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则说道:“陛下因一人之死,就要致上百人于死地,这分明就是昏君所为。微臣不敢坐视陛下成为昏君,微臣有责任提醒陛下想要做一个明君,就不能大肆杀戮。”
当年永和帝都不敢一口气杀掉所有太医,元康帝又凭什么杀掉所有太医。
区区一个八皇子,一个稚嫩小儿,有什么资格让太医给他陪葬。
为了阻止元康帝杀戮成性,为了所有人的性命着想,朝臣们都坚决的要阻止元康帝第一次任性的杀戮。
因为如果这次不阻止元康帝,那么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一次是杀太医,下一次就有可能杀朝臣。
能够坐上高位的朝臣,可以说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人。这些人熟读史书,清楚的知道一个帝王一旦开始了杀戮,以后就会习惯用杀戮来解决问题。到时候,不要说宫女和内侍,就连朝中大臣也是朝不保夕。
永和帝就是最好的例子。就因为永和帝开启杀戮的时候,没人阻止,后来才会死那么多人。
终于永和帝死了,大家迎来了元康帝。
朝臣们一直默契的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元康帝的底线。一旦发现元康帝有突破底线的行为,朝臣们就会站出来坚决抵制。
元康帝指着朝臣,恶狠狠的说道:“你们如此逼迫朕,就不怕朕日后秋后算账,将你们统统都杀了。”
朝臣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杀身求仁,死得其所。”
“哈哈……”
元康帝大笑起来,原来他在朝臣眼中,已经成了一个昏君。
元康帝急怒攻心,对侍卫说道:“将伺候八皇子的宫女内侍全都拖出去斩了。至于这些无能的太医,每个人二十大板,狠狠地打。打死是命,打不死就是他运气好。”
朝臣们大皱眉头,太医中很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二十板子下去,这分明在换种方式要太医的性命。
有朝臣想要出言反对,却被别的朝臣给阻止了。
因为这已经是元康帝最大的让步,如果继续出言反对,只怕一个太医的性命都保不住。
第334章 曹公公死
元康帝甩袖离去,朝臣们则留下来观刑。实则是盯着那些行刑的侍卫,谁要是敢将老太医们打死了,那就别怪朝廷不给这些行刑的侍卫一条活路。
被一群朝廷大佬们盯着,行刑的侍卫们感觉压力山大。提起板子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打。甚至恨不得板子打在自己的身上,也别打在太医的身上。
这场尴尬的行刑,行刑侍卫们以超高的演技完美的结束了演出。而且行刑侍卫充分的诠释了什么叫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看架势挺厉害的,等板子落到太医们的大腿上,感觉就像是被瘙痒一样。
行刑侍卫们这样的牛逼的表演,应该给一个大大的赞。
可惜朝廷大佬们不仅没给行刑侍卫一个赞,反而还狠狠瞪了他们几眼。
行刑侍卫们感觉好无辜,已经没活路了。
所有太医的命都保了下来,朝廷大佬们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不过接下来还有让他们烦恼的事情。
因为八皇子过世,元康帝直接罢朝。而且还下了一道旨意,要以亲王礼下葬年仅三岁的八皇子。
元康帝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陪在惠妃身边,两个人互相安慰,互相舔砥着伤口。他们一起回忆关于八皇子的所有细节。
每回忆一次,惠妃就要痛哭一次。甚至有几次,惠妃直接哭到昏了过去。
元康帝没有哭,他只是红着眼睛,强忍着心中的难受。
回忆八皇子,就等于一次次的划开伤口,让伤口不停的流血。这样的过程很痛,可是元康帝一直强忍着。他安慰着惠妃,开解着惠妃,他希望自己独自品尝失去儿子的痛苦。
元康帝这个时候,完全不像是一个帝王,更像一个单纯的失去的儿子的父亲。
元康帝连续罢朝十日,朝臣们终于坐不住了。
元康帝再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为了一个八皇子元康帝就不能振作,那以后遇到更严重的事情,又该怎么办。
朝臣们轮流进宫,劝解元康帝,希望元康帝能够振作起来,处理国政大事。
