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素素吃完后换了身衣服也来到店里,一进门常客就向她道喜,看了眼在灶台后面忙着煮串的耿天华,见她过来了就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景素素知道他这是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对,忍不住回了他一个笑。
大概是许多天都没开了,客人也不知道今日能开,上午的客人不是很多,但几张桌子也都满了,到了中午更是人挤的外面排了好多人,有人就问:“你们都成亲了,可想着换个大些的店,这也太憋屈了。”
景素素道:“换是要换,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毕竟我们这也是小本经营,用料和食材都很实在,看着客人多,可就这几桌也没攒下什么钱。”
景素素长了一张唬人的脸,她说的话几乎没人怀疑,可他们铺子里的东西真是太好吃了,每次来都要排很久也挺痛苦,有人就建议道:“其实也不必买铺子,先租一个用着,等赚够钱了再买也成啊,铺子大了客人多了,赚的不也多了吗?”
景素素道:“这好啊,可哪儿有合适的铺子?”
那人道:“我看离着这里不算远,往东也就走个一刻钟的地方有一个酒楼要往外租,你们知道不?”
耿天华和景素素出门十多天,还真不知道这事儿,但有人就知道了,“你说的是不是味美斋?”
耿天华一听就摇头,味美斋是好,可那是耿家的产业,他可不想同耿家打交道。
提议之人似乎也是才想到味美斋和耿家的关系,在自己的脸上轻轻拍了一下,“瞧我这嘴,那味美斋用来卖煮串是大了些。”
景素素却觉得味美斋挺好的,除了卖煮串,天也冷了,他们还可以卖羊肉锅,问耿天华,“我看味美斋挺好的,要不我们租下来吧?”
耿天华知道景素素这是不知道味美斋是耿家的,闻言苦笑地摇了摇头道:“我们不租耿家的铺子。”
景素素这才知道,于是也苦恼了,按耿天华的意思,屿县一半多的产业都是耿家的,想必还都是大些的产业,那他们不租耿家的,还能租谁家的?
之前看隔壁的铺子还行,如今回来想要做炖羊肉锅的生意,隔壁的铺子就太小了。那要不要就不要脸了去租耿家的铺子?
若是景素素她是不在乎什么脸不脸的,只是不放心耿家的人品,耿老爷能为了庶子如此对待嫡子,将来万一翻脸再把他们赶出来呢?好好的经营一间铺子最后便宜了别人吗?
景素素觉得她是不会甘心的,可不租耿家的铺子,还能租谁的?
景素素绞尽脑汁地想,最后一拍脑袋对耿天华道:“要不我们买一间临街的宅子把,到时把宅子里的刻意都收拾一下,就用宅子来做铺子,还能多摆几张桌子。”
耿天华眼前一亮,“娘子,你咋就这么聪明呢?”
景素素被考的脸都红了,旁边有人起哄道:“耿少爷亲一口。”
景素素只当耿天华会假装听不到,却不想耿天华真就凑过来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还亲得很响亮那种。
白了耿天华一眼,却换来旁人的起哄,“耿夫人,亲回来!”
景素素捂着脸,“你们这些人真坏,这是要羞死我?”
旁人觉得景素素的性子好,温柔、干练又大气,平常与她开些玩笑她也不生气,这时候更觉得这样的性子太好了,耿天华能娶这样的媳妇也是他的福气。
想好了就去寻房子,商铺不好买,临街的宅子却很好找,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找了一间,虽然只是一进的院子,但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收拾一下能摆个几十张小桌子,按耿天华的意思是要摆大八仙桌,被景素素给拦住了,“小桌子好啊,一张桌子就能坐四个人,也免得有的人吃起来没完没了,人来的多了还可以拼桌,我们开的又不是大酒楼,小桌子正好。”
正文 第853章父不父、子不子
耿天华觉得景素素说的有理,趁着天还没太冷去找了工匠打造桌子,又请人把宅子里里外外重新收拾又刷了粉。
做这些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往后越过越有的好日子,心里说不出的美。
耿天华每天就在新宅子这边守着,又心疼景素素自己一个人做那么多活,就和景素素商量着先把铺子关了,要不干脆就租出去,往后他们的生意也都是以宅子这边为主,完全没有必要再去经营那边,早几天关晚几天关也没什么差别。
景素素道:“怎么会没差别?如今也没多少人知道我们要在这边开店,我在店里守着来了客人就说一声,到时人人都知道我们的新店要在这边开,一开就有客人上门多好?再说,这些天就赚了?如今生意正好着,开一天就多赚一天,你在这边盯着他们做活也辛苦,就不要管我了,我累了就歇着。”
耿天华道:“不如这样吧,反正新店开张后我们两个肯定是忙不过来,不如就雇几个人,这边不用时也能在那边店里帮你,等新店开张时也不用怕突然找来的人不合用。”
景素素觉得耿天华说的有理,第二天开店时就在店外面贴了个告示,还真有不少人想要来做工,景素素就按着一般店里的工钱,每人每天给五十文,一天一结,结果才做了两天人就都跑光了。
店里的生意太好了,每天从开店到打烊都不停地在忙,每天五十文的工钱看似不少,可真比起那份辛苦却又划不来了,就是一天供三顿饭都没人愿意留下。
景素素就觉得耿天华还真不错,当初说好的五十文工钱他就能坚持那么久,所以谁说有钱人家就养不出吃苦耐劳的孩子?
