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姑娘谬赞了,我也只是听了您的嘱咐,多尽了些心力而力,何况我也是有报酬拿的,哪有什么功劳不功劳的,现在能跟着刘姑娘做生意,是我的造化呢。”
这话说得多贴心,不愧他走南闯北,还能安然无恙,刘英男笑着到,“树根叔真是太客气了,咱们可是老乡,还有比咱们更亲近的么,何况这是两厢得利的好事儿。”
听到刘姑娘这么说,郑树根也就没再跟刘英男客套,只是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玉匣子,“刘姑娘,您这个月末及笄,我也是紧赶慢赶才赶了回来的,好在是赶上了,这里是我的一点心意。”
很意外郑树根能知道自己的及笄礼,自家府上应该不会透露出这样的消息来,不过她又一想,这个年代互相走礼,生辰是个很重要的点,特别是及笄,算是个大日子了。
恐怕不止是郑树根,很多府上应该都会打听到自己的及笄礼,不说自己义敏县主的身份,也不说自己那些交好的府上,就只说自己是三皇子的义妹,及笄那天恐怕就有得乱了。
“没想到树根叔还能惦记着我呢,那我也就不客气了,谢谢树根叔。”刘英男伸手把玉匣子接了过去,当着郑树根的面打开了,这也是表示自己对他的亲近。
“哟,树根叔,您这是打哪儿淘换来的,真精巧。”一整套的红珊瑚配粉珍珠首饰,做工上并没有多出众,但是胜在它的搭配别致,雍容中带着些可爱,富贵中带着些娇嗔,创意上可算是巧夺天工了。
“刘姑娘能喜欢就好,我就怕我这眼光看不出好赖来,反倒会让姑娘嫌弃呢。”看出刘姑娘是真的喜欢,郑树根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放下了心。
“自然是喜欢的,树根叔费心了。”刘英男小心翼翼地把玉匣子递给了墨蓝,叮嘱了好几遍一定要收好,要知道,这一套首饰价值不菲不说,就连装首饰的这只玉匣子,也不是便宜货呢。
而郑树根看到刘姑娘如此郑重地对待自己的礼物,自然也是满心欢喜的,自从听了刘姑娘的话,并跟刘姑娘搭线做了生意,一趟买卖都赶上从前跑几趟的了,出手再贵重的礼物也不亏,只要姑娘能喜欢就好。
何况郑树根也看得出,这是刘姑娘照顾着自己这个老乡呢,要不然的话,以她县主的身份,大可以自己组建一个商队去南方,那还不是张张嘴的事儿么,省了自己这一关,利润也能多出好多呢。
“外面的货在卸了么,是不是林总管亲自在接?”收好了礼物,刘英男就跟郑树根说起了正事,这可是自己接下来几个月的主要收入。
“是林总管亲自在接货验货,后院也派了几个人过去帮忙,周辉统领也带着人在看着呢,我手底下的大管事也在,错不了事儿的,刘姑娘不用担心。”
郑树根是带着车队进了县主府,又看着库房那边开始接货了,他才进了书房等县主的,这些事情他倒是都清楚。
“那就好,我府里的人是越来越能干了,完全不用我操半点儿的心,我这个主子都快被他们搁置起来了,万事只要他们能做的,必不用我。”
这话说得她身后的孟流星和赵墨蓝抿着嘴偷笑,别人家的主子,都是巴不得自家下人能干,自己好能少干点儿呢,偏偏自家这位主子,就是个闲不下来的。
“那是姑娘的福气呀,别人家想求这样能干的下人还求不来,还是咱们家姑娘福气多,带得整个县主府里的人都有福气了。”
一向看着老实憨厚的郑树根,突然对自己说出这样的好听话来,刘英男挑了挑眉,虽然郑树根属于大智若愚型的,但他还真是很少说这些讨好的话出来。
“怎么,有事?”刘英男也没跟他绕圈子,而是直接开口问了,郑树根的面上就有些泛起了红,整个人都扭捏了起来,似乎是有点害羞的意思了,这就更让刘英男好奇了。
“树根叔,你如果有事跟我商量,可不用说这些客气话,咱们可都是宁安镇上出来的,只要我能办到的事情,肯定会帮你。”
“那个……”郑树根明显是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才重新开口,“刘姑娘,是这样的,我想求娶杏花姑娘,还请刘姑娘能够成全。”
说着话,郑树根就要跪到刘英男的面前,刘英男赶紧给孟流星使眼色,孟流星也是手快,在郑树根跪到一半的时候,就把人给扶了起来。
“县主,小的郑树根,跟县主求娶府里的赵杏花赵姑娘,还请县主能成全小的,只要能娶到杏花姑娘,小的定然好好对她,不会让她伤心委屈。”
“杏花?”刘英男眼睛瞪得老大,这是怎么个情况,按理说,杏花跟这位郑大叔连面都没见过的吧,“你没说错,是赵亮的妹妹赵杏花?”
