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儿:“师傅他老人家没在,好可惜。”
云墨:“……”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因为如果国师真的在,他不确定国师会不会反对他们两个人的亲事,毕竟国师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宋婉儿是他收到的最有天赋的弟子,也是国师公开承认过的青莲一派的未来掌舵人。
宋婉儿:“墨大哥,你真是想的有点多,师傅才不是那种古板的人,他要是知道,一定会祝福我们。”
云墨没有宋婉儿这种乐观的态度,不过无论怎么说,仪式已经成功,他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跟自己抢人,还是心情很好。
宋婉儿想到了她和自家师傅一起发现的那副画,那副皇宫中红颜阁的神秘女子,青莲一派的祖师爷不但不是一个顽固,相反她可是一个奇女子。
“谢谢大家今天能来为两个孩子做个见证,接下来我们略微准备了薄酒,大家一起入席吧。”宋大福开口招呼众人。
宴席一直摆到了天色昏暗,众人都非常的尽兴,然后才满足的离开。
宋婉儿和云墨这对准新人,则是在一开始敬了自家父母几杯酒,然后就不见了人影。
宋婉儿一直认为爱情那就是男女之间的荷尔蒙作祟,她从来想不到,原来自己的心真的会为了另外一个人跳动,会因为面前之人的喜怒而喜怒,会在面对他的时候,失去自己引以为傲的理智。
宋婉儿被云墨抱在怀中,看着周围特意来给他们送来祝福的连云山大家伙们,笑容越发的明媚,这种感觉很好,她一点儿也不想要改变。(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进退两难
“陛下大喜啊,居庸关大捷,武王爷领兵赶到,打败了蛮族,守住了居庸关。”报喜的人高声喊道。
乾元帝大声笑了起来,多日以来的沉闷终于被这个难得的好消息打破,“哈哈,好啊!”
“恭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堂上的大臣顿时齐声喊道,一个个发自的内心的感到喜悦。
乾元帝也很高兴,笑着说了很多嘉奖武王爷的话,当然现在武王爷还带人在居庸关打仗,他的这些赏赐,必须要等到武王爷得胜归来的时候。
朝臣们开始商议,前线的人在打仗,他们后方的人自然不能拉后腿,物资的补给要协调好,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和兵器,万幸这次打仗不是在冬天,不需要棉衣等衣物,否则他们还真是准备不出来。
乾元帝坐在御座上,不时的点头答应一声,只要对前线有利,全都准奏。
“陛下,御辇马上就要来了,您慢点。”苏三公公急步追着乾元帝。
乾元帝大步走在前面,似乎没有听到听后面苏三的话,脚下不停,倒是越走愉快。
御辇赶来之后,乾元帝已经快要走到御书房。
苏三示意众人在一旁候着,自己小心的上前询问。
“砰!”瓷器被摔碎的声音响起,御书房内一片死寂一般的安静,很久之后,屋内才响起乾元帝的声音:“进来收拾一下,去宣召各位大人进来。”
苏三立马领命,小心的收拾好了御书房,摔碎的茶杯重新摆上,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乾元帝脸上的神情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显现出来了怒色,等到几位内阁的大臣进来后,他已经是一脸泰然,看上去又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皇帝。
内阁大臣很高兴,居庸关守住了,国朝的大门总算是没有被攻破,武王爷既然已经领着人到了居庸关,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乾元帝道:“诸位卿家的心思朕都明白,居庸关战事关系着国朝的安危,无论任何事情,都要第一时间处理好。”
户部尚书一向都是开口哭穷,这一次也没有说话,众位大臣都表示他们一定会完成陛下的交代,共同驱赶蛮族的敌人。
朕的交代?呵呵!
