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在哪里知不知道?
“娘,她们敢要欺负你,我就要让她们付出代价。”小豆丁理直气壮,他也不明白错在了哪里,但是娘就是生他的气了。
“小豆丁,你要记住了,你是一个男子汉。”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能这样由着他的性子来:“娘的事娘有本事解决,你是一个男孩子,你该有大的胸怀,不应该只耍小聪明。一次也就算了,每一次都这样,这就娘感觉到没有教好你。”
第一百四十一章邱秋教子
小豆丁心里有委屈,他只是想要帮娘出口恶气。
邱秋也不想再说了,看来还是自己没有教好孩子。
又或者,教孩子本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邱秋却决定将小豆丁丢回钟家山去。
“娘,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娘,您不要小豆丁了吗?”听说回山里再不带自己出去,小豆丁的眼泪不要钱的往下滴。
“以前是你还小,我想着将你带在身边。”邱秋才不管小屁孩子的哭诉:“如今看来是我大意了。”
又或者是她的纵容导致了豆丁的小聪明。
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男孩子应该豁达开朗聪明伶俐,而不该是想着怎么整人。
邱秋将他交给了孔秀才。
“玉不凿不成器,只要你舍得,老夫更希望有一个成才的弟子。”孔秀才现在全幅精力都放在了石头身上,像狗蛋这类的孩子们上个学堂完全是打酱油。
说起在钟家山的弟子,倒有两个很是欣慰。
一个就是已经成了大人的罗篼。
他不算是正规弟子,却很用心努力。
每天教了几个字,一笔一画都很认真,日积月累下来,他来了兴趣看得懂一些书籍能写会记,这个时候的他是追着自己问字做学问。
可以这样说,他一大半的时候用在了生产上,一大半时间就用在了学习上。
连个人的终身大事都没有时间去办。
另一个就是石头。
因为有吴雨这个一心想当状元夫人的小丫头监督,资质不算太好却是勤奋过人,假以时日罗篼肯定会和寻常钟家山人不一样的。而石头则一定会有大的造化。
不过,他更看好小豆丁。
满脑子的精明算计,一双眼睛鬼精鬼精的。
但是这样的孩子一定得好好引导才行。
“有劳先生了。”邱秋知道成才的孩子家教很重要。
所谓严父慈母出骄子。
没有爹的小豆丁家教全都落在了自己头上。
别说什么赏识教育了,邱秋还是信俸不打不成材。
特别是像小豆丁这类小屁孩,三天不打能上房揭瓦。
上树掏鸟蛋下田捉黄鳝,还跟着阿三阿四学了些花拳绣腿,一个不好就能将比他高出一个头的狗蛋之流打得哇哇叫。
所以,邱秋对他的要求是严格再严格。
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无知让一根好苗子长歪,那才是真正对不起他死去的爹娘。
“娘,今天我还没有跟着阿三叔学武功。”流浪惯了突然就被关起来上学堂,回到家还要温习功课,这让小豆丁太不习惯。
“不急,儿子,先温习功课,吃过晚饭后再练也不迟。”臭小子当自己是傻子,每天卯时不到就会被拎起来练功,现在却说还没有学武功,哄谁?
