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竹为大表哥说好话。
抛开表哥表妹间的特殊过往不提,凭封恒这回乡试对李玉隐的鼎力相助,李玉隐这么干,无异于得罪封恒。
若不是怕她被辜负,他其实不必这么强出头的。这点宋师竹还是能看明白的。
就是吧,虽然能理解,她还是有些囧。
宋师竹大力抚摸着被冤枉得有些炸毛暴躁的封恒,发挥出平生最温柔的手段,终于把封恒给哄得面色缓了不少。
看着封恒脸上的坚冰有融化的迹象,宋师竹也没有就此撂开手,而是再接再厉,这一晚上一直围着封恒在转。
封恒洗澡换衣服,她挽起袖子进去帮忙……在差点擦枪走火后,宋师竹就自发自觉出来了。
晚膳时,在李氏和几个小眼皮子底下,宋师竹先是给李氏夹了一筷子菜,接着就给自家相公夹了一块肉,一整晚夹菜的方向就一直朝着封恒,在众人面前,用行动力证她对自家相公的信任。
宋师柏撇了撇嘴,虽然大姐夫这一回是没有做错事,可这种待遇也太高了。不过让他心里好受一些的是,封恒也没有就此享受妻子的殷勤周到,两人互相夹菜添汤,好歹不是他姐一个人在忙活。
沐浴在几个小少年诡异的目光下,封恒心中真是有一种沉冤昭雪的爽快感。
其实洗澡之后,他心里的气就消得差不多了。
平心而论,他能这么快消气,都是因着宋师竹没有闹起来。
此时两人躺在榻上,封恒忍不住低头看着宋师竹细嫩的俏脸,怀里的妻子若有所感,温柔明亮的眼睛立刻看了过来,封恒似被蛊惑一般,低头亲了亲她的眼睛。
两人成亲至今,无论他在外头有任何烦心事,封恒一回家见到宋师竹的笑脸,就什么郁闷都没有了。宋师竹向来是一个很会自得其乐的人,就算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她也能找到乐趣所在,脸上时刻都是带着笑容。
所以这一回,他更多的是担心她的心态会被小舅子影响到。
幸好妻子心如比干,玲珑剔透。
宋师竹拍了拍他的手,封恒感受着妻子无声的安慰,呼出一口气,心情终于好转起来。
…………
丈夫一进门就拉着自己告辞,李舅母本来还担心以为省城发生了什么不好叫人知道的丑事,没想到丑事没发生,儿子却又让她叹息了一回。
李舅舅看着妻子满脸不快,还以为她担心外甥女,安慰道:“放心吧,没发生什么事。”他笑,“外甥女婿可跟我不一样。”
见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李舅母没好气道:“你也知道你在外面不怎么样,你们男人在外头都不是什么好人。”
“嗳……你骂我也就算了,别把旁人也带进去了。”李舅舅莞尔道,“你就别担心了,柏哥儿看他姐夫可看得死紧。”
“那是人家姐弟之间情分好。”李舅母其实也为外甥女松一口气。她是知道刺插在心头的难受的,自然不愿意宋师竹也跟她一样。
不过外甥女心头没有扎刺,儿子这一回的作为就让她十分糟心了。李舅母想了想道:“我打算给隐哥儿说一门亲事。”刚才听丈夫说完省城发生的事,李舅母这个想法就又继续出现了。
“你别添乱了。”李舅舅却不同意。
“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隐哥儿还是不能分神的。”他是知道妻子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在李舅舅看来,儿子和外甥女婿间那点矛盾并不是什么大事。年轻人小打小闹,一下子就好了,何必想得这么严重。等到以后各自儿孙满堂,什么事都不是事了。
见妻子抿抿嘴,不大愿意听他的,李舅舅想了想,又低声道:“隐哥儿中举以后,前程只有越来越好的,你现在就在府城给他订亲,能有什么好亲事?”
