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一句顶那些草包们十句,过府的时间长短完全不是问题,只要题能破到点子上,文能切中要害,比啰嗦一半天都顶用。
“孙伯伯,可真要好好谢谢你了,大年里的给您找麻烦,不过侄女也没谁能求的,您就多担待些,等到春闱之后,如果我爹爹考不中,再给他求个先生也来得及,倒不急在这一时,反正离春闱也没多少日子了,请不到坐堂反而更便利些。”
小丫头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就好办了,孙墨景心里已经开始在琢磨人选,看看哪两个交情也够、才学也够的,好支了人上县主的门去。
正琢磨着,刘英男从身上掏出个荷包递了过来,“孙伯伯,您想请谁,年下的总不好空着手上门,侄女儿也不知道文人们都喜欢些什么物件,就辛苦您备些相应的礼,也好张嘴求人不是。”
孙墨景不是迂腐的书呆子,自然也知晓这些人情往份儿的,关系再好,这大年里的求人,也不能没有表示,但他却不好收英男丫头的银钱,到底是小辈呢。
只是刚想拒了荷包,却收到了自家夫人的暗示,这手就停在了半空,孙夫人看丈夫没明白自己的意思,想想英男也不是外人,就干脆直说了。
“夫君,英男这是给家里人请先生呢,只要不是你去教导,总要做些表示的,这不光是礼节,也是尊敬,这银钱可不是给你的,这是英男一家人对先生的心意,你就不要拒了,也让丫头心里安稳些。”
刘英男赶紧接上孙伯娘的话,“伯伯,正是这个意思,到底是家里请先生,何况还是赶在了这个年节的当口,不给些礼物不恰当。”
“您能帮着给介绍可靠的人,我们全家便是已经很感激了,可如果您还要替我付了心意钱,我这心里却会不好受的,咱们两家自然是不虚客套的,但跟外人交往,总该亲是亲,财是财。”
听刘英男都这么说了,自家夫人那边又一再地跟自己使眼色,孙墨景到底是把荷包接了过来,“那行,我就先把钱收着,也省得你惦记。”
把荷包揣进了怀里,心里却总觉得不是个事儿,从小辈儿手里拿了银钱,孙墨景怎么都觉得自己这个做长辈的占便宜了,就想着再拿什么事儿还还这份情。
“对了,应钢是不是也要开始念书了,不如,我给应钢介绍个秀才启蒙吧,正好有个落弟的秀才,此人学问是真不错,考个举人原本不是个难事儿。”
“不过这人有个大毛病,一进考场就紧张,秀才考了三次,才跟头把式的过了,又参加了三次秋闱的举人试,却是发挥不出自己水平的一半,平日做学问倒是无碍的。”
“你看看有没有心,有心的话,我就帮你跟他联系一下,他现在正在京中,本来是要备考的,结果又是因为太过紧张,完全没有状态,决定放弃这一科了。”
看到刘英男圆圆的大眼睛,认真地对着自己,孙墨景就忍不住又再细说了一句,“我跟他论过文,很是有些见地,眼光也正,应该带不歪学生的。”
刘英男就嘿嘿地笑起来,听起来笑得有点傻,她是真没想到,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她原本以为,求了一件,第二件就等着年后再求吧,哪想到,孙伯伯竟然主动提出来了。
“丫头,你没事儿吧。”孙墨景还是第一次看到英男丫头笑得这么傻呢,这是太开心了,还是太不开心了呢。
“我没事儿,我没事儿,有您说的这么件大好事儿,我还能有什么事儿呢,钢子,还不谢谢孙伯伯,有这么一位好先生教导你,你将来的成绩也就不用愁了。”
钢子赶紧深揖到地,“谢谢孙伯伯挂心,小侄感激不尽,定当用心努力,不让孙伯伯失望。”孙沐霖赶紧伸手帮父亲把人扶了起来。
“好,你只要有心向学,知道努力便好,我也不求你感激我,只要你能学成,以后能有出息,不让你姐姐失望,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不管怎么样,孙家再帮着金方业、白晓桐、刘应钢几人,那也全是看在刘英男的面子上,所以孙墨景才会有此一说。
刘应钢自然是整肃了面色,认真地回到,“小的自当努力,不敢辜负姐姐的一片心意,姐姐为我们操了这么多的心,我们但凡有一点不上心,也是狼心狗肺,猪狗不如了。”
那边白晓桐听了这话,也是立刻上前一步,站到了刘应钢身侧,两人一起给孙家诸人深揖一礼,又转身给姐姐施了一礼,弄得刘英男眼圈泛红,小孩子长大了是好,知事懂礼了,可这些礼节做得全了,又让人心口发疼。
第四百九十四章各自忙碌
被孙家人强留了午膳,刘英男这才领着两个弟弟出了孙府,回县主府的一路上,刘英男是叮嘱了又叮嘱,不管是三皇子的事情,还是孙家的立场,亦或是孙家帮自家请先生的事情,都不要乱说话。