居庸关大捷的消息就像是一个预兆,预兆着胜利即将到来,很快朝廷就收到了边关的第二道传书,他们在武王爷的带领下,收服了失陷的两座城池之一。
据传乾元帝大喜,当众站了起来,更是险些失态,不过所有人都可以看出陛下非常的高兴。
就在众人都以为居庸关的战事会马上结束,蛮人会被驱逐出去的时候,前线的消息时隔了很久再次传来,给所有人泼上了一盆冷水,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
居庸关内,黄昏。
武王爷和莫思远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落日,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丝毫的进展。
莫思远道:“王爷,咱们不能这样一直对峙下去。”
武王爷何尝不知道这样对己方不利,可是目前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邓云去了大半天,算时间应该回来了,等到他回来问问情况再说。”武王爷说道。
城墙上的人以武王爷为首,全都看着远处,那是居庸关失陷的第二座城池,也是他们目前主要的目标,可惜蛮人狡诈,闭关不出。
远处尘嚣四起,一队人马出现在了众人的目光中,正是邓云带着他的人回来。
城门打开,邓云直接去找武王爷禀报情况,脚步略微匆忙,脸色也不太好看。
邓云手下的士兵们一个个也都脸色阴沉,想到了什么,更是忍不住咒骂出声。
周围的人耐不住好奇开口询问,听他们说了之后,跟着气愤起来。
邓云怒声道:“王爷,那些蛮族人简直就不是人,他们把城内的百姓当做牲口一样对待,每天更是放出几个人在城门口戏耍,属下的人试图接近,可惜没有成功。”
邓云率领的人只要靠近,蛮族就会射箭示意,不过他们不是射箭击退敌人,而是把箭射向了周围无辜的老百姓,用来警告来犯的人。
邓云眼睁睁的看着十几个人眨眼之间没有了性命,只能吩咐手下人撤退。
邓云道:“王爷,城内的情况只怕不好,属下看到那些被赶出来的人,一个个都脸色惨白,有些人身上还有伤。”
他有些说不下去,邓云十几岁就从军,一直跟着武王爷,在幽州南征北战,可以说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可是他却从来都没有见过像蛮族这样卑劣的人。
真刀真枪的打仗他不怕,可是拿这些无辜的妇孺孩子们出气,蛮族人真是让人瞧不起。
当然,此刻也不是计较要不要看得起蛮族人的时候,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他们要如何攻下最后的城池,在保住城内百姓性命的前提下。
蛮族攻城的时候杀光了城内的男子,可是大部分的妇人还有孩子却活了下来,他们现在就是用这些人在抵抗,只要武王爷的兵马靠近,他们就会拖出来这些妇人杀害。
武王爷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蛮族人可以不在乎这些妇孺孩子的性命,他却不能不顾,在场的所有将军闻言都非常的气愤,他们都想要冲进去杀了那些蛮人,可是他们不能。
憋屈啊!
将士们都感到心里憋屈,尤其是家就是居庸关的人,他们守卫边关,他们的亲人有的却被蛮人抓走,想到他们此刻的处境,一个个心中着急,听到邓云带回来的消息,更是感到了悲哀。
士兵的气势受到了打击,整个居庸关的气氛都变得低落起来。
武王爷道:“你们先下去,一定要安抚好大家的情绪,让我再想想办法。”
众位将领闻言领命,一个个转身离开。
武王爷独自坐在屋里,很是发愁,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救出那些无辜的人,击退蛮人,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整个居庸关都安静下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古怪的浓雾
居庸关的第三座要塞,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蛮人退守城中,用那些老弱妇孺作为人质要挟,武王爷等人一时间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蛮人杀掠成性,武王爷他们却要顾忌城中的百姓,如果他们抢回来城池,可是里面的人却都死了,又有什么用。
不能不救,不能救,无法攻城,可是却必须攻城,事情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救人是必须要救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现在就看要怎么一个救法,如果不管那些人的死活强行攻城,蛮族现在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一个暴戾的罪名,武王爷等人就逃不了,现在正在两军交战,自然不会有人多说什么,可是回朝之后呢,那些大臣不会说吗?乾元帝不会追究吗?
边关将士都在看着,如果不管不顾,一心攻城,这可是会寒了所有将士的心啊。
武王爷第一次觉得事情这么棘手,让他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
乾元帝之所以能够容忍他,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把柄被帝王抓在手上,现在的居庸关倒是有些像烫手的山芋,丢不得放不得,让人头疼。
“王爷,属下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书房内的一人开口道。
留在书房里面的几个人都是武王爷的心腹,武王爷绝对信任的人。
武王爷看向说话的人,“你说。”
这人犹豫了一下,他实在是了解自家王爷的性子,知道这样的话说出来王爷未必会喜欢,可是今天实在是难得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决定了之后,这位开口道:“王爷,您还记得世子殿下说过的话吗?”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