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菡娘笑着接过信,飞快的瞥了一眼,脸上笑意便越发浓了。她高高兴兴的给平国公老夫人读了信,老夫人方才那丝不满也飞到了九霄云外去,惊喜道:“哎呀!这么说来,明日就能回来了?”
信上写着,他们一切都好,只是一边清路一边前行,所以这几日耽误了些功夫,眼下已经到了城外一百多里的地方,为了怕家中担忧,特特使人快马送来书信一封。
方菡娘高兴道:“是啊,外祖母,明日您就能见着三表哥,芝娘跟淮哥儿了!”
她好久没见弟弟妹妹了,心里头也是挂念的紧。眼下听说明日就能相见,心里的郁郁一扫而空,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精神焕发起来。
平国公老夫人“嗨”了一声,摆了摆手:“我要见的是我乖外孙……你那三表哥,谁乐意见他呀!每次都被他气个半死,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成亲。前些年给他娘守孝我不好说他,眼下孝期明明也出了,就在那装傻充愣不成亲……”平国公老夫人絮絮叨叨抱怨了一通阮楚宵,一想到方芝娘跟方明淮,心情又转好了,转头一迭声的催着绿莺再去检查一遍给方芝娘跟方明淮的房间收拾好了没有。
其实方芝娘方明淮的房间早就收拾出来了,老夫人开的是自己的私库,挑了好些好东西装点。
这些日子以来,几乎每天平国公老夫人都会让绿莺去检查一遍房间,绿莺也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去检查。
这次,绿莺笑盈盈的又领命去了。
平国公老夫人一整日,情绪都好的很,中午时,本来年纪大了食欲不怎么样,也整整用了一碗饭,方菡娘更是直接赏了小厨房那边的厨娘十两银子,屋里头伺候的,都加了一个月的月钱。
喜得一屋子人都眉开眼笑的,小厨房的厨娘更是亲自过来谢恩,好听的话一箩筐一箩筐的。
这十两银子,抵得上她好几个月的月钱了。
平国公老夫人心里头感动的很,想了想平日里她虽然经常爱给方菡娘些珍宝首饰什么的,但那毕竟都是物,没几个现钱,虽说有时候也会给方菡娘补贴一二,但老夫人心里头总觉得自家姑娘花再多钱都是应该的。
眼下见方菡娘打赏,老夫人突然就想起了这桩事,道:“囡囡……我再给你加点月银吧。”
自打方菡娘进了平国公府,她也是有月银的。
每个月,她嫂嫂都会发给她八十两银子的月钱。
几个侄子侄女,每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二十两银子。
方菡娘不是个小气的,身边的人伺候好了,她总会打赏,过节时还会自掏腰包给下人们置办些节礼衣裳什么的。
若真按照月钱来,怕是手里头也剩不下几个。
老夫人就想着在银钱上也给方菡娘再补贴一二。她可舍不得自己姑娘受委屈。
方菡娘却是不用的。
她知道,她这个从天而降的表姑娘,要想短时间内服众,除了老夫人的疼宠,最快最省力的法子就是拿钱砸了。
她偏偏又是个极有钱的。
那就用钱砸吧。
能用钱把日子砸的舒舒服服的,方菡娘是愿意的。
老夫人都不知道,方菡娘进府这些日子,砸了多少钱了。
有时候想起这桩事来,就给方菡娘补贴一二银钱。
老夫人也是个不愁银钱的,她是万万不想让自己千娇百嫩的外孙女因着银钱的事犯愁的。
方菡娘一听老夫人要给她补贴月钱,连忙笑着推辞了:“外祖母,你不知道,你外孙女能干的很,自己也是有产业的。”
老夫人一听,乐得很:“那感情好,那外祖母就靠我的乖囡囡养了。”
方菡娘拍着胸脯非常豪气的模样应了。
老夫人哈哈大笑。
话是这么说,然而等方菡娘伺候老夫人躺下后,回了自己房间,绿莺随后就按照老夫人的嘱咐,给方菡娘送了个匣子过来。
匣子里头装着两张一万两的银票,另外还装了些纯金打制的金叶子,小金鱼,小铃铛等,方便方菡娘平时赏人什么的。
方菡娘看着这满满一匣子东西,久久不能言语。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义庄风波
自打得了阮二老爷的承诺,可以留在府里头以后,孔氏的心事就放下了一半。
只是,孔氏既不是妾室,又不能算客人,身份地位都尴尬的很,府里头旁的下人也不知道如何对待孔氏,见了孔氏行礼不合规矩,不行礼吧,又有点担心后头得势了再报复她们……这个度也是难把握的很,搞得她们远远望见孔氏,就为之变色的赶紧避开。
