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西贝捂嘴哧哧笑,“这可是你说的,我啥也没说。”
“怎么才来看我?我以为我都要走了,都见不着你哪。”
“那哪能,我是家里忙完了就赶紧过来,你知道王家人多,过个节可麻烦了,呶!给你,我婆婆让我给你的,说路上花。”
高兆接过来一看,是银票,问道:“我又不是去哪走马上任,还给我议程?”
贾西贝笑道:“我婆婆说我们也学男人那样,给议程,我的在这,不能超过婆婆,少二十两。”
高兆接过她的收下,把她婆婆的那张还回去,道:“你的我就不客气了,你婆婆的不能收。”
贾西贝塞给她,“别那么客气,我婆婆人很大方,给你你就拿着,还有哪,我两个大姑姐听说了,也给你凑了点,说孝敬长辈。哈哈!”
因为按照贾西贝的辈分,王荆州的姐姐是高兆晚辈。
高兆只好收下,一会礼物名单小本本再记上王家人。
“我来还要给你说个大八卦,笑死我了,表婶,等你从福建回来,到时也可以四处串门了,能看到好多八卦,不用我每次来告诉你。”
高兆兴奋,听到有八卦就兴奋,骨子里就是一八婆。
“来来来,我们的八婆快说说又有何新闻。”
“中秋节前不是安西侯府左侯爷成亲了吗?我没去参加婚礼,我婆婆去了,说可热闹了,阜阳郡王把男方的客人都带去侯府了,我祖母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讲规矩。庆王爷也去凑热闹了,人好多,都说乐安县主嫁了个好人家。乐安县主满脸喜庆,年轻好多,这次乐安县主变了个样,回门还把左侯爷的女儿带上,一口一个闺女叫着,我祖母说,这才像话,既然嫁了左家,就得善待人家孩子。”
高兆没把左家的事给贾西贝说,因为她也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证明左侯爷是个阴人。
“乐安县主虽然是侯夫人了,背地里还是说乐安县主如何,中秋节,侯府一切事物都是她安排的,送年礼,祭祖等事项,阜阳世子夫人给她送了两个能干的嬷嬷,所以乐安县主把侯府打理的很好,很多府她都是亲自去送礼,出门都带上左家女,才两岁,叫左明珠,看来左侯爷挺宝贝这个闺女,我没见过之前的侯夫人,见过的都说像她母亲,好玩的是乐安县主带着她出门,给别人说长的像她,天生就是亲母女。她这样一说,谁都当孩子面说长的像你母亲乐安县主。我祖母说乐安县主聪明,这样一来,左明珠过几年就忘了她生母,把乐安当亲娘一样,等大了知道是继母,已经有了母女感情,不是亲生的又如何。所以外面人都说乐安县主为了左侯爷变得贤惠了,还说左侯爷娶了乐安有福,难怪罗老太夫人给所以娶大这么多的孙媳妇,以后乐安没得生,肯定把左家的当亲生。她自己的女儿已经嫁人,不可能奉养她,左家的子女乐安一手抚养长大,老了敢对乐安不好,别说阜阳郡王府,就是外人都得戳他们脊梁骨。”
高兆点头,也觉得乐安做的不错,目前来看,谁知道她是不是做表面功夫,如果是真心的,左家娶了她是有福,就是左侯爷得是个正常人才行,但愿乐安县主能压的住他,别被他欺负了。
“呵呵,乐安还给侯家二房送礼了,就是给我表伯娘,你们武成县的。我祖母都吃惊,侯家和左家没来往,更别提一窝子猫在家里的二房了,和郡王府更没来往,乐安她是想干嘛。”
高兆道:“没准觉得和郑嫂子同病相怜,不是,是同命相怜,都嫁了个软丈夫。”
贾西贝笑个不停,“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没敢说出来,我祖母看别人可明白了,可看侯家,眼睛就被蒙了纸,就算知道有毛病,也不让人说。”
这个高兆非常了解,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看别人,针眼大的问题就瞅得见,自己亲人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是别人太计较。
别说别人,大姑就是典型的这种心理,我侄子侄女好得很,没毛病,如果你说有毛病,那是你眼神不好。
第730章 730 敏感人
贾西贝又说了个人,高兆不知,也没听说过。
“淮南郡王的女儿,淮南郡王只有一女,就是文昌县主,嫁到广信府。”
高兆问到:“没听说过,我只知道四个郡王,也是听舅父说起过,其他人没说过还有个淮南郡王。”