郑树根赶紧点头,“是啊,就是亮子的妹妹杏花姑娘,小的真心求娶,只望县主能够体恤小的年岁已大,成全小的一片诚心实意。”
刘英男觉得这个世界都玄幻了,虽然大厉国没见过面就结成夫妻的人很多,但郑树根亲自跟自己求娶赵杏花,还是让她有些吃惊,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第六百五十六章对自己有信心
看到郑树根立在自己眼前,抱着拳期待的模样,刘英男赶紧伸手示意,“树根叔,你别站着,咱们坐着说话,自家人,什么话都好说。”
说是这么说,刘英男可不想就这么替赵杏花做主了,不说人家在京城这里有哥哥、嫂子,在宁安镇上还有娘亲和兄长在呢,咋也轮不上自己替人做主。
看到郑树根重新坐了回去,刘英男才重新开口,“树根叔,你跟我说说,怎么就相中杏花了呢,你们两个啥时候见过面的?”
这话吓得郑树根直摇手,“没有私下见过,县主明察,绝对没有。”这可是关乎于人家姑娘名声的大事儿,万不能胡说。
不然小姑娘如果嫁不成自己,这名声也坏了,那就是自己的罪过了,何况就算嫁得成自己,有这样的名声,也会让她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的。
“是我问得不对,我是说,你什么时候见过杏花了,并没有说你们两个私见,树根叔你别害怕,咱们就当是自家人聊天,你别太紧张了,还叫我刘姑娘就好。”
刘英男明显看出了郑树根的手足无措,看来,他是真的挺看重杏花的,那自己就得好好的了解一下了,虽然不能给杏花胡乱配了人,可也别错过了一段好姻缘,耽误了一辈子的幸福啊。
而听到了刘英男解释的郑树根,表情上也明显松缓了很多,整个人也没有刚刚那么拘谨了,“县主,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这一趟临出京的时候,不是想要先回宁安镇一趟么,又听县主说了来时路上的惊险,就想把赚到的钱缝进棉衣里,多少求个心安。”
“可我一个单身的男人,自己是不会做这些的,又不好求府里的姑娘们,就跟亮子打了个商量,求他妹妹帮我这个忙,这是我第一次见杏花姑娘。”
“结果我一时马虎,把银票全缝进衣服里了,手上便没留赶路的花费,杏花姑娘是个心善的,就把她自己手头的散碎银子全塞给了我,让我在路上花用。”
“这么善良的姑娘,我自然就记在心上了,只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年纪比较大,配不上杏花姑娘,所以当时也没想着动什么心思,直到回了宁安镇上。”
原来,郑树根回了宁安镇,自然就去见了赵亮他娘平氏,好歹自己跟赵亮兄妹也有了这么一丝情分,替他们去看看长辈也是应该的。
结果跟平氏交待了一下两兄妹和小萝卜的情况之后,平氏就让他给赵亮兄妹捎个话儿回来,说是给杏花寻了一门亲,是永乐县上的一户乡绅。
那户乡绅自家的条件不错,人缘也不错,在永乐县上算是能数得着的,能想到娶赵家的闺女,也是因为赵亮娶了义敏县主的妹妹,求娶赵家姑娘,多少也是想结个善缘。
杏花娘平氏也想着,既然自家以后要去京城落脚,那求娶之人是在县上还是在省城就没所谓了,只要对方条件相当就好。
自家条件自己省得,杏花娘也确实没想过给闺女在京城攀个高枝儿,在她的心里,京城都是豪富、权贵,自己这样的人家,是万万攀不上的,所以也就别做那样的梦了。
本来听了这个消息的郑树根,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挺替杏花姑娘高兴的,能嫁个好人家,也是当姑娘的造化,有吃有穿,进门就当姑奶奶,也算是挺好运的了。
可他到底是有些关心杏花姑娘的,就跟平氏说,让她把对方的信息说得尽量详细一些,等到几个月后他回京,就把事情跟那兄妹两个好好的交待一番。
如果京城那边也同意,就让赵亮他们兄妹俩从京城捎信过来,平氏这边也就能张罗起来了,郑树根这么说,平氏当然是乐意的。
这样当面传口信,可比写封信要详尽多了,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递过去,让赵亮兄妹更能了解得仔细,就真的跟郑树根把对方的情况全部地交待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