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种田直播日常 (平安如意)


  崔博抱着汤婆子,双眼闪闪发亮:“暖炕和汤婆子都是好物,笙娘,你当真是怪才,总是相处这般稀奇古怪的东西。”说着,他将目光转向钱东:“你可愿意随我去县衙?”
  云笙看出他想挖人,忙制止道:“我们家房间那么多,还要修好几个暖炕呢,再怎么着,先把我家的炕盘好吧,我这儿可是上有老,下有小。”
  云宅不小,马周带着工程队又为云笙盘了十几个暖炕,才急忙忙赶到县衙盘炕。

  崔博那里用上暖炕后,工程队的人又各自归家,给家里也盘了炕。自己家里,没那许多讲究,还要红砖和水泥,直接去村边挖了泥打了泥胚,用泥胚盘了火炕。
  给自家盘完后,钱东又急忙忙赶去钱里正家,想要给他也盘一个。
  钱东嘴笨,不会说的天花乱坠。钱里正虽不明所以,但听他说云笙和县衙也盘了几个,便随他去了。
  钱里正初时不信,等暖炕盘好烧暖后,他一坐上,便一整天都不想下来了。
  这冰天雪地里,实在是太暖和了。
  他见自家婆娘还坐在暖炉便做针线活,便招呼道:“你也快过来试试,可暖和了。来这炕上做针线活,咱家以后怕是都用不上暖炉了。”
  他家婆娘嗔了他一眼,拿着绣活在炕上坐下,惊奇道:“果然暖和,你这老货还有点用,难得钱东还记得你。”
  这时,钱里正家的小孙子和小孙女在外面玩了雪,手上冻得冷冰冰的,叫着跑回来道:“阿爷阿奶,外面好冷呀。”
  钱里正和他家婆娘一人一个,将两个小娃娃抱到炕上,脱去鞋袜,捂着他们的冰凉的小手,道:“暖不暖和?以后还出不出去玩了?”
  小孙子在炕上跑来跑去,道:“家里好暖和,不出去了,再也不出去了。”
  钱里正跟着叹了口气,道:“只有一个暖炕,阿郎他们不好来咱们房间取暖。”
  钱里正家的婆娘咬断绳子,道:“改日请东子再来盘两个,把咱们家都盘上,到时候记得给钱。”
  钱里正刚应了一声,便听得外面有人叫:“钱里正,在家吗?”
  钱里正下炕打开门,看到外面仍在刮风飘雪,有三四个人却拉着一车红砖,并两袋麻袋站在他家门口。
  见他出门,其中一个清俊伶俐的便道:“钱里正好,我是云家的伙计。天气凉了,我家娘子让我们送点红砖和水泥来,方便里正盘炕。”
  钱里正忙拒绝道:“这怎么好意思?我怎能占晚辈的便宜?”
  那清俊伶俐的伙计便道:“钱里正,若是你不收,咱们回去是要处罚的。总归是我家娘子的心意,晚辈孝敬长辈,也是应当的。”说着,他便朝卸完货的那几人使了个眼色,边退边道:“那我们这便告辞了,保重。”
  很快,几人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白雪中。
  下半晌,又有几个人敲响了钱里正家的门,说是云三娘让他们来盘炕的。
  钱里正一家百般拒绝不得,只好请他们进屋盘炕。待他们盘好后,坚持把钱给了他们。
  待他们走后,钱里正的婆娘道:“东子和三娘都是好孩子,心里还惦记着咱们呢。”
  钱里正点点头,叹息道:“钱正那臭小子,让他去三娘的工程队,他偏偏不肯,唉……”
  大冬天的,这是多好的营生啊,可惜了。

  工程队都是金溪村的,不过几天,村里都盘上了炕。这个冬天,意外地变得舒适起来。
  金溪村是这样,新丰县也不遑多让。
  自从县衙里盘了炕后,崔博并杨参军他们便窝在炕上办公务。去县衙办事的人被接见时,也坐了一回暖炕,那真是,从脚趾缝到头发丝儿都暖起来了,舒服地不行。
  众人互相打听,才知道这又是云三娘的杰作。
  霎时间,刚修完官道的五个工程队,又遭到了哄抢,在冬季略萧条的新丰县,瞬间变得热闹了。
  除却大酒楼和有钱人家问云笙买了红砖和水泥,其余人大多选的都是泥胚。
  香满楼和金玉满堂也给自己的每个包间都盘了炕。等暖炕烧起来后,孙四郎带上一票自己的朋友,挑了一个包间,哗啦啦地上炕了。
  “这简直太舒服了,又温暖又有美食,我以后吃饭喝水都在这儿了。”
  “今年冬天,我便不离开这炕了。睡在炕上,连被子都是暖烘烘的。”
  孙四郎得意地显摆:“想睡便睡吧,正好照顾照顾我家生意。”
  另有一人下定决心道:“听说那工程队被许多人邀请着盘炕,都快忙不过来了。县里的人都排着队等着他们呢,我家也排了号子,今年一定要把家里的暖炕建起来。”
  ……
  今冬,新丰县百姓的口头禅,从“你吃了吗”变成了“你家装了暖炕了吗?”
  崔县令稍稍松了口气,今冬不难熬了。再把汤婆子做出来,组织百姓把屋顶修了,便不用再担心今年的雪灾会伤人性命了。
  至于其他,过了冬天再说吧。


