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画最后那朵石榴花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那个小人的他,终究是忍不下心,让它还没有盛开,结果,就枯萎掉。
  身体更是更迅速的做出反应,起手向上,笔锋大开大合,花开绚丽,好像那簇明亮热烈的火花,把他这几日的犹疑不决,纠结烦闷,都给烧的一干二净了一样。
  石溪道人点了点头,和胤礽一起,把画板抬到外头走廊的架子上,让其快些阴干。
  师徒二人就坐在无逸斋外头的小亭子上,喝茶聊天。
  其实他也早已知道,面前的这位太子殿下,其实并没有什么绘画天赋,但是让他惊艳的却是,太子殿下他可以不需要天赋,直接用心,手绘心曲。
  想到今儿太子殿下在这幅《五月石榴》中使用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意境志向,石溪道人的心里,也难免的也有了一些波动。
  就好像这春夏之交的暖风一样,总是和其他时节的不同,吹得少男少女们春心萌动,吹的他这样的老僧人也跟着心潮起伏。
  人活在世上,哪怕是出家为僧又如何?只要一天离不开五谷杂粮,就一天脱离不了这人生五味,人间八苦。
  这几年相处下来,他当然看的非常明白,看似和蔼和亲,无欲无求的太子殿下,一直以来内心深处对于他大婚之事的抗拒。当然,他现在也得到了太子殿下即将大婚的消息。
  刚刚太子殿下通过这幅《五月石榴》中的半开的石榴花,所表达出来的无奈纠结,他也都看在眼里。想“舍”却又舍不得,想“取”却又不出于自愿。
  这让他想起来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儿。拒绝家里亲友给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好亲事,一心一意的坚持要出家求道的艰辛过程。
  其实那个时候,他也曾经犹豫仿徨,纠结徘徊过很久,很多次。生而为人,人世间亲情伦理,岂是那般容易割舍的?他再是性情古怪,嗜画如痴,也不会对家人亲友没有丝毫的留恋眷顾。
  不过都是“取舍”二字罢了。
  “太子殿下能想通就好。即使石溪年轻出家,到现在已然一生,也还是一个平常的凡夫俗子。吾等既然皆非神佛,又怎么能真正的做到神佛的大“舍”?”
  “全然的放弃万丈红尘,世间因果,没有任何牵绊的,只去追求自己的“道”,不是凡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心系天下苍生,万民福祉的太子殿下,能够做到的。”
  “既然身为凡人,当是要顺其自然的随心随性,尽情而为。切莫为外物困扰,流于表相,抗拒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导致无法弥补的遗憾。”
  听到向来沉默寡言的老师难得的说了这么一大番话,胤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站起身恭敬的给这位算是半个“知己”的老师,续上一杯清茶。
  石溪道人和他一样,已经习惯了独自享受,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永远无法排揎的孤独和寂寞。今儿能对他用这份心思,让胤礽着实有些惊讶又感动。
  既然他身边的人都对他这么信重,他也舍不得让皇阿玛,乌库玛麽,阿茹娜格格,弟弟们有任何的伤心失望,那么就这样顺其自然好了。
  想想他这几天的压抑纠结,真的是有点儿好笑,有点儿像那个什么,“婚前恐惧症”一样。
  怪不得大家都说一婚容易,二婚艰难,尤其是他这样一婚了快上百年还失败的类型,再次跨进婚姻的“围墙”,真不是嘴巴说说就能鼓起勇气的。
  少年太子摇了摇头,望着无逸斋周围这片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晚春景色,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回答,“胤礽谢老师的劝告。”
  “孤刚刚做《五月石榴》的时候,已然清楚的明白,自己做不到老师的“舍”。孤内心深处取舍的天平,倾向于“取”。老师放心,孤的性格,估计永远都不会舍得这繁花似锦,满园春色。”
  “晚膳后,孤就去西山打大雁做纳采礼。”
  石溪道人干瘦的脸上全是郑重,“太子殿下能够有此决定,乃大清国万千子民的福气。”
  少年太子脚步轻松的离去后,依然静坐凉亭的石溪道人望着他那挺拔的,稍显清瘦的背影,不由的回忆起来,上次如诱大师和他辞行的时候,谆谆叮嘱的话。
  “石溪老友,吾等虽然入了佛门,可还是大清国的子民,每天承受大清老百姓的香火供奉。”
  “这大清国不需要一位世外异人,也不需要一位活佛,真人。大清的老百姓,需要一位落入世俗,融入大清,让他们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太子殿下。”
  石溪道人心想,太子殿下心甘情愿的娶妻生子,维持着他和当今皇上之间的亲情和默契,算是彻底的落入世俗,融入大清了吧?他这,也算是完成了友人的托付了?
