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洗儿盆里放的东西,都没有明目的,却都是过了众人眼睛的。哪家办事前不是安排了人收拢的,哪里还需要两个人对质啊?又没账目,如何对质?再说了,徐慧娘这样插手娘家兄弟家家事不说,还明摆着打江夏的脸,说江夏手底下的人不可靠啊……
江夏还想到了一件事,芷兰的姐姐是景谅的通房,生下一个庶女后,抬为姨娘。难道,徐慧娘是为了这个,打芷兰的脸?
徐慧娘却不自知,一面走到江夏近前,准备去探看放在江夏身边的孩子,一边撇着嘴道:“知道你平日里管家理事不上心,可也不能万事大撒手了,你是不知道厉害,家财万贯,也扛不住内耗,那可真真是金山银山,都能给你掏空了去的……”
江夏平日里是不怎么管理家事,都是交给红菱姑姑打理的,可江夏有她根据现代财务系统制定的相对严密的财务制度和系统啊,她很自信,不敢说一点儿内耗没有,但至少不比其他人家严重。
徐慧娘是从里看出来,她金山银山被人掏空了的?
更何况,她这话,已经不是针对芷兰,而是连红菱姑姑,连徐家上下百多口下人都划拉进去了!
那边赵宝儿终于忍不住了,笑着道:“这不比不知道,景家大少奶奶就是思虑周密,只不过,夏娘看着不爱显摆,却着实挣了些家业,就是由着那行子人败去,也能败上大几十年呢。”
邢夫人也随着笑道:“景家大少奶奶,咱们今日过来就是帮忙的,洗三完事儿了,咱们就给她管旁的了……我早就给她说了,置办最好的席面给咱们松乏松乏,走,咱们吃席去!”
说完,不由分说,走过来,一人一侧,拉了徐慧娘就走,一路说说笑笑,径直往后园子里去了。
江夏笑着摇摇头,低头收拾刚刚喂过奶,还没睡着的小闹。小东西也不知是不是洗儿的缘故,瞪着眼不肯睡,一边努力睁着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
“你个小东西,是不是突然没了声音,奇怪了?那是师婆和宝儿姨姨她们走了……”江夏一边逗着闹闹,一边调整着孩子的头。
恍惚中,不记得谁说过,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头骨发育不全,还有好些骨缝并没闭合,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睡姿,一不小心,把孩子的脸睡偏了,脸部和五官都会受到影响,可就难看了。
当然了,有那做法比较极端的,会在孩子头低下放石板、木板之类硬物,让孩子完全没了后脑勺儿,睡成所谓的‘平头’,也是不对的!
正一正孩子的头,江夏又开始拉着孩子的胳膊,用很柔和的力量,带着他活动。闹闹倒是学得快,江夏牵着他没多会儿,他竟然自己抓住了江夏的手指,用力跟着动弹开了……
芷兰终于完成了交付,进来复命,“夫人,已经查点清楚,入了库。”
江夏点点头,淡笑着吩咐:“将格子下手抽屉里的赤金簪子赏雪珊一支,替我道声辛苦!”
芷兰答应着,曲膝去了。
三月末四月初,临近暮春,却还未热,正是气候宜人之时。
江夏穿着薄薄的丝绵袄裤,软底的拖鞋,在屋子里刚刚好,不会觉得溽热,也不会受寒受风。又有赵宝儿和林郦娘、郑妡、王瑗娘等人过来凑趣,这个月子过的倒也不算难熬。
她的身体恢复的也极好,五六天上,恶露就绝了,十多天,身体几乎没了不适,在屋子里走动都很随意了,她也要了热水,装在热水桶中开始淋浴了。只未出门。
透过各种渠道进来的消息,北边战事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般手到擒来,鞑靼人败后,纠结了靺鞨、前金、后金的二十万大军,再次扑过来,朝廷又调集十万大军应战,却终究是反应慢了一步,连失奉宁卫、全宁卫和应昌卫三个卫所,损兵折将近两万人!
大庆军不得不退守大宁(北平行都)、开平、榆木川一线。再往后退,就是延庆、居庸关了
北边未宁,南疆战事再起。
四月中,西疆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西宁卫、临洮两地遭遇朶甘部突袭,前后失守。紧接着,川北的松潘卫也遭遇了突袭失手……
北线和西线同时受敌,承平日久的大庆朝臣们,明显应对不暇,竟有一大半主张求和,只有不及一半的朝臣主站,而令人讽刺的是,主站的大臣里,文臣竟然占绝大数。成庆帝震怒,摔了御笔!
四月末,宁侯挂帅,率十万大军平西。梁家二公子粱嵘被任命为前锋。
☆、935.第935章 一甲头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但是,大庆朝承平日久,真的大战来临,需要在各地征集粮秣了,却发现,各地的大仓竟大半空虚,有的是十仓四五空,有的甚至是十仓九空,生下一仓也是陈粮、霉米,根本没法吃!
