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就看看吧。”
“唉,烤羊肉了,好吃的烤羊肉……”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
坊市的最中央,是一个铺了地砖的大广场,广场上还有布置了一个舞台。
舞台下,有两个身着青衣的男子在互相交谈:“三娘怎么还没出来,再不来,这戏就该开始了,到时候可就等不到她了。”
“那位不来,你们这戏呀,也唱不下去。你以为崔县令请你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三娘爱看这种奇奇怪怪的戏?”
“这约好是两场的戏,若是这样一直等着,误了时间只唱了一场,你们可也要付两场的钱才行。”
“放心,这点小钱,我们不会赖的。”
自云翼被授为右武卫将军将军后,云宅便成了云府。书房里,云笙还不动如山地坐在书案前。自从新丰县的学院区改造完成之后,从外面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近一年,甚至有胡人带着商品来坊市参与市货,坊市为此扩容,又往两边建了不少。
白瓷马桶风靡一时,大唐各地的人都来求购,云笙顺势推出了瓷厂,专业烧白瓷马桶。然而,这种卫生间的安装,不单单是买了马桶就可以的,还需要对下水道进行改造。此间还有另一个问题便是,对一般农人来说,这些从马桶里冲出来的,都是肥料,决不能随意丢弃。
故而,云笙还要想办法开凿几个大坑,将粪肥分别堆放,等到施肥时根据安装白瓷马桶的人家按照人口发放。为了避免口角和纠纷,安装白瓷马桶还要签订合约,若是敢因此闹事,便取消资格。
除此之外,暖气也极为畅销。体验过古代寒冬的大唐百姓,对一切保暖的东西都极为感兴趣。只不过暖气这东西,除却本身的暖气装备以外,还要铺设管道,若想安装,就要对房子大动工,一般百姓,还消费不起。
倒也有财大气粗的人家,直接接着安装暖气的机会,对自家房子进行了大修整。
为了尽快推广抽水马桶和暖气,云笙又无偿将修改下水道和安装暖气的方法无偿交给了工程队。
与此同时,兰桂等人开始继续走商,回来时会给云笙带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随着这些新事物的火爆,大唐各地的人流入新丰县。县里人流量增加,公共设施却没有变化,新丰县快要负荷不起了。云笙和崔博商量了一下,打算在新丰附件修建一个休闲娱乐场所,顺带将附近的几座山头开发成旅游资源,往那里引流。
如今地形和资源分析结果已经上传给直播间的专家组,她只要等他们的设计图出来,确定可行性,待崔博同意后,便可以开始组建队伍开工。
眼下,她就是在重新观摩地形图,将自己想到的主意和要求一个个告诉专家组。
门外传来了侍女的声音:“三娘,崔县令在门外求见。他说,想请娘子一同去坊市看戏。”
云笙放下手里的毛笔,皱了皱眉,问道:“我耶耶和马教谕呢?”
侍女在门口回答道:“将军还未回家,马教谕亦不在府中。”
她起身,走到门口,拉开房门,看着门口的侍女问道:“崔县令是独自来的吗?”
侍女行了一礼,道:“崔县令是与杨参军一起来的。”
云笙这才点点头,道:“也好,你去叫一下阿筎和阿筑,让他们收拾一下,带上平安和如意,随我一同出门。另外,你去找一下老管家,让他去门口迎一迎,我换一下衣裳便过去。”
若有杨参军在,那边好多了。不然,被人看到她与崔县令单独相处,又是一桩事故。
侍女应了一声,便倒退着离开了。
直播间里的弹幕又热闹了起来。
“周周去哪里了,**都来挖墙脚了,他怎么就不见了?”
“啊啊啊啊,我**的盛世美颜!终于又可以看到**的盛世美颜了!**冲鸭,拿出你的魅力,让小阿笙爱上你呀。”
“小阿笙已经和周周两情相悦了,你们能不能不要再拉郎配了。”
“笑哭,楼上那些拉云周线的,云波线的,云容线的,甚至是云安线、师徒线的,你们是不是忘了小阿笙不是在演什么大女主戏啊。她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她的成长。”
“啊,小阿笙太上进了,太有出息了,一点都不需要我操心,不知不觉,我就成了吃瓜嗑糖的CP粉了。”
云笙瞥了一眼弹幕,拿起披风穿戴好,转移话题问道:“你们说,周周会给我准备什么生辰礼物?”
粉丝们果然顺着她的话转移了风向:“去年送的是什么?我记得,仿佛是替小阿笙准备了一墙壁的书捐给了图书馆?”
