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生活手记[清穿] 完结+番外 (空巢独居客)
中秋都过了多久了老四张罗着赏月?老五把头伸出去看了看,哦,天还没黑,也不知道今儿的月亮能不能圆。不过既然叫了,那就去吧。两兄弟隔四爷家差不多脚程,基本上就是前后脚进门的。看着已经在四爷这儿坐得特自在,吃着零嘴的十三,两位爷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四个人在朝堂之上,五爷与七爷都不显眼,可真要计较两人手里攥着的都是实缺。老五这边以前还有直郡王在顶上压着,现在直郡王到了,兵部他五爷说句话,那也是算数的。尤其他又是太后带大的,蒙古那边多是要给几分面子。
老七表面上比老五更闲一点,但因为身体上有缺陷,康熙反而更信这个儿子三分。手里不止抓着正蓝旗旗务,就连老爷子那上三旗有些事,都放心交给他去办。
十三刚坐下的时候还能毫无顾忌的吃肉喝酒,一路上押着前朝太子,哪怕没出什么幺蛾子,那神经也是紧绷的。好不容易回来了,四爷又从阿若那儿拿了鸳鸯铜锅,片了羔羊肉过来,胤祥吃得最是高兴。
只不过吃着吃着这小子就把筷子给放下,光顾着听四爷他们聊天了。以前总觉得自己这两个哥哥从不掺和大事,五哥哪怕替皇阿玛擒下直郡王,回来之后都依旧该如何就如何,没想到都是装的啊。四爷三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朝廷上的事,有大有小。往大了的还能点到即止,有些小事,小到哪家侄儿又在京郊大营谋了什么缺儿,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一顿饭几兄弟吃得高兴,就是今儿晚上云多,到了也没瞧着月亮。老五为此很是编排了四爷一番,气得已经微醺的四爷差点上脚踹人。
不过几人中最高兴的还属十三,四爷今儿的举动那就表示真把自己揽到他麾下了。十三刚替太子办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个四哥不简单,到现在他就特庆幸,好在自己没站错队。
送走几个兄弟四爷醉醺醺的往阿若的小院子走,走到院子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主子,是不是哪儿不舒坦,要不奴才去把章大夫请过来。”苏培盛以为四爷醉酒难受,赶紧就把人给扶住了。
四爷站在门口摆摆手没说话。今儿十三跟自己说朱三太子的事的时候,言语里多少透露出了不忍。一个老头隐姓埋名躲躲藏藏,枕边人都不知道这么多年窝窝囊囊的老头子,居然是前朝皇子。最后朱三太子怕朝廷为难,官兵找上门的第一件事,便是让妻妾儿媳女儿,全部上吊自缢了。四爷不可怜朱家父子,只可惜了他那些家眷,前脚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后脚就丢了性命。
可再有不忍,四爷知道这位朱三太子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可能活命了。许是喝多了,四爷站在门口看着阿若给自己留的灯火,心里涌上股说不出的滋味。身在皇家,太子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还不是说废就废。自己也是皇子,可天天都在揣摩上意,就怕这条登天路一个不小心,摔个粉身碎骨。这么说来谁又有资格可怜谁呢。
四爷在外头站了多久,阿若就在门口等了多久。最后好歹把低落的四爷牵回了房。阿若没开口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人嘛,总有不高兴的时候,不说就不说吧。
四爷萎在床上不愿动弹,阿若帮着苏培盛满儿伺候着他换了衣裳,简单洗漱过后,便陪着他躺下了。四爷这会儿酒劲上来也不想说话,就埋头往阿若肩膀里塞,没多久就睡过去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阿若生孩子的时候正好撞上四爷寿辰。去年四爷三十生辰大办过一场, 今年事情又这么多,便顺势操办得简单些。请来的多是兄弟宗亲, 再加上几个户部相近的大臣, 其余的就都没发帖子了。
来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好几家除了把夫人福晋带上,还都把侧福晋带了过来。马佳氏与纳喇氏都是抱着孩子来的, 纳喇氏是京城里出了名的会生儿子, 这回添的又是一个小子。七爷说话算话, 孩子就留在她身边了。
