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之末世女王 (小硕鼠5030)
- 穿越重生
- 作者:小硕鼠5030
- 更新入库:04.10
大人这桌又恢复了刚刚的活络,几个人说着说那的都是往好了说。
旁边小孩这桌就消停多了,除了王雅之外,剩下李芳萍兄妹四个和媛思都是以吃为主,这么好的菜,比过年饭桌上的肉都多,所以几个肚子里严重缺油水的兄弟,从开始吃就头不抬眼不挣的奔着肉去,至于大人那桌说的是啥,他们没啥太大的兴趣。
只有王雅,吃饭的时候还支楞着耳朵听那桌上说话,知道舅舅以后能进工厂当工人,她是一脸的羡慕啊,要是她也能当工人该多好,她也想做城里人啊。
这顿饭在大家特意的维持下,吃的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大家酒足饭饱下桌的时候,桌子上的肉菜还有两个没吃完呢。媛思是不喜欢吃别人的剩菜的,老太太也了解闺女的臭毛病,所以等人要走的时候,她难得的大方了一回,把两个菜多的那个装上让嫂子拎回去,少的那个让大闺女拎回去。
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媛思感到老太太今天有点不一样,睡觉不老实了,总是翻来翻去的。
“娘你咋的了,咋不睡觉,不困啊!”
老太太一听闺女也没睡着,就转过身,“睡不着,吵到你了?”
“没有,我也睡不着。”媛思当然不能说老太太翻来翻去的不睡觉耽误她修炼了。
“是吗,那咱娘俩唠唠嗑。”老太太到是不嫌弃,拉着才九岁大的闺女唠大儿子工作的事,“你说你哥这工作可咋办啊?要是人家真的不要你哥,你哥就真的得回家种地来了。”老太太愁啊,自己儿子今年都二十八了,在农村都应该有好几个孩子了,结果她儿子现在这么大还啥啥没有呢。要是这次回来没有工作就得回家来当老农民,那找媳妇就更困难了,不是说家里条件不行,娶不起媳妇,而是农村剩下的这个岁数的都是老姑娘,这么大岁数都嫁不出去,那都是人家挑剩下的歪瓜裂枣,根本没有合适的。
再说她当年费劲巴力的把儿子送去当了兵,现在儿子回来了接着种地,她能甘心吗,要是早知道还是得种地,她当初折腾个啥劲儿啊。
“大爷不是说大哥要去县里当工人吗。”媛思以为今天晚上吃这顿饭就是庆祝这事的啊,咋现在又要回家种地了呢。
呵呵,她今天吃饭的时候很是专心,还有个芳萍丫头在她跟前叽叽咕咕的,她还真没咋听大人那桌说啥。
“嗨,那事八字还没一撇呢。”老太太又唠唠叨叨的重新给闺女讲了一遍这个事。
“人家不是说要研究研究吗,研究完了不就好了。”媛思和李恩德是一个思路,她也觉得要是人家不同意,肯定会直接回绝的,现在说要研究,那就是有戏。
“你这傻丫头,没听出来人家那是敷衍咱们吗,这中间肯定还有事。”老太太不傻,听人家这么说,应该是在要礼,可是她一个老太婆,手里是有钱,但是也不知道这钱要咋送啊,送谁好使啊,她这一晚上愁的就是这个事。
“行了,说了这事你也不懂,睡觉吧,明天还得上学去呢。”老太太知道闺女不耐烦这些,再说跟她一个小孩子唠叨这些也真是没用,还是别让孩子跟着操心了,睡觉。
于是没心没肺的媛思看老娘还没有要睡的迹象,就放弃了这一晚上的修炼,然后瞬间秒睡。
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走茶凉
第二天早上,媛思还是背着书包,踩着最后的铃声踏进了教室,她现在对上学也不是那么反感了,虽然学习啥的她还是不感冒,但是学校里不是有个肖富文吗,好不容易确定对方是自己的同类,怎么的也得新鲜几天的。
这天中午,在砖厂,媛思破天荒的没把肖富文扎晕,而是也给他准备了一副碗筷,当然在递出碗筷之前,她很是光棍的问肖富文,“现在基本上已经能确定你的身份了,对于有你这样神奇经历的人,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恭喜你光荣的成为了我的一名小弟,这就是对你的奖励,以后跟着姐,有肉吃。”
肖富文明白她的意思,要是接了碗筷吃了她的饭菜,那以后就得以她马首是瞻。这对他来说真不是事,她确定了自己的身份,但是自己还没搞明白她是何来历呢,所以他对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现在有个人把一盆子肉和满满一碗大米饭放在他面前,他不接着才有病呢。
于是肖富文就光荣的成了媛思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小弟。当然之前也说过当小弟的说法,但是之前那也就是一说,现在不光是要有这个名头,肖富文还要真正的享有这个名头所带给他的好处以及相对要承担的责任。
