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柿子树可不矮,这么小的孩子,从最高处摔下去,没摔的半残就算好的了。
而这,也是那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心虚的原因,是她嚷嚷着要吃柿子,使唤着小伙伴们爬到柿子树上去,给她摘了几个仅剩的小柿子。
柿子树太高,这一帮年纪还不算大的小孩一个个的心里发怵,不敢上去。
没办法,她只能疯狂的撒泼,尖叫声震得半里地都在响,也就是长离闲她太烦,才爬上树去摘柿子,这一摘就出了事。
这么一步一步的慢慢往回走,回到家自然是很晚了,家里的大人都已经用完了饭,厨房里只剩下半个红薯。
秋收累的整个人都虚了的大人们坐在后院的石头上歇凉,看到长离回来,声气不是很足的说道:“滚回来了,你摔到哪了?没事吧?”语气十分的僵硬,没多少关心。毕竟家里穷,没多少壮劳力,而孩子也生的太多了。
孩童的口又哪能藏得住东西,即使没有人察觉后山上发生了什么事,那些孩童依然在大人面前露出了异样,然后在各自家长的质问下,将事情竹筒倒豆子般的说了出来。
当然,大多数旁观的孩童,都将责任推到了为首的小女孩身上,而小女孩就说:“是四儿自己不小心。”
虽然听这群泼猴的话是没出什么大事,但这种事总要给人家一个说法,所以晚饭时间刚刚过去,就陆陆续续有人来周家赔礼道歉。
这个礼,大多就是几个野猴子们从山里找来的野果子,有心的也就是一两个鸡蛋。
这件事周家人很快知道,料想也没出什么大事,所以村人的赔礼也安心的收下了。
而此时,家里主事的大人仔细的扫了这小孩一眼,也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心里就更不在意了。
身为一家之主的老爷子,摇着一把蒲扇,朝长离一招,长离缓缓的上前,在距离他五步远的地方站定。
干枯的老爷子眼睛浑浊的,不算太厉害,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几眼长离,也就不以为意的挪开了眼睛:“去吧。”
脸色虽然有些白,但大多数是吓的,走动起来也没见有什么毛病,看来是真没出事,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大动干戈,去其他人那里讨个说法了。
老头一共有两个活着的兄弟,但那两个兄弟都与老头处的不好,一见面就跟水滴进了油锅里一般,瞬间蹦起来。
而老头自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有两个没养的活,只剩下了一个早早的嫁了。
剩下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也就是长离的父亲老老实实的跟着他在家务农,小儿子到部队里当兵去了。
至于长离的父亲,他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长离排行倒数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虽说这么多的孩子,长大了都是壮劳力,能够给家里创收,但光是养大他们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所以孩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对于给自己添麻烦的小四小五,这对夫妻的感观就复杂了。
小五是他们最小的孩子,现在还在吃奶,要对他冷一点都做不到,可小四,从小就阴沉沉的,不喜欢说话不说,还不会讨父母的欢心,又给家里添了这么大的负担,所以,家里人都不太喜欢他。
粮食啊,这个时代的农民的命根子,如果少了一张口,家里能够多出多少的粮食,大人能不能再吃一成饱?