若是先前儿子没中举时,府城的这些人家自然不错。可现在李玉隐都是举人了。
李舅舅心里自有一把算盘。外甥女婿中举之后要继续会试,他已经跟外甥女说好了,儿子跟着一块到京城下场试试。到时候京里有李先生一家照应着,说不准儿子还能再登一回金榜。
要真是如此,李舅舅心中有些感慨,他这辈子就死而无憾了。
他叹息一声,对李舅母道:“要是隐哥儿真能光耀我李家门楣,以后家里那几个,我也不用那么操心了。”横竖已经如愿以偿。
李舅母默不作声,知道这就是丈夫给自己的保证。李舅舅这样的性子,要说这么多年夫妻下来,她一点怨恨都没有,肯定是假的。哪个女人不愿意丈夫身边只有自己一个人,偏偏李舅舅为了生儿子,纳了一屋子的姨娘。
她心中不平了这么多年,丈夫向来任打任闹,关键的承诺一个都没有,如今他终于松口,李舅母突然惆怅得不得了,觉得一切都没滋没味。
她和小姑子素来要好,第二日到封家时便与李氏说了。
这是自己的哥哥,李氏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得安慰嫂子道:“大哥心里是有你的。”
李舅母摇摇头:“不用为你大哥找借口。”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自个的命不如小姑子,她早早就接受了。就算想起来总是有些意难平。
她也不是生不出儿子。大儿子出世后,因着她迟迟没有动静,丈夫就忍不住了,一直念叨着富贵传家三代而止,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生怕儿子跟他一样读书不开窍、败坏了李家门户,小妾一个个往家里抬,庶子庶女一个个往外生。
这些年家里姨娘庶子层出不穷,李舅母心里滋味如何,只有她自个才明白。
李氏安慰地拍了拍嫂子的手,哥嫂间的心结她是知道的,李氏向来是一心一意站在嫂子这边的,可她是外嫁女,有些事情劝多了也招人烦。
李舅母郁闷了一会儿,回过神后便笑:“不说这些了。家里最近喜事这么多,咱们说点高兴的。”
李氏脸上配合地一笑,又和嫂子说了些别的话,就是李舅母送走后,心里想着大哥的事,她心里总是不得开怀。
宋师竹正在屋里清点礼账。先前他们家的门户扎得紧,不常跟外人交际,封恒中举之后,好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商户豪绅都往家里送礼,诸如房宅、田地、金银、奴仆应有尽有。
要不要收下这些好意,她先前已经和封恒商量出一个章程,宋师竹现下就是在张罗着给人回礼。
宋师竹正在案前努力工作,抬头一见李氏,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就关心地问了两句。
第93章 (改错字)
李氏却是摇摇头,一脸惆怅不想出声,宋师竹想了想,道:“是不是舅母怎么了?”
舅母这几日都要过来家里的,谁人影响了她娘的心情,并不难猜。
李氏顿了一下,才道:“还不是你舅舅。”
宋师竹立刻竖起耳朵,整理账册也是很无聊的,她坐了一个下午,早就想换换心情了。
李氏却没往下说,若是换成别家女眷的事,她倒也愿意拿出来当成闲聊话题,可她和李舅母毕竟当了一辈子姑嫂,也不愿让嫂子在小辈面前失了威严,只此一句后,李氏便止住不言了。
虽然亲娘语焉不详,宋师竹也能猜到是什么事。若说表哥中举后舅母还能有什么心事……她正想就此发表一下意见呢,李氏就又说起封恒先前在省城被姑娘纠缠的事。
宋师竹觉得得为封恒辩解一下:“他不是那样的人。”
李氏微微一哂,面无表情。
因着觉得这句话没什么力道,宋师竹想了想,决定给封恒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她用手指指着天,隐晦道:“就算他是那样的人,他也不敢去干那样的事。”
这句话说出来后,李氏面色果然缓和许多。她不相信男人在这上头的品性,却愿意相信闺女身上特殊的能力。
在李氏看来,除了宋氏族人有族规束缚着,其他男人都是一样的。若是有机会,寻欢好色朝三暮四,一样都少不了。就连她大哥,品性还算不错的人,和妻子也不是没感情,说纳妾还不是就纳妾了。
宋师竹看着她娘总算开怀,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她娘先前对封恒的印象一直不错,突然这么消极……她真是不知如何应对。
其实夫妻之间各有各的相处之道。
不是她对封恒特别有信心,而是她能看出来,许是读书压力大,封恒最喜欢的便是家里这种舒畅自在的生活氛围,要是招惹女色会让这种家庭状态被破坏——他应该是宁愿克制自己也不会去干的。
因着宋师竹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理由,李氏也不愿继续想起糟心事,便结束了这个话题,又问起封恒回乡祭祖的事。
无论如何,女婿在读书一事上还是值得称道的:“你婆婆知道女婿这么出息,肯定十分高兴。”
宋师竹也觉得欢喜,她看过县志,封恒应该是开朝以来丰华县第一个解元,这等风光,她想想都能知道消息传回去时众人会有多高兴。
她想像了一番县里现在的热闹场景,心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不过……她道:“应该是不回乡了。”衣锦还乡这等光荣事要等下回才能见识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