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件事,昭平公主听了商锦蓉的,去寻了太子。太子听后也是皱了眉。“姑母,您觉得,侄儿宴请众位大臣到府中饮宴,再说说关于女学的事情,合适吗?”
昭平公主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先去跟你父皇说啊。他肯定不会阻拦你。这不就没了你意图揽权的说辞?更何况,锦蓉说了,太子既为天下储君,女学也是为了将来的朝廷做有益处的事情。说不定女学里还有一些女子会成为将来后宫的嫔妃。那说不定就会有人成为未来天子的左膀右臂。那太子帮忙出力,理所当然。”
太子哭笑不得。自从得罪了商锦蓉,太子总觉得自己是越来越没有办法拒绝这位侯爷的提议了。毕竟她总是说出对自己有利的理由,而后又要让自己觉得,不答应就是自己矫情。而自己又说不出是她在利用自己的愧疚之心。“既然姑母和赵侯爷都这么觉得。那侄儿自当遵命。明日早朝之后,侄儿就求见父皇,说明这件事。但侄儿其实也有一个办法,能让女学中的女子们安静下来。”
昭平公主瞪大眼睛:“哦?那你快说说看!”
太子道:“姑母,您想想,那些女子到底为什么进入了女学?是真的都想学会本领为朝廷或者是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还是说,有很多人只是因为父亲希望自己进女学,甚至是来结交其他臣子之家的女子?”
昭平公主皱了眉头:“你的意思是?”
“她们既然把时间都用在了攀比和结交上。那您何不参考其他书院的方式。进行定期考核。她们虽然只学了一年的时间。但目前不是说有八成的学生都是朝中大臣之女?这样的人家,必然自小教过她们琴棋书画。如此一来,考试也不用在乎入学了多久。如果她们根本不把时间和心思用在学业上。那不合格的就干脆送回府中好了。如此一来,也不用再装病了不是?”
昭平公主挑了下眉梢:“可如此一来,那些不合格的被送回去,岂不是颜面无存?”
“那既然要颜面,为什么还不努力呢?您只要再给她们半年的时间做准备。半年之后的考试不行的,那就是留下来也没有成才的希望了吧?而且除了太过愚钝的那种,其余的不就是没有用对心思的?那既然她们不尊重女学,不尊重您和婶婶们,那学校又为什么非要在意她们的颜面呢?”
昭平还是有些犹豫:“女子同男子不同。她们将来早晚又一日会嫁人。若是真的被退学。那就会成为污点。说不定会让全府蒙羞。这么一来,对朝廷也有不安的因素。”
“只要姑母觉得这一决策可行。那侄儿自然就会同满朝文武说一下这女学的考试的重要性。有了他们这些做父兄的督促和重视,自然她们也就不会再懈怠。若是还要为了拉关系而忽视学业,就是自毁前途。学生的如此,学生父兄在朝中的脸面也是如此。”
昭平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还是要在去同你婶婶们和锦蓉商量一下。”
见自家的姑姑婶婶都把赵锦蓉当成了主心骨。太子有些无力,但又有些想笑。明明不喜欢被皇家束缚,却又让这些皇家女子们信服信赖,这位商瑛侯应该内心也很是无奈吧。倒是跟自己的情况差不了多少呢。“那姑母商定之后,再告诉侄儿。侄儿一定全力帮忙。”
商锦蓉一听太子的意思。笑了:“倒是个非常可行的法子。之前的那些考核,也只是写几张卷子。甚至因为学的时间不长,没有让她们实际操作过。正是因为女学对她们的要求不苛刻,才会让她们觉得上学不过是交朋友和说笑的地方。若是像太子说的这样。倒是可以很好的镇压住这些小丫头们的浮躁。而且太子说他会负责跟朝中臣子们说这件事,那他就一定会办到。到时候他们为了要脸面,这种攀比之心就会成为好好学习的动力。而一旦将来,在女学里有好的成绩,真的有本领的人尝试到了自己本领带来的好处。自然以后的学生门就会对学习更有兴趣。这第一批学生,应当是最难带的了。”
慕容瑞点头:“锦蓉说得对。而且这些大小姐们将来出嫁的时候,若是女学的成绩和学到的本领也成为了让她们被追求的优势时。那无论是她们还是她们的父母兄弟,就都会更在意她们的学业。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情况可这么解决,但还需要皇上和太子早一些预备下可以供这些学生去工作的地方。既可以好接受,又能用其所长的。”
八王妃犹豫:“可是那些大家闺秀,真的能愿意抛头露面吗?”