  可是他还是感到有那点一点儿伤感和希翼。
  希望这位一直给他惊喜的太子殿下,能给他一个不一样的答案。这世上,是不是只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才能保持他们永远的灵性和自由?
  晚膳后,胤礽到慈宁宫和慈仁宫请安,得到了两位长辈的同意后,给还在议事的康熙皇帝留了句话,自己就带着几队人马,直奔西山而去。
  他今儿个不光要抓到两只活大雁,还要去做个提前安排,明天若是天好的话,就带乌库玛麽,皇祖母,和弟弟们,来西山游玩。
  西山的密林里,鸟兽繁多,人迹罕至,只有少数的几条强势的阳光,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树叶枝丫的封锁,洒在地上这些叫不出来名字的野草野花上面。
  胤礽没有理会不远处围着他的侍卫们,自顾自的在这个老林子转悠。
  这些年下来,他已经非常的习惯,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被这些侍卫,暗卫,宫人包围跟随的日子。不若初到大清的时候,那样的手足无措,怎么着都觉得没有个人隐私,人身自由。
  放空自己的思维,收敛所有的气息,胤礽把自己变成一颗树一样的状态,精神力打开,专心极目搜索。
  不时的从他脚边跑过去的野兔松鼠;在他头上飞过还轻轻啄了他脑袋一口的鸟雀;还有从他腿上胳膊上滑行过的土蟒,统统都不作理会。半个小时后,终于叫胤礽发现了前面一片小水池边,北飞途中经过此处,在喝水休息的雁群。
  精神力慢慢的凝结成一张大网,对着最边上两只雌雄大雁罩下,慢慢的收缩,困住它们可以飞走的翅膀,与可以鸣叫的嘴巴后,胤礽一个飞身,来到跟前,一只手抓住一只雁子的翅膀,又无声无息的飞离此处。
  整个过程,简单快速,没有惊动雁群,也没有惊动其他任何的飞鸟走兽游鱼。
  不远处跟着的不了解内情的侍卫们,已经习惯面对,他们太子殿下每次表现出来的动植物亲和力,可还是被这半个小时内见到的情景,惊吓的冒了一身冷汗。虽然他们也看出来了那条蛇是无毒无害的土蟒。
  当然,现在他们只想再次的感叹一声,太子殿下的敛息术和轻功已经大成,臻于化境。随机又想到太子殿下这一身功力的来历,侍卫们忍不住的又是一声叹息。
  胤礽当然感受到了这些侍卫们各种忽高忽低,起起伏伏,欢脱不定的情绪,不过还是那句话,他已经习惯了,也就随他们闹腾去。
  一个侍卫跳了出来,取下他背后的框笼递了上来,胤礽把这对有点儿懵懵懂懂的大雁放进去,关好笼子,就撤了它们身上的精神力束缚,改用尽量柔和温柔的气息安抚。
  两只形状好似家鹅,淡淡灰褐色的羽毛上还带有斑纹的雌雄大雁,瞬间把胤礽当做是他们的“族鸟长辈”,对他很是温顺服帖,在笼子里用绿豆小眼儿好奇的打量周围。
  古华夏的大雁又被称为野鹅,雁群是有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的聚合体,团结和睦,飞行的时候,有老雁子领导,长幼有序,行列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习惯的把生活中类似的形状,称之为“雁字”,“雁阵”。
  大雁们的性子都非常热情。它们一边飞行,一边不停地发出“伊呵,伊呵”的叫声,鼓励着队伍后面落后的同伴。又因为它们飞行速度非常的快,而且路线笔直,人们有了“鸿雁传书”等说法儿。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过冬。南边可到缅甸,南沙群岛等地,北边最北是西伯利亚,是大雁们的老家,也是他们产蛋的地方。
  《仪礼》中说“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节里面,除了纳征的时候用的是一对鹿皮以外,其余五礼都需要用到大雁。
  《白虎通·嫁娶篇》又谓:“用雁者,取其随时南飞,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
  周公礼定天下后,又由于儒家文化的盛行,大雁除了作为“不违民时,信守不渝”和“长幼有序,家庭和睦”这两个意义以外,还有了一个关于三从四德中“妇从之德”的说法儿。
  “顺阴阳往来者,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今用雁者,亦取妇人从夫之义。” 这句话说的是,大雁追逐着“阳”飞行,所以特别适宜用来做聘妇之礼。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