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不错啊,要不是遇见她们,今日这偷儿就挣大发了。
张蔓儿将绣有荷花满堂的钱袋,抽了出去,递给芦苇,又冲着人群喊:“谁丢了钱袋,速来认领。”
原本追的气喘吁吁的几个失主,都说了相应的特征,张蔓儿见银钱都对的上数,就还给了这些失主,收获了一堆夸赞。
最后个捏在手心的是灰色钱袋,普通的粗布缝制而成,像是用了很久,很是破旧,钱袋正面还打有补丁。
里面装有一堆碎银,还几十个沉甸甸的铜板。
她刚想说,这是谁的钱袋,就见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轻男子,来人穿着天蓝色的长衫,样式简单,将他的身形衬托着修长挺拔。
小麦色的肌肤,头戴方巾,眉清目秀,一双泛着水润光泽的黑眸,一举一动,除了儒雅的气质,还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眸光中都带着震惊。
尤其是对方,反应特别强烈,身形都跟着微微颤动了下。
见帮他追回钱袋子的是张蔓儿,刘子文短暂的惊诧过后,就是激动的抖着唇。
缘分,妙不可言。
他在京城也有半月之余,刚考了会试,平日里都住在客栈里,温习功课,今个难得出门,便遇见了她。
还有什么是比在异乡,遇到心心念念的人,更为激动?
见张蔓儿这般惊诧的眼神看他,他原本暗如死灰般的双眸,腾起一抹亮光,勾了勾唇角,笑的跟个孩子般。
正文 第六百二十八章再见陌路人
张蔓儿敛了敛心神,将手中的钱袋呈抛物线般抛出,那急急抛走的模样,像是这个钱袋会扎人。
“给你。”她丢下这话,转身要走,却被刘子文叫住。
“蔓儿,好巧能在这遇见你,谢谢你帮我抢回了钱袋。”刘子文声音低低的,带着清透动听。
张蔓儿嘴角僵硬,扫了芦苇一眼,后者踢了踢哀嚎不止的偷儿,让热心的围观群众报官。
芦苇明白张蔓儿的意思,主子想离开这是非之地。
至于这个年轻的书生,应该认识主子,看他一表人才,也不是什么坏人,但主人排斥的人,她一律排斥。
“公子,请留步,感谢的话,不必多说,这些都是我们应做的事。”芦苇面无表情的说着,拨开人群,护着张蔓儿离开。
“蔓儿,蔓儿……”刘子文小跑着跟上,在后面急促唤道。
好不容易在这遇见张蔓儿,看到这张熟悉娇俏的脸蛋,就搅翻了他平静的一池春水。
他以为早就忘记了,当看到她的那瞬间,心里瞬间起了波澜,久久无法平静。
他知道等有了功名,以后什么样的美人得不到,但他心里就惦记着张蔓儿。
她是他心头上的朱砂痣,已经深刻到了骨子里。
抛开这些不说,光是她帮忙夺回钱袋,就算是陌生人,也该感谢一番。
“蔓儿,我请你喝茶如何?”他冲到她跟前,晃了晃手中的钱袋,感谢意图明显。
张蔓儿蹙眉,看着这个紧追上来,目光灼灼的男人,语气冷冷:“不用。”
她的拒绝,刘子文早有准备,脸上挂着如浴春风的笑:“你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要感谢你,你知道的,这是我全部的家当。”
如若不然,他身无分文,指不定流落街头,影响后面的殿试。
“你这人怎么回事,我家夫人都说不用了。”芦苇神色一凛,泛着冷气,带着生人勿进的气场。
狠狠扫了他一眼,趁他晃神之际,护着张蔓儿快速离开现场。
见她如躲避瘟疫般,迅速消失在他的视线范围,刘子文的心被狠狠的蛰了一下,捏紧手中的钱袋,失神落魄的回去客栈。
这家客栈,装潢雅致,带着浓郁的书香味,住的大多数人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离放榜的日子还有两天,学子们静静等待放榜的同时,也相互结识好友。
这不,客栈的大厅,天天聚集了一堆人,不少学子在此以文会友,吟诗作画,好不热闹。
以往这样的热闹,刘子文是会凑一凑的,但刚刚他在张蔓儿那碰了钉子,这等浓郁的书香气息也无法感染到他。
他活在失神的世界里,心不在焉的迈步上楼,刚要推开房门时,就见一名伙计小跑着过来,客气唤道:“客官,天字号房间,有人找。”
“天字号?”刘子文纳闷。
他独自一人进京,并没有任何朋友,会是谁找他?