第149章 、心悦君兮(十)

  因着盘炕的工程队,全是金溪村人,所以在新丰县,暖炕也被叫做“金溪炕”,又因发明暖炕的人是云笙,又有人亲切地称为“三娘炕”,“女儿炕”。
  云笙刚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简直惊呆了。没想到,她不过是盘了个炕,竟然还能有这番收获。她美滋滋地想,也不知道“女儿炕”以后能不能如“老婆饼”一般出门,若是以后一直流传,能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好了。
  又过了两日,钱东偕同几个工程队的队长一起上门拜访。
  刚见到云笙,钱东便将手里拿个如同小酒瓶大的敞口罐子递给云笙:“三娘,这是给你的?”
  “东叔怎的如此客气?”好端端的,怎的想到会送她东西?
  云笙一面好奇的问,一面让婢女从手里接过放在一边。为着礼貌,她并没有打开罐子上的盖子。
  钱东这老实汉子不好意思一笑,道:“这暖炕是三娘发明的,我们拿着这个赚钱,三娘也未说甚,实在是心里有愧,故而想向三娘表达一点心意。”
  云笙并未拒绝,只是笑道:“东叔客气了。”
  钱东又道:“‘女儿炕’之名,已经流入了长安。长安有人聘请我们去盘炕,你觉得是否妥当?”
  云笙沉吟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新丰县的人口、户数、已经盘炕的人数等问题。
  钱东这段日子大街小巷差点跑断了腿,对这些也略有些了解,便色色都回答了。
  云笙便问道:“既然新丰县还有许多户人家未曾盘炕,你为何会想着去长安?”
  去长安这件事是钱东琢磨了一夜的,他道:“盘火炕的技术并不难,这几日,已有人偷偷看我们盘炕,又去盘炕的人家家中仔细观察,勉强也做出了几个,只不过不如我们这般娴熟精准。”
  “我打算带三组人去长安,剩余两组人在新丰县盘炕。待县里的人家都盘好后,再去长安与我们会合。”
  新丰县本来不大,两组人同时开工,不需要多时便能把炕都盘了。再加之其他偷学的人也能盘炕,拿这手艺吃饭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的人没必要都耗在县里。
  再者,他们先去了长安,也可先将“金溪炕”的名声打响亮,到时候自会有人愿意聘他们这些正规的工程队盘炕。
  云笙听他所讲,大致摸出了他所表达的抢占市场的意思。她心中不由感慨,任何人,若是给了他机会,谁都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发展。譬如钱东叔,原先是多么寡言老实之人,如今能管理五个团队,做生意时谈吐也十分诚恳,最要紧的是,他已经有了市场的意识。
  这比甚都好。
  她笑着道:“东叔做事素来稳妥,只要你觉得没问题,我便支持你。”
  钱东等人连连道谢,好一会儿才从云宅离去。
  等他们走后,云笙让人将罐子打开。打开的一瞬间,婢女发出了呼声。云笙凑近一看,发现罐子里满满当当都是铜板。
  她愣了一下,随后让婢女将铜板倒出数一数。婢女来来回回数了三次,最后确定道:“是四百个铜板。”
  云笙结合钱东之前报给她的数据算了算,发现他们工程队忙活了这几天,每人大概也就这点钱。
  袁越秀在一边道:“这么些年,我看到许多人,到了他们手里的钱,极少能拿出去给别人的。金溪村倒也是民风淳朴了。”
  云笙默默点头。
  钱东的品行确实过硬,希望他在以后时光的雕琢中,已然能够保住这善良的发光点。

  盘炕一事已有着落,汤婆子一事,却还未有定论。
  崔博和她都觉得,汤婆子这一物,还是交给商人操作,会比较好一些。只不过是哪个商人,便需要她自己好好思量。
  云笙觉得孙四郎不错。他既不想继承家中的酒楼,那定是想发展自己的事业。说不得,他愿意和她合作。
  想到这里,她披上毛皮斗篷,撑着一把伞,让赶车大叔赶紧套车出门。赶车老叔手里握着云笙给的小汤婆子,笑呵呵地答应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