年年丰收,岁岁太平,到头来,战事一起,竟都假的!
接连爆出几个大仓亏空严重,成庆帝怒极,敕令严查!
仅仅比西征军晚两日,大理寺卿裴严受命彻查怀庆、汉中几大粮仓。又任命睿王宋继先与景谅分别为川陕总督、参政,奔赴川陕筹措粮草,保证西线粮秣供应。
粱嵘参战直接从归化城去了西线,并未进京。等宝儿得到消息,粱嵘的人都快到前线了。
景谅前往川陕临战之地,妻儿自然是不必跟随了,徐襄等人为他践行。
正在坐月子的江夏,人不能出门,却在景谅离开京城第一天早上,就让采买上送了一篓子樱桃,一匣子鲥鱼过去。
尽管两线受敌,四月末的殿试仍旧如期举行。而且,成庆帝亲自监考。
前一天晚上,刚刚得了西线捷报,临洮大捷,成庆帝这一日的心情还算不错。再看这一科的学子们大多年轻,更是心喜。走下丹陛,真如监考一般,走到学子们中间去,看他们的答卷。
福宁仅仅跟在成庆帝身后,看着成庆帝突然在一个年轻清俊的考生身旁站住,福宁用极低的声音道:“江大人胞弟。”
成庆帝目光一柔,侧身看着江越答卷,却见字写得极好,多少有一点儿徐襄字体的俊逸,却更多沉稳,笔锋内含,饱满浑厚……这在年轻人中,着实难得!
回头对福宁笑道:“字比江大人好!”
君臣俩相视而笑。
而让成庆帝更满意的是,他贵为天子,站在江越身边,竟没有影响他正常答卷,笔锋流畅,笔画工整清晰,别说停顿,就是半点儿异样都没有。
紧接着,成庆帝又走到了顾家小六身边。福宁对这位就不认识了,也没多嘴介绍。
只不过,成庆帝站在顾小六身后看了看,对他答卷内容也颇为欣赏。转回来再询问监场官员,徐襄也在场,于是出声介绍,“那名考生是京城府尹顾大人的胞弟,而且,顾家今年有两子同科……”
成庆帝不由惊讶:“朕记得,徐爱卿那一科,也有顾家一位子弟吧?再加上这两个,顾家这一辈最少也有四进士了!”
这还没出榜呢,成庆帝这句话有些不妥。可监考官谁也不敢说什么,都附和道:“顾家这一代,确实是人才辈出……”
有的官员还想说,顾家人不仅有才,还很有财呢。只不过,这话在这里不敢乱说。
隔三日出榜,顾家两兄弟皆高中。顾六高中一榜第三名,俗称探花者;顾小五高中第二榜第二十八名,也算不错的名次了。
江夏这一天早就备了几箩筐新钱,化了五百两的银锞子,五百两的银锭。鞭炮、灯彩之物也早就备下,只等放榜。
早早就打发了人去榜下等着,金榜一出,就有人快马奔回来报喜了:“恭喜夫人、贺喜夫人,越少爷高中状元郎!”
早就在屋里转了一早上的江夏,听的消息竟是楞在当地,过了片刻方才问:“什么,状元?”
“是,越少爷高中头榜第一名,状元及第呀!”
江夏继续发愣。红菱姑姑在旁边笑着挥手:“夫人欢喜的怔住了。赏!”
那边早有人托了两锭金灿灿的金锭子过来,足足十两赤金。报喜的那叫一个欣喜若狂啊,连连念好道了谢,接了金子,匆匆去了。这些人是专门报喜的,三年一回,还想着多跑几个门子,多挣几份赏钱呢!
门上的鞭炮声炸响起来,江夏怔怔地抬眼望出去,心中五味杂陈。
徐、江两家,两名状元,皇恩不可谓不厚啊……
她心中难免也有些隐忧,徐襄的立场在那里,越哥儿呢?
那边,一拨一拨报喜的上门,赏银不断,鞭炮声不断,江夏却没了见人的兴致,有坐月子的借口,回自己屋里歇着去了。
金殿传胪,跨马游街,同样的琼林宴,却因着战事紧急,多了几分肃穆之色。
这一科,被取消了回乡的三个月假期。
最快一位进士,在张榜公布不到十天上,就得了吏部的任命,前往川地任孟县县令。众人稍作讶异,随即恍悟。孟县紧邻黄河,乃是中原产粮大县……又临近怀庆大仓……如此急急调换县令,其因不言而喻,指定是与怀庆大仓亏空一事有关。
不管无辜不无辜,前任孟县县令小小的七品官,一个人犯不下那等大案,这就是第一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