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就吧啦吧啦的把年前万家的事说了,贾西贝听的一脸兴奋,也不知道她兴奋啥,估计在京里,家里长辈不会给她讲外面市井里的热闹。
“那今天万家怎么说?宗族的能干涉人家招婿吗?”
“万婆子可是个厉害的,这一年给县里帮了不少,今天又是施粥又是给米,街坊都向着她,再说,又不是没招婿的例子,万家宗族里也有这样的,为何到了万婆子这就不行?还不是欺负她是个妇人罢了。”
高翠一直是站在万婆子这边,不过也说万婆子可惜了,除了溺爱出一个败家子儿子和不让相公纳小外,其他的没让人诟病之处。可惜,在这里,女子善妒就是大错,还被列为七出之一。
“这万婆子人能干,可比万家宗族里那帮爷们强多了,几年前,闹强匪,万婆子庄子里的农户,那是爷们妇人把个庄子护的好好的,万婆子带头,手拿除草的耙子,守着庄子门,等事过了,万家人还埋怨万婆子不去救他们,害的他们被强匪抢了粮食,你说说,一帮大老爷们,平时欺负人家是个妇道人家,关键时刻自己不顶用,指望人家来救,真有脸说出那话。”
“万婆子是寡妇?”贾西贝问道。
“哪是寡妇,是他家男人不顶用,万事靠她一个妇人张罗,可惜了,要是万婆子嫁给好男人,光景可比现在强,所以呀,女子得靠嫁个好男人才不受苦。”
吧啦吧啦的又开始说起,江氏走出来,说道:“大姐,巧云一直嚷着要大姑哪。”她是不想大姑姐在外人跟前说那些话,都是没出嫁的小娘子,多不好。
“哎!我的乖侄女,出去一会就想大姑了。”高翠喜眉乐眼的去里屋了,江氏过来坐下,高兆听得出来母亲为何支开大姑,做个鬼脸,又被江氏看到,忙赔笑。
“马上就重阳节了,你祖父有没有说那天去登高?”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所以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武成县不靠山,县里的城楼的南门加盖了两层,初九那晚,就会让百姓在那登高望月,
而那天,高家也会全体出动,好在县里的衙役会巡逻,郑平口卫所也会派人来维持秩序。
江氏那么问是不知贾家如何安排,没准会和高家一起,原本打算今天问问老爷的,见贾西贝在这,就问问她好了,这个贾娘子肯定会和兆儿凑一起的。
第152章 152 为哪般
贾西贝是听祖父说过,那天就和高家一起,主要是把表叔带上,不然这两人总见不上面,之前以为把表叔亮出来,肯定会吸引小娘子吧,可是就见高兆眼睛亮了两天,然后就没音了,贾西贝又是把话往表叔那引,高兆不是嫌弃躲避的口吻,就是你家的事少给我说的话。
真让贾西贝丧气,还没遇到这样的小娘子,想想京里薛家五娘子,偶尔见到了一次表叔,就茶饭不香的,那还不知是姑祖母家的,要是知道了更加心动了吧。
“江婶子,我祖父说了,我们两家约在一起,登高回来,还要喝菊花酒,祖父早就准备好了,是祖父亲手酿的哪。”
高家每年是登高回来,在前院一家人赏下月,喝点菊花酒,吃点糕点,就散了,几乎家家都是如此,江氏也就没继续问。
高翠牵着巧云从里屋出来,拿了个幕离。
“兆儿那天就戴上这个去,正好又是天黑,看不见脸。”
高兆无语,晚上黑不隆冬的,再带个皂纱幕离,装鬼呀。不过又想想自己一脸的疤拉,鼻子尖还有块,不带幕离才吓人哪。
贾西贝高兴的接过来,自己戴上试试,还对着大伙说:“好看吗?那天我也带个,我家里有。”
高兆拍手:“好呀好呀,玉妹妹也戴个。”她想几个一起都带,就不显得她特殊了。
“嗯,我也找个黑色的戴上,到时吓吓王小二去,嘿嘿。”
高家早知道她嘴里的王小二就是她未婚夫,听她那么说都乐了。
“你别老欺负王家儿郎,我看他挺好。”高翠接过幕离又给侄女戴上,看看哪里不合适,她再去改。
“我可没欺负他,不信大姑问他。”
“呵呵,问他估计也说你对他好着哪,贾娘子有福,找个好女婿。”说完看看自家侄女,还傻里吧唧的一脸疤拉脸的笑哪,想想就发愁,这脸要养好了得明年了,转眼就十五了,可侄女婿人在哪?钱家大娘子都定亲了,贾娘子也有人家了,兆儿可怎么办?