虽然这句话有些泄气。但却也是非常现实的情况。商锦蓉对此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说不好。但总有先例。与咱们相熟人家的女孩子们可以作为有限考虑对象。只要她们可以站出来做一个好帮忙,那一点点能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才会成为可能。否则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朝堂上,无济于事。”
话题突然就变得沉重了起来。但万事开头难。她们想要让女子有能力自己站起来,但根深蒂固的世俗思想却不可能在几年之内就扭转改变。商锦蓉如今是一个特例。就像历史上也有出现过女将军、女神医一样。在当时,也的确有希望女子都能强大起来的愿望,可到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今能有皇家帮忙支持,这已经比其他朝代好得多了。但这个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对女子并不太适用。
大家的沉默很快就被外面的敲门声打算了。外面是公主府的大总管,他手中还托着一封信。说是礁西县来的。
一听是郡主来信。所有人都把情绪收了起来。公主将信打开,第一页便是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美玉怀孕了。
公主兴奋的不行,赶紧把这个消息也告诉了商锦蓉。商锦蓉自然也很兴奋。虽然有那么一刹那。她觉得自己才三十多岁,居然就要做祖母了,有些怪怪的。但要有小孙孙的感觉还是让她晕乎乎的只剩下了傻笑。
赶紧跟公主告辞,她要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结果回到双侯府,张晏和美玉的信件自然也少不了唐家的。
张氏此时就在等着商锦蓉回来看信呢。等到商锦蓉打开信之后。上面写的第一页也是一样的内容。于是她赶紧把这个好消息说了出来。这下张氏高兴坏了,连李贞都兴奋得不得了。唐光远和小五小六虽然都没在家,但小七和段云皎都在。一个知道自己要多一个侄子,一个终于迎来了一个同辈人。两个小家伙也开心得不行。
家中人迅速去送信。没用半个时辰,张锦华和李宪就到了。然后李鑫珏和焦氏,带着两个儿媳妇也到了。在京城的一家人聚在一处,商锦蓉心情大好,决定晚上全家人一起聚餐庆祝一下。
小五是在锦香居后厨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她听后高兴得立刻跑出了厨房直从马棚里挑了一匹马翻身上去,让海英蓝保护着苜蓿随后回府。她自己先骑着马回家了。这要不是自家小姐的功夫不错。海英蓝能被她给吓死。就是这样,苜蓿也担心得不行。“不然你骑马带我吧?我实在是不放心小姐。”
海英蓝哭笑不得:“那你可得抱紧我的腰。千万不要太紧张。不是每次掉下去都能那么幸运的。”
苜蓿点头:“行!我这次肯定不会拖后腿了!保证不掉下去!”
有过之前的阴影,海英蓝是也没多少谱。但奈何小姐还是最要紧的。她也不是很放心。也只能选择将苜蓿先扶着上了马。而后她再翻身上去。“抱住了啊,要是再掉下去,就没有第三次了!”
☆、第480章
第480章
美玉怀孕,皇上知道消息之后也很重视。于是询问了昭平和驸马的意见,他们都觉得礁西县那地方实在是太艰苦了。若是两个成年人在那边历练还没什么,可怀孕和生孩子就不行了。昭平公主和汇贤驸马四个孩子,就这么一个是女儿。那可是宝贝得很。而且这又是唐家的第一个孙辈,必然也是珍而重之。于是皇上下旨,派专人去接郡主回京养胎,并另赏赐府邸,归日后小夫妻回京后生活所用。
张熙和美玉这一走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还有一年一任就已经满了。原本皇上还是想着,让张晏再地方上再历练几年,至少要四年后才让他回京。但确实忽略了外甥女怀孕生子的这件事。目前看,若是自己还要让张晏继续在地方上,对地方是有好处,但外甥女跟丈夫两地分居,对她的确很不公平,孩子没有父亲在身边,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童年。于是皇上想了一下,又再接郡主的圣旨下发之后,紧跟着下大了第二条圣旨,是张晏的调令。让董相和刘将军以及六部尚书一同商量出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去接替张晏的工作,而后将张晏调回京城。并安排在御商局做上局司的副手,也就预备着接替他姑父的职位的。
这个调令发出去当天,商锦蓉就知道消息了。虽然她自己并不喜欢留在官场,但她知道侄子又自己的抱负。他为了做这个国家栋梁,做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如今有了更好的前途,她自然也是高兴的。而且这就说明,用不了几年,只要侄子在工作上上手了。他们夫妻就可以有第二次请辞了。而到那时,淮郡的三部分计划应该都能施行下去。皇上也应该会选择禅位了,到时候正好是离开的时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