所以,眼见这个平时就不太关心的小儿子此时苍白着一张脸的模样,这群大人们也不太在意,随意的摆了摆手,打发他走了。
长离也不以为意,步履比走回时要稍微快了一分,他走到那间属于他们四个兄弟姊妹的房间中,随意的在墙角找了个位置,缓缓的调节起呼吸的频率来。
给他留下的半个红薯他没有吃,他奶奶就顺手的将它收了起来。不吃就不吃,就当省了点粮。
虽然说孙子贵重,但大孙小孙子都有了,这夹在中间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周家甚至打过将他‘匀’出去的主意。可为了不被其他的乡亲着脊梁骨骂,他们就没这么做。
不过,他们看这个不爱说话的,遇到苛待也只是睁着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你的孩子,就更为的不喜了,这种不喜,几乎要与那两个丫头片子相同。
如果将这孩子‘匀’了出去,省了一份可怜不说,还能让别人帮自己养孩子,等到了孩子养大了,能干事的时候,又能够确‘认亲’。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惜……
虽然并不知道这家人曾经打过的主意,但长离还是清楚了自己的处境。
他心静不乱,神经亦没有什么变化,呼吸间的频率甚至更缓慢了。
除了那个由父母带着的小五,其余的三个兄妹也陆续的回房,二十多平米的房子住着四个小孩,只能说还算宽敞,当然是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计算。
四间屋子,老头老太太一屋,周父周母一屋,四个兄妹一屋,还有一间屋子留给那个去当兵的叔叔。
兄弟姐妹们也知晓长离不爱说话的性情,看他躺在一旁不说话也没有在意,心里思及今天发生的事,就更不当回事了,摔了有些不舒服是常有的事,休息休息就好了。至于说要出什么大事——送诊所看看还行,送医院?不成。
白天的体力活太消磨人的精力,几兄妹很快就沉沉的睡去,一时间屋子中鼾声大响。
听着那仿佛打雷一般的鼾声,长离也没有在意。他直接从床上坐起,走下床,往屋外走去。
今晚的月色不太好,群心却十分的闪烁,亮堂堂的光照了下来,将院子照得青蒙蒙一片。
半夜时分,温度倒是降了下来,一阵风吹过,吹的人的胳膊上鸡皮疙瘩直冒。
长离依然没出什么变化,他缓缓的闭上眼,神识放开,缓缓地感应这片灵气稀薄的天地。
如同构筑模型一般,脑海中缓缓出现着做小院子的模样。空气中飘荡着一些稀薄清冷的‘尘埃’,在感知到长离的神识的时候,欢快的抽他涌过来,融入到他的身体之中,这是月华之精。四周都是冷硬一片,察觉不出什
么生气,唯有东边的角落,飘荡着一丝稀薄的生命之气,那是一颗三年树龄的李子树,是周家人从山里挖下来的,情况并不是什么很好,能不能活过今年还令说。
神识出了这座小院子,向外面的天地蔓延。‘尘埃’,‘尘埃’,到处都是稀薄的尘埃,就连生蕴之气都少的可怜。也是,这个年代,连人都没有多少生气,更何况是植物。
他的神识渐渐的笼罩上了远处的青山,山林之间情况好了许多,一团浓厚的生蕴之气从天而降,让长离的神情的都缓缓的平和了起来,纵然他的外表看上去还是十分的苍白,但内里已经不再那么空洞。
一道道无形的生气开始环绕着他流动,然后又有更多的灵气与月华涌入到山林之间,让山林更为的鲜活。
一道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意志被惊醒,缓缓地动弹了一下,然后又陷入了沉睡。青山绿水蕴天灵,这连绵数十里的
山也蕴育了一些超凡的东西,只不过再怎么超凡,以对抗不了天数,还没彻底的孕育出来,就直接进入了沉睡。若非是长离神识通幽,惊醒了它,它能不能在感觉这个世界都是另外一回事。
而除了它,这片山林,还有其他的东西被惊动。
许多猛兽无意识的嚎叫,一些修行了几十年,稍稍的开启了一些灵智的东西也突然焦躁了起来。
一些感觉敏锐的东西上蹿下跳着,攻击者空气中突然多出来的意志,而更远处大山中,一些真正成了气候的东西,甚至还像模像样的发起了攻击。
可长离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一道换若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便无形的回荡在它们的耳边,让他们如同被那和尚度化的孽畜一般,老老实实的蹲在原地,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看到它们老实了下来,长离这才满意,给他干活的东西终于来了。
第675章 漫山
阳光冲破云层倾泻而下,公鸡的打鸣声瞬间响起。混沌的清寒被打散,村子里陆陆续续传来锅碗瓢盆晃动的声音,劳作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勤劳的婆娘早就在全家人还没起来的时候就去厨下弄早饭,现在全家人都醒了,也就可以吃了。
而老周家,弄早饭的却不是长离的母亲,王芳女士,而是长离的大姐,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除了准备早饭以外,家里的大小家务基本上都包在了她的身上,就算不是农忙时节,她依然十分的繁忙,而只比她小一岁的周二丫也差不离,姐姐能干的活她差不多也干过。
这两姐妹是这家中最不受待见的人,因为她们迟早都是别人家的,哪怕现在叫她们过的再好,也没半点用处,还不如叫她们多做点活,将来嫁到别人家也不会受嫌弃。
老周家的女孩子一贯是这样的,与他们相同的,还有村里的其他人家,只不过他们没做得那么明显,哪怕是使唤女儿,也是说着:“我这是为了你们好,多干点活你们婆家才会看得起你们。”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