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眼见着他要离开大门,三两步跑过去,从后面抱住他的腰:“我等你回来。”
“喜乐,放心。”
耶律齐刚离开王府,白老爵爷就开始布局起来。
“阿三,阿四,阿五,阿六,你们四个领着人守住王府的四面,不准放进一只苍蝇进来!”
“是!”白老爵爷身后站着的四个大汉领命离去。
乌龙三怪也跟着一起出去护院了。
喜乐这才回过神来,看着白老爵爷问道:“外公,这几位是……”
“他们是咱们白家的护卫,都很靠的住,你放心吧。”
喜乐点点头。
白致远问沐修:“妹妹跟两个小外甥,还有老夫人都安顿好了吗?”
沐修点点头:“二哥,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护卫,她们在沐府,不会有危险。现在我们更加担心喜乐。”
白致远点点头,放心下来
喜乐抿了抿嘴,知道今天非同寻常,看着白沐两家这个架势就知道了,耶律齐入宫会经历什么险境,她可以想象的出来。
心里就更加担心。
但是这么多人都在,她不能表现的太胆怯,她深深的呼吸了几下,镇定心神,让余世明安排早餐。
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等朝上的消息。
皇宫,承乾殿。
诸位大臣都俯首等待着明德皇帝的驾临。
虽然站的位置跟往常没什么区别,但是大家都觉得今天朝上的气氛有些诡异。
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晋王耶律齐,他穿着一身朱色的锦袍,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即使在室内,大家似乎也能看到他的衣襟像被风吹着的一样摆动着。
一些有经验的大臣都暗暗的祈求,不要发生什么事儿。
“皇上驾到!”太监拖着长长的尾音宣告着。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吾皇万岁!”
明德皇帝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耶律齐,还是一旁的太子元承,抿了抿嘴唇:“众卿平身!”
太监又照例宣读:“有本启奏!”
☆、1440.第1440章 1440.金牌
“臣顾源有本启奏!”一个凌亮的声音从人群里传出来。
顾源是户部尚书。
明德皇帝点点头:“准奏。”
“皇上,南方诸州的凌灾已经得到控制了,灾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顿。值得一提的是,晋王府在江南各郡开设粥铺,周济灾民,实在是善义之举。济仁堂的白致勤也南下走访灾区,防控疫情的爆发。”
明德皇帝赞道:“好!很好!晋王府作为群臣之首,在关键时刻起了表率,你们都要像晋王府学习,明白了吗?”
“臣等遵旨!”
明德皇帝又看向耶律齐:“晋王府的义举,朕一定要赏你,晋王,你说说,想要朕赏你什么?”
耶律齐上前一步:“多谢皇上,赏赐臣就不必了,其实这一切都是王妃的主意。王妃虽然人在京城,但听说江南水患,心系百姓,所以出资设粥厂周济灾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皇上如果要赏,那么就赏王妃一人好了。”
“好,喜乐这么体谅百姓,朕自然是要赏!”明德皇帝叫来太监:“让内务府给晋王妃特制一块金牌!”
特制金牌!
在场的大臣们心里都是一震。
居然一赏就赏一枚特制的金牌!
皇帝赏金牌倒也不是头一回,几位王爷和皇帝信的过的重臣都有一块儿,金牌方便之处就是,进宫可以马车停在内宫门口,而且可以随时进宫。
但是特制金牌,这跟普通的金牌可不同。
明德皇帝即位之后,还从来没有赏任何人过这种金牌。
特制金牌不但有刚刚说的普通金牌的作用,还是一块免死金牌。
就是持有特制金牌的人,如果犯了死罪,可以出示金牌免去死罪,也可以用金牌帮助自己的亲朋好友免去死罪。
虽然机会只有一次,但是,能救人一命的金牌,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
在场的众人在心里暗暗感叹,看来,现在,皇帝是很看重晋王府的!
晋王耶律齐虽然十几年间都很低调,但朝中的大臣们都还记得,十几年前的晋王是多么年少英豪,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虽然如今,王府的势力不再,但晋王妃是沐家的女儿,又是江南百家的外孙女。
白沐两家的地位,丝毫不逊于当年的晋王府,和如今的凌国公府。
看来,晋王府又一次要崛起了。
而且,皇帝对此还表示很高兴,大家都不太懂皇帝的意思。
只要皇帝不表态,大家也不能随便站队,朝中势力复杂,万一站错了队伍,那就万劫不复了。
耶律齐听皇帝要赏喜乐一块特制的金牌,也没表现出有多高兴,只是淡淡的谢了:“臣替王妃谢过皇上。”
明德皇帝摆手手:“好了,谢就不必了。”
太监又继续宣读:“有本启奏!”