“淮南郡王是皇上的亲弟,先太后比较疼爱这个小儿子,可成亲后身体不太好,只有一女。先太后不喜郡王妃,可是郡王府里有妾室,都没生。在淮南郡王没了的第二年先太后也没了,所以京里没人敢提,怕皇上伤心。文昌县主是淮南郡王没的那年回来过,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你们这次去福建路过广信府,或者会见面。我就给你提个醒,注意下,淮南郡王是郡王妃病逝,伤心过度,才没的,先太后又是小儿子没了,也伤心过度。唉!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祖母说谁也受不了这个打击。”
高兆心想罗老太夫人和陶老太太够坚强,硬是撑下来。
“看来先太后是个慈母。”
高兆这么说,心里却想,在宫中的女人,心必须硬才行,太柔软了,无法长寿。
又想起贾老太妃,那就是不仅心要硬,还要看得开想得开。
贾西贝小声说道:“我祖母说了,现在的皇后和先太后差远了,具体差在哪我祖母没说,只是说等我老了就明白了。”
高兆耸肩,对于皇家的事,她知道的很少,大多是听贾西贝告诉她。
公主婆婆也没给她说过多。
贾西贝和她说的记下了,如果路过要见,她也是跟着婆婆行事,不会乱言。
反正一切听指挥。
不过还是在晚上问了下吴长亮。
皇家人毕竟是他亲戚,他总会知道点。
吴长亮想了下说知道这个表哥,不过没见过,表侄女更没见过。
他说记下了,回头问下父亲。
转眼就要到八月二十,谁也没想到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银两,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可是得到风声的人,都来送了礼。
四个郡王全部让世子送礼,吴驸马带着两个儿子接待,四位世子仔细打量,心想那个传说中的病秧子健壮的很,和成亲时不一样。
高兆给娘家捎信,说一早在码头会面。
晚上全家人一起在荣禧堂吃饭,平武公主让吴琼做她身边,交代她在家多照顾母亲和弟妹。
吴琼郑重点头。
公主又对杨书桃说道:“我们走了,家里就辛苦书娘了,你舅母会常来,有什么事就去王府找你舅父。”
“是,母亲。”
杨书桃又对高兆说,路上辛苦她照顾公婆,高兆忙说不辛苦,应该的。
互相客气,高兆发现大哥大嫂就没说话,大嫂眼神都没往大哥那看。
吴长远照顾身边的小女儿小儿子,偶尔对大嫂说个什么,大嫂只是说个是,不再多言。
吴长亮本身就是没话的人,高兆是默默吃饭,最多偷着喵下这个,喵下那个。
饭后,平武公主说都回去吧,两房人出去,一路无话,到了燕前堂岔路口,吴长远给吴长亮说他们先进去了。
他一手牵一个,吴琼扶着母亲,人不大,像巧云那会扶着母亲一样,一手搀着胳膊,一手扶着杨书桃的腰身。
高兆夫妻回房后,她忍不住,还是说了心里想的。
“亮哥,我觉得大嫂好可怜,这么过十年,心都凉了,但愿大哥能痛改前非,虽然有了四个儿女,可将来儿女大了,成家立业,只有夫妻俩日日相守,如果连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俩人都可怜。”
吴长亮点下头,心想虽然我没兆妹说的话多,可是我爱听,还有,我要说话也是对兆妹,没有别人。
高兆看着他,拍拍肚子,吴长亮笑了,这是说他又在肚里说话。
“兆妹,我们不会如此,我只和你说话,不和别人说。”
“这就对了,我是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你自然要只对我一人好,不然我干嘛嫁给你?”
然后俩人对着乐,然后烦人的香兰又在门口说她要进来了。
吴长亮想,等从福建回来,就让陶喜哥俩一块成亲。
晚上高兆和香兰两个兴奋的睡不着,小声叽叽呱呱了半夜。
第二天,天不亮,公主府所有下人开始忙碌,高兆起来,吃了早饭,公主昨天说了,早上在各自院里吃饭,不用来荣禧堂。
饭后和吴长亮一起去了荣禧堂。
公婆已经起身,大哥大嫂带着孩子已经到了。
看到高兆他们进来,吴驸马说道:“一块出去吧。”
公婆在前,高兆搀着大嫂,那边是吴琼。
“玉姐儿真孝顺,要不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
吴琼就不能叫琼姐儿了,穷姐太不吉利,就像杨书桃,如果叫桃娘,就是逃娘,所以都叫她书娘。
杨书桃笑下,道:“多谢弟妹夸奖她,玉姐儿也说喜欢二婶。”
“我喜欢小孩子,我弟弟妹妹都是我带大的,等我们回来,让玉姐儿带弟妹去我院里玩,我那还有几只猫咪哪,我妹妹养了只大狗,叫大奔,可好看了,站起来比人都高,威风凛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