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只有马铃薯吗?”小若又问:“有没有青菜啊鱼肉那些?”
里长迟疑了下,说道:“不瞒这位夫人,我们土镇之所以叫做土镇是因为我们这个镇方圆百里除了一条时不时断流的小河,没有其他水源,所以几乎没什么人种植青菜,养殖就更不可能了。”
马铃薯产量高,又耐饱,所以土镇的乡亲们除了种植马铃薯,偶尔也会出去找些短工做,不然生活也难以维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土镇面积这么广,人口却这么少的主要原因。
傅翰文见这位里长谈吐不凡,便把他留了下来,夫妻二人跟他聊了将近半个时辰。
夫妻俩从这位里长口中了解到不少东西,原来不光土镇缺水,整个晋州城有将近一大半的地方几乎每年都会闹一次小干旱,晋州城的百姓都是经常迁移的,不过等当地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等干旱一过都会回到原地。
送走土镇里长,小若皱眉道:“傅大哥,你说我爹为什么要把伟钦安排到这样贫瘠的地方来?”
听土镇里长的话,这晋州不是一般的穷,想要改变晋州眼前的困境不是三五年能搞得定的,伟钦外放几年能在晋州做出政绩来?
想到莫伟钦,小若抚了下额。
还有老三呢!
当初她只想着让一家人近一些,却不知晋州会是这样一个情况,但愿老三和念如别怪他们好心做坏事才好。
“你爹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用意,别想那么多。”傅翰文安抚道:“别的我们帮不上,不过我们或许能在货物流通上帮上点忙,不管任何地方,只要货物流通了,这个地方不可能会是一潭死水。”
听了自家男人的话,小若对莫伟钦也多了点信心。
父亲总说莫伟钦是干实事的人,但愿他不会让父亲失望,也别让静文担忧。
正文 第1212章 土镇百姓的粮食
1230
第二天,土镇的乡亲们听说镇里来的外乡人没了吃食想买马铃薯,纷纷将家里最大个,最新鲜的马铃薯挑了出来给小若送去。
看着堆了满院子的马铃薯,小若哭笑不得:“我们只是想买两袋路上吃,不需要这么多的。”
“夫人,那您就给两袋的钱,我们商量过了,每家每户多送给你们半袋,免得路上又断粮!”乡亲们说道。
“对啊,你们带着几个孩子,断粮可不行。”
他们别的东西没有,马铃薯每家每户都吃不完的。
乡亲们的纯朴善良让人感动,小若诚心诚意说道:“谢谢乡亲们的好意,不过我们没有多余的马车可以拉这么多的马铃薯。”
闻言,乡亲们才想到这点,最后只能将送出去的那些马铃薯给带回家去。
盛妈妈和春雨几人也没见过这马铃薯,午饭前找到小若询问这马铃薯的做法。
“可以切片或切丝炒,也可以弄成土豆泥或烧着来吃。”小若仔细给她们说了几种马铃薯的做法,还亲自炒了一盘土豆丝,并告诉她们这马铃薯的另一种叫法。
关氏和莫父莫母尝过这土豆丝后都惊奇道:“这到底是菜还是粮食啊?”
因为他们带的大米还剩下一些,小若把这土豆丝炒咸下饭,都把莫父莫母给弄糊涂了,土镇里长不是说这马铃薯是粮食吗,可静文大嫂怎么把这东西变成菜了?
小若耐着性子给大家解惑道:“这马铃薯可以当菜,也可以当主食,不过吃多了也不好。”
众人恍然。
见大家都挺喜欢吃这土豆丝的,小若打算在空间里种上一些。
突然,小若发现吃饭的人少了好几个,仔细一看,曹明和黎家兄弟都不在,忙对曹辉问道:“你哥和黎老大他们呢?”
他们在土镇人生地不熟的,千万别走丢了。
曹辉抬起头,说道:“我哥他们和里长出去了。”
闻言,小若更担心了:“你知道他们去干什么吗?”
曹辉摇头:“我哥没说。”
小若想了想,对元宝道:“元宝,你去看看。”
不是小若多疑,而是那位土镇的里长的谈吐作派一点都不像是土镇本地人,曹明几个不懂武功,她实在担心有人会对他们几个不利。
元宝也知道自家嫂子对曹明和黎家兄弟的看重,听到这话立马放下碗出去了。
曹辉被小若的紧张弄得很不安:“夫人,我哥他们没事吧?”
