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川南在入京之前,却是与徐襄往来不多,反而是与临清江家走动频繁。是以,郑氏并不认识。
她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不得结果,江夏看她拉着瑗娘的手不撒,就在旁边帮着道:“任先生如今在工部善膳司任主事,正六品,也是难得的青年俊彦。”
郑氏一听六品就没了兴致,再抬眼看瑗娘,眼中不免带了些可惜,这么好的个姑娘,竟然只跟了个六品的小官……
汗,若她这个念头被人知道,怕是会引来一阵惊诧。任川南不过二十四五岁年纪,就已经是正六品了,郑氏还这么说,让那些三四十岁还在苦哈哈参考的人什么活?难道,那些人就不娶妻不生子了?更别说,任川南并无功名,凭擢拔入仕,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能从品外,升到六品,已经是神速了好么?没看到那许多两榜进士出身的人,熬上四五年,还只能得个七品的外放么?
亏得她那眼光邢氏没看见,瑗娘害羞低着头也没看见,江夏看见了,笑着挪了挪脚,将郑氏遮挡了一下,免得被对面的几个孩子看见……
知道瑗娘只是配了个六品小官,郑氏就是了兴致,撒了手。
邢氏也看出郑氏与江夏之间的不对付来了,笑着做主道:“你还要招呼别人,就不用在这里陪着我了。让瑗娘也跟着你去帮帮忙,你也别指望她帮上什么,只带着她学着点儿待人接物就成了。”
江夏顺势带着瑗娘答应着,退了出来。齐哥儿和囡囡小妹带着毓娘和嬛娘自然也跟着退了出来。
走出郑氏居住,小的们自然辞了,说说笑笑、兴致高昂地往后园子里去了。
江夏则引了瑗娘往二门内去,那边她备了一间倒座,收拾的干净整齐,已经让人烧的暖烘烘的了,她就带着瑗娘在这里喝着茶,等着客人们上门,省的大冷天来回奔波挨冻。
紧跟着到的是裴家大少爷裴佑卿带着长子裴兴。这个不用瑗娘,江夏过去寒暄两句,裴佑卿就带着孩子进去给郑氏见礼请安了。紧着着,却是任川南,一接了丫头的禀报,江夏就笑着看向王瑗娘。
☆、839.第839章 远客临门
王瑗娘与任川南的婚期已经定下,这个时候,任川南已经是王瑗娘的未婚夫了。若是现代,这种关系的两个人,与夫妻也没什么差别了,大概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但,王瑗娘与任川南竟只说过几句话,还是当着别人的面,两个人单独见面说话,一次也没有!
就这样,王瑗娘已经觉得自己很幸运了,有邢氏那样通透包容的母亲,又有江夏真心为她着想,力促她与任川南见了面、说了话……
这会儿,一提任川南,王瑗娘的脸顿时轰地烧起来,红成了熟番茄。
江夏看过去,就看见这姑娘不但脸颊涨红了,连耳根子和脖子都红成了一片,哎哟,这孩子,还真是脸皮儿薄呀!
就在王瑗娘快承受不住江夏的目光时,江夏却丢下一声轻笑,起身出去了。
任川南得知徐母进京,大概就知道,依着江夏与王太医家的关系,邢氏和瑗娘大概都要过来的。
来之前,任川南也隐隐有那么点儿期盼,希望能够见瑗娘一面,哪怕隔着远远地看一眼,不说话也知足了。
“任先生!”江夏笑着问候,将略略有些浮想的任川南唤回神来。
“啊,江夫人!”任川南连忙躬身见礼。
他脸上的一抹慌乱落在江夏眼中,让她想笑却只能努力忍住,又寒暄道:“任先生所托帷幔、帘幕一时,我已经替先生办妥了,找了比我更合适的人来选定……哦,不知先生有没有房屋的图样,最好标注了内饰和家具的,也好根据所需规划铺排用什么布料、样式。”
“有,有的!”提起房屋装饰,任川南少了些拘谨、窘迫,神色镇定下了,答应着从衣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棉纸来,双手托上来。
跟在江夏身后的水香上前一步把图纸接了过来,奉给江夏。
江夏展开了瞥了一眼,就又折了递给水香拿着,转而继续对任川南道:“我还要在这里等候其他宾客,我让丫头引先生进去吧!”