能住上天字号房间的人,也不会是穷酸之人,难不成是张蔓儿约他私底下见面?
刚在大街上,人多嘴杂,不好意思与他相认,这不……
越想越有这个可能,刘子文当下一喜,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急急去了伙计口中说的那个房间。
刚敲了敲门,就听到一道浑厚的声音:“进来。”
伴随着吱呀一声,刘子文推门进来,触目可及,一片雅致奢华的摆设。
房间干净宽敞,一套上好的桌椅后面,是珍珠珠帘,隐隐绰绰看到雕花木窗,床上挂着淡黄色的纱帐,被子淡蓝色,绣着几只仙鹤,透着雅致。
地上铺着上好的羊毛地毯,脚踩着上面,发不出一点声音。
屋内的八仙桌上,放着一只鸟兽熏香炉,丝丝缕缕的青烟飘渺,阵阵薄荷香,提神醒脑。
天字号房果真不一般,房间内的摆设,跟普通的房根本没法比。
“你就是刘子文,进来。”
刘子文抬眼望去,说这话的人,是个中年男子,他正端坐在木椅上,悠闲的喝着茶,身后站着一个抱剑而立的随从。
这男子一身深紫色衣袍着身,衣袍上的金线很是耀眼,年纪大约四十,普通人到了这个年纪容易生长的皱纹和眼角纹,在他脸上不轻易闪现。
墨黑的头发,束在玉冠中,他双目幽深,鼻梁挺直,几丝沧桑的面容透着男人味。
可以看出年轻时,是个不可多得的美男子,细细探究,从他的穿戴中,可以看出此人非富即贵。
刘子文只是个寒门学子,印象中根本不认识这一号人物,眸中不免闪过几抹惊诧。
拱手客气道:“在下刘子文,请问兄台哪位?”
看着对方慵懒喝茶的样子,也不像是进京赶考的学子,听口音,像是京城人士。
六王爷手端茶盏,轻拂茶叶,面色淡然,看不出情绪来,淡淡扫了他一眼:“刘子文,清水镇人,乡试前三甲,做的一手好文采,不知你对如今的大盛国有何看法跟建议,可一娓娓道来,本王洗耳恭听。”
这个刘子文,他早有耳闻,宁老爷在世时,就跟他大力举荐过,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恳求他保驾护航。
宁家已毁,宁老爷生前为他忠心耿耿办事,暗中收敛了不少财物。
撇开这一点不说,皇帝如今对他有所防范,已经引起他的警觉。
趁这次学子们进京赶考之际,他自会挖掘一番这里头可用的人才,恩威并施,势必要将这些人归入他的阵营当中,丰满他的羽翼。
一旁的随从,见刘子文呆愣的模样,低声呵斥道:“大胆,还不行礼,你可知坐在你面前的这位是何许人也,他便是当朝权势滔天的六王爷。”
六王爷三个字,将刘子文砸的晕头转向。
他来不及多想,双膝直接跪地道:“草民参见六王爷,刚有眼不识泰山,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六王爷大人有大量。”
“起来,无需多礼。”六王爷道:“来人,看座。”
对于这等待遇,刘子文自然战战兢兢,坐在椅子上都有些坐立难安。
正文 第六百二十九章橄榄枝
回想六王爷刚才提的问题,斟酌着语气措词道:“回六王爷的话,治国之策在于聆听大臣的意见,关心百姓生活。比如这次,皇上因为战事,给老百姓减了三年的苛交杂税,并给参军的士兵一些奖励,此举甚好,老百姓大赞明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一番言论,让六王爷神色变了变,随即满意一笑击掌道:“果然是个人才,看来你志向在于报国,本王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这番话,无疑是天上掉下个馅饼,刘子文并没有因此晕头转向。
他这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还抱错了衙门大腿,差点被连累。
这次的会试,他有信心考中,到时去了殿试,在好好发挥,为国报效的机会,就等着皇上亲自安排。
而六王爷这时,约他私底下见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一举动让他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些惶恐不安。
刘子文小心翼翼道:“多谢六王爷赏识,草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大盛尽一些绵薄之力。”
他此生的抱负除了要扬眉吐气,出人头地,便是报效朝廷。
六王爷拍着桌子道:“不错,难得你有如此志向,届时殿试时,本王会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几句,你只需正常发挥,本王保证你能高中。”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