邱秋也不骂人,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就这么笑意吟吟的盯着小豆丁。
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小豆丁被盯得浑身发毛。
“娘,我先写大字去。”他娘真是一个小妖精,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心思。
小样,跟老娘斗,你还嫩了些。
虽然是捡的,但是邱秋没有将他当球踢,硬是认认真真履行着自己监护人的责任。
毕竟,以后老了说不定还要靠他来养自己。
此时不好好教导以后后悔莫及。
不让你闻鸡起舞悬梁刺骨,但是一定得努力。
阿三阿四是习武之人,每天早起是必修的功课,这个时候小豆丁就会被他们从睡梦中拎起。
曾经邱秋也心疼怕他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电视,每天晚上八九点钟的样子就上床休息,邱秋算了一下好像八个小时的绰绰有余。
从此,小豆丁就开始了苦逼的求学之路。
文武双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痴人说梦,但是对小豆丁其实也算是小菜一碟。
毕竟,这小子皮厚脑子也够用。
“小豆丁,你这么辛苦长大了要考状元吗?”吴雨坏坏的想着小豆丁会不会拦了石头的路。
“不知道啊,娘要我学习的。”咬着笔杆小豆丁在做着算数。
这真的是邱秋要求他做的。
虽然说算盘这东西是古董,但是邱秋觉得还是太慢了一些。
能用现代的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再好不过。
洋为中用今为古用,邱秋也算是将知识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甚至,她还想教小豆丁外语。
想想明将军给自己的版图,封闭自守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不管了,先学了再说,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小妹,你这么聪明能听懂大嫂教小豆丁学的什么东西吗?”吴霜纳闷了,她家大嫂这是学的什么语言?听了半晌愣是没听出个明堂。
摇头,她也想学好不好。
“学啊,要学的我都教。”邱秋举双手欢迎:“但是,不能半途而废,每天都要考前一天学过的东西,要是没学好的话……”
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
一大家子要吃要喝也要洗洗涮涮,小豆丁之所以这么努力的学还不是因为曾经包揽了十天的洗碗任务。
没有灶台高,好办——搬一张凳子往上一站不就搞定了。
为此孔秀才都说邱秋教导得好,小豆丁学习一点儿都不敢马虎,不是怕自己这儿挨板子而是怕他娘伤心。
怕才有鬼,邱秋敢肯定小豆丁才没有这么好的孝心,只不过是怕洗碗扫地而已。
因为邱秋坚持灌彻爱学习爱劳动,长大才能有出息,小豆丁可是很害怕哪一天老娘心情不好让他出去挖地就惨了。
要知道,后山还有那么一大片地是自己家的。
别人家的山都挖出来种菜种粮食,就只有自己家的还杂草丛生树木茂盛。
“不种粮食,要种就种果子。”邱秋可不想去折腾,整片后山开荒种粮食,浪费人力又没有收成。高山地贫,还得抗旱浇水,不用想都知道到时候工钱比粮食还要贵。
第一百四十二章后天教育
孔秀才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
小豆丁算东西比自己拔算盘来得快几倍。
他还怎么教这个学生!
“天才啊真正是一个天才!”孔秀才找到了邱秋:“这孩子简直是神童,好好培养将假以时日一定会在这方面大有建树的。”
邱秋听了大窘。
小学的加减乘除用到这儿居然出了问题。
邱秋知道古代也出过数学家的,流传下来的《九章算述》还有失传的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那可都是古老的讨论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的。
这位孔秀才不会是不知道这事吧。
不对,邱秋发现自己犯愣,这个时代或许与那个正统历史出现了偏差。
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正常的。
邱秋虚荣向孔秀才求教了这个时代的数学名词,什么方田、粟米等,大都是实用的名称。如方田指的是地地的形状,讲土地面积计算;粟米是粮食的代称,讲的是各种粮食间的兑换。
如此可见,这个时代的算术泛指的数学的全体,与现代的意义不同。
这些原本是没有毛病正确无比的。
可惜的是邱秋将现代的东西提前到到这个时代,那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邱姑娘,你说小豆丁的算术是你教的”孔秀才其实也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他也发现邱秋压根儿不喜欢人叫她吴风家的吴大嫂之类的称呼,于是某个时候自动换了称呼叫一声邱姑娘。
邱秋不反对说明就是默认,从此以后就以邱姑娘代称了。
邱秋感觉一声邱姑娘有种童话故事的感觉,萌萌的。
虽然不喜欢邱家的人和事,但是她姓邱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习惯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女人能顶半边天的熏陶,邱秋特别不适应称呼前面加上夫家的前缀。
当然,如果吴风是一个值得付出的好男人她也就认怂了,偏偏鬼影子都没见着一个还要打上他的烙印。
所以,孔秀才的称呼邱秋表示很受用的。
“先生,这没什么的,只是我寻常做生意总结出来的一些小经验。”邱秋感慨自己脑子还是比较好用,能想到这么一个由头:“我觉得这样算比用算盘珠子拔得快一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