前头摆宴席, 后院照样要摆。阿若这一桌坐的都是各府里的侧福晋,桌子摆在水榭亭子里,与福晋那边两桌隔了条长廊, 隔得不远又有些距离,正好谁也不膈应谁。
“瞧瞧,瞧瞧, 到底是不一样了, 这精气神多好啊,刚刚进来的时候我都差点没认出来你。”说话的是一贯来得迟的郭络罗氏。九爷第一个还钱的事, 八爷到底没上门多问。两兄弟之间的嫌隙摆在这儿, 不说翻脸也来往越发少了。今儿老九老十来了, 八爷难得不周全的没露面。
“你少来编排我,倒是你,叫人上门请了你好几次,怎么都不应, 这是不待见我们几个了?”纳喇氏想了这么多年想自己养孩子,真养着了才知道苦。她又舍不得把孩子给嬷嬷带,除了吃奶的时候,孩子就全得放在她房里。这么一来,一整天下来还真就没个休息的时候。不过人家苦中作乐甘之如饴,孩子再闹她也高兴。
“哪啊,我家那位不准我出门呐。”南巡回来之后九爷就把郭络罗氏给拘在府里了。说得还挺理直气壮,天天急着要孩子的是你,天天想往出溜达的还是你,哪有那么好的事,就安心在家养着吧。
要郭络罗氏说这就是放屁,自己有没有孩子那还不是得靠他出工出力,自己这块田又不是没出过粮食,现在没动静那就全是犁地的没本事。不过这话不能说,说了就老九那狗脾气,非得再不进她的屋。自己表哥什么人自己最清楚,自己这辈子啊恐怕都没宋氏那福分了。
“好了好了,不说那些了。咱们难得见面,怎么还是三句话不离他们那些爷们,没意思。”阿若打断她们,这要是任由她们聊下去,五分钟过后肯定就变声讨大会了。
“挪,这都是各个府里送回来的信,先说好我可没打开,写了什么回去好生看。”信是昨儿送到的,阿若几乎一整年没收到商队的消息了,说心里不急那都是骗人的。有时候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想起这事那就睡不着了。
信送到的时候,四爷就准备叫奴才分别送到各个府上去,商队里有各个府里出的人,信都是他们写的。还是阿若说明儿她们都会过来,不如明儿再当面给,正好别再叫人跑这一趟。
这回的信是跟着商队一起回来的,可能宋其端自己也不知道这信到底能不能顺利送回来,也不知道得送多久,所以送回来的信真的是鼓鼓囊囊,啥都说到了。阿若昨晚上为了这信激动得一宿没睡踏实,四爷最后实在受不了,都抱着枕头睡到外头的榻上去了。
“这么多呢,信回去咱们回去再看,你先说说,他们这会儿到哪了?”瓜尔佳氏让丫鬟好生把信收好,立马就转头问阿若。这档子生意自己投得不少,以前吧就自己一人的时候还好说,现在有闺女了就更在意些了,这要是能赚多点,可都是给闺女置办的嫁妆。
“他们这会儿到哪了我真不知道,信从送出来到今儿怕是又个小半年了。”罗刹冬天长,天寒地冻的时候商队走不动。好不容易到了莫斯科,遇上要回大清的商队,这才把信送了回来。“不过,我堂哥信上说他们也准备在往外走走,这会儿应该都到欧罗巴了吧。”
阿若已经默默算过了,要是不出意外,宋其端这会儿应该已经带着人在欧洲了。就是不知道现在在哪个国家,收了什么好东西。
欧罗巴?这事什么怪名字,纳喇氏与郭络罗氏听着就好奇。这名字一桌子人只有瓜尔佳氏听过,在盛京的时候,从罗刹过来的欧罗巴人比京城的还多一些。
“京城那么多洋人,除了罗刹过来的,还有好多就是那欧罗巴来的。我阿玛以前在盛京府里还养过两个从那边来的,身子特壮实,长得跟熊一样。就是太能喝酒,最后闹了点事被赶出去了。”瓜尔佳氏说起这些就眉飞色舞的,活在盛京的时候,才是她这辈子最好的时候。
“真的啊,那你再说说,再说说有什么跟咱们不一样的,咱们也听个新鲜。”郭络罗氏听得最是津津有味,这会儿就拉着瓜尔佳氏还要她再多说。
阿若这一桌嬉嬉笑笑的,不知道说到什么裉节上了,突然就哄堂大笑起来。原本规规矩矩的时候,隔着条长廊是谁也不打扰谁,可这一笑闹起来,喧闹的动静就都传到布尔和这边来了。
都是府里的侧福晋,不管听话不听话的,在这些福晋眼里都不是什么省心的货色。布尔和瞧着七弟妹跟九弟妹脸色都不怎么好看,立马就让王嬷嬷往那头去一趟,就问问宋氏到底什么这么好笑。
王嬷嬷才刚转身,满儿倒是先朝这头跑过来。“福晋,侧福晋刚刚破了羊水,怕是要生了。”既是这样,刚刚的喧闹大概就是因为这事起的。府里要生孩子,几个福晋夫人也不好多留,都纷纷告辞。好在时辰也差不多了,不算扫了兴致。
不过这倒是布尔和想多了,刚刚阿若那一桌子几个人的确都在笑,还笑得前仰后合的。只不过谁也没想到瓜尔佳氏说个笑话,居然把叫阿若把孩子都笑出来了?
既然是要生了那就赶紧送回小院子去吧。卿子已经跑出去找轿辇去了,郭络罗氏与朝儿一起扶着阿若慢慢走外走,快走到门口的时候,轿子也正好赶了过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