“真可惜,要是早点染布,那天我就穿上自己染的布做的衣服,肯定亮瞎他们的眼,嘿嘿!”
贾西贝看看院里晾的布,嘿嘿笑,高兆可不这么想,这个是玩闹的,就算能染成,哪有就穿一片红一片绿的出去?太惊人了吧,不过她也没说出来,不打击人家积极性。
中午吃了饭贾西贝带着玉青瓦回去了,如今高兆出不了门,她就天天来,不过她不是让小菜把买的肉菜送来,就是让家里的厨娘做好菜送过来,高翠吃了几次后,不得不服,人家就是做的精致,味道也精致,就是个黄瓜,也切的长短粗细一样,真讲究。
所以高翠现在看贾西贝就跟看钱玉兰似得,见了就眉开眼笑,不住嘴的夸她,然后贾西贝也会抱着她,那动作一看就是和侄女学的。
之前高文林每天晚饭后,就去前院,给那个徒弟布置了算学题后,就开始学自己的,王荆州只要不管他,他能看书写字到人招呼他为止。
对这个徒弟,他也不管了,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贾先生也说了,他外甥只是喜欢,没打算科考,意思意思就行了,让高文林都不知说什么好,带徒弟还有意思意思的?
他就不客气的说那就不用天天来了,三天来一回,反正也是意思意思,他还得苦读哪,贾先生一口答应了,不仅答应了,还说就等高文林休沐那天来一天好了,其他的把算学题布置下去就行。
让高文林更摸不着头脑了,这个贾先生这么抽风为哪般?
还是女儿说的对呀,贵人,要不就是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要不就是没过过苦日子觉得好玩随时抽风的,普通人要守规矩,他们不守规矩别人能把他如何?
自从过了中秋节不让徒弟每天来后,高文林同样是吃了晚饭去前院,一是自己看书,也能监督儿子们做功课,而是在后院就没法安静下来看书,小女儿还能安静,大女儿就一会一个动静的,太受影响。
中午吃了饭,江氏就把贾娘子说登高会和高家一起,高文林嗯了声,如今对奇奇怪怪的贾先生见怪不怪了,反正防着就是了,他爱干啥干啥。
“大姐说贾先生的外甥长的比小娘子还好看,和兆儿差不多大,我还没见过,那天我看看,我问过高兴哥俩,说吴家儿郎在学堂里不爱说话,也没人敢和他说话,王家儿郎还好,性子软和,话也多,那天我都看看,贾娘子能嫁那么个人也算有福,她这么好玩,得有个好脾气的。”
江氏叨叨一堆,不过她也是听了高翠说了几次那个吴家儿郎俊美,但她从没往自家女儿那方面去想,因为门第相差太多,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压根就没想那方面,不像高文林因为贾先生的异常,还琢磨过。
高文林自然知道太太只是说些家常,他也不往那方面引,免得妇人家更要吓着了。
“二房那今年不知会不会回来?去年就没回祖宅,上回回来不是说中秋不回就九月九回来的?中秋没见,九月九就该回来了吧。今年婶子在老家的少,咱家就少受了不少闲气,不过弟妹就该闹心了,过年那次,为了兆儿的事,弟妹来,在我这还掉了眼泪,就是为了婶子,冲着弟妹,叔父带着婶子在老宅过多好,可是为了咱家,我又希望叔父他们跟着儿子在宣庆府过,不然婶子隔几天来下,我又得堵心。”
自己的婶子,高文林不好接话,让他心里想也是愿意婶子在宣庆府别回来,不然自己太太子女受气,他一个当侄子的也不好出头。
“你看这一年兆儿姐弟从不提起婶子,就是后街刘家,兆姐还会提起,有个啥的还说给刘家送去,亲叔祖母做成啥样,才能让孩子都不待见?这要是回来了,堂弟要约老爷一起登高,老爷可别答应,不然几个小的都不乐意,好不容易一家人出去一次,可别招的兆儿几个别扭。”
这个自然是,在高文林心里,从没有为了别人或者面子,让自己家人受委屈的。
第153章 153 教外甥
贾宅,贾先生来到外甥院子,见外甥在一花盆跟前发呆。
“长亮,看什么哪?”
吴长亮听到表舅声音,一转身,碰到花盆,砰,掉下来碎一地。
贾先生赶紧拉过外甥,急道:“看看伤哪没?你说你看花就看花,离那么近干嘛?下人也不提醒的?”
一旁下人上前收拾,贾先生带着外甥进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