“臣有本启奏!”群臣里走出一个三十几岁的蓝袍官员。
明德皇帝眯起眼睛,只见正走上前的,是四品御史周楚义。
明德皇帝微微的叹了口气,又看了耶律齐一眼,心想,要开始了吗?
☆、1441.第1441章 1441.卖官
“准奏。”明德皇帝看了看周楚义说道:“爱卿有何事?”
“臣参奏,太子元承和凌国公凌正风,凌国公世子凌云霄三人,合伙卖官!”周楚义声音洪亮,充满正气。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之上都哗然了。
凌正风凌云霄也就算了,凌家一手遮天,权势极大,干出什么事儿都不稀奇。
可是,太子居然参与卖官?
官员乃是治国的基础,如果用钱可以买官,那么这个国家会成为什么样?
太子可是一国的储君啊!
现在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把大夏国的律法视为儿戏,那么等他以后做了皇位,还能治国吗?还能做个仁君吗?
天下会成为什么样子?
元承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站着的耶律齐。
谁都知道,周楚义是晋王府的人,这会儿周楚义有胆子来参奏他这个当朝太子,恐怕也是晋王授意的吧?
哼,晋王府,是想跟我硬碰硬了?
元承收回目光,上前躬身朝明德皇帝说道:“父皇,儿臣冤枉。一定是有人居心不良,陷害儿臣,请父皇明察!”语气极为镇定。他做事一向滴水不漏,他不信耶律齐能抓的到他的把柄。
一旁站着的凌正风没有太子那么淡定,他朝周楚义破口大骂:
“你这个小小的御史,竟敢把脏水往本爵爷头上泼,你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明德皇帝皱了皱眉头,这凌正风,果然还是这么张狂,居然敢当着他这个皇帝的面儿,大骂御史。
“安静!”明德皇帝用力拍了拍御案。
凌正风又骂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安静下来:
“皇上,臣冤枉!是这周楚义冤枉臣的!”
“好了,到底是不是冤枉,朕自会判断。”明德皇帝冷冷的说。
然后问:“周爱卿,你参奏太子和凌正风凌云霄卖官,可有证据?”
周楚义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折子,让太监呈给明德皇帝:“皇上,证据都在这里。”
太监把奏折递给明德皇帝,明德皇帝翻看了两眼,然后把折子丢给元承,冷声说道:
“太子,你自己把上面的内容念出来!”
元承弯腰捡起奏折,打开看到了上面的内容,脸色都发白了。
里面的内容是买官卖官的官职,涉及人数,交易时间,地点,钱数。
简直这个写折子的周楚义像是亲眼看到的一样,竟然一丝一毫都不差。
耶律齐,你是怎么弄到这些的?
元承狠狠的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耶律齐,捏紧了手里的奏折。
“太子,朕让你读你没听到吗?”明德皇帝的声音威严无比。
元承咬紧了嘴唇:“父皇,这上面都是些无稽之谈,您千万不要相信!”
“是不是无稽之谈,朕自会分辨,现在,朕让你是让你读这折子!”
元承抿了抿嘴唇,还是不肯读。
他觉得自己读了这折子,就好像是跟下面的文武百官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一样。
明德皇帝大怒,一拍桌案:“好啊,你不读,是在怕吗?你不肯读,朕就让别人来读!周楚义,你读!”
☆、1442.第1442章 1442.憎恨
周楚义走到元承面前,躬身行了个礼:“太子殿下,把奏折给臣吧!”
元承还是紧紧的捏着奏折不放。
周楚义毕竟是臣子,也不能上手去夺,只弯着腰等着元承松手。
下面站着的大臣,见元承是这样的表现,都不由的在心里、揣测。
元承一定跟这件事儿脱不了干系,不然不会看到证据傻眼了。
而且大家也纷纷想知道,周楚义的那个折子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买官卖官可是大事儿,万一跟自己扯上什么关联,那不但会丢官,恐怕命都会没了!
底下的人议论纷纷,元承听在耳朵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
他朝周楚义一笑,刚刚慌乱的眸子也镇定了好多:
“周大人,你费了这么大的周章要把罪名栽到本太子头上,本太子怕你太辛苦了,这折子,还是本太子替你读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