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熙其实也舍不得。毕竟他都三十过五了,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经算不得自己的孩子了,早就不在身边。还有一个小儿子,这要是只在祖父的屋子住,每日都见得到,他不觉得有什么。可一旦祖父和儿子都要搬离开。他也难免不舒坦。可是他听了他祖父亲爹和大儿子的三方劝说之后,也明白了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小儿子好。所以王氏说她不如一头撞死算了,他就用了个“我就静静看着你”的态度。生生让王氏停住了脚步。
最后还是商锦蓉叫了王氏,要跟她单独说话。
坐下来之后,王若晴仿佛浑身都带着刺儿,看到商锦蓉,也顾不得她的身份,直接就说:“这一切是不是都是你挑唆的!”
商锦蓉根本没想过要解释,甚至她很乐意为张晏担下这个锅。“既然你都知道是我的主意。为什么还要闹呢?”
王氏立刻站了起来:“我哪里得罪你了?你要这么对我?我就成婚这么久,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也要抢去?你怎么这么狠毒!”
“我狠毒?你对晏儿不狠毒吗?你当年若是不愿意要这个孩子,你就不会安排那个丫鬟给表哥。到头来人家生了孩子,你也把人给买了,孩子你善待了吗?晏儿小时候什么样,咱们也不是刚认识的,还需要我说出来寒碜你?你当年生了保宝就容不下晏儿,你可想过因为有了这个儿子,所以你才能在张家耀武扬威。因为你不是没有儿子,所以不会被休弃。可是你给了他什么?张家大房是没有了以前的大富大贵,可缺一个孩子的穿穿用度吗?十岁的孩子,瘦小的跟五六岁一样。为了让我和我娘心疼,你大冬日里带着他穿单衣过府来给我们看。你以为我们都看不出来?只是晏儿那孩子太可人疼,也是张家的血脉。所以我们才不跟你计较。”
“难道我就应该对他好嘛?他又不是我生的!他的存在,就会抢走我儿子的一切!”
“那你没想过你儿子的一切都是哪儿来的?张家大房除了那点儿地和几个不值钱的铺子之外。不就是靠着张家二房老太爷的礼银,还有我娘的月月供给吗?你不想着让你夫君去做一个有本事有能力赚银子的,却只想着怎么侵占别人的施舍。你是想让你的亲生儿子日后也跟你们夫妻一样糊涂的过一辈子?可你们夫妻有没有想过。如今张家的二老太爷还在,我娘还在。这两家都能给你们银子。一旦外公不在了,或者是二老太爷和我娘拿不出银子了。我们又凭什么给你们夫妻过日子的银子?到时候你让你亲生儿子去喝西北风?你若是个有脑子的,就该善待晏儿,让他成为能护着保宝的好兄长。而不是从还没怀孕开始,就把晏儿视为抢夺你银子的仇人!”
王若晴还想说出自己的道理。但商锦蓉却并没有给她机会。而是跟她摆清楚如今的局势:“虽说让你和保宝分开住,但你还是他亲娘。你每个月去看他几次,你只要不吵闹,不灌输他不好的东西,他自然会想念娘亲。也会跟你亲近。而且保宝是个天赋极高的人。我夫君的二哥是二皇子身边重用的谋士,这次也跟了回来,他看过保宝,也说是个可塑之才。晏儿也喜欢自己的弟弟,所以给你们送礼的时候,才格外买了很多书籍和笔墨。不过我想你压根就没在意过这样的礼品吧?可是保宝很喜欢。他把晏儿当成自己努力的目标,他也希望可以像哥哥一样将来考中童生,考中秀才,甚至考中状元。难为你能有一个天资如此聪颖的儿子,你就应该高兴。应该给他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可在你身边,你能给吗?你整日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跟表哥吵闹。孩子是住在外公的屋子里,可他听得见。爹娘争吵不休,孩子的性子就会胆小怯弱。你不心疼你亲儿子,外公和晏儿都心疼。这孩子问了我,我才想了这么个法子。我是要让你知道知道好歹,但也同样是为了保宝的将来。我不觉得你会感谢,甚至知道你会痛恨我。可我也不在乎。我只知道,我养大的晏儿如今已经是京城有名的小才子。你养大的儿子,却还在每天听你吵吵闹闹。你要不要让你儿子有一个好将来,有一个肯照拂他,帮衬他的大哥,这是你的事。但张家是我的外家,我也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坐视不理。所以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好母亲,还是撒泼打滚做个让你儿子不想看的泼妇。你自己看着办吧。”