当然,景素素更觉得当时耿天华身上没钱,吃饭都没着落,多半也是逼不得已想要找个吃饭地方就成。
最后工钱涨到一百文一天,才留下了三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家里婆婆常年卧病在床,男人做工赚的工钱不够抓药,另外两个是嫁了同一个男人,男人死了,她们又要养孩子,就一起出来做工,据说家里还有一个女人只管在家里带孩子。
景素素觉得这两个女人也不容易,不过嫁了同一个男还能相处这么好,只能庆幸男人死的早,不然为了争男人的宠,就是明面上不打得狗血淋头,暗地里也要针尖对麦芒。
耿天华和景素素的旧店生意越来越好,新店也紧锣密鼓地改造之中,看似一切都有条不紊,小日子只会越干越红火。
而此时,同在屿县的耿府里气氛就不那么和谐了,耿老爷这几天心气不顺,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一早派人去打听耿天华的动静,得到回报就摔了两只茶杯和一个茶壶。摔完了还不解气,瞪着面前的管家道:“你说说你,我不过去樊城一趟谈生意,你就没把他管好,他出去丢人也就罢了,最后丢的还不是我们耿家的人?”
管家无奈地看着耿老爷,“老爷,奴才也没想到二少爷脾气那么倔,当初他不听二夫人的话,二夫人也是为了他好,不过是说了他几句,他就一怒之下离家出走,还和那么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搅在一起,依奴才看二少爷原本虽有些不服管教,却还是个孝顺的,自打认得这个女人后就像变了个人,不但打了大少爷,还顶撞二夫人,最让人无法原谅的就是忤逆老爷。”
耿老爷瞪了管家一眼,“再不好他也是我儿子,还轮不到你来说,我就奇了怪了,这些年你总是夹枪带棒的没少说他的坏话,这是你个奴才该说的话?”
管家没想到耿老爷从前一向是看不上耿天华的,今日为何就替他说起了话,难道是这些年突然醒悟过来谁是亲的了?
管家头上就见了汗,不管他在耿老爷身边待了多少年,耿天华再不受宠那也是耿老爷的儿子,他个管家说捣毁耿天华的话,也确实是没规矩,耿老爷真较真都可以把他打一顿赶出去了。
好在耿老爷似乎并没想要深究这件事,叹道:“按说这孩子自打同那女人在一起之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如今生意也做的不错,一身毛病也改的七七八八,我是该高兴,可怎么着我也是他爹,我都向他示好了,他竟不知接受,这真是想要与我生分了吗?不就是刚回来时气他向着外人,对天英动手训了他几句,咋就结了仇了吗?”
管家不知耿老爷是啥意思,也不管乱接话,他也看出来了,耿老爷是看耿天华如今小日子过起来了,不像从前一样纨绔,对这个儿子欣慰了,可自己是二夫人的人,就算不能说耿天华的坏话,那也不能向前些耿天华说吧?于是管家闭嘴不言。
耿老爷等了半天没等到管家的回答,看了闭嘴垂目的管家,心里一阵烦恼,觉得耿天华之前的样子多半是他疏于管教的结果,又不能不承认景素素有些本事,竟能把他猴儿一样的儿子给管好。
可想到耿天华对他的态度,耿老爷又忍不住难过,年纪大了就想一家团团圆圆,就算耿天华心里有成见,也该时不时地回来看看他吧?
这父不父、子不子的多让人看笑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