这样一来,搞得孔氏是什么蛇蝎毒物一样。
孔氏心里头不舒服的很。
下午的时候,孔氏趁着风雪小了些,裹了件阮二老爷赏下来的披风,让小合拎了个篮子,里头盛着香烛,纸钱等物,打算出府去义庄祭奠一下孔楚华。
孔氏本想用平国公府里头的马车,只是马厩那边的下人,不认识孔氏,没有府上主子的口令或者信物,他是断然不敢把马车借出去的——有的马车上头是有平国公府的家徽的,乘了这样的马车出去,但凡出了什么事,不管好坏,都会被人记到平国公府上头。
孔氏没借到马车,心里头郁结之气更甚。
小合跟在她后头,费力的提着篮子,苦着脸道:“太太,这么冷的天……”
这几天经过跟孔氏的相处,小合知道孔氏不是个好相与的,也不怎么敢同她多说话。
孔氏瞪了小合一眼,憋着一口气,也没同那管马厩的下人多争辩,直接离了马厩。
只是在出府时,孔氏见好几个婆子说说笑笑喜气洋洋的从垂花门一侧的甬道过来,孔氏心中一动,见其中一个婆子有些眼熟,本想搭话看看能不能问到借马车的法子,就听着她们在那高兴的讨论着今天中午表姑娘给小厨房的厨娘发了十两银子的赏钱。
孔氏脸上有些难看。
孔氏对方菡娘,心里头是有怨忿的。
但眼下人家强势她弱势,孔氏根本不敢说什么。
小合在旁边怯怯道:“太太,咱们还去吗……”
孔氏本就心神恍惚,再加上小合这一打岔,几个婆子根本眼角都没睨她一下就直接过去了。
孔氏望着那几个婆子的背影,咬了咬牙。
她好歹也是阮二老爷的女人……虽说是外室,可怎么着也是为阮家生过一个儿子,这些奴仆竟然一个个的,丝毫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种难言的耻辱笼上了孔氏的心头。
她脸上没什么血色,咬牙切齿道:“去,自然去!”
孔氏在前头打着伞,像是在同什么置气般大步走着。
小合一手拎着盛满香烛值钱的提篮,一手撑着伞,气息有些不稳的一路小跑着,这样才勉强不被孔氏给甩下。
孔氏像是毫无知觉般,大步向前。
过了好半晌,孔氏听着身后没了声音,这才停了脚步,往后一看。
后头远远的街尾那,有一个靛蓝色衣衫的小点正在往这边移动——孔氏定睛看了半晌,发现那正是小合,撑着一把靛蓝色的油纸伞正往这边跌跌撞撞的小跑。
孔氏站在远处,一脸不耐烦的等了许久,小合才勉强跌跌撞撞的跟上。
到了跟前这么一细看,小合衣服上,膝盖上,都沾了不少雪,一看就是跌了。
孔氏大惊失色,一把抢过小合手里的篮子,掀开翻看,嘴里还在那骂着:“提个篮子都提不好!……幸好香烛纸钱都没弄坏!”
小合有些委屈,瘪了瘪嘴。
孔氏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小丫头,虽然年龄小,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个阮府的家生子,后头要是打探个消息什么的,还得用她……
孔氏立马生硬的变了张脸,轻咳一声:“小合啊,我是说,你年纪还小,这篮子,我提就行。别累着你。”
小合难以置信的微微张开了嘴巴,有些怯怯道:“太太,奴婢,奴婢能行……让奴婢拿吧……”
“你这孩子。”孔氏硬挤出个笑,拎了篮子就走在了前头,“我拿就好,咱们快些走吧。”
小合看着孔氏的背影,感动不已,心想,这位太太没准就是娘说的那种面冷心热的人呢……真是个好人啊。
到了义庄,孔氏这次没惊动那几个看义庄的差人,而是悄悄的从一侧进了义庄。
义庄院子门口的差人房里,几个差人正围了火炉一边喝着劣质的烧酒,一边吹天吹地的扯牛皮,丝毫没有注意,孔氏已经带了个小丫头溜了进去。
尽管是白天,但义庄里头还是有些阴森森的,无论是有些破败的屋子,还是那些张贴在门框窗柩上的各色符咒,都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小合还是头一次来义庄,差点哭出来,扯着孔氏的袖子,站在院子里头不敢再往里头走。
孔氏因着儿子新丧,对于这些神神道道的反而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孤勇。她本想发火,但想想小合对她还有用,又压了压火气,低声道:“你要是害怕,就在院子里头等着我好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