元康帝根本不理会朝臣们的劝解,他将所有朝臣都挡在大殿门外,对朝臣们劝解的话充耳不闻。
这个时候,全天下只有惠妃一个人能够靠近元康帝。其他人,谁敢靠近元康帝谁死。
就连刘小七,曹公公这些贴身伺候的太监,如今都不敢太过靠近元康帝,说话也都战战兢兢的,甚至连呼吸都透着一股子小心翼翼的味道。
元康帝已经罢朝十四日,也就意味着八皇子已经死了十四天。
八皇子以亲王礼下葬,葬礼极其奢华隆重。
时隔半个月,朝臣们还是在八皇子的葬礼上,才终于见到元康帝。
元康帝消瘦了很多,惠妃也瘦了,不过依旧不损惠妃的绝世美貌。
元康帝像一个沧桑的老人,扶着八皇子的棺木,当着所有朝臣的面痛不欲生。
朝臣们见了,没有被元康帝伟大的父爱感动,反而一个个大皱眉头。元康帝身为帝王,就注定他不能拥有正常人的感情。
元康帝应该用帝王的思维去看待八皇子的死,同样应该用帝王的思维去处理八皇子的后世。
可是现在,元康帝身上没有半点帝王的尊严和冷酷,怎么看都是一个痛失爱子的可怜老男人。
这可不是一个吉兆。
朝臣们面面相觑,都弄不明白,元康帝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也没觉着元康帝有多宠爱八皇子,为何八皇子一死,元康帝就突然爆发了。
八皇子的葬礼办完后,朝臣们集体请愿,请元康帝恢复早朝,恢复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
元康帝将所有朝臣挡在大殿外,独自坐在大殿内沉思。
刘小七远远地站在柱子下面,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观察元康帝的动静。
元康帝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
刘小七以前自诩自己是揣摩元康帝心思的高手,可是如今刘小七却看不懂元康帝的心思。感觉元康帝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大殿内,也不在朝堂上,更不在全天下。
刘小七就觉着,元康帝已经神游天外,置身边所有事情于不顾。
元康帝在大殿内沉思了两个时辰,朝臣们在外面就跪了两个时辰。朝臣们的决心很大,不见到元康帝,他们誓不罢休。
元康帝突然回过神来,问刘小七:“外面都有谁?”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外面有首辅大人,有……”
刘小七语调轻柔的介绍门外跪着的那些大臣。
元康帝听完了,却没有表示。元康帝突然回头看着刘小七,问道:“霍大夫回来了吗?”
刘小七微微摇头,说道:“启禀陛下,霍大夫还没有回来。”
元康帝冷哼一声,显然很不满意这个答案。
刘小七跪在地上请罪,“奴才办事不利,请陛下责罚。”
元康帝目光阴森地盯着刘小七,语气冰冷地说道:“你的确该死。”
刘小七频频磕头,心里头胆战心惊,唯恐今天就会死在这里。刘小七算是看出来了,元康帝最大的改变,就是性格变得喜怒不定,让人没办法猜到元康帝下一步会做什么。
出乎预料的,元康帝并没有要刘小七的性命。
元康帝对刘小七说道:“去将门外的人都叫进来。然后你就滚吧。”
“奴才遵旨。”
刘小七死里逃生,顿时松了一口气。赶紧到门外将朝臣们都请进大殿。
刘小七还不忘小心提醒朝臣,元康帝心情很不好,大家说话的时候都小心一点。
之后,刘小七就去见曹公公。刘小七对曹公公说道:“曹公公,陛下那里正等着你伺候。”
曹公公阴沉着一张脸,问道:“这个时间,你应该待在陛下身边伺候。”
刘小七一脸老实地说道:“陛下嫌弃奴才笨手笨脚,所以就将奴才赶了出来。现在陛下身边没有当差的人,曹公公赶紧过去吧。”
曹公公冷哼一声,嫌弃地说道:“你们这些蠢货。伺候人都伺候不好,要你们何用。”
刘小七连连称是,表示自己的确是个蠢货。伺候元康帝这种精细活,还是需要曹公公亲自出面。
见刘小七的态度这么端正,曹公公也不好意思继续骂下去。
曹公公教训了刘小七几句,然后甩袖离去,前往大殿伺候元康帝。
等曹公公一走,原本弯着腰的刘小七瞬间挺直了背脊。刘小七盯着远去的曹公公,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笑。
刘小七倒是想看看,面对喜怒不定的元康帝,曹公公又能支撑多长时间。曹公公身体不好,身有隐疾,还有暗伤。这是刘小七从宋安然那里得到的消息。
刘小七不怀疑宋安然的消息来源。一个颜宓,就能打听到许多别人打听不到的消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