“但愿不会有事。”小若蹙眉道。
她也希望是自己多心了。
可是他们初来土镇,曹明和黎家兄弟怎么会跟里长出去?
不过曹明是个再谨慎不过的人了,他跟里长出去怎么会把黎家兄弟也带去?
小若百思不得其解。
小若担心曹明几人的安危,好在他们没多久就平安回来了。
小若心下一松,发现黎家兄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问道:“你们跟里长去哪里了?”
“我们在周边转了转,顺便去看看土镇唯近那条唯一的水流。”曹明说完,又加了句:“是黎老二他们想去看看的。”
正文 第1213章 萧条的晋州城
1231
小若看向黎家兄弟,不待她发问,黎老二就说道:“夫人,我们是看土镇的乡亲们实在太苦了,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到他们。”
小若没想到黎家兄弟竟有这样的同情心:“那你们找到办法了没有?”
黎老大失望的摇头:“土镇缺水是因为附近只有一条时不时还会断流的小河,问题出在水的源头上,我们一时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黎家兄弟没有提开发水利的事,因为开发水利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而且还费银子,说也是白说。
见黎家兄弟情绪都很低落,傅翰文出声道:“整个晋州城缺水这个问题存在已久,我们不过在这里歇两晚,就算帮不上也不用自责,等到了晋州城说不定就有你们的用武之地了。”
经傅翰文一提醒,黎家兄弟想到了傅家的姑爷莫伟钦是晋州城的知府,如果他有心帮晋州百姓,说不定他们可以提些建议的!
想到这,兄弟四个相视一眼,心情好了不少。
因为担心长乐的身子,一行人在土镇休息了两天,第三天一早才启程。
土镇的里长找了个经常外出到其他镇打短工的中年男子给傅翰文一行人带了一天的路,在进入另一个小镇这前才与他们道别。
吃一堑长一智,之后每到一个小镇,离开前傅翰文都会请当地人给他们带一段路,这样省去了探路的时间也避免了走远路。
这样走走停停,一行人直到小年这一天才抵达晋州城,莫伟钦亲自在晋州城城门迎接他们。
“爹~~”
长生掀开车帘看到不远处马背上的父亲,扬声就喊了起来。
“姑父!”响响也咧嘴喊了声。
分别将近一年,傅静文看着那个打马上前,比年初离开时瘦了一大圈还一脸憔悴的男人,心疼得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风大,快进车里,到了府衙再说。”莫伟钦见自己媳妇含着泪,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心疼,数月来的疲惫瞬间散去。
傅静文回了车内,莫伟钦又打马到自己父母还有岳母的车前询问了几句,然后和傅翰文齐驱往前。
小若透过掀开车帘看了几眼这个莫伟钦治下的州城,这晋州城肯定是不能跟京城比,连茵城都比不上。
晋州城说是个州城,可在小若看来,这里跟云志县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相上下。
看街上百姓的穿着,他们的生活很可能还没有云志县百姓的生活好。
还有街上的铺子,里面的货物零零落落,一看就是生意不是很好的样子。
一路到了晋州府衙众人都有同一感觉,那就是萧条。
只是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百姓对莫伟钦这个知府却显得很是崇敬和亲近。
莫伟钦刚把人带回后堂,就见一个衙役匆匆而来,说有人递了状纸。
“夫君,公事要紧,你忙去吧,我们自己会收拾的。”傅翰文见自家夫君脸上闪过踌躇,忙说道,不想自己和孩子们造成他的负担。
莫伟钦跟关氏等人告了声罪,吩咐身边的小厮留下来帮忙,自己和那衙役匆匆回了堂上。
正文 第1214章 吓人的常念如
1232
看莫伟钦那模样,大家都知道莫伟钦来这里后有多艰难,他能亲自到城门口去迎接他们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人会怪他这时候离开。
莫母和傅静文和带来的几个丫环收拾屋子,归置箱笼。
关氏和傅翰文问了莫伟钦留下来的小厮,得知傅致文所任职的风笛县离晋州城只有两天半的路程,关氏决定在这里歇上两天再前往几笛县,赶在大年前与小儿子小儿媳团聚就好了。
关氏正想让人先到风笛县给小儿子捎个口信,就有个衙役进来禀报,说常念如来了。
关氏和小若正要出去,常念如已经带着采莲进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