再说懂事儿,面前这两个少年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呢,刘英男对他们两个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不是怕他们嘴碎,是怕他们不知道事情的轻重。
不过刘英男知道他们两个最是听自己的话了,经过自己的这一番叮嘱,她就不担心他们会随便跟别人聊起这个话题,只是没想到,他们两个嘴严的连家里的爹娘也不肯说,倒是让刘英男出乎意料了。
只说早晨送了闺女和儿子出门,孙氏就有些紧张了起来,想着三皇子万一不高兴闺女把自己和儿子接到京里来,那可怎生是好,她不怕自己和儿子被撵走,她只怕带累了闺女,把闺女原本的好日子给搅和了。
高氏也是当娘的,自然是了解她此时矛盾的心情,把人叫到了自己的屋子里,两人边哄小陶罐边说些体己的话,倒是让孙氏的情绪放松了一些。
因着孙氏来了正院,金方业就去了前头外书房看书,毕竟年后很快就是春闱了,对于考进士,金方业曾经是想都没想过的,他连自己中举人,都有些意料之外,对于考进士,着实没什么把握。
所以这时就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了,但不管咋说,有了这样的一个机缘,还是得想办法抓住,总不能真就把希望放在三年之后。
潜意识里,金方业也是起了连中的心思,那样自己这个当爹的,可就做脸了,也算是给儿子做了个好榜样,更重要的,他想让闺女为自己骄傲。
家里家外的事情,现在都是闺女一肩担着,金方业也想让自己这个当爹的有出息些,希望自己能给闺女的脸上添些光彩。
不过想法儿归想法儿,他也不强求,毕竟书本的知识,不是看一眼立刻就能学会的,融汇贯通也需要时间,他也只能尽力而为。
所以,他心里也是盼着闺女能帮自己请个有能力的好先生回来,有吴永林做先例,金方业可是知道一个有用的先生,对自己的帮助会有多大。
而带着弟弟们出行的刘英男,却是在过了午膳的时间就回了县主府,一家人赶紧围过来,都急着想要知道事情办得如何了。
不管是刘家那边的事情,还是求先生的事情,大家都是担着心的,却在姐弟三人都有些严谨的面色里,没有把事情问出个结果来,弄得金方业和高氏、孙氏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几个孩子是怎么了。
过后私下里,孙氏询问了自己的儿子,高氏和金方业也追问了白晓桐,两个少年倒是异口同声,让父母别为自己操心,姐姐会解决好的。
这让两边的父母都挺郁闷的,就是怕闺女有些什么不好说,这才问了儿子,结果儿子是跟闺女站在一条线上的,半点儿口风也没露。
刘英男很满意这个结果,两个小的既然不知道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的,理所当然的就采取了守口如瓶的战术,这让刘英男的工作就很好做了。
她把事情拆开了,跟孙氏说了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三皇子会帮忙解决,先让她放下心来,又跟高氏说了会有两位学识不错的先生,过府跟爹爹做些学问上的交流,让她不用惦记。
搞定了两位娘亲,刘英男跟金方业倒是没有隐瞒,家里能跟自己谈正事的,目前也就只有这位爹爹了,她跟他做交待,也是想让他再帮自己勾勾边,看看有没有什么错漏的。
“你做得很好,事情既然没让你两个娘亲知道,就一直瞒下去吧,朝廷动荡这些事儿,除了让她们恐慌,她们完全帮不上忙,反而容易乱中出错。”
刘英男跟爹爹是一样的想法,既然娘亲们帮不上忙,就干脆不让她们操这份心,她们越是省心,自己也就越有经历顾着外面。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各有忙碌,刘英男吩咐了府里的人,除了府上负责采买的,其他人都不要轻易出府,可即便是全守在府里,好像每天见个面也都是很难的。
毕竟是要过年了,刘英男是不用说了,撂了府里的还有府外的,晚上跟着翡翠、琉璃调度府里的事情,县主府的第一个年,总要过得热热闹闹的才行。
白天则跟着碧玉去巡视铺子,看看铺面上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顺便对对铺子里的帐目,做些年中、年后的安排,反正是忙得不可开交,脚不沾地儿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