁蓁算是三姐弟中最为平静的人了,她姑且不去想她爹这番话可不可信,至少现在她爹没有逃避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她还是认可的。而人心易变,至于他以后能否做到,那就日后再说吧。
“爹,你说的荷花现在在哪?”周蓁蓁问。
“自打发现她有了身孕后,就一直都在小跨院里安胎。”
她心想,听着像个老实的。不管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今天她没有仗着肚子那块肉出现在他们三姐弟跟前,就是个识趣的。
接着,周蓁蓁也和周涎谈起周宪读书的问题。
听到周宪来年会进京读书,周涎很难过。他舍不得儿子,可他也不愿上京。即使他知道他要是上京的话,在袁家的庇佑下,过得不会差。
她爹的选择,周蓁蓁预料到了。
对于未知,很多人都会胆怯。她爹是个文人,说实话,他的性子不是那种很坚毅刚强的,甚至可以说有些柔弱怯懦的。庐江就是他的舒适区,让他离开他的舒适区,到京城这么个依靠女婿才能活得舒心的地方,他是不会愿意的。
“爹,我们都长大了,一个个地离开,无法承欢膝下。现在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陪伴你,挺好的。以后即使我们去了京城,您有空了想我们了,也可以上京,不拘在那小住或者长住都行,端看您的意思。”
周宪也忍不住说道,“爹,姐的话就是我的意思。您要是想我们了,一定要来。”
儿女们的理解让周涎湿润了眼眶,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他却不算一个好父亲。
“好,我一定去。”
下午的时候,周蓁蓁收到了兴业投资集团的来信,其实是大长老的来信,信中提及沈律找上门要投资的事,并且还详细告知了她沈氏一族在西南的境况。
这是事隔沈氏一族被流放之后,周蓁蓁再次得到他们确切的消息。
沈氏一族果然如她所想的那么顽强,她仔细地看完了信,又分析了利弊之后,才提笔写下回信:你们按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来,不必顾虑我……
人的立场,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她在写回信的时候,她大伯母大驾光临她的蒹葭馆。
周蓁蓁晾了她一会,等她写完了信,才施施然地去了待客厅。
她迟迟才来,谢氏脸色很不好。
等周蓁蓁问起她的来意时,谢氏脸上才露出笑意,“蓁姐儿大概还不知道吧?你堂妹紧随你之后,也定亲了。”
周盈盈定亲了?“恭喜。”
“对了,我忘了说了,你堂妹定的是京城贺家。你未来堂妹夫你大概也见过吧,就是今秋乡试的解元陈粲,后被证实是贺家血脉,现已认祖归宗,改名贺灿。”
周蓁蓁只听前半句就知晓周盈盈所嫁必是陈粲无疑了。她没想到,兜兜转转,两人最终还是在一起了。
“你们两姐妹都嫁到京中,真是缘分哪。”
周蓁蓁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继续听谢氏往下说。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难得嫁在同一个地方,你们以后要相互扶持啊。”
说完谢氏正等着周蓁蓁接话,好让她将后面的话带出来,哪知周蓁蓁不接她的话,她只能生硬地往下说,“你堂妹大概要在京城成亲的,我这当娘的不上京为她操持也不像样。”
谢氏要上京?周蓁蓁恍然,难怪禁足的谢氏会被放出来,原来借着女儿的亲事咸鱼翻身了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