☆、第319章
第319章
王若晴自然是说不过商锦蓉的。而且商锦蓉这样说完,她回去之后也真的有些消停了。倒不是秉性可改,而是她真的很害怕,儿子会用一种厌恶的眼光看着她。而且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考秀才考状元,让自己做个老封君。她的心里就多了一种奇妙的宽慰感。
如此一来,这亲事就算是成了。张家大老太爷给弟弟一家也送了信儿。虽说是续弦,在这边是不用大排宴宴的,但如今自己的外孙女成了诰命夫人,孙女婿也是一等一的出息人,尤其是大孙子也考中了童生,所有人都对他的前途寄予厚望。趁此机会,自然是要炫耀,也是要联络一番的。
当然这也是张氏的意思。对自己这位二叔,她一直很是敬佩。若是那心性不好的,这种嫡兄其实也无需如此照顾。这么多年,她也知道二叔一家憋了口气。这请他过来,她并非是希望炫耀。而是想要跟二叔一家拉进关系。他们不能只捞钱不出银子。因此她亲自准备的礼物,连同张家其他族亲一并,一份儿礼都没少。上到垂暮老朽,吓到婴啼小儿,她是一个都没落下。
因此虽然只是续弦,也只有张家的亲朋近枝,但还是来了百十来口子。倒是李九娘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热闹。她当年嫁人的时候,也没有这般热闹过。
新妇进门,自然不能一开始就带着女儿。所以商锦蓉就把王琏接到了身边。尽管王琏胆子小,但商锦蓉却是用最随和的态度拉着她跟着忙前忙后。当然也提前带着她去拜见过张家的一些长辈。张家的大老太爷和张家大爷都对这个孙女十分满意,每人都给了十两银子的见面礼。就连张熙也有一块翠玉的平安扣送给她。王氏倒是省事的,从之前张熙带来的胭脂水粉里拿了一套送给了王琏。虽然这东西本就是心草堂出的。对唐家人来说不算钱。可是王若晴这个状态,还是表明了她其实根本也没懂商锦蓉那日那番话的真正意思。想必一时半刻也做不成一个肯真正能为自己谋算的人了。
不过王琏是很惊讶的。她没想到自己能在张家接到这样贵重的礼物。她虽然年纪不小了,也嫁过人,其实是可以自己过日子的。但她到底是跟着母亲一起的。这绝对算得上是最让人不喜的拖油瓶了。可是她却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关照。这让她感动之余,也很不理解。
于是在张家大爷和李九娘成亲的当晚,王琏跟商锦蓉住在一处,忍不住问:“姐姐。为什么你们都对我这么好呢?我这个身份……哪里值得?”
商锦蓉笑了:“那你又哪里不值得呢?你母亲成了我的舅母。那你自然就是我表妹。你也就是张家的女儿。而且外公和舅舅还有二外公还有一些张家族老都说,答应你认张家为祖。日后改换姓氏。那么一来,你就是琉保张家的族人。往后就是你生父家的人再想找你,也是不可能的了。虽然今日咱们都没能过去观礼,但远远的你也瞧见了,那些有八成都是张家的族人。到时候谁还敢再欺负你?我头一个就不答应。”
王琏眼圈当时就红了:“我从没想过……会被你们接纳。当初娘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其实挺为娘高兴。但是我心里其实也有担忧。我担心我会影响娘。却不曾想,你们都是这般好的人。”
商锦蓉拿起绢帕递了过去:“你呀。就是太多愁善感了。我们家人呢,都是干脆利落的。就跟你母亲的性子差不多。这也是我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她可亲的原因。总之等到你如族谱更换姓氏之后。我就带着你先去郡城。然后你同我入京,你看你是想要先悠闲些时日,还是学学如何经营管账理家的本领。我和将军会为你寻一门好亲事的。”
王琏擦掉眼泪:“其实……我倒不想再嫁人。只是我知道娘肯定是不放心的。”
“其实咱们女人,也不一定非要相夫教子。自己有本事养活自己了,也是好的。你瞧那些子孙满堂的,若是不孝,当老人的还不如那些孤苦无依的。至少不用受气。不过这都是说的气话。你还年轻,又是个温柔娴静的好性子。只要再学些本领在手里,能帮衬着夫君,夫妻二人一同好好过日子,那是没有更好的了。左右日后你母亲也早晚是要入京生活的。到时候你们母女也就可以长见上一面了。”
王琏很惊讶:“我娘,也要进京?”
商锦蓉笑道:“晏儿你也瞧见了。是个有学问的。科举入仕绝对不是问题。将来他分府出去,自然是要把张家的人接到身边的。你母亲现在是他的祖母。自然也要接到京城。”
这倒是王琏没想到的。“都听说嫂嫂以前对晏儿……怪我多嘴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