任川南拱拱手,答应着,跟了走出来引路的木香,一路往郑氏那边去了。
江夏目送着任川南走了,转眼看了看水香手中的图纸一眼,眯眼一笑,转身进屋。
进了屋,江夏就把图纸给了王瑗娘,眼看着那丫头又一次涨红了脸,她却只是微微一笑,半句取笑的话也没说。
这两个都是懂规矩、知礼之人,行至言语上,断不会做出什么孟浪之事。她一个字都没说呢,瑗娘就羞得成了鹌鹑,她还怎么闹?再说了,这种事,真正亲近、感情好的姐妹,反而不会言语轻薄取笑,更多的是默默祝福,希望他们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没多会儿,徐慧娘一家,赵宝儿大哥大嫂,顾家老大京城府尹顾清芝一家子,都陆续到了。
江夏与王瑗娘忙碌起来,照应着女眷、孩子们,一起往郑氏院子里拜见了,然后,女客转到后院的芙蓉阁里。孩子们则不等进屋,就直奔湖面,湖面上,齐哥儿、囡囡和小妹带着裴家孩子,又有大大小小丫头小厮们簇拥着、护卫着,已经玩的热火朝天了。
这边安置妥当,那边门子上又穿了消息进来,礼部尚书郑家林夫人,带着四娘郑妡和独子郑贵来了,已经快到街口了。
江夏连忙乘了暖轿往二门里迎着,接了林夫人、郑妡和郑贵母子三人,互相见礼寒暄毕,引着林夫人往郑氏院子里去。
林夫人到了,之前递了帖子要来的人也就到齐了。等林夫人与郑氏、邢氏见了,互相间寒暄片刻,就一起转往后园子里去。
芙蓉阁是个三层阁楼,规制不大,极紧凑。因为临着湖面,夏季推开窗户就能看见大片碧荷红莲,芙蓉如许,故名芙蓉阁。因旁边傍着一片假山,阁中又修建了地龙、连着火墙,是以不但底楼温暖惬意,就连二楼三楼,也同样暖意融融,半点儿寒冷没有。
这一日,江夏将客人们安排在这里,一来是视野开阔,又有冰面上嬉戏的孩子们凑热闹,还有两位从四喜楼请来的说书先儿,在阁楼一角、透纱屏风后给大家说上一段助兴。
视野开阔,自然就选在了三楼。二楼也铺排了席面,却是给那些玩得正开心的孩子们准备的。
郑氏很温和、慈祥,与邢氏、林氏也算是有说有笑,相处甚欢。徐慧娘多少有些国舅府的架子,但也并没有太过,在座的众人也没人真的与她计较,也算相处融洽。
大家说说笑笑,听了一段书,眼看着时辰临近午时,江夏正准备吩咐人摆宴呢,前头门子上突然又穿了信进来。
“回夫人,德州府舅老爷家的大太太,四姑娘、五姑娘,一起到了,已经进了城,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家了……爷打发小的进来跟夫人回禀一声,让夫人赶紧铺排铺排……”
江夏愕然着,目光下意识地看向郑氏。舅老爷家是郑氏的家人,舅老爷家之前也有人来,却只有郑广达因为生意的缘故过来,其他人,包括郑二老爷都没来过他们家里。这郑家大太太突然进京,还带了两个姑娘,究竟是缘故?
郑氏进京在先,郑家大太太携女随后而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江夏的大脑转的很快,几乎只是转念,她就想到了这么个可能。
郑家大老爷也是举人身份,连着进京赶考了两次,都名落孙山之后,就干脆熄了科举的心思,专心回家耕读,教导子孙。
却不想,郑家大老爷子嗣上艰难,太太刘氏连续生了两个男丁都没能站住,倒是女儿存了三个。等幼子出生,郑家大老爷已经快到四十,怕幼子再有什么三长两短,干脆也不敢苛责了,只求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成人,继承香火,却不敢再奢求科举功名了。
郑家二老爷倒是有两个儿子,却也都不是可塑之才。老大郑广达聪慧伶俐,偏偏热衷生意挣钱,不喜读书。老二郑广通虽然读书,却也天赋平平,今年十七岁了,还只是个童生,参加了一回府试,却没有考中,连个秀才的功名也没有。
☆、840.第840章 表姑娘
此次,郑家大太太刘氏带的四姑娘,是郑二老爷的次女芸娘,排行四,今年十五,到年就十六岁了。五姑娘则是大太太的嫡出小女儿梅娘,排行老五,只比芸娘小半年,十四岁了,到腊月里,就满十五岁了。两个姑娘正是豆蔻年纪,也正是说亲的年纪,刘氏突然带着两个姑娘进京,让江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个姑娘的婚事……
难道,郑家想着将两个姑娘嫁进京中来?还是,两个姑娘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这也不是不可能,郑广达因生意缘故,一年总有小两个月在京中,与京中许多大商富贾交往密切,因着徐襄、任川南和顾青兰等人的缘故,郑广达在京里也结识了不少青年官员……要说给两个姑娘在京中挑个合适的婆家,也不是不可能。
江夏心里暗暗盘算着,行动上却容不得她怠慢。
她看着郑氏那边四平八稳,不动如风地与邢氏说着话,似乎并不知情……只是心里,怎么都觉得有些怀疑。她徐襄成婚一年多,郑广达也进京三四回了,都没见郑家的女眷过来,怎么郑氏一进京,郑家的女眷就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