当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肖富文可是没敢刚当上小弟就打探小丫头的来历,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的,就这丫头这性子,他还真的不担心发现不了问题。
于是各怀鬼心思的两个人从这一天开始成了赫赫有名的哼哈二人组,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一起驰骋江湖。
两天后,李恩德一大早上又带着李暮宝去了县城,下午两点多两个人无精打采的走了回来。带回来的结果就是领导出差没回来,会还没开,也就是还没有研究,让他们在等两天。
又过了两天,李恩德再次带着李暮宝去了县城,回来的时候结果还是一样,这个领导回来了,那个领导又出差了,所以这个会议还是没有组织起来,再回家等吧。
这一等两等的,就把秋收给等来了。
黄金十月,正是秋收最好的时候。今年这半年雨水充足,阳光普照,地里的苞米像是吃了膨大剂一样,一个个长得留直,穗子也长得跟胖娃娃似得,看着就让人欣喜。
李家村队长秋收前一天的晚上在打麦场给所有社员开了一个动员会。
“同志们,乡亲们,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咱们努力的大半年,地里的苞米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现在是咱们摘取果实的时候的,谁也不能给我耍熊。”大队长拿着个有点扩音用的喇叭筒站在前面的凳子上声嘶力竭的喊道。
至于喊话的内容,咳咳,公社领导说的那么多,他一个老农民就记住了几句,反正想起那句他就用那句,想不起来的,那也没办法,自己编呗。
“公社领导给咱们下达了任务,要求咱们每个社员在秋收的时候都要认真负责,坐到不丢粮、不跑粮,收一亩保一亩,保质保量的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到仓库里……国家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全国各地有无数的老百姓还吃不上饭呢,所以咱们这边多收一斤量就相当于多救了一个人的命……这些都不说,咱们这些社员咋的也不能给国家拖后腿不是。”队长又想不起来领导是咋说的了,只能生硬的把话题又给转了回来。
就这些也够下面李家村这些老百姓激动的了,一个个的都在下面呜嗷喊叫的。
“行了行了,都闭嘴,听我说。”队长赶紧的大手一挥让大家都消停点,他好好的喘了一口气这才接着说道:“明天咱们就开始秋收,一会儿我就把今年的人员安排给大家叨咕叨咕,大家伙都做到心里有数,明天早上该干啥就去干啥,别耽误了咱们集体的事。”
说完队长就接过旁边会计递过来的一个小本本,照着上面的字开始大声的喊了起来,“吴春华、赵晓燕明天去……”
开完大会,老太太拉着自己闺女的手板着脸往家走。她阴沉着脸对于人没走呢茶就凉的事心里气闷,但是却找不到人家一点错处。
“娘,我在家呢,我能干活,你别担心。”李暮宝以为老娘是愁秋收,赶紧快慰老娘两句。
左大丫都不拿好眼神瞅他,她是愁没人干活吗?
“弟妹,你别往心里去啊,你还不知道他们那些猫腻吗。”陈凤珍气喘吁吁的追上来想安慰妯娌几句。
就是知道他们那些猫腻这才憋气呢,不过就是再气老太太还是那个爱面子的老太太,绝不给外人看笑话的机会,老太太努力挤出点笑容来,“嫂子,我知道,不做饭就不做饭呗,这些年我也干腻了,还挣不来几个公分,今年小宝回来了,俺们家也有壮劳力了,下地干活我们娘几个还能多挣点公分,给我家四儿多吃两口饱饭。”
刚刚大会公布的临时食堂名单里没有老太太的名字,那就是说老太太今年没有被照顾,也得跟别人一样下地挣工分。
往年因为李暮宝当兵的关系,老太太没到秋收麦收的时候,都能被分到临时食堂里去做饭,虽然公分不多,但是胜在清闲,不累,这几年老太太也习惯了,没想到自己儿子刚复原回家,这照顾就没了,还真是人走茶凉。
最气人的是,刚刚队长在上面宣布了这些名单后,就有几个跟老太太不对付的大妈凑过来说风凉话。老太太不想让人看她的笑话,也不想让村里人看她儿子的笑话,只能是把气往肚子里咽,努力忽略那些老娘们的冷嘲热讽,努力保持表面的平静,等大会结束,拉着闺女就往家走。
“你这么想就对了,那食堂活有啥好干的,活也不少公分还不多,还不如下地干活呢。”程凤珍知道自己这妯娌心里肯定不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已经是这个情况了,只能自己宽慰自己了。“等明个咱两家一起,一起干活热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