“周周大手笔,想当初,云家为了两本书撕的一地鸡毛。周周我看着也不是很有钱的样子,竟然这么大方。”
“表情(捂嘴笑),周周事业党表示,周周不缺钱。”
“周周今年会送什么,好期待。”
云笙又瞥了眼屏幕,这才带着笑意出了门。
到了正厅,她发现所有人都到期了。平安和如意,已经彻底长成了成年白虎的模样,等闲人轻易不敢靠近它们。这两只白虎也刁钻的很,只认从小便照顾他们的云笙三姐弟,其他人根本就不屑去搭理。
云笙揉了揉一见到她就蹲到她脚边的两只白虎,对着崔博和杨参军笑道:“快快请坐,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
崔博仍旧如雪仙般清冷,看到云笙时,嘴角微微勾起:“听说长庆戏班子排了一出新戏,已经要开演了。正好今日你生辰,便邀请你一同前去。”
“看戏,好啊,我最喜欢看戏了,阿筎和阿筑也喜欢,我们大家一起去吧,热闹些。”
崔博并不介意她拉上这许多人,只是含笑点了点头:“那便一起走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了坊市。
云笙身边的两头白虎实在是太显眼。它们刚一路面,周围的百姓便嚯得一声退后了好几部,随后窃窃私语道:“呀,那边是云三娘,你看她带的那两只吊睛白额大虫,多威风。”
“史书记载,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斩白蛇起义,后来建立了大汉朝。所谓出色的人,身上总是有些神异之处,我看云三娘便是如此。”
“三娘可是个好人,若不是她,咱们新丰哪里来那么好的学堂?我家小子资质不够,进不了县学,去的就是去年建的新丰学院。”
……
顶着众人的议论,几人慢慢靠近了戏台子。戏台子上已经咿咿呀呀再试音了,周围站了许多人。
崔博提前让人占好了位子,云笙等人便在那些座位上坐好。待他们一入座,戏台子上便开始唱戏了。
这一出戏,叫做《白狐报恩》。
第174章 、提亲之路(二)
《白狐报恩》是一出比较狗血的戏曲。男主人公裴纯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子弟,和宫里的三公主是自幼订的婚。有一日狩猎时,裴纯救了一只白狐。谁知那白狐已经修炼成精,为了报恩便化作一美貌女子,成了裴纯的侍女,日日与他红袖添香。接下来,便是这沙雕男主和两个女子之间琼瑶式的感情纠葛,最后,裴纯与公主和白狐三人恩恩爱爱地过了一辈子。
脑残剧情。
云笙心里默默吐槽,早八百年前她就不看这种狗血剧了。
她偷偷瞟了崔博一眼,心中暗暗想道:崔博为何觉得她会喜欢看这种唧唧歪歪的戏,莫非是她为了教育筎娘和筑郎,总带着他们吐槽戏曲故事,尔后被他误会了?
大概也只要这个原因了吧,不然最近她也没有表现出很喜欢看戏啊。
唉,此时也不能不给崔县令面子,只好坐等戏曲结束再说了。
正在云笙百无聊赖时,台下忽然响起了观众的欢呼声。她抬头一眼,发现戏台子上出现了一只白狐。
此刻,正演到白狐受伤,男主角裴纯大义救护的戏码。这只白狐眼神十分灵动,上台后便做出一副受伤的样子倒在地上,被男主角捧在手里时也十分乖巧,吸睛地很。
云笙来了兴趣,道:“这班主好大手笔,竟让一只白狐来演戏。”
白狐不同于红狐,本就难寻。一经发现,不是被剥皮做了围脖,便是被捉了送到哪个达官贵人府上做宠物。
这戏班班主,能有活得白狐不说,这般光明正大用它来演戏,竟还没被权贵弄走,也是厉害。
崔博在一边笑道:“这戏班据说背靠着一个王爷,这出《白狐报恩》,因有这灵性的白狐上场,故而在整个长安都很有名。”
云笙煞有介事道:“果然名不虚传,我觉得,这戏班子里一大群人,就属这小白狐演的最好了。”
原本趴在云笙脚下甩着尾巴的平安如意,不知是不是听懂了云笙的话,醋意大涨,忽的起身,吼啸了一声。
全新丰的人都知道云三娘养了两只吊睛白额大虫。这两只白虎刚下山养在云宅时,每一次虎啸,都多多少少会让众人受到惊吓。为此,云笙还在山脚下买过一个小院子,在那里养过他们一段时间。随着时光过去,大家发现,这两只白虎从未伤过人,每次虎啸的时候大多也是因为觉得没有被主人关注,撒娇争宠罢了,且云三娘很少放他们出来,心里便放松了许多,还有闲心调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